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白玉蝸牛種螺的選擇,以及如何餵養,快來了解一下吧

2020-11-21 水繞蘆花月說三農

種螺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產量的多少、效益的高低和養殖的成敗。因此做好種螺的選育,不僅是保證和提高蝸牛繁殖率的先決條件,而且亦是首要的技術環節。

一、種螺的選擇

種螺選擇的主要標準是:1.健壯肥滿;2.粘液多,在縮殼時有少量誕水流出;3.無病無破損;4.肉色白嫩,外殼色澤光潔,條紋清晰;S體重在35克左右,要餵養到4個月以上,選好後噴水促進運動,活動量旺盛者即可入選,實踐證明經選擇的種螺,既利於培養,又利於養殖,種螺的培育應從幼螺抓起,逐步擇優選育培養方可。

白玉蝸牛,種蝸牛個體體重在50克以上,腹足潔白,若導深黃色或灰黑色,不宜作種用。一般以2-3年齡的蝸牛為好。

二、種螺的餵養管理

種螺放入育種箱或養殖池後,在產卵和孵化前必須做好種螺的餵養管理工作,以促進其性腺發育、提早繁殖、多產卵。主要工作有飼料、溫、溼度調節、餵養土以及殘食、糞便的清打等。

1.放養密度

種螺放養密度不宜太大,密度過大,容易損壞產出的卵。密度過小,其交配的機率小,產卵也就少。因此種螺放養的密度要適當,一般每平方米放養100-130個種螺。高度20cm,面積45平方釐米的育種箱內可養種螺20隻。

2.飼料

投餵以青綠飼料為主的種螺,其性腺發育較差,產即時間間隔較長,產卵個數少;而投餵含有豐富蛋白質的動物性飼料,不但產卵時間短,而且產卵個數多。

種螺的飼料:

一般要投餵綠色、多汁、營養豐富的植物性飼料,如萵黃、南瓜、山芋藤葉、瓜果皮葉等。精飼料,如米糠、麥麩等;動物性蛋白質飼料,如魚粉、魚肝油乳劑、近蚓粉、河蚌、鱔粉等;以及礦物質飼料,如貝克粉、蛋殼粉、骨粉、陳舊石灰粉等。

投餵種螺的飼料必須新鮮、清潔,不能投餵黴爛變質、噴過農藥和有毒的飼料。投腐敗的飼料,會導致微生物和小蟲大量繁殖,從而危害種螺。攝食有毒飼料後會發生中毒現象,過量會立即死亡。蔬菜、瓜果葉、野菜野草等青飼料,要用清

水洗淨後再投喂,不要過夜,以防腐爛變質。

投餵量要根據種螺吃食情況來定,要求吃飽,一般每天傍晚投餵一次,每次投餵量應以下次投餵時正好吃完為宜。

投餵時,先將殘食打掃乾淨,再投餵新鮮飼料。

3.餵養土

泥土對種螺的繁殖和發育起著很大的作用。種螺具有在疏鬆、溼度適宜的泥土中挖穴產卵的習性。因此,在餵養箱或池內要鋪放肥沃、鬆軟的菜園土,以適應其在泥土中挖穴產卵的習性。箱底鋪放的泥土厚度為8-10cm,泥土溼度為30%~35%。若泥土過分乾燥,種螺鑽入泥土中產卵,不但費力,消耗能量多,而且產出的卵也由於大量失水變成空殼。若泥土過溼,溼度超過65%,泥土板桔,致使種螺無法生活而群集在箱壁L.棲息,很長時間不產卵,即使產卵,也會黴爛。同時,過溼的環境,還易尊生細菌和雜蟲,使種螺感染肺結核等病症。此外,由於種螺鑽入泥土中產卵,會把糞便、食物碎屑、粘液帶入七中,種螺進入飼料盤取食和食後返回時都要從泥土上爬過,也會把食物屑帶到土上,引起黴變腐爛,影響種螺生長。

泥土對種螺的生長、產卵關係密切,主要注意這幾點:

(1)泥土過溼和很髒,應更換泥土。一般1~1.5個月更換一次,以保持泥土的疏鬆、清潔,利於種螺生長、繁殖。

(2)為便於種螺在疏鬆的泥土中產卵,可在泥土中摻人定比例的砂子,一般比例為2份泥土,1份砂子或多一些。

4.溫度

溫度對種螺的繁殖關係極大,交配產卵的最適溫度是23-30℃,溫度在17℃以下,種螺停止交配和產卵,漸漸進入休眠狀態。如溫度上升至35℃以上,也停止交配,或少量產卵,進入夏眠狀態,以度炎熱的夏天。

在溫度掌握上應注意以下兩點:

(1)盛夏高溫季節,可增加噴灑水次數以降溫;室外養殖的可在餵養池上架棚,種上絲瓜、冬瓜等藤蔓較長的作物,起遮萌降溫作用。

(2)人秋後氣溫低於17℃時,即將種螺轉入溫室餵養。室溫應控制在20~25℃。在這樣的溫度環境中,種螺能繼續攝食、生長、交配、產卵。

5.溼度

種螺對溼度的要求比較高,一般要求85%左右的空氣相對溼度。如餵養箱或池內的空氣溼度過低,種螺不甚活動,螺口會出現較多的粘液膜,而過量的粘液膜沾土後會招致細菌繁殖,使粘液發臭,汙染自身,導致種螺大量死亡。尤其在高溫季節,若用水過少,2-3天不灑水,箱、池內空氣比較乾燥,螺體內就會失水,代謝失調而停止產卵。空氣溼度低於40%時,種螺就會較長時間吸附在箱、池壁上或鑽入土中,不活動也不採食。溼度低於30%時,種螺肉體縮入殼內,分泌粘液膜將殼口封閉,進入休眠狀態。若急劇變幹,螺口粘液迅速蒸發,散失水分,致使肉體乾癟縮入殼內而逐漸死亡。

溼度對種螺的生長、繁殖十分重要,在用水上應掌握:

