說說古代的地域歧視

2021-01-09 小石讀史

說起地域歧視這個東西,經歷過的人都會感到反感,那麼在古代有地域歧視嗎?

答案是:有的

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古代的時候中原地區看不起周邊的地區,於是有了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首先我們說一說春秋戰國時期的「地域歧視」。看一看成語:刻舟求劍,主角楚國人;畫蛇添足,主角楚國人;買櫝還珠,主角楚國人;一葉障目,主角楚國人;自相矛盾,主角楚國人;葉公好龍,主角楚國人。楚國人:我特麼不就是生的南方了一點,你們中原人有完沒完!就因為楚國在南方,所以被中原各國看不起,認為人家不懂禮儀,所以對楚國各種嘲諷。

除了楚國,被嘲諷的還有宋國。趾高氣昂,主角宋國人;智子疑鄰,主角宋國人;守株待兔,主角宋國人;揠苗助長,主角宋國人;不龜手藥,主角宋國人;野人獻曝,主角宋國人。為什麼大家都嘲諷宋國人呢?因為宋國封爵為「公」,在周初是最高的,但是宋國由是「亡國之遺」,是一個失敗者和弱勢者。其他國的統治者對於宋國又嫉妒,又看不起,而嘲笑可以作為這種嫉妒的發洩。

此外在古代的時候,南方一直被北方歧視,例如宋朝的時候宰相王旦和司馬光說閩人狡險,楚人輕易,所以南方人不可為相,想想一個史學家能說出這樣的話還是很荒唐的。除此之外清朝時期對南方人的說話方式也多有歧視,經常用詩詞諷刺南方人。

進入現代社會之後,大家又開始歧視河南人、東北人、新疆人、西藏人、北京人、上海人、廣東人、等等。

說到底,地域歧視是由於地域文化差異、經濟發展不平衡、人類心理活動等因素引發的,很多人之所以產生地域歧視都是因為對一個地區不了解,聽信別人的詆毀然後慢慢地對一個地方的人產生了敵意和歧視。有時候別人一句地域歧視的玩笑話可能引起很大的矛盾,所以小編在此呼籲大家抵制地域歧視。

