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臺國產BOG提氦裝置通過鑑定

2020-10-28 中國化工報

  日前,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現場通過技術成果鑑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依託中科院理化所技術,在國內首次實現BOG製取液氦產品的示範運行,填補了國內空白。項目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提氦道路,有利於解決我國戰略氦資源短缺的「卡脖子」問題,建議該技術成果儘快實現工業產業化並進行推廣。

  據理化所研究人員介紹,氦氣因具有低密度、低沸點、導熱性好、化學性質穩定等特點,廣泛應用於半導體/光纖等高端裝備製造、醫用核磁共振、大科學工程等領域,是一種關係國家安全、高新產業發展和民生健康的重要戰略性資源。然而我國天然氣田含氦量很低,直接提取成本極高,國內使用氦氣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中科富海系理化所大型低溫技術成果孵化企業,2018年正式啟動BOG提氦項目研發攻關。今年7月21日,項目組研製的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打通了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並達到設計要求。這是國內首次實現BOG提氦生產線產業化運行。

  測試專家組在聽取項目技術測試方案匯報後,現場考察了BOG提氦裝置的運行情況。根據現場測試結果,專家組認為,BOG提氦裝置氦氣純化及液化裝置達到了42.9L/h的氦液化率,性能指標達到或優於工藝設計所規定的要求;該裝置變工況適應能力強,可應對BOG原料氣組分波動,特別是氫、氦成分嚴重偏離設計工況的不利條件;自主研製的基於高速氦氣體軸承透平膨脹機及內純化關鍵技術的氦液化器可靠性高。該BOG提氦裝置工藝路線先進,自動化程度高,運行可靠穩定。

  專家組表示,LNG-BOG低溫提氦裝備在寧夏鹽池商業化成功示範運營,不但實現了大型低溫裝備全國產化,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同時在保障現有LNG工廠安全穩定生產基礎上,降低運行成本、實現經濟性突破,深受LNG工廠業主認可,對於大鄂爾多斯地區其他LNG工廠複製BOG提氦項目提供了重要借鑑。

  據悉,下一步,理化所、中科富海將將加快推動BOG提氦生產線運營投產,加速布局深燃眾源二期和其他LNG工廠BOG提氦項目進程,與相關單位合作在國內全面推廣,以期實現液氦的規模化生產,緩解我國氦資源緊缺的局面。

