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歷史及地震帶

2021-01-13 南海網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是:①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雲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我國的臺灣省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西藏、新疆、雲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於相關的地震帶上。中國地震帶的分布是制定中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重要依據。

  河北邢臺地震

  1966年3月8日至29日,連續發生多次6、7級地震。首次地震發生於邢臺地區隆堯縣以東,震級為6.8級,此後,又發生5次6級地震,以 22日發生於寧晉縣東南的7.2級地震為最大。由於災區土質鬆散,地下水位較高,古河道等因素影響,地震造成破壞損失嚴重,破壞範圍大。6.8級地震波及 142個縣市,7.2級地震破壞範圍包括136個縣市。有感範圍北到內蒙多倫,東到煙臺,南到南京,西到銅川等廣大地區。地震共造成8182人死亡, 51395人受傷,破壞房屋400餘萬間,損壞橋梁86座。災區共發生事故性火災115起,燒死16人,燒傷26人,燒毀簡易房153間。邢臺西部山區和井陘、武安一帶發生山崩300餘處,山崩飛石引起火災22起,燒山80公頃。地裂縫、冒沙、冒水現象普遍,斷續延長几十米至數公裡。地裂最寬達2米。井水上升或外溢等很普遍。滏陽河上幾座橋遭嚴重破壞。艾辛莊大橋橋面向南移動,與橋墩錯開1.8米,致使交通中斷。地震影響區域廣。天津市和琢縣有發電機掉閘,造成短暫停電現象。石家莊以西和山西昔陽等地破壞程度也較高。國務院非常重視邢臺地震,即令當地駐軍趕赴災區進行搶救。全國各地大力支援災區,派出醫療隊,支援大批食品和救災物資。周恩來總理3月9日冒著地震危險到震區隆堯縣聽取災情匯報和救災情況,慰問災區人民。震後進駐災區的醫療隊達到94支,醫務人員達到7115人。

  雲南大關地震

  1974年5月11日,大關發生7.1級地震。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區有較強烈震感。有感面積約40萬平方公裡。地震造成1423人死亡,1600 餘人受傷;損壞房屋6.6萬餘間,其中倒塌2.8萬餘間,房屋破壞區面積約2300平方公裡。極震區內木結構房屋的木構架無破壞,而土、石牆多倒塌,土擱梁房和毛石砌築石擱梁房,大多數坍塌或倒平。地震還造成山坡崩滑與地裂縫,毀壞道路,農田、水渠、埋沒村舍。最大規模滑坡的前緣衝抵小河對岸,形成高約 30米的堤壩,堵水成湖。

  遼寧海城地震

  1975年2月4日,海城發生7.3級地震。極震區面積為760平方公裡。這次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工業發達的地區,是該區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震。由於我國地震部門對這次地震作出預報,當地go-vern-ment及時採取了有力的防震措施,使地震災害大大減輕,除房屋建築和其他工程結構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損失外,地震時大多數人都撤離了房屋,人員傷亡極大地減少。傷亡人員總數為29579人,佔總人口的0.32%,其中死亡2041人,佔總人口的0.02%。傷亡人員多為老、弱、病、殘、兒童和不聽指揮的人。地震造成城鎮房倒塌及破壞約500萬平方米,公共設施損壞165萬平方米,農村房屋毀壞1740萬平方米,城鄉交通、水利設施破壞2937個,各種設備、物資也遭到嚴重損失,總計約8.1億元。地面噴沙孔大的直徑達2.5米。有一地震斷裂,長約5.5公裡,裂縫帶寬處達40米。營口市破壞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53.1%。震後,及時展開救災工作。解放軍出動了3.5萬餘人,1173部汽車,12架飛機參加救災。派進災區的醫療隊達到101個,人員3480人。震後兩天供水修復;2月7月災區全部恢復供電。災民群眾在「三防」簡易房歡渡了春節。交通和工農業生產一個月後基本上得到恢復。海城地震預報的成功取得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據推測,如無預報,人員傷亡將達15萬人左右,經濟損失將超過50億元。

  雲南龍陵地震

  1976年5月29日,雲南西部龍陵縣先後發生兩次強烈地震。第一次發生在20時23分18秒,震級為7.3級,第二次發生在22時0分23 秒,震級7.4級。這次地震屬于震群型地震。餘震活動額度高,強度大。每次地震各出現了兩個極震區。自5月29日至年底共記錄到3級以上地震2477次,其中,4.7、5.9級19次,6.2級、7.3級及7.4級各一次。這次地震使雲南省保山地區、臨滄地區、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9個縣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人員死亡98人,重傷451人,輕傷1991人,房屋倒塌和損壞42萬間。受災面積約1883平方公裡。地震引起的滑坡也造成較嚴重損失。滑坡毀壞農房180幢,稻田、牧場、森林茶園近3900公頃,破壞渠道1126條,摧毀一座裝機容量為240千瓦的水電站和三座20千瓦以下的水電站。破壞道路 185公裡,塌方量達78萬立方米。龍陵地震經歷了中期和短臨預報的過程,並在震前採取了相應的防震措施。淺層崩塌性滑坡是此次地震的典型現象。

