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挫傷在消退前,會出現一系列顏色變化呢?我能理解它們為什麼會變成紅色或紫色,但怎麼解釋它們會變成淺黃綠色呢?雖然受傷時出現損傷和出血是不可避免的,但為什麼經常在一兩天後才出現呢?
血紅素分解的產物是膽綠素,它是綠色的,然後是黃色的膽紅素,是淺黃色的,是由人體正常分泌的一種膽汁成分,分泌出來的膽汁本身有助於消化脂肪,它可以有效地再循環使用。在某些病理狀況下,人體內聚集過量膽紅素,如肝炎,會使皮膚黃染,也稱為黃疸。有時在新生兒中會出現這種現象。再後來,挫傷部位的碎片清除,顏色消退。紅細胞在發揮作用後經歷相同的過程。稱為巨噬細胞的白細胞在脾、肝、骨髓和其他組織內將死去的紅細胞裂解。膽紅素被肝攝取,在肝內被轉化為膽汁而用於食物的消化。就是膽紅素使得糞便擁有它們的顏色特徵。
有時,淤青要到撞傷後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因為損傷可能發生於人體深部組織。人體的皮下部分當然並不是一堆無組織的結構——它有被纖維組織分隔開來的肌肉和器官(我們可以從市場買一塊肉,觀察其中的連接部分,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現象)。
當血液從損傷血管中漏出時,經常會因這些纖維組織,而使得血液不能馬上滲透到皮膚表面,或者是要花一點時間才能通過皮下組織擴散開來。因纖維組織鞘的存在,淤青偶爾會出現在初始受傷的遠隔部位——漏出的血液在此鞘下運行,直到纖維組織的末端才滲出。
有問題發送到discovertech@163.com
更多精彩內容 請點擊 網易探索頻道 查看更多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