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泥土而脫凡塵——淺談琥珀中的「古蟬新義」

2020-11-23 點滴文苑

琥珀,是植物樹脂滴落後被掩埋,經數千萬年的地質變化後形成的化石。樹脂在滴落過程中會粘附自然界中的蟲,蟻,蠅,蟬等昆蟲,也會有植物的花,葉,莖,芽等等在其中,琥珀中所包裹的物體給科學家提供了千萬年前生存環境中的直觀標本,同時,我們也有幸能看到大自然恩賜給我們千姿百態的生動畫面。今天主要圖示琥珀中的昆蟲: 蟬。

蟬與禪同音,因此人們賦予蟬很多美好的寓意。蟬形的雕刻佩飾,圖案造型,民間甚是流行,尤其是漢代的玉蟬,更是達到禪文化新的高度,玉蟬料好形美,其簡潔幹練,率真流暢的刀法在歷史上讚譽為「漢八刀」。我們暫且不討論其精湛的工藝,重點說說玉蟬優美的造型。

北方見到的蟬多為大頭肥肚長翅膀,(我稱為胖蟬)漢代玉蟬大多數造型為平頭齊尾的瘦蟬,我一直在想那有這樣蟬的造型,莫非是「糧草」不足,或是古蟬「瘦身」,直到最近看到多米尼加琥珀中出現完整的蟬的標本,我才參悟到:我只看見過胖蟬就認為沒有瘦蟬,這是認知上極大的誤區,我們沒見過的東西只是事件發生的時空與我們沒有交集,無論你看見或看不見,事件卻是存在或者正在發生。

而多米尼加琥珀在千萬年前所包裹的蟬品種繁多,從外觀上看有大翅蟬,尖頭蟬,瘦體蟬,長身蟬等等,稀奇古怪,形體各異。最奇特的是發現有「瘦蟬」,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蟬」。千萬年前琥珀中的「古」蟬標本與幾千年前的漢代玉蟬形制極為相似,是偶然相遇還是自然的結果已無法考證,但是「同蟬異曲」之妙確實給人帶來視覺的享受和無盡的遐想。

科普文章中是這樣記載的:

蟬科Cicadidae,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六足亞門-昆蟲綱-有翅亞綱-半翅目-頸喙亞目-蟬總科(同層次的有:角蟬總科、沫蟬總科、葉蟬總科、蠟蟬總科)的唯一一科。雄蟲發音響亮。常見的蟬科動物是蟬,俗名知了。全世界已知約3000種,中國約100餘種。

蟬俗稱「知了」,取其叫聲,譽為「一鳴驚人」。用其諧音蟬(纏),掛佩飾於腰間,美其名曰「腰纏萬貫」。成熟的雌蟬在交配後以極為鋒利的產卵管將卵產在較嫩的樹枝裡,細小的樹枝折斷後掉落地面,蟬卵會孵化成幼蟲蟬蟻,蟬蟻鑽入泥土中,要在地裡蟄伏三,五年,最長的據說要十七年。經過多年的蟄伏,夏季,蟬會破土而出,並且脫去泥塵附體的外殼(我們稱知了猴,既蟬蛻)完成了生命中的蛻變羽化,帶著震動的鳴想(響),從地下飛向了空中,「知了」,「知了」,訴說著自己的經歷。人們把蟬視為品行高潔,出於泥土而脫去凡塵的象徵。或許這就是禪(蟬)文化經久不衰的其中原因之一吧。

