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曹操在道德上是兩個極端,但窮途末路時,都有吃人肉的慘劇

2020-12-05 插畫師的三國夢

漢末三國時期戰爭不斷,容易誕生出各種名將和梟雄,但是對更多的人來說就是災難,一個非常動蕩不安的時代。大量人口死於兵災、饑荒都是常有事情,甚至還有吃人肉的情況。比如劉備和曹操的軍隊都吃過人肉。

程昱提供的人肉乾

吃人肉在現在看來是非常殘酷的、反人類的舉動,其實在古人看來也有悖人性,但是在三國時期的亂世中卻是不得已而為之。在《三國志·魏書·程昱傳》引注的《世語》當中曾經記載這樣一件事:曹操的軍隊沒有糧食吃,程昱搜刮本縣,也就是程昱的老家東阿縣,給曹操提供了三天的糧食。其中有一部分居然是人肉乾。

這件事發生的具體時間無法考證,比較有可能發生於興平元年(即公元194年)。當時曹操去打徐州牧陶謙,老家起火,陳宮、張邈勾搭上呂布把曹操的兗州搞得一團糟,只剩下鄄城、東阿、範三個縣還在曹操集團的手裡。

曹操連忙撤軍收復兗州,這場戰爭打得是相當艱苦。加上嚴重的饑荒,當年一斛糧食值五十幾萬錢,"人相食",曹操本身也沒有糧食,不得不將很多新招募的士兵遣歸。曹操甚至產生徹底依附袁紹的想法,結果被程昱反駁。程昱提供人肉乾可能就是在這一時期。雖然功勞很大,但是畢竟傷害人性,所以程昱終身不至三公之位。

劉備吏士"自相啖食"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故事,劉備投到一個叫做劉安的獵戶的家中,劉安找不到吃的給劉備,於是把自己的妻子殺了給劉備吃肉,還騙劉備說是狼肉。這個故事是小說裡虛構的,表達的價值觀也與現代格格不入。不過歷史上劉備軍隊裡確實有過吃人肉的經歷。

事情發生在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距離曹操的"兗州之變"才兩年時間。大概饑荒還沒有完全恢復正常。當時劉備在徐州,本來是徐州之主,之前接納了被曹操趕走的呂布。在徐州遭到袁術進攻的時候,劉備率領軍隊對抗袁術,結果老家下邳讓呂布這個白眼狼給襲取了。

劉備的老家讓人家給偷了,自己又打不過袁術,這支軍隊在廣陵是走投無路啊。劉備軍隊裡沒有糧食,周圍也沒有糧食,於是就上演了人吃人的慘劇。《英雄記》中記載是"吏士大小自相啖食。"這個時候徐州別駕從事糜竺做了一筆政治投資,他將自己的身家——"奴客二千,金銀貨幣"都送給劉備,連妹妹也嫁給劉備,劉備的情況才稍微好轉。所以糜竺後來在劉備集團的地位也非常高。

小結

劉備和曹操在道德上是兩個極端,劉備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曹操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劉備沒有屠過城,跑路的時候還帶上老百姓一起跑,曹操則進行大規模的屠城。

而在相似的情況,都是老家被呂布偷襲,加上饑荒嚴重的情況下,兩家的軍隊中都有吃人肉這種殘酷的現象。哪怕是仁義的劉備也是如此。管仲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看來是非常正確的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

