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祥:政府、學校、社會聯動,才能辦好教育

2021-01-10 順德城市網



陳錦祥參加順德鳳嶺老年大學活動


職位:順德大良汽車企業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鍾柳梅) 「第三屆『鳳城教育文化節』活動期間要舉行大良街道第18屆獎教獎學頒獎晚會,這意味著,差不多20年前,大良就已經成立獎教獎學基金。」10月27日,順德大良汽車企業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錦祥接受順德城市網記者採訪時感嘆。

  作為一名熱心企業家,同時也是大良獎教獎學基金會理事長,陳錦祥對大良,乃至順德的教育事業一直十分關心,並付諸行動。在陳錦祥看來,大良教育的水平在順德走在前面,師資力量雄厚、硬體設施完善,作為順德的中心城區,大良街道對教育非常重視。其中,差不多20年前,那時候由社會的熱心企業家發起的獎教獎學基金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大良獎教獎學基金總共募捐了2000萬元左右,大良的學校、學生、教師多,平均每年獎教獎學金約100萬元。」

  同時,陳錦祥注意到大良對師資的培養抓得好,不定期地組織教師進行培訓。記者從大良教育局獲悉,近年來大良街道不斷加大教育的投入,建設和完善校園的設施設備,還設立了教育科研和教師培訓等專項經費,其中教師培訓及教研經費87.5萬元,學校教科研經費50萬元。「在一種良好的學習和競爭氛圍中,老師、學校勇於探索,不少課件榮獲了省級、國家級榮譽,很多教育理論也是走在前沿。」


  今年,大良開展公辦中小學、公營幼兒園行政幹部聘任工作,推進幹部隊伍建設的專業化發展。對此,陳錦祥認為這是提升教育水平、推進優質均衡教育很好的一種方式,讓理念創新、事業心強、能力出眾的人才脫穎而出,為大良教育現代化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證。

  陳錦祥認為,教育事業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單靠政府比較吃力,因此,發展起來的企業家共同為教育做貢獻,政府、學校、社會聯動起來,才能辦好教育,惠澤百姓。因此,多年來,陳錦祥一直熱心支持教育事業,他不僅是大良獎教獎學基金會理事長,也是大良實驗中學新的獎教獎學理事會成員,他和一批社會賢達和教育熱心人士積極籌措教育的獎勵資金,熱心支持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在大良教育與社會之間建起友誼和愛心的橋梁。「只要有條件,我都會回報教育和敬老事業,這是企業的職責。期待更多企業為學生創造條件,讓他們走向更高層次的學校與專業。」


(編輯:譚西)