相關焦點

  • 國產首臺套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通過技術鑑定
    項目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提氦道路,有利於解決我國戰略氦資源短缺的"卡脖子"問題。建議該技術成果儘快實現工業產業化並進行推廣。"10月17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技術,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現場通過技術成果鑑定。國內首條液氦生產線即將實現投產。
  • 國產首臺套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縣通過技術鑑定
    本報訊 10月17日,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通過技術成果鑑定,這將意味著解決我國戰略氦資源短缺的「卡脖子」問題。中科院理化所黨委副書記劉新建表示,我國戰略氦資源短缺的問題一直受到中科院理化所兩代院士團隊的長期關切,BOG提氦項目能夠順利開展離不開財政部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的長期支持,希望能得到更大範圍的推廣,早日解決氦資源國產化難題。
  • 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通過科技...
    2020年11月13-14日,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大型液化天然氣裝置閃蒸氣提取高純氦技術開發及工業示範」項目在內蒙鄂爾多斯杭錦旗現場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該裝置是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其主要性能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
  • 國產首臺40升/小時氦液化器順利完開機調試
    千龍網北京10月9日訊 記者從中關村管委會網站獲悉,近日,由中科院理化所研製、北京中科富海工程化設計與製造、南京鵬力超低溫公司聯合調試運行的國產首臺40升/小時氦液化器(簡稱L40)順利完成出廠前開機調試,達到預期目標。
  • 氦氣安全保障獲得重大突破,中科富海BOG提氦裝置順利投產
    我國氦資源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低溫超導、航天軍工、半導體、光纖製造、真空檢漏等。其中高端裝備製造中的半導體和光纖領域,對氦氣的需求佔了大部分;另外醫用核磁共振和大科學工程等裝置的低溫需求也佔有一定的比例。氦是一種稀缺的非再生資源,主要存在於天然氣中,含量由千分之幾到百分之幾,因此目前所使用的氦幾乎全部來自天然氣。
  • 首臺國產空客A320neo全動飛行模擬機通過D級鑑定
    近日,安勝公司再傳喜訊,經團隊不懈努力,其研發製造的全球首臺「中國製造」空客A320neo全動飛行模擬機通過中國民航局最高D級鑑定,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國產A320neo D級模擬機製造能力。據了解,安勝公司首臺A320ceo全動飛行模擬機於2019年11月通過中國民航局D級鑑定,並於2019年12月正式交付天津飛安航空訓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飛安」)投入訓練。該模擬機交付後,在保障天津飛安正常訓練使用的情況下,安勝公司團隊同時啟動了模擬機升級工作。
  • 全球首臺中國製造空客A320neo全動飛行模擬機通過D級鑑定
    繼去年安勝(天津)飛行模擬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勝公司)研發生產的首臺空客A320ceo全動飛行模擬機成功通過中國民航局D級鑑定並順利交付客戶投入使用後,近日,安勝公司再傳喜訊,經團隊不懈努力,其研發製造的全球首臺「中國製造」空客A320neo全動飛行模擬機通過中國民航局最高D級鑑定
  • 國產首臺空客A320neo全動飛行模擬機通過民航局D級鑑定
    【民航事兒】8月25日,海特集團旗下的安勝(天津)飛行模擬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勝公司)研製的全球首臺「中國製造」空客A320neo全動飛行模擬機通過中國民用航空局最高D級鑑定。此前,安勝研發生產的737 NG和A320ceo全動飛行模擬機已經成功通過D級鑑定並順利交付使用,這也標誌著安勝公司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夠同時為波音和空客主流飛機平臺設計、認證和交付全動飛行模擬機解決方案的中國本土培訓設備製造商。安勝公司首臺A320ceo全動飛行模擬機於2019年11月通過民航局D級鑑定,並於2019年12月正式交付天津飛安投入訓練。
  • 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實現穩定量產—新聞—科學網
    近日,由中科院理化所產業化公司中科富海聯合寧夏深燃眾源公司實施的「BOG(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
  • 國產質譜的新突破-國產MALDI-TOF通過專家鑑定
    繼去年8月25日,廈門質譜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簡稱廈門質譜公司)成功開發出我國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產權的商品化小型臺式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聯用儀之後,時隔不到一年,在廈門質譜儀器儀表有限公司和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團隊夜以繼日地辛勤努力下,又推出了首款商業化國產
  • 合肥工業大學等研製出我國首臺「氦三極化靶」—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通訊員周慧 記者楊保國)12月23日,由合肥工業大學研發的我國首臺「氦三極化靶」通過科技部專家組驗收。
  • 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產
    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產  8月31日,我國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華能營口電廠二期3號機通過168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  營口電廠首臺國產6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是繼華能玉環電廠首臺國產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後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又一個零的突破。  該機組主要特點是:高效、節能、環保。
  • 中科富海成功打造自主可控的BOG提氦生產線
    7月21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製冷技術孵化的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在BOG提氦領域取得裡程碑式突破。經過兩年多的研發攻關,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打通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達到設計要求。
  • 科學網— 閃蒸氣提氦項目實現穩定量產
    本報訊(記者鄭金武)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產業化公司中科富海聯合寧夏深燃眾源公司實施的「BOG(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
  • 首臺國產多邊折彎機在揚亮相 打破國外產品壟斷
    亞威的多邊折彎機  中國江蘇網7月2日訊 昨日,國內首臺國產多邊折彎機在我市的亞威工具機亮相人工輔助生產一臺電梯的時間,它可以生產4臺。  生活中常常需要乘坐電梯,可是你知道嗎,雖然很多電梯是咱們國產的,可是生產電梯的工具機,不少還是國外進口的。其中的一大難度在於,生產電梯時需要用到折彎機,目前國產的設備只能做到單邊折彎,在遇到多邊折彎時,需要人工輔助。
  • 我國首臺「氦三極化靶」研製成功 可拓展核磁共振成像醫療應用
    新華社合肥12月24日電(記者徐海濤)12月23日,由合肥工業大學研發的我國首臺「氦三極化靶」通過科技部專家組驗收。這一成果可用於改善現有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不足,為哮喘、肺氣腫、肺纖維化等疾病的診斷提供可靠的影像手段,填補了我國相關領域的空白。
  • 上鍋1000MW燃煤鍋爐通過鑑定
    日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聯合組織對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承制的首臺1000MW等級超超臨界塔式燃煤鍋爐進行了鑑定。    鑑定會前,專家們實地參觀了被鑑定產品———外高橋第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首臺百萬級機組的7號鍋爐。
  • 首臺國產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研製成功
    13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開專家評審會,該所東莞分部研製的我國首臺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簡稱BNCT)實驗裝置成功通過評審,並啟動首輪細胞實驗和小動物實驗,為開展臨床試驗做好了前期技術準備。專家組評審意見認為,該裝置的成功研製,是我國在癌症治療高端醫療設備整機技術開發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整臺裝置自主設計建造,掌握全部核心技術,為下一步建設臨床BNCT治療裝置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顯著提高了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 禾望電氣大功率變頻器通過技術鑑定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原標題:禾望電氣大功率變頻器通過技術鑑定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近日
  • 中科富海成功打造自主可控的BOG提氦生產線 捍衛國家氦氣戰略安全
    7月21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製冷技術孵化的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在BOG提氦領域取得裡程碑式突破。經過兩年多的研發攻關,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打通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達到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