相關焦點

  • 古代人為什麼會吃人肉?古人是怎麼吃人肉的?
    前言「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雖然這些話很沉重,但是魯迅先生所言不虛,我們的二十四史裡,充斥著關於吃人的恐怖描述,而且很多時候,吃人行為並不僅僅是因為饑荒,還因為其他原因而存在。
  • 白門樓上曹操聽信劉備之言處死呂布,他的行為是不是過於草率?
    對於劉備而言,他顯然是呂布的「黑粉」,在白門樓上正是他對曹操說了一句話讓呂布葬送了性命。據史書記載,呂布被曹操圍困走投無路之時,於是在白門樓上主動向曹操請降。呂布被曹操擒住之後,立即表示願意歸順。而在一旁的劉備立即對曹操說道:「曹公難道忘了呂布是如何對待丁原和董卓的嗎?」曹操聽完劉備的話便將呂布處死了。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
  • 劉備是如何消除曹操懷疑的,這則成語故事說明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華陽國志劉先主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故事的主人公分別是曹操和劉備。這段記載的大意是:漢獻帝的嶽父、車騎將軍董承接受皇帝衣帶中的密詔,下令誅殺曹操。董承與劉備以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人共同謀劃。劉備將要出兵但尚未出發時,曹操從容地對劉備說:「天下的英雄只有您和我曹操,袁紹之流根本算不了什麼。」當時劉備正在吃東西,聽到這話,嚇得湯勺、筷子一下子掉在地上。
  • 曹操以徐母脅迫徐庶?徐庶離開劉備可能遠非你想的那麼簡單
    史料關於這場戰役的記載只提到了劉備,絲毫沒提到徐庶。同時,徐庶在投了劉備之後究竟有什麼功績或做了什麼事,史料都隻字不提。這就讓人產生了一個疑問:徐遮究竟有多高的才能?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劉備很信任徐庶。另外,也是徐庶首先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  《三國志·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
  • 劉邦和劉備都是從漢中發家,為何劉邦能統一全國而劉備不能?
    理由以下幾點: 1、劉邦和劉備面臨的敵人檔次不一樣 在當時對劉邦有威脅的敵人可以說就一個,那就是有勇無謀的項羽,雖然項羽個人武力值很高,但智商卻明顯不夠啊,而且在人才上也架不過劉邦的人才多啊,劉邦武有韓信、彭越、英布、樊噲等武力值都屬於頂級的名將,文有蕭何、張良、曹參、陳平等智力超群的謀臣,可以說劉邦麾下人才濟濟,要文有文,要武有武
  • 劉備的兩位夫人有多漂亮?呂布曹操反應相同,廖化杜遠表現各異
    首先可以確認的是,甘夫人和糜夫人長得肯定不會很差,他們都是蠻漂亮的。不過說她們是傾國傾城,那就是褒獎太過了。因為經過呂布和曹操這兩大「好色之徒」的檢驗,很明顯她倆還達不到頂尖美女的水平,要不然劉備不一定迎得回這兩位夫人!
  • 曹操既然挾持著漢獻帝,他為何沒有直接下令讓劉備和孫權自盡?
    為了爭得政治上的主動權,郭汜陰謀將獻帝劫持到自己的軍營,不料未等郭汜下手,消息已經走漏,李傕搶在前面,派兵將獻帝、皇后、宮人及大臣們劫去。兩人就這樣對攻了數月,長安城早已一片廢墟,在這樣的情況下,漢獻帝被李傕的部下楊奉與牛輔的不想董承等人護送出了長安,並在第二年到達了洛陽。
  • 曹操果真是奸雄嗎?為何歷代封建統治者都不喜歡他?卻又成為了他
    年輕時候的曹操,還有幾分想要扶持漢朝的想法。可是他的心被袁紹、袁術這幫人給傷透了。他知道,天下人都在爭權奪利,你一個人想要恢復漢朝江山,何其難也。 不是每個人都姓劉,不是每個人都會像劉備那樣執著。因此曹操也加入到了袁紹那幫人當中,成為了一個爭權奪利之人。
  • 歷史上的曹操,與現代人眼中的曹操,有何不同?
    文章開始小編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曹操大家都知道嗎?大家知道他是哪個時期,哪個朝代的領袖呢?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聊的就是曹操這個人物。隨著時代不斷的推近,曹操的形象在不同時期的眼中產生了不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不同的人對曹操的看法產生如此大的差異呢。
  • 呂布死前用六字說破劉備本性,可惜曹操沒有聽懂,至今也沒人相信
    本來呂布還在掙扎,表示如果曹操能接納他,他能成為曹操的助力,但是這時候劉備卻提醒曹操呂布曾經投靠又背叛的主子,讓曹操堅定了殺他的決心。呂布見劉備如此不顧念昔日轅門射戟救他的情分,於是死前大喊六字:「是兒最叵信者!」說破劉備本性,只可惜當時包括曹操在內的所有人都沒聽懂,更沒有放在心上。
