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點聚焦
邏輯填空是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重要題型之一,其形式一般是給出一個文段或句子,在某些位置上留出空格,要求應試者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正確的一項填入其中,使文段或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準確、連貫、完整。
邏輯填空,集中測查常用詞語及特定詞語的辨析與運用,考查考生結合給定的上下文語境選詞的能力,通過分析詞語的細微差異並根據語句前後的邏輯性,選出最恰如其分的表達方式。考查內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實詞的運用與辨析、成語的運用與辨析和關聯詞的運用與辨析。其中對實詞的考查包括實詞的運用與近義詞的辨析兩個方面。
二、命題趨勢導航
通過對公務員行測歷年邏輯填空真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特點:
1題型重點突出
在公考行測中,邏輯填空一直是主要的考試題型,幾乎佔據了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半數,且題量穩定。縱觀近五年,行測對邏輯填空部分的考查一直集中在實詞與成語部分。實詞部分和成語部分呈現你增我減、相輔相成的態勢,而對成語與實詞的混合考查則是日益受到重視。題目的設置形式已漸趨成熟。
此外,近幾年來,隨著命題重點逐漸側重於語言的邏輯性,除上海仍將關聯詞作為考點外,國考、聯考和其他各省中關聯詞本身已很少直接作為備選答案進行考查,更多地是作為聯繫上下文的關鍵詞技巧提示出現,此點值得重視。
2考查方式多元化
實詞的應用與辨析一直是邏輯填空的考查重點,且多集中在一、兩組填空上。經過這幾年題型的多元化發展,相繼出現了三組實詞、四組實詞、成語與實詞結合考查等題型。考查方式上,早期一、二詞型題目所佔比重較大,近幾年,多詞型及實詞成語結合型題目比例逐漸增加,至目前各詞型題目數量變化基本穩定。命題水平日漸成熟。傳統的近義詞辨析題仍然存在,其實質是兩組備選詞辨析,相對比較簡單。但更多的題目四個選項中的備選詞各不相同,且備選詞彼此之間語意聯繫密切程度低,選項越來越側重於語境與語素、語素與詞語搭配的綜合考查,要求考生憑藉語感,結合詞義,把握題幹前後的語言邏輯關係,選出正確答案。
3整體難度逐年加大
近年來,邏輯填空的難度逐漸提升,實詞和成語混合考查,已經不局限於簡單的近義詞辨析,而是需要分析語境、上下文進行綜合判斷。這要求考生能在動態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的意思,通過分析四個備選項中詞語的特定語境,做出正確的選擇。邏輯填空的 「邏輯」一詞在試卷中有了非常典型的體現。它的考查方式更趨向於對題幹所設置的語境以及對備選詞語前後邏輯關係的把握,對詞語本身意義的考查則相對減少。試卷中多空選擇題的比例逐步提升,試題難度逐漸加大,這就對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礎知識
邏輯填空要求應試者在對詞義有基本了解的前提下,根據題幹所提供的語境將符合要求的詞語填入空格處,使整個題幹語氣連貫,表達順暢,意義完整。
(一)實詞與虛詞
實詞指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的詞語。不能充當句子成分的詞叫虛詞。實詞主要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其中,副詞屬於半虛半實的詞,少數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可以充當實詞。
1實詞的運用與辨析
在運用獨立實詞時,需要注意不同詞性的詞語在語法功能上的區別,即哪些詞可以同哪些詞組合,怎樣組合,組合起來表示什麼關係;哪些詞不能同哪些詞組合;哪些詞能做哪種句子成分或在句子中能起什麼作用等。
2虛詞的運用與辨析
在公務員考試中,一般情況下,對副詞、介詞、連詞等虛詞的考查較多,尤其是關聯詞。
(二)熟 語
熟語指常用的固定短語,是漢語中廣為人知、約定俗成的語言形式,它只能整體應用,不能隨意改變形式和成分,也不能按照一般的構詞法來分析。熟語是習用的詞的固定組合,語義結合緊密、語音和諧,是語言中獨立運用的詞彙單位。熟語一般具有兩個特點:結構上的穩定性、意義上的整體性。熟語主要包括成語、慣用語、諺語、格言、歇後語等。各類熟語中,成語是公務員錄用考試考查的重點。
1成 語
成語即人們相沿習使用的意義完整、結構定型、表達精煉、含義豐富的固定詞組,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典故出處,如 「朝秦暮楚」 「杯弓蛇影」等。成語在表意上與一般固定短語不同,它的意義往往並非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其構成成分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概括出來的整體意義。如 「狐假虎威」,表面意義是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實際含義是 「依仗別人的權勢去欺壓人」。寫作時,恰當地使用成語能使語言表達生動簡潔、富有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