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你來告訴我,瓶裝番茄醬為什麼倒不出來!

2020-12-08 騰訊網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

  而是一瓶番茄醬就在你面前,

  你卻倒不出來!

  炸薯條是很受人們歡迎的一種食物,尤其搭配酸甜可口的番茄醬簡直就是人間美味。但是面對顏值頗高的瓶裝番茄醬,每次倒番茄醬總是費時費力倒不出,真是讓人崩潰。

  為什麼要用瓶裝番茄醬呢?H J Heinz在1969年將他的番茄醬裝進透明玻璃瓶裡出售,他的這一創舉是為了讓人們更直觀地看到調味醬,展示自己產品純淨無雜質的特點。

  確實,透明玻璃瓶裝的番茄醬看起來都挺不錯,但用起來卻並不怎麼方便。從玻璃瓶裡倒番茄醬從來都是件麻煩事,尤其是瓶子裡所剩不多的時候。如果輕輕的倒,瓶子裡的番茄醬老是賴著不出來,用力一拍,結果就出來一大坨。。。

  如果瓶子裡瓶裡裝的是水,把水倒出來簡直易如反掌。番茄醬也是液體,為什麼倒不出來呢?

  這到底是什麼原理?

  圖片來源:高分子流變學

  其實這與番茄醬的物理特性有關。人們最常見的液體,比如水、油、還有酒精,會對力的作用產生線性反應,如果我們用幾倍的力去擠它們,它們就會以幾倍的速度流出來,它們被稱為牛頓流體(牛頓流體:任一點上的剪應力同剪切變形速率之間滿足線性函數關係的流體)。但是番茄醬卻是非牛頓流體(非牛頓流體:是剪應力和剪切變形速率之間不滿足線性關係的流體),同樣的還有牙膏、血液和塗料這類的液體都是非牛頓流體,都不會對力的作用產生線性反應。當它沒怎麼受到應力的時候,會保持很濃稠的狀態,甚至感覺更像軟軟的固體,而當受到足夠多應力的時候,它粘度降低,流動性突然變好。也就是說它們的濃度會根據你用力的大小,時間長度和用力速度改變,具有剪切變稀的性質。於是,猛拍的時候就會悲劇了。。。

  剪切變稀效應是什麼呢?

  大多數高分子流體屬於剪切變稀的假塑性流體。

  各種類型流體的流變曲線

  「剪切變稀」是假塑性流體的典型流變行為,與材料的結構特點緊密相關。當高分子鏈在平衡態,處於捲曲的無規線團體時,分子鏈構象接近高斯鏈構象。當在外力或外力矩作用下流動時,內部分子鏈的構象被迫發生改變。「剪切變稀」的機理可以認為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內部原有的分子鏈纏結點被打開,或者使纏結點濃度下降,使材料粘度下降。

  番茄醬屬於非牛頓流體中的剪切變稀流體,它的粘度不是常數,簡單來說就是當它沒怎麼受到應力的時候,會保持很濃稠的狀態,而當受到足夠多應力的時候,它粘度降低,流動性突然變好。碰上這種吃硬不吃軟的,只有快速攪拌或用力拍打,就會變稀。

  同時由於分子鏈的運動具有鬆弛特性,被改變的構象還會在流動中局部或全部地恢復。所以每次倒番茄醬時都得用力拍。

  若流動很慢,體系所受的剪切應力或剪切速率很小,分子鏈構象變化慢,另外因為流動速率慢,使長鏈高分子偏高原來的平衡構象。取向的高分子間內摩擦減小,相對流動阻力減小,體系宏觀粘度下降,於是出現「剪切變稀」的假塑性現象。

  原來吃個番茄醬還得知道這麼多知識呢!現在終於知道如何優雅地吃番茄醬了。

  簡單說,有以下幾個步驟:

  1、搖一搖:蓋好蓋子,把番茄醬中分散的固體搖晃均勻,讓番茄醬變稀。

  2、倒過來:保持蓋著蓋子的狀態先把瓶子倒過來,把番茄醬先弄到瓶口附近再說。

  3、小心傾倒:打開瓶蓋,從直立的狀態開始慢慢傾斜瓶子。可以傾斜45度,並輕柔地拍打瓶底,直到番茄醬順利流動。

  總之要記牢,番茄醬在拍打中會自動變稀,所以別使那麼大勁。

  除了像番茄醬這樣剪切變稀的非牛頓流體,有沒有剪切變稠的非牛頓流體呢?

