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是人還是魚?帥哥是餌還是人?

2021-01-15 揚州小兔子

在海洋館的第一個拐彎處,看到一個海報:上下午各有一場美人魚表演,一場海獅表演。我們的時間正合適,既不要空等,也不用慌慌張張趕時間,太好了。

姿態優美的美人魚

十點半前,我們到了「海底隧道」前的觀賞臺坐下。本來沒看到幾個遊客,到這裡卻發現,人不少。原來,有一個老年旅遊團進來了。他們來自海安,一天的遊玩只要五十八元,管一頓午飯,來回車程,贈送三十條不知大小的黃魚和一瓶紅酒。這些人可能經常參與這樣的活動,彼此都熟了。我們隨口一問,幾個人爭相告訴我們遊玩的好處。什麼到某處送了十斤大雞腿、某處送了多少排骨等。我也看過這種廣告,以為沒人參加,原來活動還挺火爆。他們說,出來玩一天,拿回去幾天的菜,全家人都開心。

水底有了動靜。「美人魚」來了。美人魚,我最早知道它,來自《安徒生童話》的「海的女兒」。從此,這個擁有美好心靈、愛情悲劇的小人魚,被我深深記住。後來從眾多文學和影視作品中,見過各種裝扮的美人魚。

這一條在海水中遊來遊去,與魚兒嬉戲在一起的「美人魚」,是一個美麗的姑娘。她在水底的姿態,很美很美。她不但與魚兒們互動,還和觀賞的遊人們互動。美女「美人魚」的互動,增加了遊玩的趣味,也帶起了一波熱潮。無論何時何地,美,總是被追逐。魚兒們都在圍著美女轉動遊動。那條本來幾乎一動不動的大鮸魚,此時遊了出來。美女美人魚的魅力,真牛。

美女在水中翻來轉去,我想起了很多有關「美人魚」的傳說與故事以及研究。現在的研究專家認為,美人魚並不存在,是一種名叫「儒艮」或「海牛」的海洋哺乳類動物,被錯看成「美人魚」。我的疑問是,「儒艮」或「海牛」都還有生存,為什麼沒有被漁民錯認為「美人」?

互動的美人魚

另有很多記載證明,「美人魚」是一種真實的存在。有漁民在海灘發現的骸骨,也有長相嚇人的「魚人」。眾多藝術作品中,美人魚是一個大類。因為安徒生,丹麥的哥本哈根被公認為是美人魚的故鄉。而波蘭的華沙,有另一種全副武裝的「美人魚」雕像。著名的畢卡索,則畫過手持錘子的美人魚,紀念工業革命。

文學和繪畫作品中,還有「男版美人魚」,多少顛覆了人們對美人魚的觀感。可是,最顛覆的一種美人魚,是魚臉人腿。是啊,為什麼美人魚一定是人面魚身?據說,美人魚最大的優勢是唱歌。漁民會在美人魚的歌聲中會失去自己。我想,這是「紅顏禍水」的又一種解說吧。

俏沒聲的,美人魚不見了。魚兒們沸騰著抱成了團。跟著魚團一起出場的,是一個蛙人。蛙人不同于美人魚,需要通過動作在水底表演。蛙人腳蹬有蹼的鞋子,背了氧氣罐。他不用浮出水面呼吸了。

蛙人被魚兒包圍

蛙人的腰部,武裝了一大桶飼料。這是眾多魚兒圍著他的原因。誰說海底的魚只有七秒鐘記憶?每天上下午按時表演的餵食,已經使它們養成了良好的條件反射。這些源於我細細的分辨,因為蛙人被眾多魚兒圍住,看不清楚。

更有趣的事情出現了。三條大魟魚全部遊到臺前。蛙人從腰部撈出一根青鑽魚,塞進一條魟魚方正的嘴巴裡。魟魚心滿意足地咀嚼吞咽。餵魚的人慢條斯理,一條一條地喂。三條魟魚餵好了。大鮸魚的嘴巴也鼓了起來。大海龜的淡定被破功了,湊到了蛙人身邊。自然,它的嘴裡也有了一條魚的獎賞。

