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首臺套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通過技術鑑定

2020-10-21 中國市縣領導決策網

中國《市縣領導決策》 刊、網 張天林

"本項目在國內首次實現BOG製取液氦產品的示範運行,填補了國內空白。項目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提氦道路,有利於解決我國戰略氦資源短缺的"卡脖子"問題。建議該技術成果儘快實現工業產業化並進行推廣。"10月17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技術,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現場通過技術成果鑑定。國內首條液氦生產線即將實現投產。

氦氣因具有低密度、低沸點、導熱性好、化學性質穩定等其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大科學工程、醫用核磁共振、半導體/光纖等高端裝備製造領域,是一種關係國家安全、高新產業發展和民生健康的重要戰略性資源。然而,氦氣作為一種稀缺資源,主要存在於天然氣中,含氦量很低,提取技術與成本極高,造成國內氦氣幾乎全部依賴於進口。

中科富海作為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技術成果轉化的公司,在創建伊始便將解決國家戰略氦資源卡脖子問題作為公司核心使命之一:2016年積極提出BOG提氦項目同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2018年正式啟動BOG提氦項目研發攻關;2020年7月依託中科院理化所核心技術,中科富海與深燃眾源項目組人員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打通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全面達到設計要求。2020年10月15日-17日成功召開"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技術鑑定會議。

本次會議為期三天。10月15-16日"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技術測試會議先行召開,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秋良擔任測試專家組組長,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葛銳研究員擔任測試專家組副組長。10月17日"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技術成果鑑定會議成功舉行,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何雅玲擔任鑑定專家組組長。測試與鑑定專家組成員分別由來自西安交通大學、中科院電工研究所、中國氣體協會專家委員會、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以及陝西延長石油公司組成。此外,中科院理化所原黨書記王越超、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劉新建、原產業部部長李世元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本次會議。鹽池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晨和鹽池縣科學技術局、發展改革委、鹽池縣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相關領導參加本次技術成果鑑定會。

王秋良院士出席會議

何雅玲院士出席會議

測試專家組

技術鑑定專家組

鹽池縣副縣長張晨和深燃眾源總經理邵志偉首先對與會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對鹽池縣、深燃眾源和BOG提氦項目相關情況作了簡單介紹,表達了對BOG提氦生產線加速投產的期待。中科院理化所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劉新建在講話中表示我國戰略氦資源短缺的問題一直受到中科院理化所兩代院士團隊的長期關切,BOG提氦項目能夠順利開展離不開財政部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的長期支持,希望能得到更大範圍的推廣,早日解決氦資源國產化難題。中科富海總經理高金林表示對當地政府、參會專家、項目建設單位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並對BOG項目提出更多發展建議。

劉新建副書記在會議中發言

參會領導與項目承擔方代表

會議現場

在會議進行過程中,10月15-16日測試專家組在聽取項目技術測試方案匯報後,審議並確定了技術測試大綱,檢查並確認了儀器儀表檢定證書,現場考察了BOG提氦裝置的運行情況,根據現場測試數據結果,一致認為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或優於設計要求。10月17日技術成果鑑定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研製總結報告、現場運行報告、技術測試報告、用戶使用報告;形成如下意見:項目組基於低溫分離純化方法,成功自主研製了一套從LNG-BOG(閃蒸氣)提取氦氣並液化的BOG提氦裝置;BOG提氦裝置的性能指標達到或優於工藝設計所規定的要求:氦氣純化及液化裝置達到了42.9L/h的氦液化率;該裝置變工況適應能力強,可應對BOG原料氣組分波動,特別是氫、氦成分嚴重偏離設計工況的不利條件;自主研製的基於高速氦氣體軸承透平膨脹機及內純化關鍵技術的氦液化器可靠性高。該BOG提氦裝置工藝路線先進,自動化程度高,運行可靠穩定。

王秋良院士一行參觀BOG提氦現場

王秋良院士與王越超、高金林在現場交流會談

何雅玲院士一行參觀BOG提氦現場

專家組一行參觀BOG提氦裝置現場


徐鵬博士介紹BOG提氦裝置流程


湯建成博士介紹氦液化裝置運行情況


熊聯友博士介紹BOG提氦裝置整體運行情況

通過本次會議鑑定,與會專家組一致認為本項目依託中科院理化所技術,在國內首次實現BOG製取液氦產品的示範運行,填補了國內空白。項目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提氦道路,有利於解決我國戰略氦資源短缺的"卡脖子"問題。建議該技術成果儘快實現工業產業化並進行推廣。

本項目LNG-BOG低溫提氦裝備在寧夏鹽池商業化成功示範運營,不但實現了大型低溫裝備全國產化,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同時在保障現有LNG工廠安全穩定生產基礎上,降低運行成本、實現經濟性突破,深受LNG工廠業主認可,對於大鄂爾多斯地區其他LNG工廠複製BOG提氦項目提供了重要借鑑。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和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的相關領導紛紛表示,將加快推動BOG提氦生產線運營投產,加速布局深燃眾源二期和其他LNG工廠BOG提氦項目,為我國戰略氦資源的進口替代做出重要貢獻。

該項目將為我國戰略氦資源開發與保障提供新的思路,對於提升天然氣綜合利用效率、LNG工廠經濟效益,保障國內氦氣供應、節約寶貴的氦資源,捍衛國家氦氣戰略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測試會合影

