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吹制激發了新型量子傳感器

2020-08-27 工程學習


藝術家凱倫·坎寧安(Karen Cunningham)創作的三枚玻璃戒指。彩色的光線揭示了藝術品中使用的鑽石的內部線條。

當阿德萊德玻璃鼓風機Karen Cunningham用鑽石和玻璃製作藝術品時,她不知道這會啟發一種新型的混合材料。現在,包括RMIT大學和阿德萊德大學在內的科學家聯盟正在使用該技術製造新型的量子傳感器。

APL Materials上發表的研究揭示了如何使用常規玻璃纖維製造高性能的金剛石傳感器。

通過將微米級金剛石顆粒嵌入矽酸鹽玻璃纖維的橫截面中,該團隊證明了使用能夠感應磁場的堅固纖維材料。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和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理學院的白冬碧博士說,這是一項令人興奮的成就,為水下監測,採礦及其他領域的許多應用打開了大門。

她說:「這使我們能夠製造出廉價的量子傳感器網絡,該網絡能夠監視磁場的變化,並具有許多有用的應用以及對我們尚未想到的問題的解答。」

Diamond是用於量子磁場感測的領先技術之一,其應用包括腦部掃描,導航和礦物勘探。

但是,鑽石顆粒需要通過不適合長時間或在野外使用的高端顯微鏡進行觀察。

阿德萊德大學光子學與高等傳感研究所副所長Heike Ebendorff-Heidepriem表示,研究小組一直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已有十年了。


藝術家凱倫·坎寧安(Karen Cunningham)用玻璃和鑽石製成的光學容器。

她補充說:「但是由於鑽石會在高溫下燃燒,因此我們只能使用可戴的眼鏡。」

該團隊從這些所謂的「軟眼鏡」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是這些眼鏡是非標準的,並且不像傳統的矽纖維(如國家寬帶網絡中使用的那樣)在引導光線方面表現出色。

從藝術到科學

這是玻璃藝術家Karen Cunningham進入照片的地方。她正在使用納米粒子製作藝術品,以展示光是如何在玻璃中移動的,並被海克和她的同事在她的研究中使用的鑽石著迷。

「我們給了卡倫一些較大的鑽石,以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理學院的布蘭特·吉布森教授解釋說。

他送給Karen的鑽石直徑約為1微米,比人發的寬度小50倍。

藝術家Karen Cunningham用玻璃和鑽石製成的綠色水滴。

他說:「在我們的大多數工作中,這些鑽石太大了,所以我們主要將它們用於測試。」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鑽石在Karen的玻璃吹制中倖存下來,並且是她在2017年阿德萊德JamFactory展覽中的一部分。

海克說:「對我們來說,這是燈泡的時刻,我們知道我們可以用更傳統的玻璃纖維製造鑽石傳感器。」

白冬碧博士解釋說,要從卡倫的藝術發展到原型傳感器,還需要三年的測試和製造。

她說:「從概念到產品始終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但我對我們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常興奮,甚至對這種新型量子傳感器可以帶給我們的成就感到更加興奮。」