鮸魚,舟山人尤為喜愛。「家有十畝地,不舍一個鮸魚頭」。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伴隨了客氣謙讓給我的一個鮸魚頭。據說會吃魚的人,能品嘗出鮸魚頭特有的鮮美。將鮸魚頭剁碎做成紅燒骨漿,輕易吃不到,本地的特色飯店才有。

看來,蛙人餵養的主要對象,是幾條特別的大魚。我不知道魚會不會笑,我想,應該會的。短短一會,美色與美食,都有了,夫復何求?因為蛙人出現,我們看到了海洋世界最多的魚和最多的魚的品種。

巨大的鮸魚

在魚的世界,精神與物質孰重?「倉廩實而知禮節」。對人如此,對所有的生物大體上都一樣吧。只是我不清楚,在魚的眼睛裡,表演的「美人魚」有沒有被它們誤會為同類?前來餵食的蛙人,是飼養員還是本身被當做為食物的一種?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然也!

相關焦點

  • 海釣玩家喜用的最大餌魚,釣千磅石斑和百斤鯊魚的必備餌魚
    而對於更大,更有挑戰性的千磅石斑和百斤鯊魚來說,那些小餌魚已經滿足不了它們了,就必須換更大更新鮮的餌魚,這樣一來海釣玩家喜用的最大餌魚就閃亮登場了。「藍點馬鮫」釣巨物的必備餌魚這種馬鮫魚做餌魚的話那可是要比一般餌魚大的多,通常馬鮫魚都能生長到60~80釐米左右,而大些的更是能突破一米,可能會有朋友覺得用這麼大的餌魚坐釣有點太大了吧,這個體型的餌魚要是在陸釣中都是難得一見的大魚了,然在海釣中卻要拿來做餌魚要是坐釣金槍,馬林這種大型魚類,確實用藍點馬鮫有些過大,但如果目標魚是千磅巨人石斑和百斤級鯊魚
  • 誘魚效果極強的血餌,為啥用的人這麼少?因為會配的人都不告訴你
    不知道釣友們聽沒聽說過血餌,這是一種自製餌中的王者,不是青銅王者那個王者,就是王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通殺所有魚,並且效果非常強,但是據小門了解,很多釣友不會配這種餌,甚至有些都沒聽說過它,為什麼呢?那血餌又該如何配呢?今天《釣魚有門》就來告訴大家。
  • 夏季的魚口味偏素,餌料宜淡不宜濃?別盲從,用餌講究靈活
    既然明白了夏季用素餌的原因,那這個問題就要簡單得多,在開餌前我們首先要明確水裡有沒有雜魚鬧窩、情況嚴不嚴重,如果沒小魚、餌料能夠正常到底,那麼用清淡型餌和濃重型餌都是可以的。夏季,白天釣魚太熱,很多人就會選擇在夜間出行,而夜間由於沒有太陽直射,水面的溫度會慢慢下降,雜魚鬧窩的情況會有很大改善,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用腥餌、腥香餌。
  • 路亞餌的顏色對中魚有何影響?
    路亞擬餌顏色對中魚有影響嗎?這是很多路亞釣手都會問的問題。面對這不同顏色的路亞餌,我們該如何有針對性的選擇呢?接下來小K來給大家詳細分析。簡單的來說紅色的餌在水中的光波最短,黑色的餌在水中的光波最長。中間從短到長依次是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光波實際是不同顏色路亞餌在水中由光反射到眼睛後所形成的顏色,所以了解路亞餌的顏色對釣魚還是有一些作用的。雖然我們知道了不同顏色路亞餌的光波長短,但是釣魚時環境也會改變,比如一些天氣因素,白天和晚上就完全不一樣,有藻類的水域和清澈的水域也會有不同的變化。
  • 魚不靠岸就把餌送出去,筏竿配串鉤遠投,輕輕鬆鬆就把魚釣了
