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傳媒網07月31日訊 (新聞綜合頻道記者 廖姍 侯樸誠)天氣很熱,在戶外工作的市民要注意防暑降溫,長時間待在家裡的市民也不要掉以輕心。7月23日,省直中醫院接收了一個從炎陵緊急轉過來的病人。病人年齡65歲,身體有些胖,送到醫院時,包括肺部、腦部、心功能等多達六個器官衰竭,生命危在旦夕,而誘發的病因竟是因為長時間待在家裡中暑了。
躺在醫院ICU病床上的這位病人名叫彭玉英,今年65歲。昏迷了三天的她,剛從死亡線上被拯救過來。而導致這場驚心動魄救援的,竟是中暑。
彭玉英說自己退休後就回到了炎陵老家,平時除了出門買買菜,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裡。現在天氣熱,為了避免自己中暑,她還特意減少了出門的次數。半個月前,在家裡連續呆了五天沒出門的她,感覺到身體不適。
意識到自己可能中暑了的彭玉英立馬服用了藿香正氣水,但是此時,對於她的身體而言,一瓶藿香正氣水,已經很難解決問題了。
彭玉英的家人:「氣溫比較高,有嘔吐,到炎陵醫院已經不省人事。」
炎陵當地一家醫院接收彭玉英後,又馬上將她轉送至了省直中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而此時的彭玉英已經昏迷一天了,時間非常緊迫。
省直中醫院內科ICU主任彭祝軍:「六器官衰竭,一般來說五個器官衰竭,救治機率就很低了。」
肺部感染,高燒燒到40度一直降不下來,內部器官功能紊亂,面對這樣棘手的病情,省直中醫院內科ICU制定了一套救治方案。
爭分奪秒的搶救,讓昏迷了三天的彭玉英終於睜開了眼睛。目前她的生命體徵基本平穩,只有腎功能和腸胃功能暫時還在恢復中。而讓彭玉英自己也沒能想清楚的是,為什麼一次小小的中暑,卻讓她遭了這麼大的罪?
在家也能中暑 根據症狀判斷病情
還好醫生處理及時,彭玉英目前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可能很多人也跟彭玉英一樣想不明白,在家也會中暑?小小的中暑怎麼會要進ICU這麼嚴重呢?記者從省直中醫院了解到,今年夏天,因為重度中暑,也就是熱射病,住進重症監護室的病患,比往年要多出了不少。
根據彭玉英的病情,省直中醫院內科ICU主任彭祝軍進行了分析,首先,彭玉英很少出門,家裡通風情況不理想,空氣不流通。其次,彭玉英有十多年的高血壓疾病史,也就是患有基礎性疾病。第三,彭玉英體重偏胖,平時飲水量偏少,出了汗也沒能及時補充。這些因素加起來,就構成了熱射病,也就是重度中暑。
彭祝軍說,彭玉英並不是個例。和她一樣,因為熱射病住進ICU的,這兩個月就收治了3人。
彭祝軍說,從輕度中暑到熱射病,有一個發展過程,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情況嚴重的,要及時就醫。一般來說,熱射病的死亡率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那麼要判斷自己是不是熱射病,首先要學會辨別中暑的徵兆。
彭祝軍:「有中暑的表現了,比如頭暈乏力,噁心嘔吐。」
多開窗多喝鹽水 預防熱射病
有了這些症狀以後,就需要引起警惕,立即處理,不能因為覺得自己還能扛一扛錯過救治時間。而市民們也不應該有「曬太陽才會中暑,不曬太陽就不會中暑」的理解誤區。在平時的生活中,需要掌握預防熱射病的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