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次比較試驗從消費者視角出發,針對消費者高度關注的安全性指標,如微生物、糖皮質激素、香料致敏原、防腐劑,並結合感官指標,參照現行國家標準、歐盟化妝品法規、團體標準及行業通行感官測評方法對面膜開展比較試驗並進行分級評價。
一、標準對比情況
目前我國面膜產品的現行法規主要有《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版)、《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和T/ SZZX 002—2018《面膜》等。國內外對面膜的管控要求有所不同。國家標準、團體標準和歐盟法規對各指標要求詳細對比如下:
表1. 客觀檢測項目標準比對
類別
項目
國家標準
歐盟法規
團體標準
微生物
菌落總數
≤1000(CFU/g 或 CFU/ml
≤1000(CFU/g 或 CFU/ml
≤1000(CFU/g 或 CFU/ml
黴菌和酵母菌總數
≤100(CFU/g 或 CFU/ml)
≤100(CFU/g 或 CFU/ml)
≤100(CFU/g 或 CFU/ml)
耐膽汁酸革蘭氏陰性菌、沙門氏菌、梭菌、白色假絲酵母菌
無相關要求
不得檢出
不得檢出
激素
81種糖皮質激素
禁用
禁用
禁用
香料致敏原
26種香料致敏原
無相關要求
駐留類產品:含量≥ 0.001%必須在化妝品標籤上予以標註
無相關要求
防腐劑
甲基異噻唑啉酮(MIT)
≤0.01%
駐留類產品:禁用
禁用
甲醛及甲醛緩釋體
1. 甲醛:≤0.2%(以游離甲醛計);
2. DMDM乙內醯脲:≤0.6%;
3. 雙(羥甲基)咪唑烷基脲:≤0.5%;
等等
1. 甲醛:禁用
2. DMDM乙內醯脲:≤0.6%;
3. 雙(羥甲基)咪唑烷基脲:≤0.5%;
等等
禁用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簡稱IPBC)
駐留類產品:≤0.01%;不得用於三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產品中;禁用於唇部用產品;禁用於體霜和體乳
駐留類產品:≤0.01%;不得用於三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產品中;禁用於唇部用產品;禁用於體霜和體乳
禁用
備註:1.表中僅列出該物質在駐留類產品的要求;
2.81種糖皮質激素具體項目請見後面附表詳情;
二、本次比較試驗標準的選取
標準決定質量,有什麼樣的標準就有什麼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
原則一:更多。綜合國家標準、團體標準及歐盟法規,選取更多的標準項目進行測試,增加了4種微生物,糖皮質激素從常規檢測的42種增加到了81種。
原則二:更嚴。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根據國家標準、團體標準及歐盟法規,選取項目指標限值更嚴或國內無要求的指標進行測試。如國家標準要求可使用甲基異噻唑啉酮,最大允許使用量為0.01%,歐盟法規和團體標準不允許該物質使用在面膜產品中;國家標準對26種香料致敏原沒有相關要求,本次按照歐盟法規進行評價等。
在充分聽取業內專家、檢測機構、企業及消費者意見後,依據現行國家標準、歐盟法規及團體標準對安全性指標要求,增加消費者關心的感官指標,制定了本次面膜比較試驗的測評方案。
三、分級評價標準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中「建立質量分級制度,引導完善第三方質量評價體系」的要求,按照國際消費者組織通行的分級評價標準開展本次比較試驗,「★」越多結果越好,同星級樣品排名不分先後。
本次比較試驗從安全性指標(微生物、糖皮質激素、香料致敏原、防腐劑)及感官指標(面膜紙的剪裁、服帖度、面膜紙承載精華液的量、補水保溼度、敷後感)這兩大方面來評價面膜。
表2. 測評項目及其權重
測評項目
權重
評價規則
安全性
50%