相關焦點

  • 河南省新鄭市: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形成教育合力
    河南省新鄭市: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形成教育合力 2015-07-14 來源:《中國教育報》   近年來,新鄭市堅持「均衡普惠和優質特色」兩個重點,
  • 朱永生率隊到轄區學校破解教育發展瓶頸,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11月27日,江東新區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朱永生率隊到轄區開展教育工作專題調研。朱永生一行先後到東岸學校、臨江二中、城東勝利小學、城東中心幼兒園等地,實地察看學校師生教學生活環境,了解學校辦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聽取各學校負責人關於校園文化、基礎建設、發展規劃等情況匯報。
  • 魅力中國 感動世界|中國藝術名家陳錦祥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全國人民體現出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堅定信念,海內外同胞、各國政府與中國人民一起共克時艱,攜手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人類災難。當十四億中華兒女跨過傷痛、翻越山海、徵服艱險,朝著美好的新時代邁進時,回首往事,那些與苦難鬥爭的共同經歷、那些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社會記憶無不彰顯著一個民族最優秀、最閃耀的精神品質和偉大凝聚力。
  • 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世界郵票上的中國藝術名家陳錦祥全球首發
    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世界郵票上的中國藝術名家陳錦祥郵票的全球發行,不僅是世界對陳錦祥個人傑出藝術成就的肯定和讚許,也是世界向中國文化崇高的致敬,更是世界獻給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最為珍貴的禮物。中國書畫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文化瑰寶。
  • 強化政府責任注重差異補償 促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論教】強化政府責任 注重差異補償 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者:董新良(國家督學、山西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  農村教育問題,既是農村、農民的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優質的農村教育,既有助於農村兒童擴展社會資本,實現向上流動,又有助於突破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社會,消除城鄉割裂,促進社會合理分層和有序流動。為此,我們要多角度審視農村教育功能,統籌規劃農村教育發展路徑。  通過政府干預,促進農村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事業發展,是國際社會的通行做法。
  • 找到教育與社會的「共振頻率」
    未來教育可能呈現哪些圖景?概略地說,宏觀圖景是教育與社會與生活和諧共生,包括「立交橋」式的學校體系建成,學校等教育機構與社會環境和諧共生,學習化社會基本形成等;中觀圖景,是學校成為令人嚮往的地方,無論學校環境和學校文化,還是領導與管理,擬或課程與教學,都能在最大程度上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為出發點和歸宿;微觀圖景,則是在教育過程中充滿平等、尊重和愛。
  • 眉縣政府落實保障提升內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縣政府主要領導抓教育決心大、力度大,談教育如數家珍,做到了「三個親自」(親自動員過問、親自督導檢查、親自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縣級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先後10餘次深入學校,檢查指導創建整改工作,現場協調解決問題40多件。堅持「固強項、補短板、保底線、擴優勢」的策略,近年來,投資3.3億元,實施了義務教育全面改薄、基礎設施提升改造、教育信息化等建設項目,充實提升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部室內設配備。
  • 彭章瑞開展教師節調研慰問活動,強調懷「三心」 吃「三苦」 辦好...
    ,他勉勵小學教師們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中學廣大師生則應苦幹、苦教、苦學,在教育路上爭先進位、追求卓越,共同擦亮高新區(江海區)教育品牌,把教育質量提上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做到全區、全校一盤棋,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提升教育質量;小學教師要懷有愛心、耐心、責任心「三心」,愛崗敬業,甘於奉獻,讓孩子們愉快、健康成長;學校要發揮好高素質、高學歷教師作用,不拘一格選人用人,校長、校領導要親自帶,將其培養成為各學科帶頭人、領頭羊,給予其更多機會、更大舞臺;要促進家校聯動,推動家長進校園成常態,讓家長們真正走進學校日常教學,零距離接觸學校生活,並不斷匯總家長意見建議,促其「落地有回聲
  • 一個社會的教育生態是否健康,具有以下六個判斷標準
    在我看來,一個社會的教育生態是否健康,具有以下六個判斷標準: 一是民本。教育是否全面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必須是以全體人民為中心,以全體人民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終身利益為中心。
  • 大良慈善會陳錦祥向社區長者捐贈2200斤大米
    3月22日上午,熱心企業家、大良慈善會會長陳錦祥向大良幸福家庭中心及大門、昇平、南江、五沙眾善樂融長者服務中心捐贈了2200斤愛心大米。據悉,這是陳會長連續三年向村居老人捐贈大米了。      大良人社局副局長、大良慈善會秘書長秦華女士代表陳錦祥會長捐贈大米,同時昇平眾善樂融中心主任蔡小瓊女士回贈紀念品。
  • 為何不讓「麻雀學校」飛起來
    原標題:為何不讓「麻雀學校」飛起來   日前,有媒體報導甘肅10人以下的「麻雀學校」(指規模小、條件差、人數少的學校)達3100餘所,這些學校的去留問題引起社會關注。這一問題在全國廣大農村地區具有普遍性,涉及數量巨大的偏遠貧困地區的群眾利益,需要慎重解決。
  • 臺北市議長選舉:國民黨吳碧珠陳錦祥當選正副議長
    華夏經緯網12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議會」今天進行第十屆新科「議員」宣誓就職及「正副議長」選舉,中國國民黨提名人選吳碧珠順利連任「議長」;「副議長」選舉經過兩輪投票,陳錦祥以一票之差險勝周柏雅,當選「副議長」。
  • 技工教育之路的永康啟示:辦好一個專業 賦能一個行業
    一頭連著產業,一頭連著學生,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職業教育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資源支撐。這可從位於中國「五金之都」的永康高級技工學校窺見一二。
  • 30個要點,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文章
    >  民辦學校、中外合作辦學思政課建設還相對薄弱;  各類課程同思政課建設的協同效應還有待增強,教師的教書育人意識和能力還有待提高,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推動思政課建設的合力沒有完全形成,全黨全社會關心支持思政課建設的氛圍不夠濃厚。
  • 「教育強國」王炳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
    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強調要努力辦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努力讓每個人享有受教育的機會,獲得發展自身、奉獻社會、造福人民的能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彰顯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遵循。
  • 53個項目籤約 「三社聯動」成社區治理新魔方
    為全面打通供需匹配障礙,3月27日,長沙雨花區東塘街道舉行首屆「三社聯動」社區服務供需對接會。本次對接會吸引了街道10個社區、17家社會組織(社工機構)參與,現場有53個項目成功籤約,項目涉及養老、助殘、環保等領域。雨花區推行「一街一創、一社一品」,在社區中探索「三社聯動」機制,形成較為系統全面的分類治理經驗。
  • 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 推進政府更好地履行教育發展職責
    因此,面臨新時代教育發展的艱巨任務,只有深化教育督導改革,在督導理念、體制機制、方式手段上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適應加快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目標的要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現代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著眼於積極推進國家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學校主體作用,加快推進教育管辦評分離。而教育督導是對教育改革發展實施監督和評價的重要手段與體現,是國家法律賦予的教育「評」的職責。
  • 「學校保護」法例下的生命教育再思考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於2020年10月17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對於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和法律責任等都有清晰的界定和明確的要求。因此,新時代的生命教育應以延展自然生命之長、拓展社會生命之寬、提升精神生命之高為育人目標。關於「學校保護」的17條法例內容涉及未成年人的行為規範、衛生保健、心理健康、青春健康、人格尊嚴、生活指導、生命安全、校園欺凌等比較寬泛的內容,但內涵核心指向新時代生命教育。
  • 不單純以升學率評學校、以分數考學生,這樣的教育你喜歡嗎? | 兩會...
    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而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表述是「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您有沒有發現其中的變化?
  • 實現教育強國夢,學前教育是重要一環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談到「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時指出,要「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