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彈扔下45秒後爆炸,B-29逃脫核爆死亡範圍,轟-6是如何做到的?

2021-01-10 谷火平觀察

雖然1945年美軍曾向日本空投了兩枚原子彈,執行任務的B-29最後也成功逃脫了核爆的死亡範圍,但這樣的成功先例實在太少了,況且美國把這些關鍵數據也捂得嚴嚴的,我國要走這條路就只能靠自己摸索與周密的策劃了。

據悉,這枚氫彈爆炸後衝擊波可達10公裡,光輻射可達18公裡遠,劃出的死亡半徑為45公裡。氫彈從打開艙門投下到爆炸總共才有45秒的時間,執行任務的轟-6轟炸機如何成功逃脫是一個嚴峻的問題。首先轟-6為了防光輻射特意進行了白色塗裝,並且在駕駛艙內壁加裝了鉛板用以防核輻射,另外在轟炸機比較脆弱的位置進行了加固,如機翼與機尾。接下來就是研究如何逃脫的問題了,否則在有限的時間內如果轟炸機沒能離開核爆最強的區域,以上的防護都不頂用,在瞬間連機帶人就會化成渣渣。

美軍作為首位使用飛機投放原子彈的國家,當時也是非常謹慎的,經過科學家的周密計算認為,B-29轟炸機在原子彈爆炸時最起碼要距離爆炸中心12.8公裡才能確保人機安全。原子彈為了達到最大的殺傷力,被設定在距離地面600米的高度爆炸,而飛機在投彈時距離地面是9.6公裡,原子彈從9.6公裡下降到600米耗時45秒。當時B-29的最大航速為574公裡/小時,相當於159米/秒,45秒能往回飛7.15公裡,投彈後原子彈拖著降落傘繼續在水平方向前行,在空氣阻力的影響下雖然會慢一些,但也能在45秒內飛出幾公裡的距離,這主要還是取決於轟炸機能逃多遠。用三角形公式大致計算得出斜邊的長度(即與爆心的距離),大約是11.5公裡。

從以上計算發現,B-29轟炸機在理論上安全的確已得到了保障,但是為了提高安全的係數,科學家們還為轟炸機設定了一個最佳的轉向角155度,這個角度是考慮到當時的風向與B-29轟炸機的性能,確保笨重的飛機在最短時間內轉向並全力逃離現場。當B-29轟炸機調好頭,機尾位置正好就是向著將要發生核爆的中心,這個措施能使得轟炸機在核爆中受到的傷害最小,相當於給這次行動上了一個雙保險。因為當年的轟炸機沒有超音速的飛行能力,因此只能通過各種複雜的計算來找到讓轟炸機獲得足夠的操作與逃命的時間,否則執行任務的飛機與駕駛員都會成為核爆的試驗品,這根本就沒有什麼失敗重來的機會。

當時我國氫彈空投是由726號轟-6甲執行任務的,轟炸機以離地10公裡的高度向核試驗場飛去,速度保持在800公裡/小時。當轟炸機到達投靶範圍時,負責投彈操作的試驗員心情過分緊張而漏了一個操作動作,首次投彈沒能成功。

轟炸機只能拐彎飛走,同時向地面指揮員請示再次投彈,經同意後轟炸機繞了一圈重新進行靶區上空,然後按照事先早已策劃好的路線與速度進行二次投彈。航速800公裡/小時相當於222米/秒,投彈的高度為10公裡,氫彈在降落傘的控制下也是45秒後才啟動爆炸程序的,據悉,氫彈是在距離地面2960米的高度發生爆炸的,轟-6在45秒內能夠飛出近10公裡,按照三角形公式一算,距離爆炸中心最少也有12.3公裡,最後我國氫彈試爆成功,而且人機也安全返航了。

