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課題相關的顯性和隱性問題進行深人思考和反覆推敲的基礎上,及時總結科研結果,有利於及時發現研究工作的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就相關研究工作進行補充、修正及完善,提高研究成果的完整性、系統性及科學價值。但鑑於不少科技工作者在正確和準確撰寫科技論文方面存在明顯不足,賽恩斯編譯在此就科技論文寫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簡要分析,期望對科研人員提高科技論文寫作水平有所裨益。
一、針對性和規範性問題。文章不適合在該刊物上刊出或者編寫不符合規範,是科技論文退稿的常見原因,這可能主要是因為論文的針對性不足和規範性不強所致。科技論文的受眾為特定的讀者群,因此必須著眼於特定的受眾而寫作科技論文。換而言之,科技寫作決不可能像文學創作那樣流於寬泛和風格多變;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採用特定受眾所熟知的風格,並結合其知識結構和水平來寫作。對修辭格式和部分專業術語的使用應當十分謹慎,否則有可能令讀者不知所云。
在此建議,科技工作者在寫作科技論文之前,應先仔細閱讀相關專業領域權威性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的代表性同類學術論文若干篇,同時適當了解「投稿須知」等相關內容,以充分熟悉其投稿要求、行文風格、寫作格式及規範,從而保證在後續寫作過程中有的放矢,有效地提高科技論文的寫作質量以及投稿的成功率。
二、基礎詞彙和語法問題。科技論文寫作中,往往會出現文章詞法、句法及文法使用不當、句子結構失衡、行文不連貫等問題。這一方面是由於不少科研人員對漢語的掌握程度和把握能力存在諸多不盡人意之處;另一方面,有別於常規寫作,科技論文寫作通常要求作者具有更加嚴密的邏輯性、更加全面的系統性、更強的分析歸納和總結能力,同時避免使用華麗的詞藻和令人眼花繚亂的修飾性詞彙。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在工作和繼續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化語文修養,以培養和提高科技論文寫作能力。
隨著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的日益廣泛和深入,英語在科技論文寫作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這就要求廣大科研工作者在重點加強漢語科技寫作訓練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提高科技英語寫作能力。遺憾的是,別說英語科技論文寫作,不少科研人員的漢語科技論文尚且錯誤百出,比如標點符號誤用,句子成分缺失,前後文邏輯不連貫等。因此,建議作者必須對初稿進行反覆的核實和修改,並在必要的時候請有經驗和高水平的同行協助修正,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科技論文撰寫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
三、段落的連續性問題。說明、描寫、記敘和論證時應注意,一節、一個段落、一個自然段,甚至一個句組、一個句子只能有一個中心,並應互相連貫、前後銜接,以使全文主題明確、中心突出、脈胳清晰、層次分明、過渡自然、結構嚴謹。就詞法而言,要充分利用相關手冊和參考書目,避免用詞累贅、重複、詞不達意甚至用詞錯誤;就句子結構而言,應當儘量採用言簡意賅的短句,避免成分缺失,並保持句子結構的協調和平衡;就段落而言,必須高度關注段落之間的內在聯繫以及邏輯性和連貫性,避免上文和下文聯繫中斷,邏輯混亂。
在撰寫科技論文過程中,為了保持段落的連續性和前後文的連貫性,通常宜將文稿最終版本列印出來並進行仔細的對比核實。這是因為,儘管各類文字處理軟體為我們撰寫各類文件和材料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囿於電腦顯示器的局限,無法在同一屏幕上對比核實不同頁面的段落和前後文之間的聯繫,這明顯不利於保證論文上文和下文之間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因此,有必要藉助於列印件,對不同段落和前後文進行反覆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