  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發生7.8級地震。地震的震中位置位於唐山市區。這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罕見的城市地震災害。頃刻之間,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化為一片瓦礫,人民生命財產及國家財產遭到慘重損失。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嚴重波及。地震破壞範圍超過3萬平方公裡,有感範圍廣達14個省、市、自治區,相當於全國面積的1/3。地震發生在深夜,市區80%的人來不及反應,被埋在瓦礫之下。極震區包括京山鐵路南北兩側的47平方公裡。區內所有的建築物均幾乎都蕩然無存。一條長8公裡、寬30米的地裂縫帶,橫切圍牆、房屋和道路、水渠。震區及其周圍地區,出現大量的裂縫帶、噴水冒沙、井噴、重力崩塌、滾石、邊坡崩塌、地滑、地基沉陷、巖溶洞陷落以及採空區坍塌等。地震共造成24.2萬人死亡,16.4萬人受重傷,僅唐山市區終身殘廢的就達1700多人;毀壞公產房屋1479萬平方米,倒塌民房530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到54億元。全市供水、供電、通訊、交通等生命線工程全部破壞,所有工礦全部停產,所有醫院和醫療設施全部破壞。地震時行駛的7列客貨車和油罐車脫軌。薊運河、灤河上的兩座大型公路橋梁塌落,切斷了唐山與天津和關外的公路交通。市區供水管網和水廠建築物、構造物、水源井破壞嚴重。開灤煤礦的地面建築物和構築物倒塌或嚴重破壞,井下生產中斷,近萬名工人被困在井下。唐山鋼鐵公司破壞嚴重,被迫停產,鋼水、鐵水凝鑄在爐膛內。三座大型水庫和兩座中型水庫的大壩滑塌開裂,防浪牆倒塌。410座小型水庫中的240座震壞。6萬眼機井淤沙,井管錯斷,佔總數的67%。沙壓耕地3.3萬多公頃,鹹水淹地4.7萬公頃。毀壞農業機具5.5萬餘臺(件)。砸死大牲畜3.6萬頭,豬44.2萬多頭。唐山市及附近重災縣環境衛生急劇惡化,腸道傳染病患病尤為突出。震後,party中央和國務院迅速建立抗震救災指揮部。解放軍和全國各地的救援隊伍、物資源源不斷地雲集唐山,展開了規模空前的緊張的救災工作,及時控制了災情,減少了傷亡。市區被埋壓的60萬人中有30萬人自救脫險。解放軍各部隊出動近15萬人。唐山機場一天起降飛機達390架次。京津唐電網3000多人組成電力搶修隊。全國13個省、市、自治區和解放軍、鐵路系統的2萬多名醫務人員,組成近300個醫療隊、防疫隊。空運重傷員到外省市治療,共動用飛機474架次,直升機90架次;共開出159個衛生專列。各級go-vern-ment及時解決了群眾喝水、吃飯、穿衣問題。重建家園工作1976年底著手準備,1978年開始,10年後一個欣欣向榮的新唐山出現在中國大地。

  四川松潘-平武地震

  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之間發生7.2級地震。地震屬震群型,主震之後又發生22日6.7級地震和23日7.2級地震。這次地震有感範圍較大,西至甘肅高臺,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東至長沙,最大半徑1150公裡。震後連降暴雨,造成山崩、塌石、泥石流等,致使農田、道路、河床等破壞嚴重,通訊中斷。耕地被毀十幾萬公頃,糧食損失達500萬公斤,牲畜死亡2000餘頭。地震發生在人煙稀少的山區,加之震前已有預報,採取了人員撤離的措施,因此,人員傷亡僅為800餘人,其中輕傷600餘人。多數是由震後泥石流、山崩、滾石等次生災害所致。四川省各級go-vern-ment在震前建立了防震抗震救災指揮部,要求各部門做好各方面準備。地震發生後成都市及附近地區群眾,由於受唐山地震的影響,產生了嚴重的恐震心理,從而出現了驚慌、外逃、外遷、跳樓現象,給社會生活帶來影響。同時地震謠言四起,人心浮動,加劇了社會不安定狀況,造成學校停課,商店停業,廠礦停產現象。