    太大的鉛墜不建議使用,有些人為了追求極致遠投,弄個超大的坨,最後不但甩不出去反倒把杆稍弄折了,得不償失。我覺得離岸二三十米遠一般都會有魚了,你耐心點搜索一下即可。再說說餌料,串鉤釣鯽魚最常用的餌料是紅蟲、蚯蚓,這兩個蟲餌也是最好用的,無小魚用紅蟲更好,水溫高雜魚比較活躍的話,就用蚯蚓,最好是菜地裡自己挖的野生蚯蚓。
  • 嫁給帥哥第一步!孫藝珍、李娜英如是說:我不看樣貌!
    看看玄彬和孫藝珍待在一起,玄彬直接化身成盯妻狂魔,眼睛只看孫藝珍,而且眼神溫柔得快滴水了,讓人直呼:這是什麼神仙愛情!而很多人也非常羨慕,表示孫藝珍太幸福了,看玄彬的眼神都知道玄彬有多愛她,都想讓孫藝珍出一本書了,來告訴大家如何才能嫁給帥哥。不過很多人就發現嫁給帥哥也是很容易的,第一步說出自己的擇偶標準:我不看樣貌!
  • 別嫌秋釣很難,謹記三大用餌秘訣,連連上魚的感覺,那才叫痛快!
    別嫌秋釣很難,謹記三大用餌秘訣,連連上魚的感覺,那才叫痛快!儘管都是秋天是釣大鯽魚,大鯉魚的黃金季,可無論是春季還是在秋季垂釣,餌料的用法始終很關鍵。現在正處於仲秋時期,氣溫不高不低,所以只要稍微注意以下這三大用餌秘訣,魚獲還是非常不錯的,就我個人而言,每個星期最少釣兩次,而且每一次魚獲都能翻倍升級,不相信你也可以試試。
  • 魚的記憶真的只有7秒嗎?釣魚人要學會「訓練」魚的就餌習慣
    許多人認為這是基因裡所攜帶的,可也有一部分人會認為這是魚類記住了發源地的原因。那麼魚的哪些行為是短暫記憶?又有哪些行為是長期記憶呢?今天咱們就聊一聊這魚的記憶性和應激反應。類短暫記憶?魚類長期記憶都是什麼?我們如何利用魚類的記憶習慣?
  • 單純蟲餌招魚慢!紅蟲「肉夾饃」就這樣誕生了!附幾個使用注意
    2、鮮活的紅蟲在水裡不斷扭動身軀,又能激起魚攝食的欲望。3、紅蟲輕,小,如公蟲能單根掛鈎,母蟲可拉餌,釣法靈活性比蚯蚓,蛆強。2、保持紅蟲的鮮活,又能用拉餌方式,手比較乾淨,拋竿頻率可加快,對搶魚有明顯提高。3、招魚快,留魚效果比單純紅蟲拉餌好。製作過程:比例——紅蟲60%:粉餌40%1、冬季粉餌一般就以香腥兩味為主。
  • 野釣不上魚?那是因為用餌不對,我從三個方面,分享幾種釣餌
    拋開這些人不能自己把握的因素,其實在野外垂釣中,使用餌料很有講究。我們可以把釣魚人常用的餌料分為三大類:蚯蚓、商品餌、自製餌。一、蚯蚓蚯蚓餌是萬能餌,不用多說。比如,早春野釣時,我是最擅長「蚯蚓陣」法了,統一蚯蚓做餌,扇形排開3~6根長短手竿,有時還支上1-2根串鉤海竿。
  • 釣魚:蚯蚓怕水,卻是魚的「萬能餌」,這是為什麼?
    魚從未見過蚯蚓,卻喜愛的不得了,瘋狂吞食,為何?筆者曾回到過類似問題,但意猶未盡,感覺不夠深刻、全面,本文以此為起點,探討這個問題,同時對餌料的搭配也許有特殊的借鑑意義。魚未曾見過蚯蚓,依然瘋狂吞食的原因看似說魚,但這點與人並實質區別。
  • 實用技巧:關於配餌與用餌
    實用技巧:關於配餌與用餌 3、注重餌料的味型搭配「尊重魚的味型」是餌料配置的精要核心之處,「腥香甜酸臭」等是前人總結出來的淡水魚類最為喜歡的幾種主要味型
  • 有魚咬鉤卻還是釣不上來魚?要找對方法,改變思路!
    我們在釣鯽魚的時候,裝鉤的餌粒一般都以黃豆大小最為合適,化散速度快的可搓花生米大小。如果餌粒太大了,鯽魚是吞不進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見到浮漂有吃餌的信號,卻總是拉不上來魚的主要原因之一。2,餌粒是否過硬,釣魚初學者對餌性的不熟悉,往往是生怕餌料化得散太快了而把餌開得過硬,這樣的話狡猾的魚兒是一咬就吐,自然是拉不上魚的了。