(1)春秋比較涼爽的季節,每天可噴灑水一次。在6-9月氣溫較高時,每天早晚各噴灑水一次。

(2)投餵青菜、瓜皮之類的多汁飼料,以滿足螺體對水分的要求。

(3)在種螺活動盛期,每隔2-3天,把種螺捉在籮筐內對其淋水一次。

(4)若螺體粘液過多,螺殼沾滿泥土,可把種螺放在籃子裡放入水中淘洗。淘洗時,可用手輕輕翻動,直到把粘液和泥洗淨為止。

相關焦點

  • 白玉蝸牛怎麼養殖,白玉蝸牛養殖方法
    這裡重點介紹一下木製飼養箱的製作方法: 飼養箱的規格可根據飼養室面積確定。飼養箱加蓋後的高度應在20至25、長60、寬45釐米左右,板材厚度為1.2釐米,較好用杉木板或其它舊木板,飼養種蝸牛的飼養箱不必清縫,有利於通風透氣和觀察灑水。放養小蝸牛的飼養箱則應做得嚴實一些,以防外逃。
  • 雲耕時代白玉蝸牛養殖必須知道的常識
    選擇適應性強,大小適中(一般在30克以上),肉質潔白,飽滿沉重,反應靈敏的,並在室內養殖的白玉蝸牛做種。據一些養殖戶的經驗,種螺的精飼料配比是:玉米粉40%、麩皮30%、黃豆粕13%、乾酵母2%、魚粉5%、貝殼粉10%,有條件的話,還可適當加點蛋氨酸、賴氨酸,這對促使其性腺發育有很大好處。2、適當增加光照。常說白玉蝸牛有喜暗畏光習性,實際上白玉蝸牛的生活、生長、繁殖也需要一定的光照。
  • 白玉蝸牛的養殖: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不少人都採取了人工化養殖,不斷地擴大規模,滿足市場的巨大需求,對於正確的養殖方法也是需要掌握的,對此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準備工作原來蝸牛都屬於在野外生長的物種,而白玉蝸牛是通過人們長時間的飼養,進行不斷的改良形成的新型品種,在人工餵養的過程中,首先要給它們創建一個非常適合生存的環境,才能夠讓它的生長和繁育速度加快。
  • 白玉蝸牛的養殖技術,養殖白玉蝸牛的注意事項,一起了解下!
    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農民的養殖也變得越來越廣泛,而養殖白玉蝸牛可以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並且白玉蝸牛全身都有經濟價值,人們對白玉蝸牛的需要也越來越大,因此很多農民選擇養殖白玉蝸牛,那麼白玉蝸牛應該怎樣養殖?那麼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 廣西眾創農業 正確認識養殖白玉蝸牛的各個期間
    廣西眾創農業 正確認識養殖白玉蝸牛的各個期間白玉蝸牛,因其頭、腹、足潔白如玉,故稱為「中華白玉蝸牛」,簡稱「白玉蝸牛」,系中國獨有品種,以人工養殖為主。白玉蝸牛是雜食性動物,一般以綠色植物為主,尤其喜食多汁瓜果和綠色植物的葉片,各種綠色植物及糠麩均可作為白玉蝸牛的食療。
  • 白玉蝸牛的養殖指南:飼養之前要了解這些技術
    白玉蝸牛常被作為運動員補充營養的食品,因為它能夠迅速增加體內蛋白質和胺基酸的含量,同時也是太空人的特供食品之一。目前來說,我國關於白玉蝸牛的養生食品已經開發到了十多個系列,在美容護膚行業更是達到了搶手的程度,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飼養白玉蝸牛?在飼養之前又需要認識哪些技術?做好哪些準備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 農民養殖白玉蝸牛到底能不能掙錢?記養白玉蝸牛的阿輝
    幾年前就在網上以及各媒體裡聽說養蝸牛掙錢,大家都以為現在網上的騙局太多了,也就不怎麼在意。可是這我們村裡阿輝,這兩年養殖了蝸牛以實際經驗告訴大家養蝸牛效益可觀。阿輝告訴我們,養殖蝸牛其實並不難,因為有三點,第一蝸牛的繁殖驚人的厲害,蝸牛是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的動物,經過四個月餵養,體重達到50克左右時,性即成熟,兩隻蝸牛在一起很快就繁殖,一個蝸牛每2個多月就要繁殖一批,每一批都有一百五十多個小蝸牛。每年可以產很多批。
  • 蝸牛吃什麼 蝸牛喜歡吃什麼
    蝸牛是一種常見的陸生軟體動物,已經生活在地球上。蝸牛有很多種,約有25,000種,分布在世界各地。由於蝸牛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因此它們是國外非常受歡迎的動物,在世界四大名菜中排名第一。那你知道蝸牛吃什麼嗎?下面就來看看蝸牛喜歡吃什麼吧!
  • 號稱畝產萬元,早幾年無人養殖的白玉蝸牛,是如何再度翻紅的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介紹的是早幾年已經無人養殖的白玉蝸牛是如何再度翻紅的,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白玉蝸牛原產於非洲,是非洲一種可食用的大蝸牛,西方國家食用的蝸牛大多都是這個品種,因此在國外白玉蝸牛非常走俏,深受不少國外友人的喜歡。
