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力·藝術微課堂︱帶你聆聽中國民族打擊樂名作《老虎磨牙》

2020-12-04 瀟湘晨報

編者按:對於喜歡文藝的朋友們來說,高科技的發展,讓我們在「雲端」上網也能欣賞藝術作品,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我們可以在「雲端」提高藝術審美力,享受藝術的滋養。

「審美力,是一個人是核心競爭力」,近日來,新華網文化頻道聯合國家大劇院共同推出的【審美力·藝術微課堂】將為您帶來全新的審美體驗,由藝術名家給為您奉上一堂堂妙趣橫生的文藝欣賞課。

中國民族打擊樂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可用於演奏的樂器品種繁多,演奏技巧也十分豐富。《審美力·藝術微課堂》第四十期,邀請國家一級演奏員、打擊樂演奏家安志順,與大家分享中國民族打擊樂名作《老虎磨牙》!

提到老虎,相信大家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那個威風凜凜穿梭於林中,時而敏捷矯健捕捉獵物,時而兇猛、刮爪磨牙的動物形象。當老虎的形象通過大鼓、大鑔、大鑼、木魚等「叮叮咚咚」靈活多變的節奏展現出來,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別具一格的體驗呢?

安志順的《老虎磨牙》創作於1982年,根據西安鼓樂、陝西的民間鑼鼓以及陝西民間樂曲為素材創作。作品聲似、形似、情似,生動塑造「猛虎」形象。氣氛粗獷而熱烈,「老虎」形象的塑造依節奏、力度、速度及音色的變化完成。1983年便在西安人民大廈進行了首演。

圖為安志順老師創作《老虎磨牙》及作品手稿

圖為《老虎磨牙》首演照片

圖為《老虎磨牙》表演照片

凡用打、擊方式發聲的樂器(打弦樂器除外)統稱為打擊樂(器)。打擊樂是人類社會最早出現的樂器演奏形式,它的表現形式多樣,樂器類型豐富。

而中國鼓樂,是在它的發展進程中經歷了從用於狩獵、聯絡信號、戰爭、報時、祭祀、禮器這樣一個過程,最後才逐漸形成為一種樂器。鼓樂藝術不但是東方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藝術寶庫的珍品。在歷史上,用鼓樂來描寫動物的作品非常多,形象鮮明生動,栩栩如生。

大堂鼓

《老虎磨牙》利用大堂鼓的鼓面、鼓梆、鼓釘配合兩支擊收有度的鼓槌,將老虎生動的形象塑造出來。演奏家用抓擊的方式,在鼓面上擊出「撲撲」的聲響,模仿老虎走路的聲音。這既是一種敲擊上的突破,又具有一種塑造音樂形象的功能。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鼓樂藝術的藝術魅力。

往期回顧

第三十九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中國民樂、民歌燃起最炫民族風

第三十八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測一測你能說出幾件中國民族打擊樂器呢?

第三十七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中國古代女子圖鑑之大美青衣

第三十六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帶你了解鋼琴的前身——羽管鍵琴

第三十五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戲劇可以怎麼「玩」?

第三十四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小會徽,大學問:2022年冬奧會會徽設計背後的故事

第三十三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帶你認識音樂廳裡的龐然大物管風琴

第三十二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聽指揮家呂嘉分享熱愛舒伯特音樂的理由

第三十一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跟隨舞劇《馬可·波羅》探秘古代中國

第三十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歌劇是怎樣煉成的?聽指揮家張國勇開講

第二十九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看看那個「叫喳喳」的大花臉

第二十八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為什麼說指揮是一支樂團的靈魂?

第二十七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看看那些能奏出鏗鏘有力歌曲的管樂器

第二十六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打擊樂不只是「咚咚鏘」

第二十五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聽青年舞蹈家黎星講述《到那時》

第二十四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中國交響樂發展知多少?

第二十三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為什麼京劇中的老生又叫「鬚生」?

第二十二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帶你聆聽來自祖國大江南北的民歌

第二十一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詞作家王曉嶺講述歌詞創作知識和背後故事

第二十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隨京劇名家史依弘細品四大名旦之美

第十九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雷佳帶你看懂中國民族歌劇

第十八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快來認識一下音樂世界的「長篇小說」——交響曲

第十七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十分鐘帶你認識戲曲中的「醜行」

第十六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五胡樂女」帶你認識胡琴

第十五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小提琴為什麼這麼貴?

第十四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張繼鋼告訴你創作舞蹈《千手觀音》總共分幾步?

