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吃了泡發三天的黑木耳,浙江50多歲的陳先生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差點出人命,在ICU搶救了一個星期,才終於脫離生命危險。
陳先生平時身體健碩,這天用泡了三天的黑木耳做了一盤木耳炒蛋,他自己吃了半盤,女兒吃了少量,妻子沒吃。當晚,陳先生和女兒均出現腹瀉。
到醫院檢查,陳先生心功能不全、肺水腫,呼吸急促,心肝腎等多臟器功能出現衰竭,緊急送入ICU搶救。撿回一條命後,陳先生的腎功能仍未恢復,還要在腎內科繼續接受血液透析治療。
接診醫院的應斌宇醫生介紹,「根據臨床症狀判斷,我和幾名醫師綜合分析,初步判斷應該是久泡導致黑木耳變質,造成急性生物毒素中毒。症狀跟誤食毒蘑菇的中毒症狀很像。」
10多年前,寧波就曾發生四口之家誤食毒蕈致三死一殘的悲劇。木耳本身無毒,但是久泡後可能會變質產生類似的生物毒素,或滋生細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應斌宇提醒:「如果室內溫度在20℃以上,特別是夏季高溫,木耳變質的速度非常快。當發泡時間超過8小時,變質所導致的細菌量將達到原來的數倍至幾十倍,就有可能生成毒素。」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
夏季高溫,食物極易腐爛變質,從而導致細菌性食物中毒,特別是熟食、麵點和隔夜菜,都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如果感覺到食物異常,就不要再吃了,以免發生食物中毒,因小失大!
不同乾貨,不同泡發法
1.黑木耳:熱水泡發3~4小時
發泡木耳最好用熱開水,熱水會縮短發泡時間,減少木耳被細菌汙染的機會。用這個方法只需3~4個小時,就可將木耳發泡好。
2.銀耳:涼水泡發6~8小時
去掉銀耳未發開的淡黃色根部,涼水泡發6~8小時左右,太久易滋生細菌,還可能會產生亞硝酸鹽危害健康。
3.羊肚菌:蓋蓋泡發半小時
羊肚菌的香味具有水溶性,泡發時先快速衝洗幹羊肚菌,然後加入50℃左右的溫水和2克左右的白砂糖,蓋上蓋子泡半小時,這樣泡出來的湯可以作為高湯使用。
4.香菇:溫水泡發半小時
泡幹香菇的時候,最好用20℃~35℃左右的溫水,既能使香菇更容易吸水變軟泡漲,又能散發出鮮味來。等菇蓋全部軟化,就要立即撈起濾幹。
5.腐竹:冷水泡發
腐竹用冷水慢慢泡發,用沸水會使其破碎。泡發時,在腐竹上面扣壓一個盤子,使腐竹能夠完全泡在水裡,這樣不僅能縮短泡發時間,還會使腐竹泡發得均勻。
6.幹竹蓀:鹽水泡發
竹蓀洗淨放入淡鹽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待竹蓀泡軟後,把竹蓀一端的小白圈(菌蓋頭)剪掉。這個菌蓋頭是一些不好味道的源頭,剪掉後再換清水把竹蓀洗淨。
7.海帶:蒸汽泡發
海帶很難泡透,過久浸泡還會使碘流失。最好的辦法是幹蒸。把海帶散開,放在蒸籠裡蒸半個小時,再用水衝洗,既嫩又脆。
8.海參:冷熱交替泡發
首先,海參要用冷水浸泡約6個小時,泡軟後剪開肚子,去掉灰粒;再用冷水漂洗約2個小時;最後,放入煮沸的弱鹼水中浸泡約2個小時,撈出後用清水漂洗乾淨,再用冰塊「冰鎮」一下,能使肉質保持更好的鮮度。
原標題:有人因泡木耳中毒住進ICU!泡發乾貨,真的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