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實現穩定量產—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近日,由中科院理化所產業化公司中科富海聯合寧夏深燃眾源公司實施的「BOG(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項目,打通了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實現了每小時40升液氦量的運行穩定,達到了項目設計的要求。

氦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稀有氣體,也是已知沸點最低的氣體,其具有不易液化、穩定性好、擴散性強、溶解度低等性質。氦氣用途廣泛,小到氣球充氣,大到醫療科研、航天軍工等,都有氦氣的身影。由於其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質,氦氣是一種不可替代、關係國家安全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稀缺戰略資源。

由於我國是貧氦國家,雖然有些天然氣田含氦,但氦的含量很低,直接提取氦的成本極高,大部分的氦氣都依賴於進口,而美國是第一大產氦國,我國的氦氣資源安全形勢非常嚴峻。一旦氦氣進口途徑被切斷,將會極大制約我國高端裝備製造和運行、前沿科學研究等領域的發展。

多年來,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團隊在大型低溫製冷設備研製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基於這些成果,理化所聯合社會資本和科研團隊,成立了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中科院理化所及中科富海與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開展合作,啟動BOG提氦項目,從天然氣中提取氦氣,助力企業增加產品附加值。經過近兩年的開發,合作各方攻克了系列技術和工程難題。

「氦液化器改進調試是整個項目的關鍵階段之一。我們從今年4月份就實現了氦液化器正式開機。4月中旬開始液氦杜瓦積液,經過測試,最終液化率大於每小時40升。」中科富海總經理高金林介紹。

至5月份,氦液化器內純化最終處理能力達到24標方/小時,並通過穩定性測試,液化率大於40升/小時。5月21日,合作方順利完成催化脫氫裝置單機調試。直至7月21日,BOG提氦打通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達到設計要求。

「從天然氣中提取珍貴的氦氣資源,為我國氦資源保障提供了新思路,也有利於提升天然氣綜合利用效率、提升液化天然氣工廠的經濟效益。」高金林表示,下一步,中科富海將推動該技術複製到深燃公司的二期和定邊工廠,屆時有望實現年產液氦50萬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更加顯著。

