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太陽的光和熱孕育了地球的生命,但它終有燃燒殆盡的一天,到了那一天,人類想要繼續繁衍和延續文明,就不得不離開太陽系,尋找另一顆恆星照耀的另一個家園。在其他恆星係為人類找到新的棲息地,首批移民將面臨無數困難,但是,這一切都取決於他們能否首先到達系外行星。
太陽系
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恆星是比鄰星,遠親不如近鄰,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鄰居。比鄰星的質量為木星的150倍,它卻只比木星大1.5倍而已。由於質量小,內部的核聚變烈度要比太陽低的多,這也導致比鄰星的平均光度很低。但它卻是一顆耀星,其亮度隨時可能由於磁場活動而劇烈增加。比鄰星上的磁場是由恆星內部物質的對流運動產生的,由這一磁場導致的耀斑活動使得比鄰星產生的X射線總量與太陽差不多。比鄰星內核中因為對流而正在混合的燃料和相對較低的能量產生效率意味著它還將在數萬億年裡處於矮星階段,也就是當今宇宙年齡的近300倍。值得注意的是,比鄰星宜居帶會遭受來自恆星非常強烈的紫外線和X射線的照射(因為紅矮星有時會出現巨大的耀斑),這裡的行星相比於地球空間環境可能更為惡劣。
比例星
比鄰星的行星比鄰星b距離地球僅4.2光年,它環繞運行在比鄰星宜居地帶,它有望成為支持地外生命的最佳候選星球。研究人員表示,自從5年前發現這顆星球,它已成為無數科學研究項目的主要目標,但是如果我們希望未來有一天抵達這顆星球,將需要比當前宇宙飛船更快的飛行速度。即便如此,穿越太空的旅程也需要數千年時間。
飛往比鄰星b聽起來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一項新研究表明,要實現這一計劃需要的人不像我們想像得那麼多。科學家評估稱,太空飛船基於「人類可實現的飛行速度」,派遣不足100人就能組建一支持久星際種群,最終在比鄰星b上繁衍生息。發表在arXiv網站的一項最新研究中,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科學家評估計算了載人飛行登陸比鄰星b的必要條件。
電影《星際穿越》中的場景
研究人員指出,即將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將有望達到每小時70萬公裡的速度,可能成為性能更優異的星際旅行飛行器。基於帕克太陽探測器的飛行速度,人類未來抵達比鄰星b可能僅需6300年。
然而,在幾千年的時間裡,太空旅行人員必須保證自己的後代存活下來。研究人員甚至設定了一個類似瘟疫的災難事件,發生時間是太空飛船發射之後2500年,目的是檢查一場瘟疫災難是否會導致太空旅行者滅絕。
比鄰星b模擬圖
研究人員還表示,至少有98名太空旅行者才能確保在6300年的太空旅程中人類後代能夠延續存活下來。因此,如果比鄰星b真實能夠適宜居住,如果未來適合多代旅行者生存的太空飛船以0.067%光速飛行,並且至少有98名旅行者,那麼未來6300年有望實現人類登陸比鄰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