產品是否通過本次比較試驗制定的更多、更嚴標準測試,根據微生物、糖皮質激素、香料致敏原的測試結果和防腐劑識別給予一星到五星的評價。
感官指標
50%
從面膜紙的剪裁、服帖度、面膜紙承載精華液的量、補水保溼度、敷後感5個指標評價面膜的感官性能,根據實際的測評結果給予三星到五星的評價。
四、9款面膜品質領跑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國辦發[2016]68號)「建立企標領跑者制度,引導消費者更多選擇標準領跑者產品」的要求。為營造「生產看領跑,消費選領跑 」的氛圍。根據本次比較試驗設置的標準,評選出了9款符合更高更嚴標準要求且感官性能表現卓越的品質領跑面膜,分別是FanBeauty Secret、HomeFacial Pro、Origin Oasis、MINISO、麥吉麗、稚優泉、妝蕾、肌司研、AHC。前六款為國產品牌,後三款為進口品牌,國產品牌產品表現引人注目。
五、比較試驗結果
表3. 比較試驗結果
評價等級
款數
獲評原因
★★★★★
9
所有安全性指標符合本次比較試驗制定的更多、更嚴標準要求;感官性能表現卓越。
★★★★
6
所有安全性指標符合本次比較試驗制定的更多、更嚴標準要求;感官性能表現優秀。
★★★
3
所有安全性指標符合本次比較試驗制定的更多、更嚴標準要求;感官性能表現良好。
不予評價
2
部分安全性指標不符合本次比較試驗制定的更多、更嚴標準要求,不參與感官評價,不予綜合評價。
項目背景
面膜是護膚產品中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的一個品類。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年中國面膜行業市場規模與競爭格局分析》報告顯示,2013-2017年全球面膜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2.6%,2017年全球面膜市場規模為63億美元。其中中國面膜市場規模達到30.0億美元,約佔全球面膜市場總量的47%,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面膜最大的市場。可見,隨著人們對美容時尚的追求,面膜已成為了我國女性的生活必需品。與此同時,綜合我國各地食藥監局及歐盟發布的抽查結果顯示,最為常見的是非法添加激素、微生物超標等安全性問題。
2018年4月,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寶安區消費者委員會、福田區消費者委員會共同委託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開展面膜比較試驗,發現國內外對面膜產品的管控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完成比較試驗項目的基礎上,參考歐盟、日本等國家的相關法規,牽頭制定了面膜團體標準。該團體標準於2019年1月2日發布,2月1日正式實施。此次面膜比較試驗主要依據該團體標準、國家標準及歐盟法規進行。
前期調查結果顯示,在安全性和功效性兩者間選擇較為關注的指標中,約有85%的消費者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安全性。
圖1 消費者關注度佔比圖
對於消費者來說,安全性是產品最重要的基礎,只有確保了安全性,消費者才會選擇它,而產品好不好用則直接決定了消費者是否會持續使用或反覆回購。通過調研發現,消費者關注度最高的指標為補水保溼度、敷後感、服帖度、面膜紙的剪裁及面膜紙承載精華液的量。
圖2 消費者對感官指標的關注人數佔比圖
近幾年各路明星、美妝達人、網紅帶貨盛行,但這些產品質量怎樣呢?是否安全呢?為給消費者提供科學合理的消費指引,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和福田區消費者委員會共同委託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開展2019年面膜比較試驗,對國內外主要以補水保溼為主的20款面貼式品牌面膜的安全性和感官性能進行了測評,以客觀、獨立、公正的原則,以真實數據為消費者提供消費指引。承檢單位是廣東省測試分析研究所(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和珠海天祥粵澳質量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比較試驗詳情
