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定律與辯證法

2020-11-23 騰訊網

隨便翻看一下任何一幅期貨行情的走勢圖

你一定不難發現,無論漲勢多麼迅猛、跌勢多麼凌厲,一波行情極少以直線運動的方式一鼓作氣、一蹴而就。

而總是以漲中有跌、跌中有漲的曲線方式發展、演繹的

為什麼行情會是以這樣的方式來運行的?

因為市場是一個由為數眾多的投資者共同參與而構建的

每時每刻我們身處的世界都在發生著或大或小的變化,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對於趨勢的判斷也就各有不同。

那麼在這個變動不居的市場裡,如何才能把握行情,實現穩定的盈利呢?

這個問題一經提出, 馬上有人會自然而然地想到

應該對市場行情多加分析,找出其中的規律,那樣就可以破解趨勢變動的密碼,從而在期貨交易當中無往不利。

也就是說,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解讀市場上面。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邏輯。

沿著這個思路推理下去,會有哪些可能的途徑呢?

順理成章地就會有人想到,應該基於供求關係去判斷期貨行情的合理性

或者基於統計學的原理去分析過去的行情走勢,並找出其中規律性的東西。

事實上,的確也有人就是這麼做的,一些雄心勃勃的人士據此敷行而發展出了兩大分析體系。

前者就是所謂的基本分析,後者就是所謂的技術分析。

這兩類體系至今也還在發揮著作用。

試看下在那些綜合類的書店裡,往往數量最大、種類最多的一類書籍, 就是有關證券分析的

你就可以知道這些理論受歡迎的程度已經到了什麼地步。

那麼這些理論時機使用起來的效果如何呢?

對於基本分析,普遍的看法是有用,但精確度太差,因而只適用於判斷長期的、大的趨勢,對於短線來說,用處不大。

對於技術分析,就連那些運用嫻熟的分析大師,也不得不承說,具你怎麼運用,那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門藝術。

談到 「藝術」這個詞彙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諸如:主觀的、靈活的、不明確的、模稜兩可的、可意會不可言傳等字眼。

技術分析的種種手段被發明出來,無非就是為了想要在變動不居的市場當中,尋找些「確定性」。

這個目的能夠達到嗎?

從本質上來看,這個目標可以很接近,但卻永遠達不到終點。

有效的未必複雜,複雜的未來必有效。

實際上我們根本不必捨近求遠,一個操盤手只要依靠自己的直覺,就完全可以在短暫的時間框架內,對行情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實現穩定的盈利。

僅僅依靠直覺做交易是不是不靠譜,是不是「懸乎」了一點?

事實上這是一種很實在的方法,仔細分析一下,運用直覺做交易一點也不神秘。

要想讓直覺充分地發揮效用,在做交易的時候,首先就要放棄對行情的主觀預測

而代之以冷靜的觀察

觀察什麼呢?

主要觀察行情在短時間內演化的速度和力度,以便判斷行情是否還可以繼續,還是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我們用於下單的依據是,慣性定律和辯證法。依據這兩條原則

在短時間的框架之內,一個人的直覺完全可以做出正確率極高的判斷,再輔之以及時止損的措施,實現盈利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關鍵就看你能不能放下心中的胡思亂想,有沒有堅決果斷的勇氣了。

牛頓第一定律,也被稱為「慣性定律」

具體的內容是這樣表述的:「任何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這條定律不僅僅適用於物質的運動,同樣也適用於行情走勢的運動。

具體來說,當一波行情啟動之後,在大量跟風盤的湧入之後,在一定的時間段裡,這波行情同樣是沒有那麼容易改變方向的。

尤其是在成交量很大演化速度很快的情況下,更是如此。這樣一來,就給操盤手創造了絕佳的機會。

這個時候,只要堅決果斷地追進去,通常是可以獲得一些利潤的。

樸素的辯證法講的是「否極泰來、樂極生悲」的道理。

這同樣也適用於期貨交易

一波再好的行情,即使力度再大、速度再快,也終有回頭的時候。

而且越是爆發式行情,隨之而來的回調空間就會越大。

因為在這波行情再也走不動的時候,一股獲利回吐的力量就會緊接著奔湧出來,從而促使行情朝著相反的方向運動。

這個時候,操盤手果斷地介入,也可以有不錯的收穫。

運用這兩個法則進行超短線交易,既不需要看主要趨勢,也不需要看次要趨勢,而只關注短暫的趨勢。

具體而言,在做交易的時候,操盤手只需要觀察「1分鐘K線圖」就可以了。

在極短的時間段裡,比如一兩分鐘,乃至一兩秒鐘,直觀的判斷絲毫也不會比技術分析遜色。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文僅供參考!)