相關焦點

  • 基於螢光金剛石微粒,科學家研發出一種新型量子傳感器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項目為可現場部署的量子計量學應用鋪平了道路。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由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牽頭的一個項目展示了摻雜螢光微粒的玻璃光纖如何充當磁場傳感器。發表在APL Materials雜誌上的這項突破性研究可能會使這類傳感器的製造和部署變得更加容易,以開拓量子計量學領域的新應用。
  • 中科院成功開發滿液體,是玻璃圓柱殼的微型液體傳感器
    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科院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成功開發出了滿液體,而且是玻璃圓柱殼的微型液體傳感器,,能夠通過這一固有的模態,在聲學激發的作用下對液體的性質進行檢驗。在具體工作中,要求相關專家在短時期內給出檢驗成果,如此一來檢驗的準確性自然受到影響,而通過採用這款新型的玻璃圓柱殼的微型液體傳感器
  • 羅馬時代的玻璃吹制原理,製造微透鏡,今天發揮到淋漓盡致!
    自羅馬時代起,將空氣注入熱玻璃形成氣泡就被用來製造玻璃製品。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將這些相同的玻璃吹制原理應用到微觀尺度上,製造出一種特殊的錐形透鏡,稱為軸對稱透鏡。軸突是用來塑造雷射的一種方式,有利於光學鑽孔,成像和創造光學陷阱操縱粒子或細胞。
  • 新型量子光源:為光學量子計算機鋪路!
    這種新方法將帶來許多的量子技術應用,從智慧型手機中的量子傳感器和電晶體到數據傳輸所用的新型加密技術。背景之前,晶片上的電路以電子作為信息載體。未來,以光速傳遞信息的光子將可以在光學電路上完成這項任務。(圖片來源:Getty Images)到那時,連接量子光纖電纜和探測器的量子光源,將成為這些新型晶片的基本構件。
  • 吹玻璃和吹糖人有區別?|腦洞問答
    想用燒玻璃的一千度爐子烤紅薯的實習編輯 / 小包 jfq:請問,吹糖人的藝人是不是不用練習就可以吹玻璃??我們假設有這麼一個村頭吹糖人的王師傅,吹糖人有十七八年了,他想轉行當一個吹玻璃工,看看他會遇到什麼情況。
  • InVisage量子薄膜影像傳感器正式邁入商用
    量子薄膜(QuantumFilm)技術將展翅高飛。量宏(InVisage)宣布在臺啟用全球首座5奈米製程工廠,並採用臺積電的晶圓,以自有的沉積製程來製作量子薄膜影像感測器;今年也是量子薄膜技術應用在影像感測器的重要裡程碑,因為量宏在過去8年來投入大量金錢研發該技術,而今年設置工廠後,意味著將從研究階段邁入生產階段。
  • 最新研發:「怪異」而又強大的量子糾纏傳感器
    這一傳感器之所以「怪異」,是因為採用了如愛因斯坦所稱的「遠距離怪異作用」的量子糾纏原理。這一重大科技成果刊登在今天的《科學》期刊上。為什麼說這樣的傳感器是異常強大的呢?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個傳感器足夠的強大與靈敏,可以遠遠地稍稍掃描一下,可以告訴你在一個巨大的乾草叢堆中何處藏有一根針。你可能覺得不可思議,這似乎只可能存在於科幻小說與電影之中。
  • 氮原子大小的量子傳感器研製成功
    量子技術為計算機小型化開闢了新途徑。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了一種微磁場下應用的量子傳感器,可應用於未來計算機硬碟識別。集成電路變得越來越複雜。最新的奔騰處理器現在可容納約3000萬個電晶體。弗勞恩霍夫應用固體物理研究所(IAF)研究人員與馬普固體研究所同事一起開發的這種量子傳感器,可應用於微小磁場下計算機硬碟的精確識別。這種量子傳感器僅有氮原子大小,載體物質是人造鑽石。弗勞恩霍夫IAF幾十年前就已開發出製造人造鑽石的優化裝置。但新型量子傳感器需要特別純的晶體,為此,研究人員進一步改進了製造工藝,藉助鋯過濾器淨化甲烷氣來獲得超淨人造鑽石塗層。
  • 量子傳感器的概念與現狀
    可以說 ,量子傳感器就是根據量子力學規律 、利用量子效應設計的 、用於執行對系統被測量進行變換的物理裝置 。 與蓬勃發展的生物傳感器一樣,量子傳感器應由產生信號的敏感元件和處理信號的輔助儀器兩部分組成 ,其中敏感元件是傳感器的核心 ,它利用的是量子效應 。
  • 一文讀懂量子傳感器技術與應用
    量子傳感器具有許多經典傳感器所不具有的性質, 設計量子傳感器時, 在重點考慮將量子領域不可直接測量量變換成可測量量外, 還應從非破壞性、實時性、靈敏性、穩定性、多功能性等方面對量子傳感器的性能加以評估。
  • 傳感器熱點:澳門大學成功研發新型微流控技術
