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男子器官衰竭住進ICU,罪魁禍首就是這道"家常菜"!

2021-01-21 三甲傳真

就在前不久,「三甲傳真」剛剛分享了一個7歲小女孩一家人(媽媽、弟弟、小女孩)因食用泡發過久的黑木耳,致使全家中毒、多器官衰竭而引發大搶救的病例,提醒所有人在食用黑木耳時一定不要犯致命的錯誤,但沒過多久又一起悲劇卻再次傳來。



事情經過:都是隔夜黑木耳惹的禍——


7月26日晚,住在閒林的張先生(化名)被家屬扶進杭州市西溪醫院急診搶救室。


家屬說,張先生今年40歲,平常在城西打工,一個人住,他前一天早上就感到身體不適,有噁心、嘔吐甚至小便解不出來的情況發生,一直熬到第二天晚上才打電話給家人,隨後被送至醫院就醫。


杭州市西溪醫院接診的是崔龔臻醫生。崔醫生說,當時患者精神很差,一開始還能進行簡單對答,隨後便失去了意識。崔醫生馬上為張先生進行檢查並請急重症科副主任周可幸醫師前來會診。


不久,張先生的檢驗報告出來了,顯示肝、腎功能衰竭,嚴重凝血功能障礙。周主任看過報告後又結合張先生的臨床表現,覺得情況有點不對,她急忙詢問家屬,最近有沒有吃特殊藥物或其他東西。


家屬說,張先生平時身體不錯,應該沒有吃過特殊藥物,但是前一天晚上吃了黑木耳和青菜,本以為是青菜沒洗乾淨導致有點頭暈、噁心嘔吐,張先生不以為意,直到第二天身體嚴重不適才來就醫。


周主任聽完家屬的陳述後明白了,原來張先生是吃了隔夜的黑木耳導致「米酵酸菌」中毒。於是張先生立即被送至ICU進行血漿置換並對症進行臟器功能支持治療。


這樣的悲劇還有很多,教訓極為深刻——


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前段時間「三甲傳真」剛剛說過的一個病例,跟張先生的遭遇幾乎一模一樣。那是發生在浙大兒院湖濱院區綜合ICU,7歲的雯雯躺在病床上,面容蒼白,身邊機器發出滴滴的運作聲。雯雯的病情危重,送入醫院時已陷入昏迷,經過搶救,全身多器官出現衰竭,不容樂觀。而與此同時,雯雯的媽媽也在搶救中,弟弟脫離了生命危險。使一家人陷入生命危機的就是我們常吃的一盤家常菜「黑木耳」。


雯雯當時病情最重,在送入醫院的前一天中午,雯雯的媽媽拿起了泡發兩天兩夜的黑木耳,略微焯水撈起,加入調料,涼拌給兩個孩子吃。雯雯愛吃黑木耳,一下就吃了不少,弟弟不愛吃,只動了幾筷子。一盤黑木耳下肚後,姐弟兩個照常玩樂。到了第二天傍晚,雯雯開始出現嘔吐和肚子疼,精神變得萎靡,隨後,媽媽和弟弟也相繼出現相同症狀。三人被送往當地醫院一查,肝功能指標超過正常幾百倍,最終確診為「米酵酸菌」中毒。



2017年7月,福州總醫院急診重症監護室裡,28歲遼寧姑娘畢雪因為一碗泡了兩天的黑木耳,陷入昏迷,出現肝衰竭、腎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黃疸。


2016年7月,溫州董先生和畢女士夫妻倆吃了木耳炒雞蛋中毒。董先生吃得少,症狀輕,很快自行恢復。但畢女士中毒較深,先是厭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2天後逐漸發展成肝衰竭、腎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黃疸、膿毒性休克等,被送入ICU搶救。

為什麼一碗黑木耳會導致如此嚴重後果——


米酵酸菌是一種會引起食物中毒的的毒素,它主要產生於發酵的玉米面製品、變質的鮮銀耳、木耳等食物中。當然生活中糯米麵湯圓、馬鈴薯粉條、甘薯澱粉等都含有此菌,所以這類食物變質後千萬不能使用。目前這種毒素的治療,沒有特效藥。


一般進食後2-24小時就會出現上腹部不適,其它的表現有皮膚會出現黃染、皮下出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休克等,體溫一般正常。米酵酸菌病死率高達40%以上。

在家裡出現以上症狀後,要催吐,如果家裡有活性炭,可以口服。最重要的是儘快就醫。特別提醒,凡是和患者吃過同種食物的人,無論是否發病,都要去醫院進行醫學觀察。

針對米酵酸菌中毒要做到「發現在早」「預防在先」。一般我們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預防:


第一,自製的穀類發酵食品。不要使用發黴的玉米等原料;穀類浸泡時要勤換水,使用前聞一下有無異味。研磨的各種穀物分貯藏時要通風防潮,保持衛生以防汙染。


第二,木耳或銀耳。要先清洗乾淨後再用乾淨的水和容器泡發或烹飪,一次量不要太大,泡發後及時食用,特別是夏季,一定要隨發隨吃。如果選擇涼拌一定要先用開水漂燙,再適當添加大蒜、醋等。不要食用自己採摘的新鮮銀耳或木耳,特別是已經變質銀耳或木耳。另外,目前市面上有鮮木耳售賣,要仔細挑選,如有發粘、流水、異味,千萬不能吃,如覺不適,應儘快就醫,並將就餐史告訴醫生。