據悉,整個大鄂爾多斯盆地天然氣產能400億立方米,具備提氦基礎的LNG(液化天然氣)工廠近30個,通過中科富海的BOG提氦技術能夠實現氦氣每年產能300萬立方米,將有效解決我們國家氦氣的戰略需求。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通過科技...
    2020年11月13-14日,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大型液化天然氣裝置閃蒸氣提取高純氦技術開發及工業示範」項目在內蒙鄂爾多斯杭錦旗現場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該裝置是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其主要性能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
  • 科學網— 閃蒸氣提氦項目實現穩定量產
    本報訊(記者鄭金武)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產業化公司中科富海聯合寧夏深燃眾源公司實施的「BOG(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
  • 國產首臺套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通過技術鑑定
    建議該技術成果儘快實現工業產業化並進行推廣。"10月17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技術,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現場通過技術成果鑑定。國內首條液氦生產線即將實現投產。
  • 國產首臺套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縣通過技術鑑定
    本報訊 10月17日,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通過技術成果鑑定,這將意味著解決我國戰略氦資源短缺的「卡脖子」問題。,在國內首次實現BOG製取液氦產品的示範運行。
  • 首臺國產BOG提氦裝置通過鑑定
    日前,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現場通過技術成果鑑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依託中科院理化所技術,在國內首次實現BOG製取液氦產品的示範運行,填補了國內空白。
  • 氦氣安全保障獲得重大突破,中科富海BOG提氦裝置順利投產
    氦是一種稀缺的非再生資源,主要存在於天然氣中,含量由千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因此目前所使用的氦幾乎全部來自天然氣。由於我國是貧氦國家,雖然有些天然氣田含氦,但氦的含量很低,直接提取氦的成本極高,國內使用氦氣幾乎全部依賴於進口,資源安全形勢非常嚴峻。
  • 湖北新捷天然氣有限公司湖北500萬方/天LNG工廠國產化示範工程環境...
    根據國務院令第253號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和國家環保總局環發2006[28號]《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要求,對湖北新捷天然氣有限公司湖北500萬方/天LNG工廠國產化示範工程的有關信息公開如下:一、建設項目的名稱及概要項目名稱:湖北500萬方/天LNG工廠國產化示範工程
  • 直擊中國海洋大學百千瓦潮流能發電裝置示範項目—新聞—科學網
    ▲王樹傑參與現場施工  來到現場,眼前的這個發電裝置由兩臺50千瓦的水輪機組成,水輪機直徑超過10米,高高的塔架上裝有巨大的翼型葉輪,總高度達到18米,相當於6層樓的高度。隨著海纜鋪設工作的完成,海纜與位於岸上的控制系統順利對接,潮流能發電裝置成功啟動。從控制室裡傳出的歡呼聲告訴我們:這個「大傢伙」運行良好,已經開始承擔它的發電使命。
  • 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關鍵技術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近日,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結束,取得圓滿成功。試採過程中,在中國地質調查局試採現場指揮部組織和領導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教授孫寶江、廖華林所在團隊分別承擔了「海洋動態壓井混合裝置」和「儲層改造地面試驗與工具現場技術服務」課題,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相關成果得到高度認可,為試採成功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
  • 液化天然氣 liquefied natural gas
    液化天然氣 liquefied natural gas[ 2009-08-20 10:00 ]古時候人們用柴火燒飯,後來我們燒煤做飯,再後來有了液化煤氣,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用上了液化天然氣,那麼「液化天然氣」的英文說法是什麼呢?
  • Quantum Design氦液化及純化高端系統於復旦大學成功安裝並驗收
    近日復旦大學封東來及李世燕組定製的ATL氦液化系統以及ATP氦氣純化系統成功完成安裝驗收。此套系統是國內第一套ATL160+型號氦液化器,該型號氦液化器為ATL系列中的最高端型號,能夠在保持杜瓦常壓的前提下實現高速液化,其最高液化速率能夠達到30L/天,超越了目前現有冷頭式氦液化設備液化效率極限。
  • 突破單冷頭液化極限,ATL為傳統氦液化提供革新解決方案
    出生於1853年的卡末林-昂內斯於1882年加入萊頓低溫實驗室,在這裡,他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氦氣的液化,並為之後超導材料研究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此獲得科學界的極高榮耀-諾貝爾獎。100餘年後的今天,萊頓大學實驗室拆除了老舊的氦液化器,取而代之的是5套Quantum Design智能型氦液化器ATL,時隔百年,萊頓大學實驗室也見證了從開創性的低溫液化極限到由技術革新帶來的低溫氦液化裝置的飛躍。
  • 世界液化天然氣(LNG)報告2018
    澳大利亞和美國的項目推動了液化天然氣供應的相應增加,從而支持了貿易的增長。隨著澳大利亞太平洋液化天然氣、戈爾貢液化天然氣(Gorgon LNG)的增加,以及現有列車產量的提高,澳大利亞在2017年增加了11.9公噸的產量。 美國10.2公噸的產量增長完全是由薩賓帕斯(Sabine Pass)液化天然氣生產所驅動,後者在2017年增加了兩輛新列車。
  • 從北極圈到你我家中,液化天然氣的海上之旅
    冰原覆蓋之下的土地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儲藏區之一。 2013年,俄羅斯、中國、法國企業決定共同開發亞馬爾天然氣項目,總投資達300億美元。持股比例近30%的中方力量的加入,不僅為亞馬爾該項目注入資金支持,同時整合了大量中國製造、中國服務。
  • 斯裡蘭卡第一個液化天然氣發電廠即將開工建設
    斯《每日新聞》11月10日報導,自2005年以來一直在討論的液化天然氣發電項目終獲內閣批准,錫蘭電力委員會的大股東Lanka Transformers Limited將建設Lakdhanavi發電廠。該發電廠計劃於11月下旬開工,以紀念戈塔巴雅總統任職一年。
  • 智能型氦液化回收系統落戶中科院物理所,有望實現75L/日實驗室液氦...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氦的需求與日俱增,然而在過去的十年裡氦的全球產量確並沒有得到顯著提升。2017年下半年,由於卡達斷交事件和其他政治因素影響,卡達的氦氣出口驟減直接導致2018年國內氦供應價格上浮了約40%。這無疑導致國內對氦依賴較大的醫療、科研機構產生了巨大的成本負擔。
  • [公告]新奧股份:SANTOS關於巴新液化天然氣項目提前恢復液化天然氣...
    [公告]新奧股份:SANTOS關於巴新液化天然氣項目提前恢復液化天然氣生產的公告(英文) 時間:2018年04月13日 18:35:47&nbsp中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