  河北尚義地震

  1998年1月10日11時50分,尚義以東地區發生6.2級地震,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是當年中國大陸地區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災害。地震災區涉及張北、尚義、萬全和康定縣的19個鄉鎮,災區人口近17萬。地震中有49人死亡,11439人受傷,其中重傷362人,傷亡人數佔全國當年總數的83.9%。由於當地居民房屋的結構和選址不合理,房屋的建築質量和抗震性能不強,有些房屋本身就已經危險,因此,房屋破損較為嚴重,破壞面積達到650多萬平方米,其中完全毀壞175.4萬平方米。地震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94億元,佔當年總數的44.6%。與該縣相鄰的山西大同高天鎮縣遭受的直接經濟損失也達到587.9萬元。震後go-vern-ment和各方面共投入救災款項8.36億元。(中國科學院數據中心)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的地震帶,幾乎所有大地震都出自這裡,中國也有一座城市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全球最大的地震帶,幾乎所有大地震都出自這裡,地震在我們生活當中對於一般人而言是非常遙遠的一件事情。雖然我們國家這幾年也有一些相對較大的地震事件,但是總體來說,大部分人是沒有經歷過地震的,對於地理面積非常大的中國來說影響是很小。但是一說到地震,幾乎所有的人想到的都是日本,日本經常會被地震所困擾,在日本當地他們的住宅和我們也有很大的區別。日本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抗震的。
  • 昨晚孝感發生地震,信陽有震感!遠離地震帶的湖北怎會發生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26日18時36分在湖北孝感市應城市楊嶺鎮發生4.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0.87度,東經113.40度,距信陽市中心城區約150公裡。有網友可能會疑問,湖北省遠離地震帶,怎麼會發生地震呢?問題來了,不在地震帶就不會發生地震嗎?下面為大家解答這個疑問。湖北省遠離地震帶,在很多人心裡,始終覺得地震離自己遙遠。然而,這次孝感地震終究還是讓我們大家都感受到了。我們腳下的土地,似乎不如想像中那樣安全平靜。
  • 地震帶的分布
    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中海、洋脊地震帶。  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有歷史記載以來,中國大陸的幾乎所有的8級和80-90%的7級以上的強震都發生在這些斷裂的邊上。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1000次以上,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中國以佔世界7%的國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陸強震,是大陸強震最多的國家。
  • 古代地震情況以及災害地區地震帶(紀念5.12汶川大地震)
    直到今日,世界各地每天都有上萬次的地震發生。第一次發生地震久遠的已在數十億年前絕不可考,我們目前得知的最久遠人文歷史記錄只有我國古代書籍上存在些許記錄,越往後的年代記錄越為清楚,人口也越來越多,但地震帶來的災難也越來越大。以下是我國古代災害最嚴重的幾次地震情況。
  • 四川為什麼地震那麼多 中國最不容易地震的省
    常常看到新聞報導四川哪裡又發生了幾級地震,四川為什麼地震那麼多呢?在自然災害面前我們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可四川老是發生地震這是為什麼?那中國最不容易地震的省有哪些呢?  四川為什麼地震那麼多  四川的地震,與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著相關性。
  •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中國有哪些主要地震帶?
    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地震帶基本上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震中密集,在帶外地震的分布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中國地震主要分布在五個區域:臺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
  • 中國主要地震帶及歷史震中分布圖(組圖)
    雜誌2008年第6期)  中國以佔世界7%的國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陸強震,是大陸強震最多的國家  「中國是世界上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  他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死於地震的人數達55萬之多,佔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數的53%。中國人常為「我們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而自豪,卻很少有人知道中國這7%的國土上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陸強震,是世界上大陸強震最多的國家。
  • 九月地震頻發,不管是否身處地震帶,這些地震小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九月上旬,中國普洱、榆林以及日本北海道皆發生地震,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板塊的移動其實是引起地震的第一大元兇,大家可仔細對比板塊構造地圖和地震帶地圖,地震帶和板塊的邊界是幾乎重合的。
  • 四川處於哪個地震帶上 四川哪些地區位於地震帶