第三,穀類發酵的製品。穀類發酵的製品,儲存不當或時間太長都容易產生此毒素,加熱後食用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一般購買當天食用完。(三甲傳真綜合自都市快報/dskbdskb、新聞晨報、杭州日報等)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看到



最後,我還想提醒大家,健康人生拒絕悲劇,請長按二維碼,關注三甲傳真,每天早上鎖定這裡,從閱讀一篇有溫度的醫學科普開始。


投稿郵箱:wq8302@sina.com

喜歡三甲,請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六旬老人中暑致六器官衰竭 緊急住進ICU
    躺在醫院ICU病床上的這位病人名叫彭玉英,今年65歲。省直中醫院內科ICU主任彭祝軍:「六器官衰竭,一般來說五個器官衰竭,救治機率就很低了。」肺部感染,高燒燒到40度一直降不下來,內部器官功能紊亂,面對這樣棘手的病情,省直中醫院內科ICU制定了一套救治方案。爭分奪秒的搶救,讓昏迷了三天的彭玉英終於睜開了眼睛。目前她的生命體徵基本平穩,只有腎功能和腸胃功能暫時還在恢復中。
  • 吃完木耳,7歲女孩多器官衰竭進了ICU!這致命錯誤很多人在犯
    炎炎夏日,涼拌黑木耳是很多人愛吃的家常菜。但前幾日,浙江一名 7 歲女孩雯雯(化名)因為吃了一盤泡發兩天的涼拌黑木耳,導致食物中毒,全身多器官衰竭,住進了 ICU 。黑木耳下肚 一家全中招7歲女孩多器官衰竭很多人愛吃黑木耳,吃之前要泡發一下。7月27日中午,雯雯的媽媽拿起了泡發好的黑木耳,略微焯水撈起,加入調料,涼拌給兩個孩子吃。雯雯愛吃黑木耳,一下就吃了不少,弟弟不愛吃,只動了幾筷子。一盤黑木耳下肚後,姐弟兩個照常玩樂。
  • "北境"就是在加國?《權力的遊戲》中的鐵王座在加拿大小鎮被發現!
    這些鐵王座都隱匿於偏遠地區,劇組提供的唯一線索就是王座所在地區的360度全景視角圖。根據粉絲們尋找的結果,這些王座的位置相當不起眼,分布地區包含瑞士的Björklinden,以及巴西的Beberibe小鎮這樣的小角落。就在本周二,又有一座鐵王座現身了,這次是在加國!
  • 獨領風騷,中國"人造月亮"光明喜人。面對自然規律,是利是弊?
    一、天上已經有月亮了,再造一個是什麼道理?造一個"人造月亮"掛在天空上,這個想法絕非是中國科學家首次提出來的。其實,這個想法和做法世界上個別國家的科學家早有之。赫爾曼、奧伯特。據查百度資料得知,最早提出"人造月亮"想法的是赫爾曼、奧伯特。
  • 溫哥華公園裡的那麼多"野兔",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那這些兔子是從哪兒來的呢?溫哥華公園管理局(簡稱VPB)表示,兔子和公園有一段歷史故事。VPB生物學家Nick Page說,這些兔子已經在公園生活了15年之久。大家的想法都一樣:兔子在這裡既能回歸自然,又能找到同類。如今,兔子已經成了傑裡科海灘公園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 添了這對雙胞胎女兒,一瞬間張杰的評論開始"炸"了!
    都被這小兩口的新聞刷屏了吧娜娜終於生了!而且一生就是一對雙胞胎小公舉!有了家園商城↓↓↓你足不出戶,在中國也能搶到好東西了,一定要看下面喲,"新年"特價大促開始了喲,千萬別錯過看下面...Costco,Superstore商品大促正式拉開。。。這幾天加拿大超市裡的這些東西賣瘋啦!
  • 又是這類菜!男子吃完器官衰竭,住進ICU11天!這習慣家家都有……
    又是這類菜!男子吃完器官衰竭,住進ICU11天!這習慣家家都有…… 2020-07-10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科考馬裡亞納海溝再獲新突破,"海鬥一號"首次完成萬米潛。
    平均寬度70千米,據科考學家估計這條海溝已經形成約6000萬年左右。位於11 °20′N,142°11.5′E。馬裡亞納海溝的特點:一是"深":馬裡亞納海溝是以其深度最深而聞名於世的,海溝的最深處可達6千米——11千米。
  • 又一例!男子肝衰竭住進ICU!醫生苦勸:魚身上1部位切記不要吃,可致命
    廣東珠海的一名男子就由於吃了魚的一個部位,出現黃疸、腹痛、嘔血等症狀,急救車送到醫院診斷為食物中毒合併急性肝衰竭,進了ICU,經過醫生的搶救治療後,才保住性命,近日已經出院了。 那這個部位到底是什麼呢?
  •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科學家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摘除一種產生透明生物的色素基因,產生了基因變化的魷魚胚胎。研究小組使用 CRISPR-Cas9來"去除" Doryteuthis pealeii中的基因,從而消除眼睛和皮膚細胞中的顏色。