一、樣品來源
根據前期市場調研的結果,本次比較試驗共抽取20款品牌面膜,包括進口品牌10款,國產品牌10款。工作人員模擬普通消費者身份在7大電商平臺(天貓、京東、拼多多、雲集、小紅書、必要、人人優品)及澳門實體店進行匿名購買樣品,採購平臺分布見圖3。
圖3 購樣平臺分布佔比圖
圖4 澳門購樣圖
二、測試標準及方法
本次比較試驗檢測項目廣泛徵求了企業、業內專家和檢測機構的意見,不僅依據了現行國家標準《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版),而且在此基礎上結合《歐盟化妝品法規EC 1223/2009》及其相關修訂文件、《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關於化妝品安全的第九版指南》、T/ SZZX 002—2018《面膜》以及其它相關標準、法規和技術文件的要求,採用國家標準檢測方法、實驗室通用方法進行檢測,從微生物、糖皮質激素和香料致敏原等四大類指標展開面膜安全性品質大比拼,詳細項目與要求見表4。
表4. 客觀檢測項目
序號
類別
項目
標準/法律法規
標準要求
1
微生物
菌落總數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版)
≤1000 CFU/g
國家標準
2
黴菌和酵母菌總數
≤100 CFU/g
3
耐膽汁酸革蘭氏陰性菌
《歐盟化妝品法規EC 1223/2009》及其相關修訂文件、《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關於化妝品安全的第九版指南》
不得檢出
歐盟法規
4
沙門氏菌
不得檢出
5
梭菌
不得檢出
6
白色假絲酵母菌
不得檢出
7
激素
(81種)
糖皮質激素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版)
禁用
國家標準
8
香料致敏原
(26種)
戊基肉桂醛、戊基肉桂醇、大茴香醇、苯甲醇、苯甲酸苄酯、肉桂酸苄酯、水楊酸苄酯、鈴蘭醛、肉桂醛、肉桂醇、檸檬醛、香茅醇、香豆素、丁香酚、金合歡醇、香葉醇、己基肉桂醛、羥基香茅醛、新鈴蘭醛、異丁香酚、檸檬烯、芳樟醇、辛炔酸甲酯、α-異甲基紫羅蘭酮、樹苔、橡苔
《歐盟化妝品法規EC 1223/2009》及其相關修訂文件
在駐留類化妝品中含量≥0.001%,在淋洗類化妝品中含量≥0.01%時,化妝品香料中26種致敏原必須在化妝品標籤上予以標註(自2021年8月23日起,含有新鈴蘭醛的化妝品將禁止在歐盟市場銷售)
歐盟法規
9
防腐劑(標籤識別)
MIT
《歐盟化妝品法規EC 1223/2009》及其相關修訂文件
禁用
歐盟法規
10
甲醛及甲醛緩釋體
T/ SZZX 002—2018 《面膜》
禁用
團體標準
11
IPBC
T/ SZZX 002—2018 《面膜》
禁用
團體標準
三、比較試驗結果
(一)結果概要
1、採用更嚴更高標準,20款面膜產品中18款達最嚴安全性標準,其中2款面膜產品使用了歐盟或團標禁用物質。
2、20款面膜產品有9款產品安全性和感官評價整體表現優秀,獲評五星。
3、測試結果顯示,參加面膜團體標準編制的2家企業產品(品牌分別為Origin Oasis和透真)均符合本次比較試驗的安全性標準要求,表現出色。
4、6種微生物、26種香料致敏原、81種糖皮質激素,20款面膜產品均未檢出。
5、感官綜合評價:FanBeauty Secret、妝蕾和肌司研感官綜合評分最高。
(二)結果詳情
1、安全性指標結果
本次比較試驗在國家標準基礎上,參考面膜團體標準、歐盟法規的相關要求,共測評了117類安全性指標。
(1)微生物測試結果不僅滿足國家標準要求,也符合歐盟法規要求
微生物是一個能夠直接反映產品衛生狀況的指標。面膜微生物超標可致皮膚感染,而微生物產生的副產物也可能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
