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首臺套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縣通過技術鑑定

2020-10-21 中國食品報寧夏記者站

本報訊 10月17日,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通過技術成果鑑定,這將意味著解決我國戰略氦資源短缺的「卡脖子」問題。

該項目成功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提氦道路,在國內首次實現BOG製取液氦產品的示範運行。據了解,氦氣因具有低密度、低沸點、導熱性好、化學性質穩定等其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大科學工程、醫用核磁共振、半導體/光纖等高端裝備製造領域,是一種關係國家安全、高新產業發展和民生健康的重要戰略性資源。然而,氦氣作為一種稀缺資源,主要存在於天然氣中,含氦量很低,提取技術與成本極高,造成國內氦氣幾乎全部依賴於進口。

中科院理化所黨委副書記劉新建表示,我國戰略氦資源短缺的問題一直受到中科院理化所兩代院士團隊的長期關切,BOG提氦項目能夠順利開展離不開財政部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的長期支持,希望能得到更大範圍的推廣,早日解決氦資源國產化難題。

當日,技術成果鑑定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研製總結報告、現場運行報告、技術測試報告、用戶使用報告,一致認為項目組基於低溫分離純化方法,成功自主研製了一套從LNG-BOG(閃蒸氣)提取氦氣並液化的BOG提氦裝置;BOG提氦裝置的性能指標達到或優於工藝設計所規定的要求;該裝置變工況適應能力強,可應對BOG原料氣組分波動,特別是氫、氦成分嚴重偏離設計工況的不利條件;自主研製的基於高速氦氣體軸承透平膨脹機及內純化關鍵技術的氦液化器可靠性高。該BOG提氦裝置工藝路線先進,自動化程度高,運行可靠穩定。

據悉,該項目LNG-BOG低溫提氦裝備在寧夏鹽池商業化成功示範運營,不但實現了大型低溫裝備全國產化,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同時在保障現有LNG工廠安全穩定生產基礎上,降低運行成本、實現經濟性突破,深受LNG工廠業主認可,對於大鄂爾多斯地區其他LNG工廠複製BOG提氦項目提供了重要借鑑。(海東)