  • 中科院2nm晶片研究突破瓶頸獲得成功,"無芯"之痛將為期不遠。
    因為,美國和他的一些所謂"鐵哥們",就是用這把"鹽"來擦抹我們這處已經受傷的傷口,也正因為我們的晶片研發落後,才讓這痛很難癒合。然而,在這種繁華的背後卻難以掩飾國人的無"芯"之痛。既然是「無芯之痛」,痛在哪?痛就痛在在中國核心集成電路國產晶片佔有率上,多項為零。作者這麼說,也許會有人不同意:"華為就是我們自主產權的呀"!是啊,華為的的確確是我們自己的品牌。但是,有一點你必須要弄明白,這就是華為所使用的晶片並非是自己製造的啊,而是臺積電為華為代工的。
  • 武大人民醫院器官移植專家周江橋教授做客《名醫來了》,腎移植讓...
    8月5日下午4時,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腎移植學組副組長、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周江橋教授,該科副主任醫師邱濤、主治醫師陳忠寶一同做客《名醫來了》,為廣大網友解密腎移植的相關「硬核」知識,數萬網友通過楚天都市報官方微博、楚天都市報頭條號及看楚天APP旁聽了這堂「視頻公開課」。
  • 妻子買一對鸚鵡養在陽臺 33歲男子感染這病住進ICU
    33歲的楊輝家住長沙,12月8日,因為高熱氣促,他來到醫院就診,在醫院急診醫生考慮是重症肺炎,隨後住進了內科監護室。由於病情嚴重,12月13日,楊輝轉入了該院重症醫學科,醫生考慮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出現呼吸機氧和不能維持,升壓藥無法維持血壓等問題,病情危重。在綜合考慮後,專家團隊為其進行了ECMO(體外膜肺氧和)體外循環治療支持。
  • 男童突然器官衰竭,每天需2000ml血救命!只因大熱天做了這件事…
    而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在室外玩了20分鐘!醫生介紹道,劉鵬到達醫院時體溫達39.6℃。在搶救過程中,嘴巴、鼻子……到處都在出血,皮膚毛細孔也有出血點,這是典型的熱射病。該患者最終被診斷為熱射病,這是最高級別的中暑症狀。遺憾的是,7月24日,該患者因搶救無效宣布身亡。今年入夏以來,溫州市急救中心已接警中暑病例54例;近段時間樂清還確診4例熱射病人,其中2人不幸身亡。
  • [喜訊] 強烈祝賀藍旗魚品牌創始人"藍狼"成功路亞真正的"藍旗魚」!
    以下是中國國慶當天,"藍狼"發自澳大利亞聖誕島的實戰情報。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精彩圖文附後,歡迎品讀!倒竿子非常重要,一不小心就會繞上它的喙,懂行的朋友都明白它的喙就象銼刀一樣的厲害,前導線一碰到就斷線了!最後告訴大家,藍旗魚的PE線是非常的強,沒錯,就是8#!真的很開心,能與藍旗魚的釣友們分享路亞的快樂!
  • 青海累計成功實現人體器官捐獻4例 挽救12名器官衰竭患者生命
    青海累計成功實現人體器官捐獻4例 挽救12名器官衰竭患者生命 2020-10-18 13:55:12孫睿 攝   中新網西寧10月18日電 (孫睿)18日,青海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秘書長馬常德在青海西寧表示,截至目前,青海省累計成功實現人體器官捐獻4例,捐獻器官11個,角膜組織2個,挽救了12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 美國一男子發現傳說中的生物:卓柏卡布拉(Chupacabra)!是病狼還是神秘吸血鬼?
    Philip Oliveira聲稱自己在5月31日發現了這只會吸食小動物血的神秘吸血生物。曾幫助Oliveira在幾個月前找到這隻神秘怪獸的他的朋友Rocky Howe和Richard Cook說:"這就是一隻卓柏卡布拉!"
  • 深圳一男子一跤摔出十幾公分傷口 5毫米厚肌肉幫他保住一命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深圳一男子一跤摔到鐵片上 5毫米厚肌肉幫他保住一命&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3日訊
  • 7歲女孩因這道家常菜致多臟器衰竭!醫生提醒:一旦中毒無特效藥
    其中7歲女兒病情危急,5處臟器衰竭、4次換血仍未甦醒。當時,Dr.X看到這則新聞時,眉頭一緊,心想這會不會又是朋友圈裡的「垃圾謠言」?直到8月13日,浙江省疾控中心官網確認了這則消息,Dr.X才意識到這是真實新聞。7歲女孩生命垂危事情從兩天前開始說起,當天女孩母親隨手拿起泡發好的黑木耳,並在焯水後加入調料涼拌。作為典型的南方人,女孩一家都很愛吃涼拌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