    【澳門大學成功研發新型微流控技術】  澳門大學微電子研究院的團隊研發出一種於微晶片上加樣的新型技術,不但優化了晶片上配液的操作,還極大的提高了配液效率,將有望用於可攜式生化實驗分析設備的開發,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大灣區科技創新建設
  • 【貝能國際】新型玻璃破碎檢測方案
    目前市面上玻璃破碎檢測方案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檢測敲擊玻璃時發出的低頻聲音時檢測玻璃破碎發出的高頻聲音;另一種是檢測玻璃破碎時發出的高頻聲音同時檢測敲擊玻璃時產生的震動。 由於家庭或商業環境存在各種聲音,高低頻聲音同時出現的概率不低,第一種方案會出現誤報的問題;第二種方案則必須有傳感器吸附在玻璃上。
  • 一文讀懂量子傳感器應用前景
    不管從哪個方面定義 ,量子傳感器都必須遵循量子力學規律 。可以說 ,量子傳感器就是根據量子力學規律 、利用量子效應設計的 、用於執行對系統被測量進行變換的物理裝置 。 隨著量子控制研究的深入 ,對敏感元件的要求將越來越高 ,傳感器自身的發展也有向微型化 、量子型發展的趨勢,量子效應將不可避免的在傳感器中扮演重要角色 ,各種量子傳感器將在量子控制 、狀態檢測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
  • 量子傳感器可使自動駕駛汽車「看到」角落裡的物體
    自1967年愛因斯坦證明光速是宇宙中最恆定的維度以來,國際單位制就使用銫133發射光譜中的兩個特定波數定義1秒和1米。從那時起,銫就被廣泛用於極其精確的原子鐘中,以使世界準時。其他的量子傳感器則利用原子躍遷,探測運動中的細微變化,以及電場、磁場和引力場中的細微差別。 在固態物理學中,量子傳感器是指對刺激做出反應的量子裝置。量子傳感器量化了能級,使用量子相干性來測量物理量,或使用量子糾纏來改進測量,而傳統傳感器卻無法做到。據外媒報導,一些權威專家認為,未來,量子傳感器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讓自動駕駛汽車「看到」角落或房間裡的物體。
  • 量子傳感器可使自動駕駛汽車看到角落裡物體
    自1967年愛因斯坦證明光速是宇宙中最恆定的維度以來,國際單位制就使用銫133發射光譜中的兩個特定波數定義1秒和1米。從那時起,銫就被廣泛用於極其精確的原子鐘中,以使世界準時。  正是這種對物質本質的利用,如利用電子的能量狀態差異作為基本單位,使得量子傳感器具有超高水平的精確度。其他的量子傳感器則利用原子躍遷,探測運動中的細微變化,以及電場、磁場和引力場中的細微差別。
  • 通快攜手SICK開發出首個工業量子傳感器
    通快(TRUMPF) 全資子公司 Q.ANT 和傳感器專家 SICK 今後將共同致力於量子光學傳感器的開發。這兩家高科技公司分別派代表於本月 5 日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意味著兩家高科技公司將聯手為工業用傳感器提供量子技術,使得量子傳感器可實現前所未有的精度測量。
  • 兩線制傳感器原理
    這種變送器只需外接2根線,因而被稱為兩線制變送器。工業電流環標準下限為4mA,因此只要在量程範圍內,變送器至少有4mA供電。這使得兩線制傳感器的設計成為可能。 在工業應用中,測量點一般在現場,而顯示設備或者控制設備一般都在控制室或控制柜上。兩者之間距離可能數十至數百米。按一百米距離計算,省去2根導線意味著成本降低近百元!因此在應用中兩線制傳感器必然是首選。
  • 美媒稱中國利用量子雷達反潛,靠譜嗎?
    我國已經有了新型超靈敏磁力傳感器探測潛艇的裝備,水下探測潛艇還用得上量子雷達探潛嗎?我國新型超靈敏磁力傳感器是利用超導量子幹涉儀相關的新技術和新算法,採用液氮冷卻計算機晶片,是一種新型超級靈敏的磁力傳感器,其量子幹涉儀與量子雷達和量子通信的技術沒有任何關係。
  • 4線制傳感器發射器輸出級設計
    我討論了4線制傳感器發射器的基本結構,以及它們與2線制和3線制傳感器發射器的不同。在這篇博文中,我將討論如何構建一個與圖1中所示相似的本地供電輸出隔離式4線制傳感器發射器。本地供電4線制傳感器發射器在必須長距離接線,並且傳感器的流耗大於4mA的應用中很常見,而這也使2線制發射器無法在此類應用中得以應用。一個常見示例就是電磁流量計。
  • Nature:記錄光子流動的新型量子顯微鏡
    這一突破可能會對許多潛在的應用產生影響,包括用於更穩定地存儲量子比特的新型量子材料的設計。同樣,它可以幫助提高手機和其他屏幕的色彩清晰度。視頻(3′27″):記錄光子流動的新型量子顯微鏡視頻來源:Technion02背景介紹由倏逝光場介導的自由電子和雷射脈衝之間的超快相互作用,使得在納米尺度上探索飛秒動力學的強大工具得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