    6月17日22時55分,距成都240公裡,距西昌260多公裡外,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雙河鎮發生6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川渝多地有震感。中國地震臺網還顯示,此後餘震不斷,長寧縣其後又發生四次餘震,分別是3.6級、2.9級、3.0級、4.1級。此外,與長寧縣相鄰的珙縣在6月17日23時36分還發生了一次5.1級地震。那麼四川屬於哪個地震帶上?
  • ...山西並不位於地震帶,那麼這次地震主要是由於什麼原因呢?未來...
    李晉 2016-12-22 人類活動誘發地震的級別往往比較小,如果今後發生較大地震,應該還是斷裂帶的活動所致。
  • 太原確實地震了!關於山西地震帶,百度百科是這麼介紹的!
    原標題:太原確實地震了!關於山西地震帶,百度百科是這麼介紹的! 最終證實 太原確實發生地震 ▼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今天早上6時25分40分,度)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裡。 山西地震帶(來源百度百科,僅供參考) 山西省地處黃河中遊,東有太行山屹立,西、南有黃河逶迤東流,中間大同、忻定、靈丘、太原、臨汾、運城等一系列斷陷盆地呈雁列形分置南北;桑乾河、滹沱河、汾河流貫其間。這裡自古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中國華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由一系列斷陷盆地構成的山西斷陷帶,也是強烈地震活動的區域。
  • 郯廬地震帶歷史上的幾次大地震
    郯廬地震帶形成於中元古代,廣義上分為北、中、南三段,北至黑龍江,南至長江,縱貫中國大陸東部。自古至今,地震帶兩側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動從未間斷過,是一條活動狀態的斷裂帶。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1668年7月25日)發生8.5級「莒縣—郯城大地震,這次地震波及至中國東部絕大部分地區,遍及黃河上下,長江南北,其中郯城、莒州(莒縣)、臨沂及江南省淮安等府州受災最為嚴重。各地誌書中均有記載:康熙《郯城縣誌》卷9:「郯城戌時地震,有聲自西北來。
  • 中國主要的「地震帶」——分布、成因、危害與自救逃生
    1、我國火山、地震的分布我國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擠壓,地震帶十分發育。20世紀以來,我國6級以上的地震共發生800餘次,主要的火山和地震帶的分布如下圖所示,其中規模較大的火山群有:五大連池、長白山天池、卡爾達西,規模較大的地震帶有:西北地震帶、華北地震帶、南北地震帶、喜馬拉雅地震帶、滇西地震帶、東南沿海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
  •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
    二、華北地震區華北地震帶是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地震帶,東起渤海之濱的唐山地區,往西經華北北部燕山地區至五臺山,然後轉向西南往山西汾河流域、過黃河向西經渭河流域至寶雞市附近,全長1500多公裡,該地震帶歷史上發生過多次8級大地震。「華北地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
  • 安徽地震帶多不多,有可能發生大型地震嗎?為什麼?
    並且在歷史上的大小地震都有,我們看下數據就明白了,所以嚴格的來說,只要存在地震帶的區域都可能發生大小不一樣的地震,這裡面就跟地震活動情況存在關係,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安徽的地震說明,看看為何說,發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
  • 地震科普|地震科學知識之為什麼會發生地震(三)
    1什麼是城市直下型地震城市直下型地鎮就是震源在城市地底下的地震。這是一種對城市威脅最嚴重的地震,也是城市防震減災最應重視的地震。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6級地震,就屬於城市直下型地震。3斷層與地震有什麼關係在地殼及其表面,大規模的線狀分布的破裂構造被稱為斷層。曾發生和當代可能再發生地震的斷層,稱之為活動斷層。構造地震多是因活動斷層的運動造成的。4什麼是地震帶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
  • 圖解中國地震帶 20世紀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
    清晰了解斷裂帶的分布情況,對降低地震風險,指導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等都具有重大意義。北京奧運會主場館的建設成功地規避了斷裂帶,安全性得到了保證。蘇州地區歷史上發生的地震並不多,斷裂帶的分布也相對較為稀疏,但居安思危對地震的警惕還是不應放鬆。地震來了!
  • 中國東部史上最大地震,為何發生在山東境內?
    中國是一個遭受地震災害頻繁的國家。尤其在東部地區和西南地區,由於處於地震帶上,板塊運動頻繁,所以這裡活躍的板塊運動也會誘發規模較大的地震。相比之下,人口稠密的中國東部地區,大地震似乎比較少見,比如唐山大地震,邢臺地震等。
  • 中國四大地震帶靠譜嗎?
    其次,地震帶是有的,國家地抗震規範裡不同地區的抗震級別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地震帶不等於預測(更別提預報)。我不知道你所說的四大地震帶是指哪四大?網上流傳的李四光的版本?但不管這四大是誰提出的,我們都要以最新的研究成果為準,因為科技在不斷進步,我們不可能守著幾十年前的東西信奉,卻對最新的成果不管。
  • 地震科普 | 地震科學知識之為什麼會發生地震(三)
    曾發生和當代可能再發生地震的斷層,稱之為活動斷層。構造地震多是因活動斷層的運動造成的。4什麼是地震帶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帶。從全球來看,地震帶基本上分布在板塊交界處。在地震帶內地震分布密集,在地震帶外地震則分布零散。地震帶常與一定的地震構造相聯繫。全球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