本次比較試驗不僅檢測了國家標準要求的菌落總數、黴菌和酵母菌總數,而且參考歐盟的要求,增加了耐膽汁酸革蘭氏陰性菌、沙門氏菌、梭菌、白色假絲酵母菌的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在20款面膜產品中,所有產品的菌落總數、黴菌和酵母菌總數檢出量均低於10 CFU/g,遠低於標準要求限值(菌落總數≤1000 CFU/g,黴菌和酵母菌總數≤100 CFU/g),屬於安全範圍。耐膽汁酸革蘭氏陰性菌、沙門氏菌、梭菌、白色假絲酵母菌都未檢出。微生物的檢測結果不僅符合國家標準要求,而且符合歐盟法規要求。
(2)20款面膜均未檢出香料致敏原
香料是化妝品中普遍使用的原料,但在使用的同時可能會引起過敏。據歐盟接觸性皮炎學會(Contact dermatitis)官方統計,化妝品過敏中至少有35%是由香料致敏原引起的。歐盟化妝品法規規定:在駐留類化妝品中含量≥0.001%或淋洗類化妝品中含量≥0.01%時,化妝品香料中26種致敏原必須在化妝品標籤上予以標註,以此來提示對此類物質過敏人群謹慎購買。我國已對此類香料致敏原予以關注,但現行標準或規範性文件中尚未明確香料致敏原在化妝品中的安全濃度限量,也未強制要求在化妝品標籤標註香料致敏原成分,僅要求標註「香精」字樣。
面膜是消費者日常常用的護膚品,使用頻次比較高,很多面膜產品都會使用香精,消費者很關注此類面膜產品是否會引起過敏。此外,在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龍崗區、福田區消費者委員會近期發布的口紅比較試驗中,近45%的口紅被檢出了香料致敏原。因此本次比較試驗對歐盟法規要求的26種香料致敏原進行了測試。
檢測結果顯示,20款面膜產品均未檢出26種香料致敏原。
(3)20款面膜均未檢出81種糖皮質激素
根據前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激素是消費者對面膜產品最為關注的安全性問題指標,關注比例達到72.8%。非法添加糖皮質激素是面膜產品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糖皮質激素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的一類甾體激素,具有調節糖、脂肪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和代謝的作用,且具有抗炎作用。糖皮質激素允許使用在藥物中,但禁用在化妝品中。如長期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化妝品可能導致面部皮膚產生黑斑、萎縮變薄等問題,還可能出現激素依賴性皮炎等嚴重後果。目前市場上最常檢測的是GB/T 24800.2-2009 中的41種糖皮質激素及氟輕鬆。考慮到其他更多激素被非法添加的風險,本次比較試驗在42種糖皮質激素的基礎上,共檢測了81種糖皮質激素。
檢測結果顯示,本次比較試驗的20款面膜產品均未檢出81種糖皮質激素,不存在違法使用該類糖皮質激素的情況。
(4)2款產品使用歐盟或團標禁用物質
防腐劑是面膜產品普遍使用的原料。MIT、甲醛及甲醛緩釋體及IPBC是其中用得較多的幾種。MIT是一種高效殺菌劑,對於抑制微生物的生長有很好的作用。但它具有強致敏性,長期使用可能會引起刺激性皮炎,臉上會起丘疹和丘皰疹,嚴重者會紅腫明顯並出現水皰和大皰,甚至爛面。在我國該物質在化妝品的最大允許使用量為0.01%,但在歐盟,它被禁用在駐留類化妝品中。甲醛緩釋體是一類通過釋放甲醛達到防腐作用的防腐劑。甲醛,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劃分為明確的「人類致癌物」,也已被日本和歐盟明確禁用在化妝品中。IPBC,歐盟化妝品法規和《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版均規定,在駐留類產品中IPBC最大允許用量為0.01%,不得用於三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產品中,不可用於大面積體霜和體乳,不可用於口腔衛生與唇部護理產品。目前根據使用方式和從安全角度考慮,面膜產品屬於駐留類產品,且可能會接觸到口唇。根據團標T/ SZZX 002—2018《面膜》的要求,MIT、IPBC、甲醛及甲醛緩釋體作為原料均禁用在面膜產品中。本次比較試驗採用最嚴格標準要求。