技術鑑定會合影


責任編輯:蘆麗芳

相關焦點

  • 國產首臺套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縣通過技術鑑定
    本報訊 10月17日,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通過技術成果鑑定,這將意味著解決我國戰略氦資源短缺的「卡脖子」問題。中科院理化所黨委副書記劉新建表示,我國戰略氦資源短缺的問題一直受到中科院理化所兩代院士團隊的長期關切,BOG提氦項目能夠順利開展離不開財政部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的長期支持,希望能得到更大範圍的推廣,早日解決氦資源國產化難題。
  • 首臺國產BOG提氦裝置通過鑑定
    日前,由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BOG(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現場通過技術成果鑑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依託中科院理化所技術,在國內首次實現BOG製取液氦產品的示範運行,填補了國內空白。
  • 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通過科技...
    2020年11月13-14日,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大型液化天然氣裝置閃蒸氣提取高純氦技術開發及工業示範」項目在內蒙鄂爾多斯杭錦旗現場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該裝置是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其主要性能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
  • 氦氣安全保障獲得重大突破,中科富海BOG提氦裝置順利投產
    更重要的是LNG-BOG低溫提氦裝置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對現有LNG工廠工藝、安全無額外影響,保障現有LNG工廠穩定生產,同時降低LNG工廠運行成本,提升企業技術和裝備的競爭力,支撐國內氦資源供應,深受LNG工廠業主認可。
  • 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實現穩定量產—新聞—科學網
    近日,由中科院理化所產業化公司中科富海聯合寧夏深燃眾源公司實施的「BOG(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
  • 科學網— 閃蒸氣提氦項目實現穩定量產
    本報訊(記者鄭金武)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產業化公司中科富海聯合寧夏深燃眾源公司實施的「BOG(閃蒸氣)提氦裝置示範
  • 中科富海成功打造自主可控的BOG提氦生產線
    7月21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製冷技術孵化的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在BOG提氦領域取得裡程碑式突破。經過兩年多的研發攻關,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打通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達到設計要求。
  • 「全球首套液態陽光加氫站示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10月14日,「全球首套液態陽光加氫站示範項目」在上海藍濱石化設備公司通過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組織的成果鑑定。)液態陽光加氫站示範項目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燦院士提出的液態陽光甲醇及綠色氫能示範項目重要組成部分,由張家港產業技術研究院承擔開發,院所創新團隊共同參與,通過自主創新工藝設計和系統集成建成集原位制氫
  • 中科富海成功打造自主可控的BOG提氦生產線 捍衛國家氦氣戰略安全
    7月21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製冷技術孵化的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在BOG提氦領域取得裡程碑式突破。經過兩年多的研發攻關,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打通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達到設計要求。
  • 中科富海成功打造自主可控的BOG提氦生產線 捍衛國家氦氣戰略安全
    北京2020年7月30日 /美通社/ -- 7月21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製冷技術孵化的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在BOG提氦領域取得裡程碑式突破。經過兩年多的研發攻關,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打通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達到設計要求。
  • 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央廣網蘭州10月15日消息(記者張磊)10月15日,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在蘭州新區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集成創新了液態太陽燃料合成全流程工藝裝置,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整體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同意通過鑑定。
  • 無錫市亞迪流體研發的超高溫高壓蒸汽放空閥通過省首臺套重大裝備...
    無錫市亞迪流體研發的超高溫高壓蒸汽放空閥通過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 發布時間:2019-01-09 10:55    來源:江蘇閥協
  • 我國首個「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在本次論壇上,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這也意味著,我國對氫能源規模化開發利用取得新突破。位於甘肅省蘭州新區的「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由太陽能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和二氧化碳加氫合成甲醇三個基本技術單元構成,項目總佔地約289畝,總投資約1.4億元。「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被形象地稱為「液態陽光」,它的生產模式分為兩步。
  • 國電百萬千瓦DCS系統成為國家新技術示範項目
    日前,國家能源局正式批覆國電諫壁電廠百萬超超臨界機組DCS系統為國家新技術示範項目,這是繼國電莊河電廠六十萬超臨界機組發電機組DCS系統新技術引領和推廣的國家示範項目。
  • 國產首臺40升/小時氦液化器順利完開機調試
    千龍網北京10月9日訊 記者從中關村管委會網站獲悉,近日,由中科院理化所研製、北京中科富海工程化設計與製造、南京鵬力超低溫公司聯合調試運行的國產首臺40升/小時氦液化器(簡稱L40)順利完成出廠前開機調試,達到預期目標。
  • 補貼首臺套保費最高1000萬 6家上市川企可「分羹」
    11月23日,《金融投資報》記者從四川省經信廳獲悉,根據相關要求,經企業自主申報、各地經信主管部門初核推薦、專家評審和省經信廳公示,全省77個產品成為2020年四川省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保險補償項目。其中,東方電氣集團「一口氣」拿下26個項目,佔到了所有保險補償項目數的1/3,另有6家上市公司的7個項目入選。
  • 我國千噸級「液態陽光」項目通過鑑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發的千噸級液態太陽燃料合成示範項目,近日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 ...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項目首臺500kW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
    「南海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項目首臺500kW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正式交付 2020-07-02 廣州能源研究所 「南海兆瓦級波浪能示範工程建設」首臺500kW鷹式波浪能發電裝置「舟山號」交付儀式舉行。
  • 禾望電氣大功率變頻器通過技術鑑定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原標題:禾望電氣大功率變頻器通過技術鑑定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近日
  • 首臺國產空客A320neo全動飛行模擬機通過D級鑑定
    近日,安勝公司再傳喜訊,經團隊不懈努力,其研發製造的全球首臺「中國製造」空客A320neo全動飛行模擬機通過中國民航局最高D級鑑定,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國產A320neo D級模擬機製造能力。據了解,安勝公司首臺A320ceo全動飛行模擬機於2019年11月通過中國民航局D級鑑定,並於2019年12月正式交付天津飛安航空訓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飛安」)投入訓練。該模擬機交付後,在保障天津飛安正常訓練使用的情況下,安勝公司團隊同時啟動了模擬機升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