相關焦點

  • 網友問:假如一顆氫彈爆炸,半徑5公裡內的人如何才能避免死亡?
    氫彈是人類目前掌握的殺傷力最強的武器,如果一個人有足夠好的防護,是有可能避免死亡的,比如有一個日本人就曾兩次經歷原子彈爆炸,而且距離爆炸對應地面中心只有3公裡,還有一個日本人距離爆炸對應地面中心只有大約300米同樣活了下來。
  • 廣島、長崎原子彈扔下數十秒後爆炸,美國投彈飛機是如何逃脫的?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扔下一顆原子彈(小男孩與胖子)。短短六天後,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原本,無數狂熱的日本戰爭分子還打算玉碎,與盟軍決一死戰,不過經過美國的兩顆「炸彈」後,那顆心徹底被澆涼了。以投向廣島的「小男孩」為例——1945年初,盟軍已經在歐洲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而日本也危在旦夕。
  • 原子彈爆炸時,跳入水中能保命嗎?日本核爆倖存者告訴你答案
    核武器的出現讓人類擁有了足以毀滅自己的力量,這樣威力強大的毀滅性武器如今已經被多個國家掌握,特別是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甚至擁有了氫彈。不過隨著《核不擴散條約》的籤署讓核武器的擴散得到了成功的遏制。對於原子彈的強大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不過也是因為求生欲有人就提出了原子彈爆炸的時候,跳進水中可以逃過一劫嗎?對於這個問題,日本倖存者給出答案。原子彈爆炸的時候會迅速裂變,在裂變的過程中釋放出威力巨大的高溫和衝擊波,衝擊波將會瞬間把範圍之內的一切建築物和生物摧毀,而高溫也讓生物死亡,因此原子彈的殺傷方式主要就是衝擊波和高溫。
  • 驚天動地:紀念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20分,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羅布泊上空同時升起了兩顆「太陽」,其中一顆「太陽」迸發出比一千個太陽還要亮的光芒。當天深夜,這條消息從北京傳出。一時間,舉國沸騰,舉世震驚。人民日報發喜報慶祝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 朝鮮「成功試爆氫彈」疑點挺多 爆炸當量為何這麼小?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朝鮮6日宣布「氫彈試驗成功」的消息,就如同核爆引發的地震一樣,迅速震動全球。氫彈向來號稱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的「獨門武器」,無論是理論還是製造都存在極高門檻。印度在該領域傾注多年心血,也未能獲得國際認可的成就。那麼朝鮮真的已掌握氫彈技術?
  • 解密人類歷史上最大當量氫彈
    代號「大伊萬」的沙皇炸彈是蘇聯於1961年10月30日投擲在北冰洋新地島的一枚三相氫彈,爆炸當量5000萬噸,在人類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氫彈的爆炸中心溫度到底有多高?大數據分析告訴你多可怕
    氫彈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研發出來的核武器之一,雖然時間過去了將近一個世紀,它在軍事上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目前世界上擁有氫彈的國家屈指可數,因為並非任何一個國家都能夠造出氫彈。那麼氫彈的工作原理是什麼樣的?它的爆炸中心的溫度到底有多高呢?現在很多人都談核色變,因為一切關於核反應的東西對於人類來說是潛在的巨大危險。
  • 核爆威力究竟多大?看看美國的塞丹彈坑和沙皇炸彈!
    要知道當年長崎爆炸的「小男孩」原子彈只有2萬噸的當量,而按照現在的標準進行核算,其實際當量只有1.5萬噸左右,但卻將長崎夷為平地,造成20萬人陸續死亡。不過在那之前,我們可以先看看它的彈坑照片,感受一下核爆的威力。1962年7月6日,美國進行了一次秘密核試驗,使用的核武器為10.4萬噸當量。此次核試驗產生一個巨大的彈坑,就是大名鼎鼎的「塞丹彈坑」。「塞丹彈坑」直徑是390米,深度82米。從空中看就像一個口大底小的圓錐體,蔚為壯觀!
  • 核爆後的蘑菇雲是如何形成的
    圖:1971年法國穆魯羅阿試驗場的核試驗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的"蘑菇雲"圖:400萬噸當量的氫彈,實際卻達1500萬噸,蘑菇雲高4萬米如果沒有重力的作用,爆炸形狀將會是球形的。核武器通常在空中爆炸(而非撞擊地面,因在地面爆炸多數能量將被地面吸收)以最大化其威力。爆炸後產生的火球瞬間開始在空氣中上升,這過程原理與熱氣球相同。其上升具有瑞利泰勒不穩定性,空氣被向上託起(類似上升氣流(英語: updraft)及煙囪)並導致被稱為「餘風「的強氣流,此時在雲頂部熱氣體旋轉形成渦環(英語: vortex ring)。