根據《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及GB 5296.3-2008《消費品使用說明 化妝品通用標籤》等的規定,化妝品需要進行全成分標識,即在產品中所使用的成分,需要在成分列表中標識出來。通過查看產品包裝上的成分列表可知本次比較試驗有2款產品使用了以上一種或多種防腐劑,分別為溫碧泉深透補水沁潤面膜和形象美玻尿酸補水保溼面膜。該兩款產品不符合本次比較試驗的安全標準要求,不參與感官評價,也不參與最終的綜合評價。
圖5 溫碧泉深透補水沁潤面膜
圖6 形象美玻尿酸補水保溼面膜)
2、感官評價結果
本次感官評價採用行業通行的測評方法,由25名平均年齡為29歲的面膜資深體驗官,持續敷用面膜6周左右,對參評的18款面膜產品進行測評,評價的5項感官指標及其權重見圖7。
圖7 5項感官指標及其權重佔比圖
根據前期調研,選取排名靠前的5項感官指標進行評價。根據消費者關注程度對指標權重進行賦值,關注度越高,權重越高。
圖8 樣品採用統一包裝進行前處理並進行編號,為避免評價人員對數字的偏好而影響評價結果,參考食品感官評價的方法採用三位數字編號
圖9 測評前進行體驗官培訓現場
(1)FanBeauty Secret、妝蕾和肌司研感官綜合評分最高
為了全面反映產品感官評價的結果,本次感官評價採用美國控制論專家Zadch A提出的模糊數學法處理數據,通過建立模糊矩陣,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再利用指標權重對矩陣進行模糊變換,最終得到參評的18款面膜5項感官指標的綜合評價結果如下:
表5 感官綜合評價
產品名稱
感官綜合評價星級
FanBeauty Secret 海葡萄凝水保溼面膜
★★★★★
Ray/妝蕾 金色面膜
★★★★★
JMsolution/肌司研 瑩潤蜂膠面膜(黑臻版)
★★★★★
AHC 高濃度B5透明質酸面膜
★★★★★
稚優泉 深海水母精華補水面膜
★★★★★
HomeFacialPro 玻尿酸密集補水面膜
★★★★★
Origin Oasis 蘆薈保溼滋養面膜
★★★★★
MINISO 保加利亞玫瑰補水保溼面膜
★★★★★
麥吉麗 深度補水面膜
★★★★★
透真 水光玻尿酸亮顏蠶絲面膜
★★★★
MVE 玻尿酸面膜
★★★★
Annabella/安娜貝拉 海藻滋養修復面膜
★★★★
肌美精 超滲透3D抗皺保溼立體面膜
★★★★
Dr.Jart+/蒂佳婷 水動力活力水潤面膜
★★★★
Utena/佑天蘭 奢華璞俐莎黃金啫喱面膜
★★★★
SNP/斯內普 海洋燕窩補水安瓶精華面膜
★★★
Quality First 多種透明質酸超保溼面膜
★★★
MINON/蜜濃 胺基酸滋潤保溼系列超水潤保溼修護面膜
★★★
參評的18款面膜5項感官指標綜合評價情況見表5,FanBeauty Secret、妝蕾和肌司研等9款面膜感官評價綜合表現卓越,獲評五星,其中國產品牌FanBeauty Secret綜合表現最為出色,進口品牌妝蕾和肌司研緊隨其後;透真、MVE、肌美精等6款面膜感官評價綜合表現優秀,獲評四星;SNP、MINON等3款面膜感官評價綜合表現良好,獲評三星。
(2)單項指標各有所長
單項指標得分為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計算平均分。獲得本次感官評價單項指標得分最高的品牌如下:
a.面膜紙的剪裁:面膜紙與面部曲線和凹凸、鼻翼四周、眼周以及嘴周部分的適合程度。測評結果顯示,FanBeauty Secret、稚優泉、麥吉麗、AHC和肌美精五個品牌在面膜紙的剪裁方面表現最佳,得分分別為7.17 ,6.87 ,6.87,6.87和6.61。
b.服帖度:面膜紙與皮膚貼合的程度。我們知道,面膜的基本原理,通過面膜紙對皮膚的封包作用,促進皮膚對精華液的吸收。面膜的服帖度很大程度決定了面膜的效果好壞。測評結果顯示,FanBeauty Secret、HomeFacialPro、妝蕾、MINISO和肌司研五個品牌在服帖度方面表現最佳,