  舉個例子,在我們的意識中,口香糖這種軟軟的物質只適合在嘴裡嚼,但是幾片口香糖能開椰子簡直神奇了。將剛咀嚼好的口香糖捏成一錐形,接著舉起椰子,用力往口香糖上砸,發現口香糖已經完全嵌入到了椰子殼中,而且椰子殼還開裂了條縫。如此反覆幾次,椰子就能被破開。

  這是什麼原理呢?

  口香糖中有一種膠基的成分,屬於非牛頓流體中的剪切增稠流體,對於剪切變稠型的非牛頓流體,流體的粘度會隨所受壓力或剪切的增強而增加,甚至成為暫時性的固體。這種流體在大的外力作用下粘度變大,外力越大,粘度就越大。

  脹流性流體粘度的改變,可以認為和它內部的結構有關,即發生剪切增稠時,流體內部形成了某種結構。當口香糖受到強烈撞擊時,粘度會瞬時增加,此時就表現得像固體一樣堅硬,以至變得比椰子殼還堅硬,從而戳進椰子殼中並讓其開裂。而如果外力作用小而緩慢,就會表現得和普通液體一樣,具有流動性。細心的研究者發現,發生剪切變稠時,這種流體在發生增稠時體積會略微膨脹,所以剪切變稠流體也叫脹流性流體。

  和假塑性流體相反,脹流性流體的主要特徵是剪切速率很低時,流動行為基本上與牛頓流體相同,剪切速率超過某一個臨界值後,剪切粘度不是隨剪切速率的增大而減小,而是剪切速率越大,粘度越大,呈剪切變稠效應。

  脹流性流體通常為多相混合物,粘度的改變與材料內部結構的改變有關,比如海灘上的溼沙,是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在沒有外力作用或者外力作用很小時,不規則的泥沙緊密堆積,泥沙間有一定空隙,內部有流體,起潤滑劑的作用。當一腳踩在沙子上,原本緊密堆砌結構被破壞,泥沙顆粒間產生「錯位」使得空隙增大,體積「膨脹」;原本對泥沙顆粒流動起潤滑作用的流體滲入下方空隙中,流動發生紊亂,阻力增大,流動更加困難。海灘上滲入海水的沙面比幹沙子易於行走,就是這個道理。

