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論文文本結構由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結論等部分組成。由於科技論文寫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論文能否成功發表,因此,撰寫科技論文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所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下面,醫刊彙編譯結合工作實踐,闡述撰寫英文科技論文的一些基本技巧。
一、文章標題的選擇。通常情況下,科技論文讀者大多是先瀏覽標題,再決定是否繼續花時間進行深入閱讀。因此,標題的意思越明確,關鍵詞越突出就越能吸引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進行閱讀。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將文章的觀點和結論在標題裡展示出來,而不是僅僅寬泛描述研究領域。另外,在科技論文寫作中經常會用到縮寫,但是作者需要儘量避免在標題中使用縮寫。除非是一些非常常見的縮寫,用縮寫比用其全稱更能深入人心。
二、摘要部分。一般需要包含研究背景及目的、實驗方法、實驗結果、研究結論。一些期刊要求作者提交結構性的摘要,這類摘要格式比較固定,可以準確有效地向讀者傳達信息,容易避免出現內容遺漏的現象。由於摘要通常會被單獨出版,所以應該儘量避免使用縮寫詞彙和引用文獻。如果在摘要中確實需要使用縮寫或引文,那麼需要給出縮寫的全稱以及完整的引文信息。
三、引言部分。一般包括本研究工作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研究使用的技術方案兩個方面內容,撰寫時要使用較為簡短的描述性語句,要避免囉嗦、直奔主題。由於期刊的版面有限,論文應該將主要篇幅放在結果與討論部分。因此,引言部分的篇幅儘量不要超過300字。如果這篇文章中的某些研究結果曾經被發表過,那麼作者需要在引言結尾處進行說明。
四、方法部分。這部分應當按照實驗操作的真實順序來撰寫,這樣讀者比較容易理解研究的操作過程。如果此方法已經被發表過,那麼在給出實驗的大致步驟的同時,應當列出相應的參考文獻。而其他情況下,作者必須描寫清楚實驗方法的主要步驟,以便其他研究人員可以根據作者的描述重複操作。這部分寫作,內容過於冗長是比較常見的問題,所以要注意刪除冗餘的實驗細節。
五、實驗結果部分。重複描述,是描述實驗結果時常見的錯誤。通常情況下,表格和插圖可以用來全面展示實驗結果的細節。因此,對於讀者通過閱讀插圖和表格就可以獲取的信息,需要注意避免將這些內容再次寫在文字裡。遺漏對照實驗的描述,也是寫作中常出現的錯誤,如果對照實驗結果的描述過少,那麼審稿人將無法判斷實驗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有可能導致論文被拒。所以,作者應該像對待其它實驗那樣進行詳盡的描述。
六、討論部分。一般包括對主要實驗進行分析、對這篇論文的成果進行評價、與同類研究進行比較以及研究結論等四個方面內容。實驗分析部分需要通過對實驗結果的討論來回答本研究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論文取得成果的評價主要是對研究設計、實驗方法、分析手段、預期結果等進行評述;在與同類研究的比較部分,作者需要討論本文的研究與其它已發表工作的異同,其中也包括與本研究小組之前發表工作的比較在研究結論部分,作者需要對文章進行總結,並討論本研究的意義和對未來研究的設想。
七、參考文獻。標題、作者名、年代和卷期頁碼等出錯,是參考文獻著錄中常見問題,這會給審稿者產生不好的印象。因此,引用參考文獻,除了要按照期刊投稿指南所規定的文獻格式,還要注意文獻信息的準確性。對於每篇重要的引文,最好能保留一份副本,以便今後查找信息。可以使用軟體創建文獻庫,將有關的文獻存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