作者:承波

圖片由琥珀收藏愛好者趙洪傑提供

2020年7月2日

相關焦點

  • 波羅的海琥珀原礦石,有兩種獲得方式
    土裡挖出的琥珀,多扁平,有泥土很多喜愛琥珀的人都愛問一句話,世界上大多數琥珀都是挖礦獲得琥珀,唯獨波羅的海琥珀除了挖礦以外,還能在海裡獲得琥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海飄琥珀,怎麼獲得呢,基本上是等海邊(這個海就是波羅的海)颱風結束後,拿個網子直接去海邊撈,運氣好的時候可以撈到不少,只到今天,還有不少人靠撈海飄琥珀生活,
  • 從泥土中提取出古人類DNA
    從泥土中提取出古人類DNA 2017年06月19日 09:00 來源:文匯報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在西班牙「埋骨地道」遺址,研究者從這裡的沉積物中提取到了尼安德特人的DNA。
  • 天然有機寶石「琥珀」的成因
    其實,人們在很早以前就已經發現了琥珀,但是琥珀的形成,始終都讓世人感到迷惑。唐代詩人韋應物在《詠琥珀》一詩中生動地描繪了琥珀的成因:「曾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猶可觀。」這首詩就是說琥珀是留存千年之物。
  • 科學界難題:我們能像《侏羅紀公園》那樣從琥珀中克隆出恐龍嗎?
    《侏羅紀公園》這部國外大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影片裡最讓人記憶深刻的莫過於那個鑲有琥珀的拐杖,侏羅紀公園的創始人哈蒙德提取了琥珀裡面蚊子的血,並藉助蚊子血裡的恐龍DNA,培育出各種種類的恐龍。
  • 英國考古專家在琥珀中,發現了史前蜱蟲,難道用它可以復活恐龍?
    片中講的故事是:科學家偶然情況下,發現琥珀中封存的蚊子體內存在恐龍的血液,進而提取DNA復活了恐龍,在現實世界,這件看起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沒想到真的被專家碰到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樹脂滴落,掩埋於泥土中千萬年,最終形成化石,甚至有的化石內部還會包含有小昆蟲,琥異常精緻綺麗,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與研究價值。這一日正是秋高時節,英國古文物研究專家來到了緬甸,打算尋找一些有價值的古文物,當然,第一目標還是對恐龍化石的搜尋,畢竟這個存在於近億年之前的神秘物種,曾經主宰了整個世界,最後卻莫名消失,可以說,恐龍化石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 仙墜凡塵手遊攻略及app下載
    遊戲介紹仙墜凡塵手遊官網版是一款畫面唯美夢幻的修仙RPG手機遊戲,異性雙修,共渡天劫,靈寵神獸,自由捕捉,還能離線掛機,裝備隨心定價自由買賣,超值福利讓你拿到手軟!仙墜凡塵手遊官網版,高清3D仙俠世界,等你來戰哦!
  • 琥珀裡竟然有恐龍!邢立達老師帶你探索琥珀中的恐龍世界
    如果我說有人在琥珀中發現了恐龍你會相信嗎?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邢立達老師所在的團隊就在緬甸發現了世界上第一枚恐龍琥珀。琥珀是如何形成的?被琥珀包裹的是哪種恐龍?邢立達老師購買了這塊琥珀後,立刻回到國內,將它帶到了同步輻射實驗室,用顯微CT的方法,給這塊琥珀做了一次全方位的掃描,以獲取它的三維信息。經掃描發現,琥珀中是一條長著原始羽毛的恐龍尾部,證實了邢立達老師的猜想,這塊琥珀也成為了人類發現的第一塊琥珀恐龍化石。
  • 世界上最完整琥珀古鳥被發現:封存在7釐米琥珀中(圖)
    (製圖毛宇昂)  2月2日,中加美等國的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布,他們在一枚距今約一億年的白堊紀琥珀中發現了一隻如蜂鳥般大小、幾乎完整的小鳥,這也是目前為止世界範圍內發現的最完整、最古老的鳥類琥珀標本。  緬甸7釐米琥珀中 發現世界最完整古鳥  此次新發現的標本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這也是現在世界上唯一能發現白堊紀古鳥琥珀的地區。  據火山灰測定,此地的琥珀距今約一億年前,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
  • 地球上的生命之謎——琥珀中的生命
    1983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生物學家波納,對一塊波羅的海琥珀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塊琥珀的內部,包裹著一隻4000萬年前的小蟲化石。波納得到了這塊琥珀,他被這塊琥珀所存在過的那個久遠的年代而深深吸引著。波納並沒有想把琥珀作為裝飾品來佩戴,他感興趣的是包裹在琥珀中的小蟲子。波納用刀子輕輕地將琥珀剖開,卻意外地發現這隻4000萬年前的小蟲子沒有腐爛,它的柔軟組織仍保存的十分完好。