第十三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從「反彈琵琶」到「十面埋伏」,吳蠻帶你走進琵琶的世界

第十二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隨張維良走近笛簫的世界

第十一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芭蕾舞劇《睡美人》的故事

第十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貓和老鼠》中耳熟能詳的鋼琴曲

第九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鋼琴家的童年是怎樣的?

第八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如何優雅地欣賞合唱?

第七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講述他和大提琴的故事

第六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孔雀舞》的故鄉——水一樣的傣族

第五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當箏遇上詩,更惹人兒心沉醉

第四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崑曲,戲曲百花園中的「空谷幽蘭」

第三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小提琴家呂思清給琴童們的一些話

第二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跟王亞彬學習中國古典舞

第一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胡文閣講「梅派」到底美在哪?

出品:新華網文化頻道、國家大劇院

策劃:袁思陶

統籌:邢賀揚

編輯:常寧、譚雪莉、伊媛、邢賀揚、劉蘭芳

【來源:新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身體打擊樂?| 3-6歲【早安寶貝】4月17日
    【Hello寶貝】身體打擊樂前面我們用盆子、杯子玩過打擊樂,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個天然「樂器」,可以發出很好聽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吧。小活動大道理身體打擊樂是一種音樂活動形式,用身體作為樂器,通過拍手、拍腿、跺腳、捻指等身體律動進行節奏,能夠發展幼兒的反應能力、記憶能力和節奏感。【心靈體操】西蒙說小朋友們,今天的這個遊戲叫做《西蒙說》(回看:)。大家豎起小耳朵,仔細聆聽,做出相應動作哦。
  • 用「四力」為民族靈魂注入「源頭活水」
    文章強調,新時代呼喚著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理論家,文藝創作、學術創新擁有無比廣闊的空間,要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  文化猶如生命體,在綿延的歷史長河中,孕育著民族的根和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靠民族精神的支撐和推動,新時代呼喚民族精神,作為文藝工作者就要緊跟新時代,用「腳力」丈量大地、用「眼力」觀察時勢、用「腦力」萃取精華、用「筆力」記錄時代,所以「四力」是民族靈魂的「源頭活水」。  用「腳力」丈量大地。
  • 學校熱點3|區青少年活動中心:樂動二零 聲滿賢城
    樂動二零 聲滿賢城 奉賢區學生藝術團民族樂團迎新音樂會圓滿結束 2020年12月26日,由奉賢區教育局主辦,奉賢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奉賢區青少年體藝科協會共同承辦的「奉賢區學生藝術團民族樂團迎新音樂會」在奉賢區博物館順利舉辦。
  • 國風秦韻26:壎樂文明啟鴻蒙追夢漢唐傳古音
    這個問題,正是我們實現中國壎樂文化復興必須回答的時代命題。戰國時期崇尚老莊的楚國辭賦家宋玉,曾在其名作《風賦》中說:「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誠如斯言,時代風潮的先兆,就蘊涵在底層草根的社會土壤裡。不過,當時的人們卻往往覺察不到。
  • 民族團結一家親 | 民族知識小課堂!
    民族團結一家親 | 民族知識小課堂!這些知識你知道麼?6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7民族問題有哪些基本特徵?普遍性、長期性、複雜性、國際性、重要性。8黨的民族政策主要內容是?
  • 哈佛大學教授改編中國朝代歌 "兩隻老虎"曲調上口
    兩隻老虎》曲子改編的「中國朝代歌」。   近日,哈佛大學在edX平臺(麻省理工大學和哈佛大學於2012年4月聯手創建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平臺)上發布了一門「中國課」視頻。課程由哈佛東亞語言文明系講座教授包弼德(Peter K. Bol)和哈佛曆史系及商學院講座教授柯偉林(William C. Kirby)主講。
  • 葫蘆絲公益課堂在河南開課 - 東方今報數字報刊平臺
    日前,由普寧市廣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葫蘆絲公益課堂」在河南舉行,來自河南多所高校的30餘位葫蘆絲愛好者聆聽了此次公益課。    本次活動特邀青年男高音、揭陽市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嶽振,葫蘆絲青年演奏家、北京樂器學會葫蘆絲·巴烏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邱小平出席本次活動並做現場教學。二位老師都是活躍在藝術教育一線的優秀教師,由他們培養的學生曾多次參加比賽獲獎以及參加央視節目的錄製等。