  腳踩海灘汀線時發生的變化。圖片來源:高分子材料流變學。吳其曄,巫靜安編

  非牛頓流體聽起來是一種很高級的感覺,但其實它非常貼近我們生活的物質。了解非牛頓流體,生活中許多奇奇怪怪的現象都可以用科學解釋。

  Tips

  感謝您抽出·來閱讀此文

相關焦點

  • 玻璃瓶裡的番茄醬為啥總跟你過不去?
    來源丨酷炫科學(ID:SciencePorn)作者丨窗敲雨很長一段時間裡,倒番茄醬都是人們餐桌上的煩心事。
  • 「番茄醬」與「番茄沙司」要分清,用途差太遠,炒菜時千萬別放錯
    再問身邊的朋友,發現10個人有8個分不清的,也難怪,如果不是經常做飯的人,搞混淆也很正常,但如果在做飯時放錯了,那味道可就不是差一星半點了,今天就給您好好講講,番茄醬和番茄沙司的區別。在國外,「Tomato sauce」是番茄醬的直譯,中文翻譯為「番茄沙司」,就像是中國的「生抽、老抽、海鮮醬油、醬油膏」一樣,對於外國人來說都是醬油。
  • 牛頓:我給人倒過尿盆,但真沒被蘋果砸過……|遠讀重洋
    來源:遠讀重洋不知道你有沒有在央視頻道看過一個神奇的片子,叫做《我的牛頓教練》。這個片子可謂腦洞清奇。不過,牛頓本人聽到這話,可能要抓狂。他肯定想蹦起來再重複一萬遍:「我跟蘋果,真的沒有半點關係!」真的是這樣嗎?如果不是蘋果,那又是什麼成就了牛頓的偉大呢?莫非是香蕉?(趕緊劃掉)想不出來的時候,還是找書來看最保險。
  • 番茄醬甜而不膩,魚吃起來脆而入口的糖酥魚,家常特色菜
    番茄醬甜而不膩,魚吃起來脆而入口的糖酥魚,家常特色菜吃貨們,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道菜是一道葷菜,我個人是非常喜歡吃這道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喜歡吃這道菜,這道菜的名字是糖酥魚。我說:媽,你買一條魚就是,她說:我再挑一下哪條魚好一些。我說:魚有什麼好挑的,我媽笑了一下說:你不懂了吧。我媽買好魚了,我看那條魚特別好看又不大不小感覺剛剛好,我們回到家,我幫我媽搞魚,不一會我們把魚洗好了,我把又開始準備番茄醬,把番茄醬搞好,怕番茄醬太酸,做魚時要白糖,我媽開始準備做糖酥魚了。
  • 同樣都是啤酒,「罐裝」和「瓶裝」有啥區別?老司機告訴你,大不相同
    喝酒在中國也是餐桌禮儀中的一種,不管你是和朋友聚會還是和甲方在談生意總是少不了酒局,俗話說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大概就是這個道理,而且子啊緊張的談話過程中,喝酒能夠緩解氣氛,也有助人們放鬆神經。大家在買酒水飲料的時候應該都有注意到。
  • 星巴克神奇瓶裝咖啡:敲一下瓶底就結冰
    去超市看了一下,現在市面上出售的星巴克瓶裝咖啡主要有兩種:香草味和摩卡味的,都是281毫升,外包裝也差不多,只是咖啡的顏色深淺有所不同。瓶身是全英文的,除了印有Frappuccino的字樣、營養成分和配料表之外,整個瓶身沒有任何圖示,更沒有提到微博中的這種喝法。
  • iPhone的神秘圓點, 面勺的洞, 番茄醬上的詭異數字…12個你不知道的驚天秘密!
    最近,一個名為#todayyearsold的話題討論席捲了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人們在這個話題標籤中分享和討論了許多生活中常見但是不容易被人發現的你知道在汽油倉油量指示錶盤中間帶有三角形的標誌是什麼意思嗎?主持人Amanda表示當她發現那個三角形的作用是來告訴人們,油泵在車的哪一側時,她感受到了震驚……網友們發現這個洞居然是為了讓使用者更好的確認義大利麵的分量。
  • 要惹毛一個義大利人,你就在披薩裡放菠蘿,吃意面的時候加番茄醬
    義大利人質疑放了菠蘿的夏威夷披薩,就會有人跳出來強勢回懟,你來我往的激烈爭論,從沒停歇過。不少網友理解不了義大利人為何如此執念,厭惡在披薩上的那些菠蘿塊。 中國網友給出解釋,餃子我很喜歡,糖水我也很喜歡,你要是用糖水煮餃子,我一定不會喜歡!
  • 法式五大醬汁之番茄醬——Tomat Sauce
    可惜的是番茄只在夏天成熟,於是不同國家的人們就會用不同的方式將番茄的鮮美保存起來,製成番茄醬。今天我來教大家如何製作傳統的法式五大醬汁之一———法式番茄醬:(圖片來自French Cooking Academy)材料:50克黃油、50克麵粉、100克培根、100克胡蘿蔔、100克洋蔥、1升蔬菜高湯或雞骨高湯、1個bouquet garni、10克大蒜、10克紅蔥頭(shallot)、1千克新鮮番茄、100克濃縮番茄醬(tomato paste)、一些多餘的黃油、適當的鹽
  • 白酒為什麼不能用塑料瓶裝,而是用玻璃瓶或陶瓷瓶裝