得分分別為7.65、7.26、7.26、7.13和7.13。
c.面膜紙承載精華液的量:面膜紙上承載的精華液的量多少,是否容易幹掉。測評結果顯示,妝蕾、肌司研和FanBeauty Secret三個品牌在面膜紙承載精華液的量方面表現最佳,得分分別為7.70,7.52和7.43。
d.補水保溼度:皮膚角質水合的程度,皮膚看起來是否通透、滋潤。測評結果顯示,AHC、FanBeauty Secret、妝蕾和稚優泉四個品牌在面膜補水保溼度方面表現最佳,得分分別為7.13、7.09、7.09和6.96。
e.敷後感:面膜敷用完後是否有黏膩、提亮肌膚、光滑、細膩、通透等感受。測評結果顯示,FanBeauty Secret、稚優泉、妝蕾和肌司研四個品牌在面膜敷後感方面表現最佳,得分分別為7.39、7.13、7.13和6.91。
(備註:共有25名體驗官,評價前對每位體驗官進行培訓,講解評價內容、指標和方法,並對待測樣品進行外包裝處理和編號。測評時,將處理過包裝並編好號的樣品讓評價人員進行盲測,先敷標樣,之後使用待測樣品,所有待測樣品對照參考樣品進行打分,對照品為6分。待測樣品評分範圍為1~10分。敷用的方法和時間按照產品的說明進行。本次感官測評結果建立在消費者主觀評價基礎之上,僅供參考。)
消費提示
1.敷用面膜後,不要迷戀膚感,配合使用乳液或面霜保溼才是硬道理
敷完面膜後,臉部皮膚角質層含水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外界光線更容易透過皮膚表層,所以皮膚看起來通透細滑,飽滿有光澤,很多人迷戀這種美妙的膚感。但是,面膜敷後一段時間後,皮膚含水量便會急速回落,幾乎接近未敷前的水平。因此,敷完面膜後,建議搭配使用乳液或面霜等護膚品,將水分鎖在皮膚中,達到持久保溼的效果。
2.敷完面膜後到底要不要洗臉?建議洗掉
敷完面膜後到底要不要洗臉?這是一個讓人糾結的問題,大部分人都在洗與不洗間徘徊。不洗?絕大多數面貼膜配方都是按照停留型產品設計,用料與面部精華一樣,理論上可以不洗(明確註明要清潔的除外);洗?普通人臉的面積是300-400cm2,按照2mg/cm2計算,正常精華的用量在1g以內,而一片面膜精華量在20g左右,停留在臉上的量不少於一半,這可能帶來防腐劑,有害物質等風險物質的暴露。此外,隨著水分含量的降低,臉上的粘稠感會更重,讓剩餘的精華液一直停留在面部,感覺會很不舒服,因此敷完面膜後建議洗掉。
3.學會看標籤標識,做化妝品成分黨
標籤標識是化妝品的「簡歷」,根據國家相關法規的要求,標籤上有很多強制要求標識的信息,除了大家熟悉的產品名稱、生產企業、保質期、淨含量外,還有成分列表等。可通過查看成分列表來判斷產品功效,比如透明質酸鈉是保溼的,煙醯胺是美白的,洋甘菊是舒緩的等。此外,還可識別出易引起皮膚過敏的成分,比如甲基異噻唑啉酮、甲醛及甲醛緩釋體等。較為常見的甲醛緩釋體防腐劑有咪唑烷基脲、雙(羥甲基)咪唑烷基脲、DMDM乙內醯脲等。敏感肌膚或面膜使用頻次較高時,建議通過查看產品成分列表避開含有以上易致敏成分的面膜產品。
4.謹慎使用含有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IPBC)的面膜產品
中國醫科大學內分泌研究所副主席滕衛平教授發布的《碘攝入量與甲狀腺疾病—中國20年》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已成為碘營養充足國家。碘是甲狀腺疾病相關的重要環境因素,碘的過量攝入會引發很多問題,危害身體健康。
IPBC是一種化妝品常用的含碘防腐劑。由於面膜產品的使用頻次相對較高,消費者在使用含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的面膜產品時,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高頻次地攝入碘。因此,建議消費者謹慎選擇含有IPBC的面膜產品。
附件:2019年面膜比較試驗樣品信息及綜合評級表,81種糖皮質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