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翻看一下任何一幅期貨行情的走勢圖
你一定不難發現,無論漲勢多麼迅猛、跌勢多麼凌厲,一波行情極少以直線運動的方式一鼓作氣、一蹴而就。
而總是以漲中有跌、跌中有漲的曲線方式發展、演繹的
為什麼行情會是以這樣的方式來運行的?
因為市場是一個由為數眾多的投資者共同參與而構建的
每時每刻我們身處的世界都在發生著或大或小的變化,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對於趨勢的判斷也就各有不同。
那麼在這個變動不居的市場裡,如何才能把握行情,實現穩定的盈利呢?
這個問題一經提出, 馬上有人會自然而然地想到
應該對市場行情多加分析,找出其中的規律,那樣就可以破解趨勢變動的密碼,從而在期貨交易當中無往不利。
也就是說,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解讀市場上面。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邏輯。
沿著這個思路推理下去,會有哪些可能的途徑呢?
順理成章地就會有人想到,應該基於供求關係去判斷期貨行情的合理性
或者基於統計學的原理去分析過去的行情走勢,並找出其中規律性的東西。
事實上,的確也有人就是這麼做的,一些雄心勃勃的人士據此敷行而發展出了兩大分析體系。
前者就是所謂的基本分析,後者就是所謂的技術分析。
這兩類體系至今也還在發揮著作用。
試看下在那些綜合類的書店裡,往往數量最大、種類最多的一類書籍, 就是有關證券分析的
你就可以知道這些理論受歡迎的程度已經到了什麼地步。
那麼這些理論時機使用起來的效果如何呢?
對於基本分析,普遍的看法是有用,但精確度太差,因而只適用於判斷長期的、大的趨勢,對於短線來說,用處不大。
對於技術分析,就連那些運用嫻熟的分析大師,也不得不承說,具你怎麼運用,那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門藝術。
談到 「藝術」這個詞彙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諸如:主觀的、靈活的、不明確的、模稜兩可的、可意會不可言傳等字眼。
技術分析的種種手段被發明出來,無非就是為了想要在變動不居的市場當中,尋找些「確定性」。
這個目的能夠達到嗎?
從本質上來看,這個目標可以很接近,但卻永遠達不到終點。
有效的未必複雜,複雜的未來必有效。
實際上我們根本不必捨近求遠,一個操盤手只要依靠自己的直覺,就完全可以在短暫的時間框架內,對行情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實現穩定的盈利。
僅僅依靠直覺做交易是不是不靠譜,是不是「懸乎」了一點?
事實上這是一種很實在的方法,仔細分析一下,運用直覺做交易一點也不神秘。
要想讓直覺充分地發揮效用,在做交易的時候,首先就要放棄對行情的主觀預測
而代之以冷靜的觀察
觀察什麼呢?
主要觀察行情在短時間內演化的速度和力度,以便判斷行情是否還可以繼續,還是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我們用於下單的依據是,慣性定律和辯證法。依據這兩條原則
在短時間的框架之內,一個人的直覺完全可以做出正確率極高的判斷,再輔之以及時止損的措施,實現盈利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關鍵就看你能不能放下心中的胡思亂想,有沒有堅決果斷的勇氣了。
牛頓第一定律,也被稱為「慣性定律」
具體的內容是這樣表述的:「任何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這條定律不僅僅適用於物質的運動,同樣也適用於行情走勢的運動。
具體來說,當一波行情啟動之後,在大量跟風盤的湧入之後,在一定的時間段裡,這波行情同樣是沒有那麼容易改變方向的。
尤其是在成交量很大演化速度很快的情況下,更是如此。這樣一來,就給操盤手創造了絕佳的機會。
這個時候,只要堅決果斷地追進去,通常是可以獲得一些利潤的。
樸素的辯證法講的是「否極泰來、樂極生悲」的道理。
這同樣也適用於期貨交易
一波再好的行情,即使力度再大、速度再快,也終有回頭的時候。
而且越是爆發式行情,隨之而來的回調空間就會越大。
因為在這波行情再也走不動的時候,一股獲利回吐的力量就會緊接著奔湧出來,從而促使行情朝著相反的方向運動。
這個時候,操盤手果斷地介入,也可以有不錯的收穫。
運用這兩個法則進行超短線交易,既不需要看主要趨勢,也不需要看次要趨勢,而只關注短暫的趨勢。
具體而言,在做交易的時候,操盤手只需要觀察「1分鐘K線圖」就可以了。
在極短的時間段裡,比如一兩分鐘,乃至一兩秒鐘,直觀的判斷絲毫也不會比技術分析遜色。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文僅供參考!)
關注我,了解更多期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