相關焦點

  • 地域歧視的本質與分析
    地域黑今天帶大家來深入地探討一下。其實小編我也是經常在浙江一帶生活多年,偶爾也會被無端的歧視,例如同樣的在工廠一個外地人和一個本地人待遇明顯就不同,因為本地人覺得家鄉經濟發展的好,明顯給外地人感覺就是非常有優越感,工作上有什麼不順心的沒地方發洩也會拿外地人出氣,當地老闆也是一樣的,手裡有點錢,顯得財大氣粗,招的員工拼命使喚。壓榨外地勞動者,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
  • 中國為什麼沒有種族歧視?吃瓜群眾:地域歧視比種族歧視更可怕
    在美國,種族歧視更加嚴格,他們在17世紀專門為黑人制定了法律,並實行種族隔離,黑人沒有資格與白人一同上學,也甚至不能乘坐白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更不能與白人通婚。黑人站在白人人群中,他就像個異類,不會有人同情他,只會傳來刺耳的嘲笑,他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因為他是黑人,所以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
  • 地域嗨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帶有地域歧視的地域黑行為
    地域嗨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帶有地域歧視的地域黑行為時間:2019-07-30 13:10   來源:流行語百科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域嗨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帶有地域歧視的地域黑行為 地域嗨的來源和意思 也稱為地獄嗨,是網友編造段子、笑話來嘲諷別人地域特點的行為。
  • 地域歧視全世界都有,甚至因此亡國,但是在這個地方不存在
    看到這個,想必「地域歧視」四個字早已出現在你的腦海中了吧?在招聘中這麼明目張胆的幹,確實也是太二了,不招罵才怪啊,雖然美團隨後發布公告,宣布辭退這位HR,但惡劣的影響還是難以挽回。不過,話又說回來,招聘啟事的文字可以改,地域歧視可不是那麼容易消除的。在現實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碰到過地域歧視這種事,至少也是聽到過。
  • 我親眼見證了,一個「地域歧視」的誕生
    我親眼見證了一個「地域歧視」的誕生我的家鄉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子,我們這個村子被分為了兩個部分,一個是我生活的前村,另一個則是後村。生活在農村地區的朋友們都知道,大部分農民除了種田之外,是肯定要有一份手藝謀生計的。我們村大部分都是泥瓦匠(也就是砌牆的工人)。
  • 種族歧視,地域歧視是怎麼來的?
    從經濟學的視角來看,歧視是一個中性詞。因為歧視無處不在。你做出的每一個選擇背後,都包含著對其他選擇的歧視。你選擇了這個男朋友,意味著你對全天下所有其他男人的歧視。你選擇了這份工作,意味著你對其他所有工作崗位的歧視。你選擇了坐地鐵,意味著你對自行車、對於滴滴的歧視。而凡是歧視,必有代價。
  • 地域歧視更加可怕
    他們除了驚異世界上有如此膚色的人類,更多的是一種鄙夷和歧視,畢竟當時絕大多數的國家還是帝制。在這樣的情況,沒有反擊力的弱者成了奴隸。 黑人們的奮戰得到了回報,但長久的社會制度不是如此輕易能撼動的,種族歧視是美國根深蒂固的頑疾。明面上,黑人得到了自由,實際上黑人的待遇仍然不如白人。
  • 全國地域黑圖鑑,你的家鄉招黑了嗎?
    地域黑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以偏概全的簡化結論,任何生物包括人類都有一個本能,就是把世界簡化掉,以便更好地適應世界。比如說一個媽媽在給女兒傳授經驗時,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就是「男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簡化,將男人這個整體符號化,以免女兒受到傷害。雖然她的話有失偏頗,但是作為母親提出這樣的話是可以理解的。
  • 古代生孩子生出男孩叫「添丁」,生出女孩叫「添口」,這是為何?
    在古代戰爭爆發年代,軍隊人數的資源是非常稀缺的,所以經常去村莊裡強行「徵」青年男子上戰場,這也叫做抓「壯丁」。相信這個時候你就注意到了,男性叫做「壯丁」,其實在古代生育生孩子的時候就有一種說法,生出男孩來,就叫做「添丁」,而生出來女孩就叫做「添口」,這有什麼說法嗎?
  • 中國藝術家與聯合國官員呼籲消除對愛滋病感染者歧視
    她靜靜的坐在角落裡,聽著臺上官員們在呼籲消滅對愛滋病感染者歧視。  2010年11月28日,在第二十三個世界愛滋病日前夕,旨在探尋「人與愛滋病關係」的「絕對距離」當代藝術展啟動儀式在北京草場地國際藝術村舉行。
  • 中國人不是沒有種族主義,只是不歧視白人
    原標題:中國人不是沒有種族主義,中國人只是不歧視白人  作者:西坡 來源:公號「西坡讀史」  有一個流行的誤解是,中國人沒有種族主義。這是一個笑話,就好比說蒙古軍隊不歧視海軍一樣。因為中國雖然有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但漢族人口佔絕大多數。大多數中國人終其一生都不會有表達種族觀念的機會。
  • 中國人在國外受歧視嗎?
    種族歧視在英國是犯罪,為什麼視頻裡的英國人都說「we like it」,因為他們真的認為下面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是正確的。  什麼是種族歧視 在中國的時候,也沒有遇到過種族歧視,所以當出國之後一開始遇到種族歧視完全不明白遇到了什麼情況,在不斷地被西方白人歧視之後,我花了很長的時間考察西方各國,進行相關閱讀。
  • 科學無性別,但科學家有性別,說說學術界性別歧視那點事
    雖然近年來有學術界大佬一直強調「學術界沒有性別歧視」,但截至目前,女性在科學界要想獲得最高榮譽,依然不算平常事,至少遠未能頂「半邊天」。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包括生理學或醫學、化學、物理學)近600位獲獎者中,女性科學家只有區區約20人。
  • 科普求真:科學有地域屬性嗎?
    對於那些非歐洲人而言,經歷了19世紀和20世紀的殖民侵略與文化洗禮,都先後以不同的方式接受了來自歐洲的科學文化,接受科學普及教育的新生代對科學來源地的意識已經模糊,他們集體無意識地認為科學就是本民族或者自己國家的文化,不再意識到科學文化所具有的歐洲地域屬性。
  • 為什麼很多科幻片裡,小孩子有了超能力都會被歧視呢?原因在這!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因為的確在不少的科幻片中都是存在著有超能力的「小孩」,會在成長過程中遭受到類似「歧視」的劇情設定,當然,這並非是絕對的,很多時候我們說一些具備超能力的小孩所遭遇的「歧視」並非是因為超能力的緣故。
  • 我們為什麼 會有素食歧視
    中國大陸目前素食文化不發達,不僅素食人口少,大多數素餐館經營慘澹,更重要的是素食者在生活中受到歧視,不敢理直氣壯地吃素。參加聚會,包括去親戚家串門,說自己吃素,往往都感到不太好意思,覺得自己給別人添麻煩了。甚至連許多經常坐飛機的長期素食者,都不知道飛機上是可以提供素食的。這是因為素食者長期以來受到歧視,習慣了,以為別人不給自己提供素食是正常的。
  • 美國最受歧視的一個群體,時間長達幾百年,為何卻從不反抗?
    從童年時代起,我就在書本上看到馬丁·路德·金寫的一篇文章,我夢想著描述黑人在美國所遭受的歧視。在演講中,馬丁·路德·金說到:「我們順理成章地認為,黑人在美國的地位是最低的,其實不然。在美國,最受歧視的不是黑人,而是受歧視數百年卻從不反抗的群體。這群人是亞裔。如其名,他們是居住在美國的亞洲人。
  • 什麼學校複試有歧視?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哪些院校較為公平好考,那些學校比較偏心操作騷。(小科醬想要告訴大家的是,下面提到的院校來源於部分同學的反饋並非權威,僅供參考)(求生欲滿滿)1、廣州大學調劑生比一志願先複試2、南京部分高校先面試優秀調劑生,再面試一志願。
  • 大學生就業歧視現狀調查報告出爐
    問卷共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個人基本情況;二是就業歧視情況;三是被訪者對就業歧視的態度。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對目前大學生就業歧視的現實狀況作一個真實的、基本的、全面的了解,以便為反歧視,促進就業機會平等的政策和法律制定和實施,完善和保護大學生的就業平等權利提供客觀依據。
  • 南京梧桐樹引發口水戰 砍樹「砍」出地域之爭
    記者發現,對「外碼」,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意指外地人,帶有地域歧視色彩。從眾多跟帖看,該詞確為貶義。4月10日,網民「風的歌」發帖:《由「南京梧桐樹」引起的論戰來淺談一下南京的某些外地人》。「風的歌」認為:「真正的老南京人(兩三代以上居住南京)是很淳樸,很善良的……包容,隨性,容易相處。」為什麼「一些外地人引起了南京人的強烈不滿和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