  • 白玉蝸牛的野外養殖技術
    其實野外養殖才更適宜白玉蝸牛的養殖條件,雖然養殖效率不如人工養殖的高,但是更容易養殖出高質量的蝸牛。一、野外養殖蝸牛的好處首先,白玉蝸牛本身具有生長較快的特性,野外更能夠滿足白玉蝸牛的養殖條件和需求,尤其是對於溫度、溼度和飼料這三大因素的需求。
  • 沁陽市教育局駐村幫扶貧困戶 教農戶養殖白玉蝸牛開拓致富新方向
    在沁陽市的東高村,當地村民就在沁陽市教育局工作隊的幫扶下引進了白玉蝸牛特色養殖項目,教農戶養殖白玉蝸牛開拓致富新方向。初冬的早晨,在沁陽市西鄉鎮東高村,村民靳金花正在自己的蝸牛房舍裡忙著,查看溫度,檢查孵化情況,準備飼料。看著家裡一隻只潔白如玉的蝸牛在石板上緩緩蠕動,靳金花十分高興。
  • 養殖蝸牛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蝸牛能帶來的益處
    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以下三點:一、蝸牛屬夜晚出動物,投餵食物最好在接近黑天的時候,尤其在夏季,一些瓜果植物葉等容易將水分揮發掉;飼料放的時間太長將會慢慢的腐爛,在快天黑的時候給蝸牛餵食可縮短存放時間,保證我們的食物良好度。投餵飼料的時候,可和清水一起,供其食用。二、投餵的青飼料、精飼料應合理搭配。
  • 白玉蝸牛的繁殖技術
    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人工養殖只要控制好溫、溼度,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幼蝸牛6月齡達性成熟,交配受精後10天~15天產卵,多將卵產在洞穴內、菜葉上或海綿上,呈團塊狀。卵為橢圓型,有乳白色石灰質外殼,比綠豆稍大。每次產卵100粒~200粒,年產3窩~8窩。卵產出後可收集放入盆內或木箱內孵化,卵上面的粘液、糞便等不必擦洗。
  • 白玉蝸牛的特性及飼養注意方面(簡版)
    白玉蝸牛交配後,每次少則一兩顆,多則上百顆。 交配時間,一般在黃昏或夜裡,也有少數在白天,每次的交配時間,少則幾十分鐘,多則數小時,交配後約經半個月左右開始產卵。 臨產前停止取食,選擇產地,正常情況下將頭部鑽入飼養土中,將卵逐個排出。
  • 夏季養白玉蝸牛有哪些管理要點?溫度保持在26度,飼料一定要新鮮
    相對來講,白玉蝸牛比較好養,不過要想實現豐產豐收的目標,在夏季養殖還是需要掌握全面的養殖技術的,下面,就這些問題來給大家進行詳細的講解。在南方地區的夏天,氣溫往往都是三十度以上的情況居多,也不乏有三十五度以上,甚至是四十度以上的極端天氣,這種條件之後,對於白玉蝸牛來講無疑就是個不小的考驗。
  • 廣西眾創農業 白玉蝸牛粘液作用
    1.蝸牛粘液能有這樣的功效主要是因為其粘液中富含膠原蛋白(具有保持水分的功效)、彈力蛋白(可防止皺紋提早出現)、尿囊素(有效修補傷痕,幫助皮膚對抗自由基,具保溼、傷口癒合、抗發炎、剌激細胞再生及舒緩的作用)和葡(萄)糖醛酸(去除老舊角質,加速細胞再生、減少皮膚皺紋及疤痕)等營養成分
  • 白玉蝸牛養殖怎麼樣?湖北喜豐九號蝸牛經驗豐富,養殖有前景!
    白玉蝸牛養殖怎麼樣?喜豐九號蝸牛養殖可以放心投資,蝸牛蛋白質中富含人體必需的胺基酸,種類達20種,另外,還含有多種其他營養成分,如:鈣、磷、鐵、硫胺素、葡萄糖、肝糖等碳水化合物。蝸牛養殖可靠嗎?喜豐九號蝸牛養殖綜合利用價值高,蛋白質高,低脂肪,含有多種營養成份,已經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其銷路暢通,是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
  • 雲耕時代白玉蝸牛養殖的基本知識,值得一看!
    在養殖蝸牛前,要對蝸牛養殖的知識有一定的掌握,比如了解蝸牛的基本習性,做好蝸牛養殖的前期準備工作、飼養管理等,才能養好蝸牛,產生效益:
  • 確山三裡河創業致富,走出農村的白玉蝸牛
    肉色潔白如玉,故稱為「白玉蝸牛」。腹面有扁平寬大的足,足部分泌滑膩白潤的粘液。外套腔頂壁富有血管為肺呼吸空氣。軀幹旁與螺體相接處有一小圓孔通於肺。雌雄同體生殖孔開口在頸部右大觸角後方。行走時將身伸出殼外,遇到驚擾時則頭身皆縮入殼內。
  • 蝸牛是不是昆蟲?
    蝸牛別稱蝸婁牛、駝包蜒蚰等,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蝸牛是不是昆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