相關焦點

  • 國產首臺套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通過技術鑑定
    建議該技術成果儘快實現工業產業化並進行推廣。"10月17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技術,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現場通過技術成果鑑定。國內首條液氦生產線即將實現投產。
  • 首臺國產BOG提氦裝置通過鑑定
    日前,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現場通過技術成果鑑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依託中科院理化所技術,在國內首次實現BOG製取液氦產品的示範運行,填補了國內空白。
  • 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實現穩定量產—新聞—科學網
    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項目,打通了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實現了每小時40升液氦量的運行穩定,達到了項目設計的要求。 由於我國是貧氦國家,雖然有些天然氣田含氦,但氦的含量很低,直接提取氦的成本極高,大部分的氦氣都依賴於進口,而美國是第一大產氦國,我國的氦氣資源安全形勢非常嚴峻。一旦氦氣進口途徑被切斷,將會極大制約我國高端裝備製造和運行、前沿科學研究等領域的發展。
  • 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通過科技...
    2020年11月13-14日,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大型液化天然氣裝置閃蒸氣提取高純氦技術開發及工業示範」項目在內蒙鄂爾多斯杭錦旗現場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該裝置是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其主要性能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
  • 氦氣安全保障獲得重大突破,中科富海BOG提氦裝置順利投產
    更重要的是LNG-BOG低溫提氦裝置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對現有LNG工廠工藝、安全無額外影響,保障現有LNG工廠穩定生產,同時降低LNG工廠運行成本,提升企業技術和裝備的競爭力,支撐國內氦資源供應,深受LNG工廠業主認可。
  • 科學網— 閃蒸氣提氦項目實現穩定量產
    本報訊(記者鄭金武)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產業化公司中科富海聯合寧夏深燃眾源公司實施的「BOG(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
  • 中科富海成功打造自主可控的BOG提氦生產線
    7月21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製冷技術孵化的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在BOG提氦領域取得裡程碑式突破。經過兩年多的研發攻關,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打通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達到設計要求。
  • 中科富海成功打造自主可控的BOG提氦生產線 捍衛國家氦氣戰略安全
    7月21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製冷技術孵化的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在BOG提氦領域取得裡程碑式突破。經過兩年多的研發攻關,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打通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達到設計要求。
  • 中科富海成功打造自主可控的BOG提氦生產線 捍衛國家氦氣戰略安全
    北京2020年7月30日 /美通社/ -- 7月21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製冷技術孵化的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在BOG提氦領域取得裡程碑式突破。經過兩年多的研發攻關,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打通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達到設計要求。
  • 「全球首套液態陽光加氫站示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10月14日,「全球首套液態陽光加氫站示範項目」在上海藍濱石化設備公司通過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組織的成果鑑定。)液態陽光加氫站示範項目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提出的液態陽光甲醇及綠色氫能示範項目重要組成部分,由張家港產業技術研究院承擔開發,院所創新團隊共同參與,通過自主創新工藝設計和系統集成建成集原位制氫
  • 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央廣網蘭州10月15日消息(記者張磊)10月15日,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在蘭州新區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集成創新了液態太陽燃料合成全流程工藝裝置,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整體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同意通過鑑定。
  • 沈鼓兩大核心產品通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初評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最新公布的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顯示: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沈鼓設計、製造的十萬空分壓縮機組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範項目是「
  • 2019全國優質石膏應用與發展高峰論壇在寧夏鹽池縣舉辦
    央廣網鹽池8月9日消息(記者許新霞)8月8日,2019全國優質石膏應用與發展高峰論壇暨石膏展覽會在寧夏鹽池縣舉辦,國內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為石膏產業發展獻計獻策。論壇現場(央廣網發 馬鯤提供)2019全國優質石膏應用與發展高峰論壇暨石膏展覽會以「優質石膏高質量應用,高端產品規模化發展」為主題,由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石膏建材分會和寧夏鹽池縣聯合承辦主辦,論壇旨在進一步擴大鹽池石膏在全國的影響力,加快推動鹽池石膏向高附加值利用方向發展,開拓鹽池石膏在全國市場應用,延長產業鏈,吸引全球優秀企業到鹽池投資整合石膏產業。
  • 港媒:擺脫對美依賴又進一步,中國制氦裝備產業化獲突破性進展
    根據設計和建造該工廠的中國科學院的一份聲明,稱提氦裝置位於寧夏鹽池縣的天然氣加工廠內,是中國第一個可以商業規模生產氦氣的裝置。從事該項目研究的科學家預計,新裝置液態氦的年產量將達到20噸。雖然與中國每年超4300噸的氦氣使用量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是該裝置的建造成本很低,只有3000萬至5000萬元人民幣。這意味著中國未來可以建造數百個類似裝置,從而實現自力更生。一位科學家告訴《南華早報》,想要做到這一點,那麼該項目就需要得到官方的支持。
  • 無錫市亞迪流體研發的超高溫高壓蒸汽放空閥通過省首臺套重大裝備...
    無錫市亞迪流體研發的超高溫高壓蒸汽放空閥通過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 發布時間:2019-01-09 10:55    來源:江蘇閥協
  • 我國首個「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在本次論壇上,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這也意味著,我國對氫能源規模化開發利用取得新突破。位於甘肅省蘭州新區的「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由太陽能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和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醇三個基本技術單元構成,項目總佔地約289畝,總投資約1.4億元。「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被形象地稱為「液態陽光」,它的生產模式分為兩步。
  • 國電百萬千瓦DCS系統成為國家新技術示範項目
    日前,國家能源局正式批覆國電諫壁電廠百萬超超臨界機組DCS系統為國家新技術示範項目,這是繼國電莊河電廠六十萬超臨界機組發電機組DCS系統新技術引領和推廣的國家示範項目。
  • 國產首臺40升/小時氦液化器順利完開機調試
    千龍網北京10月9日訊 記者從中關村管委會網站獲悉,近日,由中科院理化所研製、北京中科富海工程化設計與製造、南京鵬力超低溫公司聯合調試運行的國產首臺40升/小時氦液化器(簡稱L40)順利完成出廠前開機調試,達到預期目標。
  • 補貼首臺套保費最高1000萬 6家上市川企可「分羹」
    11月23日,《金融投資報》記者從四川省經信廳獲悉,根據相關要求,經企業自主申報、各地經信主管部門初核推薦、專家評審和省經信廳公示,全省77個產品成為2020年四川省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保險補償項目。其中,東方電氣集團「一口氣」拿下26個項目,佔到了所有保險補償項目數的1/3,另有6家上市公司的7個項目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