  • 交配時變成了琥珀化石,出土後還要被人類圍觀欣賞
    除了遺骸類的化石,還有種特殊的「植物化石」,它便是琥珀。古代人不知道琥珀是化石,只欣賞它豔麗的顏色,王公貴族們會請工匠對琥珀進行加工,最後佩戴在身上,當作裝飾物。石炭紀時期,裸子植物開始大規模繁衍,它們在高溫狀態下會分泌出一種特殊的樹脂,這就是琥珀的前身。樹脂從高處掉落下來,不小心砸到了一些小傢伙,比如蟲子和螞蟻,那它們就會一起被泥土掩埋。
  • 《凡塵仙緣》神通心法怎麼搭配 神通心法搭配推薦
    導 讀 在凡塵仙緣手遊中神通心法究竟該怎麼搭配呢?
  • 「真實的白堊紀,琥珀中的恐龍世界」講座精彩回顧!
    1月11日上午,「首都科學講堂」之《真實的白堊紀,琥珀中的恐龍世界》活動在北京科學中心火熱開講。本次活動主講嘉賓是知名青年古生物學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邢立達老師。2016年開始,邢立達老師在緬甸琥珀中陸續發現了全世界首例古鳥、恐龍、雛鳥、介形類、青蛙等,引爆了科學界。此次活動現場,邢老師通過大量的圖片和觀眾分享了琥珀的相關知識以及自己發現恐龍琥珀、古鳥琥珀、蛙琥珀的故事。活動一開始,邢老師通過大量的恐龍化石照片和恐龍復原圖,向大家介紹了我們熟知的恐龍形象,以及被發現的世界上第一隻帶毛的恐龍、第一隻會飛的恐龍。
  • 琥珀中首次發現海洋動物菊石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聯合團隊報導了保存在一枚緬甸琥珀中的菊石、螺類、節肢動物等化石集群,表明該琥珀森林位於熱帶海濱地區,環境類似於當今的一些熱帶海岸森林。該研究為緬甸琥珀年齡提供了直接證據,並為琥珀埋藏學和白堊紀森林生態環境分析提供了新見解。
  • 琥珀的特質,反而成就了琥珀
    琥珀在我國古代除少數民族大量使用外,漢族也有佩戴的傳統蘇軾曾在詩中描寫琥珀裝腰佩,龍香入領巾,描述當時的時尚女性把琥珀戴在腰間,香水抹在脖子上。但琥珀中的金珀、血珀都是可以做到晶瑩剔透!並因琥珀是有機類寶石,遇冷不冷,遇熱不熱,雖晶瑩剔透但不拒人千裡!
  • 【蟲來如此】琥珀中的囓蟲
    囓蟲目(7788繪)l  頭大,活動自如;l  下口式;Y形頭蓋縫顯著;l  觸角長,絲狀,13~50節;l  口器咀嚼式,明顯特化,下唇基十分發達,呈球形凸出;l  複眼大而突出,左右遠離;l  具長翅型、短翅型、小翅型和無翅型的種類;l  胸部發達、隆出,有翅種類前胸退化似頸狀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保存完好的史前螳螂
    網易探索4月29日訊,最近,日本科學家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保存完好的8700萬年前的史前螳螂屍體,這一發現推翻了美國科學家有關史前螳螂沒有刺的論斷,在這個螳螂身體科學家發現了有2個突刺,據日本科學家介紹這隻螳螂屬於白堊紀時期螳螂和現代螳螂的中間過渡種類,很可能是一個新種類。
  • 何明亮/王鑽開脫琥珀醯觸發肽自組裝:線粒體活性調節活細胞成像
    肽前體1和2可以被SIRT5脫琥珀醯化,分別生成纖維形成結構單元3和4。(b)由SIRT5在體外觸發的自組裝過程的示意圖。(c)通過內在化的肽前體與SIRT5酶的特異性相互作用,在線粒體內細胞內纖維形成的示意圖。
  • 兩隻蒼蠅交配時,不幸變成琥珀,4100萬年後才被科學家發現
    導語:兩隻蒼蠅交配時,不幸變成了琥珀,4100萬年後才被科學家發現!湖泊的形狀更是多種多樣的,因為琥珀的形成是由於松樹柏樹等分泌汁液的樹木,滴落在植物或動物上所形成的固化物。其表面常常保留著樹脂的流動性,相當的活靈活現,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會去收藏琥珀。
  • 第93集 我國研究者在琥珀中的新發現
    還有少部分化石,比如中國遼寧等地的白堊紀化石,保存在非常細膩的沉積巖中,軟組織在巖石上留下了精細的印痕,雖然保存了大量重要細節,但這也只是組織的印痕而非動物本身。像今天這樣,直接在琥珀中找到古鳥類軟組織,還真的是第一次。想要知道發現完整的古鳥類化石來之不易的原因,我們就必須得了解,琥珀裡究竟都能保存些什麼。要知道,琥珀是樹脂經地質作用所形成的化石。
  • 琥珀蝸居古老生物什麼情況 琥珀對考古有哪些意義
    琥珀是又樹脂經歷了數萬年時光所形成的化石,除了精美的外觀,琥珀還常常因為包含古老昆蟲、動物或植物碎屑等,而具有極高的考古價值。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一顆琥珀中發現了蝸居古老生物,這枚硬幣大小的琥珀中,包含40多個古老生物,這些物種均已滅絕。但是其中有一些卻和現在的蟑螂、蟎蟲、蚊子、蒼蠅等生物有一定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