  • 除了道德限制,人肉真的不能吃嗎?
    人類所吃的肉種類繁多,可能會超乎你想像,不過你有想過為什麼人類不吃人肉嗎
  • 人肉到底是啥味?我們為什麼不吃人肉?
    好吧,帶上倫理道德討論這個問題並沒有什麼意義。所以現在我們拋開倫理道德,單從食物角度來討論一下:我們為啥不吃人肉。問題一:人肉到底能不能吃?確切來說,不太能吃。人體內其實攜帶了大量的細菌、病毒,如果生吃一個人,你有可能會感染他身上的一切血源性疾病。
  • 從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劉備在荊州的八年時間,並沒有虛度時間
    剔銀燈·與歐陽公席上分題(範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 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人世都無百歲。少痴騃、老成尪悴。
  • 此人和諸葛亮平分秋色,只用了一計,就讓曹操開始懷疑人生
    而今天要說的這位謀士和諸葛亮也算是平分秋色,只用了一個計謀,就讓曹操開始懷疑人生。此人便是龐統,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三國時期,他和諸葛亮齊名,有這樣一句話形容兩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臥龍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諸葛先生,而鳳雛,便是今天要說的龐統。
  • 三國將士英勇非凡,有24人讓諸葛亮,二爺,曹操都流下眼淚
    但是在三國中也有一些特殊的將領,他們個性鮮明,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主公有時候也無可奈何,這樣獨特的將領籠統有二十四位。這些將領甚至讓諸葛亮、關羽和曹操都流下了眼淚,不過眼淚也分很多種,有喜悅 、悲傷和憤怒等等。到底這些將領做了什麼能讓這三位大人物流下眼淚呢?在此主要說三個人物。首先是讓諸葛亮流淚的馬謖。
  • 關羽放曹操,項伯放劉邦:二人其實都是「講義氣」的政治糊塗蟲
    關羽對自己的結義兄弟講究一個「義」字,更為難得的是,他對於曾經有恩於自己的敵人——曹操,也奉行以「義」為先的行為準則。 在「華容道」中,關羽念及舊日的知遇之恩,把已經窮途末路的曹操放走,這可謂是放虎歸山。 巧合的是,在近400年前的楚漢戰爭中,也有一位關羽似的人物,那就是項羽的堂叔項伯。
  • 華容道上關羽殺得了曹操?從小說與現實看,非要亡一位必是雲長
    古今歷史,有兩個「三笑」最有名。一個是感情方面的「唐伯虎三笑姻緣」;一個是曹操「三笑」笑出了六百年嘲笑與忠義。兩者都是小說,而且都是明朝人所為。不能不說明朝真是一個小說的朝代。唐伯虎本文提一提而已,重點是「曹操的三笑」。有人說,華容道上的關羽如果真的用力,曹操必然難逃一死。
  • 先正史評: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我看到的卻是劉備的冷血
    建安十三年,荊州牧劉表過世,曹操趁機南下攻伐荊州。劉備南撤奔向襄陽,十多萬的荊州百姓跟隨逃亡,在長坂坡時被曹兵追上,劉備大敗。無非是《三國演義》虛構了「趙子龍單騎救主」的情節而已。百姓拖家帶口迤邐而行,每天只能前行十多裡地。此時後有曹純帶著五千精銳騎兵日夜追殺,儘管如此,劉備仍不捨得拋棄百姓。面對諸葛亮等人的勸解,劉備說,「夫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 張松拜訪曹操送上地圖,為何曹操看不起張松,浪費統一天下的機會
    張松是益州別駕,相當於益州牧劉璋的副官,按現在的說法,差不多就是副州牧的意思,在益州算是地位相當高的級別,在三國演義中,劉璋為了巴結曹操,派出張松出使許都見曹操,結果曹操以張松長得醜為由不接待他,張松還出言不遜頂撞曹操,差一點被曹操給殺了,幸虧楊修等人搭救,即使如此,張松還是被曹操用亂棍打出。
  •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一共殺了多少大將?至少這5人死在他的手裡
    三國演義中,在眾人的眼中,劉備是一個「仁德之君」、「愛哭鼻子」的主公,如他曾兩次拒絕陶謙的徐州,不忍心奪取同宗劉表的荊州,在魯肅索要荊州時,哭哭啼啼。然而,在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卻是一個殺伐果斷的大將,曾斬殺多員大將。據歷史記載,至少這五人死在劉備的手裡,他們都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