關注我,了解更多期貨知識。

相關焦點

  • 慣性定律
    慣性定律   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
  • 科學辯證法(分辨定律)詳解
    分辨定律沒有全面否定原來的辯證法,是借鑑歷史、展望未來,是多點論、多屬性、多角度、全方位、橫向、縱向等從條件到結論、從原因到結果、從時點到期間對事物進行全面分析研究,可能存在多方對立主體,也可能存在其他多方統一的局面,並且在事物的可變因素、橫向屬性和縱向結果分析上,在數量上都有最少要求,可變因素最少數量是歸納歷史同類事物在發展變化過程中內因和外因的數量(不含隨機因素),在事物屬性的橫向上,分析事物最少屬性數量是事物自身實時存在屬性的數量
  • 2018初中物理知識點:慣性和慣性定律
    下面是《2018初中物理知識點:慣性和慣性定律》,僅供參考!   慣性和慣性定律:     1、伽利略斜面實驗:     ⑴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 。     ⑵實驗得出得結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地越遠。
  • 慣性定律的建立過程
    慣性定律是牛頓力學的重要基石之一,從亞里斯多德的自然哲學轉變到牛頓的經典力學,最深刻的變化就在於建立了慣性定律。前者認為一切物體的運動都是由於其它物體的作用;而後者認為「每一個物體都會繼續保持其靜止或沿一直線作等速運動的狀態,除非有力加於其上,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這就是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作為第一條公理提出的基本原理。
  • 【知識點】中考常考的慣性和慣性定律考點匯總
    牛頓第一定律①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笛卡兒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②說明:·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
  • 慣性等於慣性定律?這兩者區別大了,學會了不失分
    有些同學在學習慣性和慣性定律時,以為這兩者是一樣的,其實這兩者的區別很大的。慣性:物體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物體無論是否受力都有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因此,牛頓第定律又稱慣性定律。對慣性的三點認識(1 )慣性的普遍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無論是固體、演體,還是氣體,無論物體質量大或小,是靜止還是運動,是受力還是不受力,物體都具有慣性。
  • 命題點——牛頓第一定律、慣性
    請忽略圖片上的第二段文字哈嘍哈嘍,小夥伴們,讓我們每天一個命題點,每天進步一點點命題點 : 牛頓第一定律、慣性知識點儲備: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注意哦 ,慣性只與質量有關 ,只能說由於慣性 ,具有慣性 ,不能說慣性力 ,也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典型例題1、2019 年 4月 28 日 ,第 55 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單項賽在匈牙利結束 ,中國桌球隊時隔八年再度包攬單項賽全部五枚金牌。
  • 什麼是慣性系和非慣性系?為什麼牛頓定律只在慣性系中生效?
    靜止或「勻速運動」(或者稱為「無加速度」)的物體會按照牛頓運動定律相對這些網格運動。這些網格就構成了「慣性系」思想的基本骨架。將這個概念繼續延伸。任何在這個慣性系中勻速運動的物體,其本身也可以定義一個慣性系。比如當我們移動時,也帶動了我們自己的虛構網格。假設我開車在一條筆直的公路上以100英裡每小時的勻速狂飆。
  • 八年級物理 如何理解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
    八年級下冊物理中,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是力學的基礎知識,能夠正確把握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學好力學知識的基礎。我們在此來具體理解一下慣性和慣性定律,分析一下影響慣性的因素以及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之間的關係。
  • 牛頓運動定律在這裡失效了,慣性力來救場
    這是由於乘客保持了之前運動狀態的緣故,這種性質就是慣性。把一隻保齡球拋出去,球在脫離手之後就失去了動力來源,球能夠繼續向前運動靠的就是慣性。在亞里斯多德及之後一千多年裡,人們普遍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這樣豎直向上拋出去的石頭之所以能向上運動是因為受到了向上的「衝力」。
  • 關於慣性系和牛頓運動定律的成立條件
    昨天有學生問了圖中的問題,對於老師來說,這不是問題,但是對於部分同學,在學習牛頓運動定律時會陷入這樣的死循環。首先看一下這個問題的提出背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必修1(2010年第3版)中,講完牛頓第一定律後,課後有個欄目科學漫步:慣性參考系。教材中這樣表述:在有些參考系中,不受力的物體會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這樣的參考系叫做慣性參考系,簡稱慣性系。
