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的學術寫作水平是其科研創新能力的直接反映,在文獻綜述、課堂匯報、學術交流、撰寫開題報告、發表學術論文和撰寫學位論文的過程中,研究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直接影響以上學術活動的效果。這不僅要求研究生能夠把握學術寫作的格式要求和基本技巧,更需要運用理性的邏輯思維思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而由於缺乏專業的積累和訓練,研究生的寫作能力問題頻出,極大影響了學術研究成果的呈現。賽恩斯編譯分析發現,研究生寫作學術論文常存在問題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資料的搜集、分析與綜合能力缺乏。查找、比對、歸納、分析文獻資料是研究生學術寫作能力的基本起點。針對不同文獻資料的對比、綜合、分析等是學術寫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但許多研究生不了解這一環節的意義,更談不上重視。往往有些新思路就急急忙忙動手寫論文,寫作時才發現前人已經做了豐富的研究,自己的創新早已被別人研究過了。這不僅沒有讓自己全面了解研究領域的研究情況與最新動態,而且還浪費了時間。另外,學術論文的科學性要求論據確鑿、詳實、有力,這要求研究生具備查閱資料和研究、分析資料的能力,但目前專業學位研究生中存在查找資料水平和效率不高,判斷和概括能力不足的問題。
目前寫作論文的資料來源十分豐富,除了傳統的圖書館資源外,還有許多網絡資源,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以及知識付費的興起更是為大眾提供了日益豐富的選擇。研究生寫作時面對的是海量的信息和資源,但不同來源的學術資料在可信度、信息價值含量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區別,需要專業的甄別和判斷。許多研究生對不同資料庫的區別缺乏足夠的了解,有些甚至將搜尋引擎上百科作為學術研究的重要論據,這些都是對文獻來源了解不足、資料查找能力欠缺的表現。
二、缺乏對論文寫作方法與規律的認識與理解。學術論文除了在寫作形式上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之外,更需要在內容上符合科學性和真實性等要求,需要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思想價值。現實中,許多研究生對科學報告、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以及各類學術論文等學術性寫作的特點和要求缺乏了解,從而在寫作內容的選取、觀點的樹立、論據的論證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體現出學術論文的寫作要求,因此在具體寫作中出現了各種問題,從而無法很好地展現研究的創造性、科學性、專業性等特徵,這也極大影響了研究生創新能力的體現。
三、邏輯思維能力不足,語言表述能力欠缺。論文質量的高低,除了研究內容本身外,對內容的呈現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思想和觀點的表達。邏輯思維能力不足在寫作中則具體表現為表述混亂、寫作缺乏層次和條理等,如此很難完整地展現研究思路和成果。這要求研究生必須準確把握學術論文的特點,養成理性的邏輯思維,在寫作中體現思想的條理性、系統性等。
另外,文字駕馭能力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研究論文的撰寫和成果的展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論文則是專業精煉語言的凝練與表述。學術論文的寫作要求準確、簡明、精練以體現學術內容的創新性和科學性,研究生寫作中的語意不清、句式雜糅、疊床架屋等,都會影響表達的效果。除此之外,專用名詞、術語、符號使用不當也會影響表達。而嚴謹的邏輯思維、準確清晰的表達能力,這些不僅需要平日的積累,也需要針對學術論文的寫作等進行專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