  • 建設美麗中國的思考:環境是什麼?審美是什麼?
    俯瞰流坑村 (圖源:新華網)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內容。對於環境美學來說,一方面可以從建設美麗中國實踐中汲取豐富營養,實現本學科更好發展;另一方面也要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積極貢獻。現在,人們對環境美學已經不再感到陌生,但許多人還知之不深。
  • 60場音樂會帶你暑假「藝奇玩」
    原標題:60場音樂會帶你暑假「藝奇玩」   隨著一曲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大屏幕播放出宇宙空間的神秘畫面,由著名指揮家胡詠言執棒的中國交響樂團的藝術家們7月6日在北京音樂廳為觀眾演出了一臺《「看」音樂·音樂的宇宙之旅——中國交響樂團交響視聽音樂會》,拉開了中國交響樂團
  • 民樂線上課堂 | 中國民族樂器與音樂賞析 嗩吶
    嗩吶 為中國民樂類中的管樂類。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呈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製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俗稱喇叭。
  • PINKFONG碰碰狐家庭課堂「樂動體驗官」快閃店盛大開啟 解鎖聖誕...
    全球超人氣兒童教育娛樂IP 「Pinkfong」(碰碰狐)旗下家庭教育品牌Pinkfong家庭課堂(碰碰狐家庭課堂)攜手Charlie’s Rabbit查理兔正在全城招募樂動體驗官,邀請小朋友們前來碰碰狐線下快閃店體驗為期2個月的活動,和碰碰狐及鯊魚寶寶一起「萌」力全開,「育」見美好。
  • 課堂成練功房。小桂子力大無窮,而奮豆竟腳踏祥雲,原來另有隱情
    各位童鞋大家好呀,生活中我們都會看很多關於功夫的小說,總會被其中精彩絕倫的功夫所吸引,其實功夫就是武術的一種,勤加練習就可以強身健體哦,但大家對功夫卻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古老師投其所好把課堂改造成了練功房,至此大家才發現同學們的練習功夫的方向大相逕庭。課堂成練功房。
  • 乾隆和雍正的審美,隔了一個銀河系!
    老雍內心是崩潰的: 你到底是不是我的親兒砸? 大清的審美難道要從你這裡開始斷層了!!! 《甄嬛傳》中的色調布置、人物著裝也大多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審美情趣。
  • 夜晚磨牙就是有蛔蟲嗎?4種情況均可造成夜間磨牙
    可你知道夜間睡著之後磨牙是什麼原因嗎?很多人認為是有蛔蟲所導致的,其實不然。中醫把夜間磨牙稱作「齧齒」,一般以小兒居多,但在大人中也比較常見,根據引起齧齒的起因不同,可以分為虛證與實證兩大類,有根據其病機與表現的不同,可以分為4小類。
  • 聆聽大自然美妙的聲音
    走進課文,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吧!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水是一位音樂家,他喜歡玩打擊樂器,這樂聲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柔美。雷是一位音樂家,他最喜歡擊鼓,這鼓聲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樹是一位音樂家,他最喜歡在風中彈鋼琴,這琴聲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
  • 老虎魚精選SACD第1-5全輯,音樂性與音響性並舉的至尊鑑聽天碟
    喜愛極致聲音的你,一定要入手一張老虎魚的CD。那麼,問題又來了:老虎魚歷來發行唱片如此之多,一下子全部入手有一定難度,假使是剛入門的燒友,亦會擔心唱片內容是否會過於「高深」,這樣的情況下,該如何選擇他家的唱片呢?
  • 名師課堂 | 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專場!明天的課程很精彩哦~
    名 師 課 堂北京市海澱區民族小學明天開講啦秋季學期開始後,集結了北京市乃至全國各地名師資源的《同上一堂課·名師課堂》課程每周五上午都會和同學們見面!_預告《名師課堂》10月23日上午10:00開始!觀看方式同學們可以通過CETV-2頻道(直播衛星戶戶通52號、村村通55號)、CETV-4頻道、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www.centv.cn)、長安書院APP收看《同上一堂課·名師課堂》新學期課程!進入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或長安書院APP的《同上一堂課》直播間,也可隨時在直播間內發彈幕留言互動!
  • 臨渭區北塘實驗小學舉辦素質大課堂匯報演出 健康快樂促成長
    臨渭區北塘實驗小學素質大課堂匯報演出主會場渭南青年網(圖/文 閔盼龍)7月3日,臨渭區北塘實驗小學2018至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素質大課堂匯報演出成功舉辦。此次活動集中展示該校一學期來的學習成果,並特邀臨渭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學生家長,共同見證孩子成長。
  • 手機裂腦紀:中國式審美還有救嗎?
    那麼,手機的「腦部分裂」,能夠拯救根深蒂固的中國式審美嗎?答案或許有二:一是我們本身非常注重實際的民族特性,小學的美術老師、音樂老師最經常「被代課」;愛打扮與不務正業、成績差也總是聯繫在一起。在這種大環境下潛移默化成長起來的用戶,對於實用的追求本能地高於審美需求;二是技術增長空間帶來的「舒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