    對於經常收藏白酒的人來說,他們是非常了解什麼樣的白酒適合收藏,以及要採用什麼樣瓶裝才合適。那對外行人來看,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原由,所以下面為大家分享下白酒為什麼只能用玻璃瓶或陶瓷瓶裝而不能用塑料瓶裝的知識。
  • 沉浮子系列3——番茄醬沉浮子
    番茄醬我們都吃過,尤其是去KFC時,都會配一包番茄醬。那你知道番茄醬裡有什麼嗎?如何讓一包番茄醬自己沉浮?來聽聽小朋友們的奇思妙想。
  • 我的世界:不符合常理的幾種設定,牛頓定律根本就解釋不了!
    我的世界是一款可玩性非常強的沙盒遊戲,這款遊戲的開放性也是其它遊戲比不上的,方塊在遊戲中無疑是最具有特色的一個玩法,在遊戲中你可拿各種方塊建造你喜歡的建築物。但在遊戲中其實也有非常多不符合常理的設定,比說說方塊可以懸空,但沙子卻懸空不了,這些設定就連牛頓定律都解釋不了。
  • 給你一百幫我把車倒出來,代駕:我給你兩百你教我怎麼開進去
    說到汽車,我覺得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了,放假的時候我都不敢出門,怕堵車。一些網友開玩笑說,現在的車越來越多,駕照越來越多,但是新手司機也越來越多,因為有駕照並不意味著通過駕駛技能,所以道路上發生很多交通事故,但這還不是全部,你見過停車場嗎,尤其是那些讓你哭出來的奇怪的停車?特別是當代駕遇到時,有時會想哭。
  • 為什麼啤酒的「瓶裝」要比「罐裝」便宜?可惜很多人不知道其差別
    炎炎夏日,相信不少都人想要吃的要求都比較高,尤其是酷暑難耐的時候,來一點冰啤是最不錯的,另外再上一些烤串和小龍蝦配在一起,特別韻味,所以啤酒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好夥伴,基本上夜宵攤上都能夠看到啤酒的身影,平日裡聚會聚餐時,如果要喝一點小酒助興,也會有限選擇啤酒。
  • 我是引力,我還有三兄弟,一口氣告訴你我前世今生的秘密
    ;老四「弱核力」,決定的是放射性衰變;而我,作為老大哥,就負責把原子、分子組成的物質聚集在一起,比如讓物質結聚成了行星、恆星和星系,還讓你不會容易脫離地球掉到太空中,也讓地球一直繞著太陽轉,不讓它隨便的脫離軌道......。
  • 牛頓說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師可不會告訴你,這個巨人是誰
    牛頓說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師可不會告訴你,這個巨人是誰【搬運、抄襲必舉報!!!全網維權!!!】牛頓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學習過微積分或是物理力學的,想必對他都不會陌生,他一生最著名的發現就是萬有引力定律。除此之外,他的經歷也鼓勵了不少的人。老師們經常會拿他說過的一句話來鼓勵自己的學生,那就是:「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為什麼飯店賣的饅頭又白又胖?裡面加了什麼東西?今天我來告訴你
    為什麼飯店賣的饅頭又白又胖?裡面加了什麼東西?今天我來告訴你很多人都喜歡吃麵食,尤其是早餐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吃一些包子啊,饅頭之類的,在我家附近就有一個早餐店,他們家蒸出來的饅頭總是那樣的,又白又胖,味道非常好吃
  • 牛頓定律被顛覆?我的高中物理白學了……
    牛頓物理學在這裡好像行不通了!  具體原理我們還沒弄清楚!  這個裝置在1999年誕生之後  在長達14年的時間裡  沒有在學術界引起任何重視  其實你現在憑空跟我說有這麼個東西  它這不符合牛頓定律!  但是它有效果。。。  我也不信啊!
  • 牛頓蘋果樹是假的?某些童年科學勵志課文為何是假的
    但今天我想告訴大家,很多家喻戶曉的勵志課文真的很假。最經典的勵志故事,就是我們物理書中講的「蘋果砸牛頓」 。話說當年一個蘋果掉下來,砸了牛頓的頭,然後牛頓靈光一閃就想出了萬有引力,老師以此告訴我們要善於思考。實際上,這只是當時法國的人權鬥士伏爾泰講的趣事,至於真實性嘛,至少牛頓本人沒說過。
  • 牛頓告訴你答案
    在信息閉塞的時代,世界各地交流並不密切,且對地球的研究十分局限的古代。比方說,中國古代人民認為天是圓形的,地是方形的,天蓋著大地,在大地上有四根柱子銜接著天與地,讓天地之間有了距離,即「天圓地方」。那麼,為什麼人站在地球上不會往下倒?人們認為這是因為我們站在地球的中心或者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