  • 評論:是魚咬人還是人「咬」法
    評論:是魚咬人還是人「咬」法 2014-06-17 11:03:375月14日,尚在行政拘留期的夏文金的遺體卻被人發現漂浮在魚塘,警方聯繫到家屬稱「溺水死亡」。家屬看到夏文金的頭部、脖頸、胸部、腿部等出現傷痕,質疑為何會出現傷痕,警方解釋稱:「眼睛和嘴被魚兒吃了。」(見6月15日《東方早報》)  對於警方的這個解釋,看守魚塘的陳得生最有評論權:「這完全是個笑話,魚兒還小,怎麼可能,再說我們養的魚兒又不吃人。」
  • 紅蟲「肉夾饃」誘魚效果不好?這樣開餌不死蟲,不跑蟲,記牢了
    冬天是個用活餌的季節,不管是用傳統釣還是懸墜釣活餌誘魚的效果會比普通商品要好一些。不過不同的餌料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就拿釣紅蟲來說,有些釣友習慣直接用紅蟲釣,有些釣友則喜歡用商品餌搭配紅蟲,也就是所謂的「肉夾饃」。
  • 小蟲子有無數種,為啥偏偏蚯蚓成了釣魚人的萬能餌?
    釣魚這個休閒活動因為入門條件寬鬆,活動節奏比較慢,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喜愛,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水邊總有那麼一群人在那裡釣魚。中間很有意思的是不管新手釣友還是老釣友,對餌料都非常重視,而不管新手釣友還是老釣友都神奇地認為「 蚯蚓」是釣魚的萬能餌。
  • 魚到底是如何來索餌進食的?一文讀懂!
    或者說,你知道你掛在鉤上的餌料,如何才能夠被魚發現嗎?了解這方面的常識,對於釣魚技巧的提升會更有作用哦!我們人類想要找到一種食物,除了固定的經驗以外,還需要靠各種感官來搜索,比如用眼睛看,用鼻子聞。魚也一樣,它們想要找到食物,也需要通過各種感官來搜索,只不過它們可能使用的感官更多一些,因為它們沒法像人一樣可以通過經驗來思考判斷。
  • 如何黑坑「偷驢」滑口魚,黑坑老司機從調漂和用餌說起
    經過1、2天的瘋狂垂釣,塘裡魚變少,此時塘裡很多回鍋魚再加上塘裡原來的「老運動員」,魚非常難釣,但是很多釣友喜歡放魚後再去垂釣,稱之為「偷驢」,如何偷驢猾口鯉魚,下面簡單說下。首先魚兒是不可能絕食的,只要魚兒覓食,就一定能釣著!一、為何猾口我們先來看看猾鯉其猾在何處?為何難以釣上來?
  • 常見的兩種開餌思路,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難釣到魚
    新手學習釣魚遇到最為困難的難點可能只有兩樣:開餌和調漂。調漂的話其實線組網絡上有非常多的解決方案,只要看幾篇文章和視頻基本能摸得十之八九,況且野釣即使你不會調漂對漁獲影響也不是特別大,再不濟也不會讓你釣不到魚。
  • 被鉤跑的魚還會不會吃餌,隔多長時間會再次咬鉤?
    還真有我記得前幾年去一個野生水庫,該水庫地方非常偏僻,知道的人不多。水質非常清澈,對魚來說沒有什麼吃的東西,所以下竿沒過多久就連杆了,真正的爆連。小時候釣魚商品餌哪有這麼流行,一般都是有錢人、懂釣魚的人才會這麼做,大多還是以蚯蚓、麵食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