  • 百年瞬間: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特別報導《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歡迎收聽音頻我國第一顆實用氫彈爆炸現場楊國祥:楊煥民司令說,老楊,這個天氣行不行啊?下著大雪。我說,楊司令,下刀子也得幹呀,你放心,我一定圓滿地完成任務。
  • 百年瞬間丨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百年瞬間丨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2021-01-07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國現存30顆氫彈,爆炸後的威力有少大?
    許鹿希用一本《鄧稼先傳》向大家介紹了鄧稼先前前後後數十年奮鬥在核武器一線的故事,從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自從1958年鄧稼先接到命令被調去新的工作崗位後,便與妻子許鹿希和兩個不足5歲的孩子分開,一別就是28年,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枚原子彈在新疆核試驗場爆炸成功,隨後,他便又一頭扎進氫彈的研究中
  • 俄羅斯剛剛解禁的「大伊萬」核爆畫面,細節多得令人髮指
    該核爆地點正是俄羅斯國防部的6號試驗點,位於喀拉海(Karskoje More)新地島的馬託奇金沙爾海峽(Matochkin)。 俄羅斯6號試驗點的爆炸測試並沒有使用建築或者車輛來評估,而是使用自動測量設備和攝像機、地下感應器來完成。 大伊萬炸彈是從距離地面34449英尺的圖-95V轟炸機上降落的,在距離地面13123英尺的高度爆炸。而這樣的引爆距離是為了降低核爆後產生的輻射,也只能是在試驗中才會採取這樣的爆炸方式,如果是在敵對戰爭中爆炸的高度可能會降低很多,以達到更極端的破壞效果。
  • 「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本期推出: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1972年1月7日下午1點,新疆羅布泊馬蘭核試驗基地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在氣候驟變的不利條件下,彝族飛行員楊國祥駕駛強-5強擊機攜帶氫彈實彈按計劃升空。楊國祥:楊煥民司令說,老楊,這個天氣行不行啊?下著大雪。我說,楊司令,下刀子也得幹呀,你放心,我一定圓滿地完成任務。
  • 如何產生一個蘑菇雲?爆炸的「外形」蘊含什麼信息
    各種蘑菇雲和核爆照片。下面3張為世界首顆氫彈(Mike)爆炸後依次的三個狀態。  貝魯特大爆炸  這次發生在貝魯特港口的大爆炸,現場聲音震耳欲聾,據悉已造成超過135人死亡,約5000人受傷,數十人下落不明。  爆炸產生的蘑菇雲,瀰漫了城市的天際線。周圍大片建築被蕩平。
  • 如何產生一個蘑菇雲?爆炸的「外形」蘊含什麼信息
    各種蘑菇雲和核爆照片。下面3張為世界首顆氫彈(Mike)爆炸後依次的三個狀態。 貝魯特大爆炸 這次發生在貝魯特港口的大爆炸,現場聲音震耳欲聾,據悉已造成超過135人死亡,約5000人受傷,數十人下落不明。爆炸產生的蘑菇雲,瀰漫了城市的天際線。周圍大片建築被蕩平。
  • 全球只有中國還有氫彈嗎?
    核武器我們熟知的是原子彈,氫彈是核武器的一種,屬於二代原子彈,原子彈是核裂變,氫彈則是核聚變,因此也被稱為巨變彈。氫彈的威力比原子彈大,原子彈的威力通常只有幾萬噸級TNT當量,而氫彈可以達到幾十萬、上百萬,上千萬噸的威力。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後,全世界都認識到了這一恐怖武器,大國紛紛研發自己的核武器。
  • 核爆倖存者不能馬上洗頭?還不能馬上洗澡?這不是逗我玩嗎?
    核爆的幾種破壞方式核彈爆炸有幾個效應,分別是光輻射,衝擊波以及早期核輻射和和電磁脈衝效應等四種,一般對人體影響的是光輻射、衝擊波和早期核輻射和放射性沾染,我們簡單分析下幾種破壞方式。請不要小看這個光輻射,比如2萬噸當量的廣島原子彈,光輻射大約佔了7000噸TNT當量,大約29288000000000J的能量,如果一個人正面朝向核爆中心,假設他距離核爆中心1千米,人體迎風面積是0.5平方米,那麼他將獲得1165332.49J能量!大約相當於:278克的TNT爆炸所釋放的能量。
  • 氫彈的設計細節是被嚴格保密的,然而其基本原理卻是公開的
    目前的氫彈需要由原子彈來引發核聚變反應,單純使用核聚變反應的氫彈還是假想階段。核彈的擠壓原理要完成一顆氫彈的核聚變材料,主要有氘、氚、氘化鋰6。另外,氫彈常見原料也可以是鉛、鈾-238、鈽、鈹。它的爆炸過程大致是:核裂變—核聚變—核裂變。它的核裝料中,最外部是鈾-238,裡面包裹著一個氫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