  • 慣性定律~經典力學理論與自重健身的關係(一)
    接下來我將給大家帶來的是牛頓最負盛名的三大定律,並與自重健身相結合,希望對大家理解自重健身有所幫助哈~牛頓的第一運動定律 這條定律陳述如下內容: 「除非受到不平衡的力,否則靜息的物體永遠靜息,運動的物體永遠勻速直線運動。」
  • 單身的人都中了慣性定律的魔法嗎?首發
    而物理學中的慣性定律可以簡單定義為,「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這個是由英國著名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提出來的,我們也稱之為牛頓第一定律。情感與物理學,大家一定感到很奇怪,表面看起來完全沒有什麼聯繫的啊。
  • 物理學史、慣性、楞次定律
    A.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B.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速度大的物體慣性一定大C.牛頓最早通過理想斜面實驗得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D.感應電流遵從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這是能量守恆定律的必然結果同學們還需要理解題目含義
  • 情緒轉移和慣性定律
    慣性定律:習慣也會影響命運習慣是人生的主宰,出自英國思想家哲學家。福馬西斯培根。積少成多聚沙成打。好習慣祝你夢想成真壞習慣影響終身。或許你從沒想過習慣的影響裡的人生,但人生成敗,往往有習慣註定。有一位天才的設計師他的天賦早就被業界所公認:他每次交的作品,總能讓大家耳目一新,這位設計師有他的優勢也有他的弱點,過於追求完美他為了得到滿意的設計,總是會將完工時間一拖再拖,而從不考慮客戶的市場需求在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即使他才華洋溢,卻也被這個壞習慣拖垮了他的名聲,客戶們受不了他的這個慣性拖延後,都紛紛離他而去。
  • 慣性不是力,為何還有慣性力?
    之後牛頓在伽利略等人成就的基礎上總結出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有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只有作用在物體上面的力才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就是慣性。拋出去的石頭已經脫離了手,手不會再給石頭施加力,石頭能夠向前運動是因為石頭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運動的車急剎車時,車裡的乘客會向前傾也是因為慣性的原因。
  • 慣性不是力,為何還有慣性力?
    之後牛頓在伽利略等人成就的基礎上總結出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有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只有作用在物體上面的力才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合力為0的物體卻在加速運動,這與牛頓運動定律相矛盾。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與選擇的參考系有關,在剛才的例子中涉及到兩種參考系——慣性系和非慣性系。車廂靜止時,合力為0的物體處在靜止狀態,此時符合牛頓運動定律,這時車廂就是一個慣性參考系。
  • 初中物理8.1「牛頓第一定律」知識梳理03:慣性
    牛頓第一定律:如果物體不受力,那麼它將保持靜止狀態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慣性從牛頓第一定律可以知道,如果物體不受力的作用,原來靜止的物體將 一直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將保持其速度一直運動下去。物理上把物體保持原有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性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事實上,物體的質量越大,物體的慣性就越大。怎麼理解慣性?
  • 初中物理之物體運動:一問一答,詳談「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初中物理中,在對物體運動情況的受力分析時,絕對離不開「牛頓第一定律」。但是,「牛頓第一定律」反映的物體運動本質,與日常生活中發生的物理現象「相背離」,造成部分學生在初次接觸時較難理解和掌握。慣性,雖然知識點小,但往往與學生的思維定勢「相互矛盾」,同樣存在理解難、選擇題易出錯的現象。
  • 大家知道慣性系,你了解非慣性系嗎?
    我們的物理課本中,在學習牛頓經典力學的時候,經常存在這樣一種形式,只有在宏觀,低速的慣性系中,我們的牛頓運動定律才成立。一般課本中都體現了慣性系的「優越性」,如果不是物理專業,我們的非慣性系都是不做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