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富海成功打造自主可控的BOG提氦生產線

2021-01-14 東方財富網

7月21日,依託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製冷技術孵化的北京中科富海低溫科技有限公司在BOG提氦領域取得裡程碑式突破。經過兩年多的研發攻關,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打通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達到設計要求。這是國內首次實現BOG提氦生產線的產業示範運行,填補了國內大型低溫領域的空白,捍衛了國家氦氣戰略安全。

本次由中科富海公司研發的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是公司乃至全國首個利用低溫冷凝分離方法,從BOG(天然氣液化過程中產生的不冷凝氣和LNG儲罐汽化產生的蒸發氣體)中獲得高純氦的商業示範項目。項目建於深燃眾源LNG工廠,地處寧夏鹽池,受當地自然環境和交通低劣影響,對管道安裝、設備調試以及運行精度要求提出了極大挑戰。

4月13日,BOG提氦核心裝備氦液化器正式開機;4月15日,液氦杜瓦開始積液,經測試液化率大於40升/小時,開始對內純化進行調試;5月9日,內純化達到24標方/小時處理能力,並通過穩定性測試,液化率大於40升/小時;5月21日,BOG提氦催化脫氫裝置單機調試成功,產品氣氫氣含量穩定控制在1ppm以內;7月21日,BOG提氦打通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全面達到設計要求。中科富海自主研發的每小時40升液氦裝備FHL-40G1氦液化器實現穩定運行。

本項目在寧夏鹽池商業化成功示範運營,不但實現了大型低溫裝備全國產化,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同時在保障現有LNG工廠安全穩定生產基礎上,降低運行成本、實現經濟性突破,深受LNG工廠業主認可,對於大鄂爾多斯地區其他LNG工廠複製BOG提氦項目提供了重要借鑑。下一步中科富海將深度與相關部門、單位合作,在國內全面推廣LNG-BOG低溫提氦示範項目,力爭早日形成液氦的規模化生產,有效緩解我國氦資源緊缺的局面。

(文章來源:美通社)

相關焦點

  • 中科富海成功打造自主可控的BOG提氦生產線 捍衛國家氦氣戰略安全
    經過兩年多的研發攻關,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打通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達到設計要求。這是國內首次實現BOG提氦生產線的產業示範運行,填補了國內大型低溫領域的空白,捍衛了國家氦氣戰略安全。
  • 中科富海成功打造自主可控的BOG提氦生產線 捍衛國家氦氣戰略安全
    經過兩年多的研發攻關,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打通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達到設計要求。這是國內首次實現BOG提氦生產線的產業示範運行,填補了國內大型低溫領域的空白,捍衛了國家氦氣戰略安全。
  • 首臺國產BOG提氦裝置通過鑑定
    中科富海系理化所大型低溫技術成果孵化企業,2018年正式啟動BOG提氦項目研發攻關。今年7月21日,項目組研製的國內首套液化天然氣閃蒸汽(LNG-BOG)低溫提氦裝置,打通了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並達到設計要求。這是國內首次實現BOG提氦生產線產業化運行。
  • 氦氣安全保障獲得重大突破,中科富海BOG提氦裝置順利投產
    BOG提氦項目現場圖中科富海自主研發的LNG-BOG低溫提氦裝置,從LNG閃蒸汽中提取出高純氦氣,並成功商業化運營內純化及氦液化系統疫情下爭分奪秒,BOG提氦聯調成功中科富海自主研發每小時40升液氦量的L40G1氦液化器運行穩定。BOG提氦工藝打通,彰顯了BOG提氦項目團隊全力以赴、堅守至臻品質的團隊協作精神。面對諸多客觀不利條件和重重困難,中科富海項目團隊最終克服了安裝、檢測、上遊氣質組分變化等各類挑戰,打通BOG提氦全流程,成功產出液氦,取得了重大裡程碑式突破,實現了產業示範。
  • 國產首臺套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通過技術鑑定
    國內首條液氦生產線即將實現投產。 中科富海作為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技術成果轉化的公司,在創建伊始便將解決國家戰略氦資源卡脖子問題作為公司核心使命之一:2016年積極提出BOG提氦項目同寧夏深燃眾源天然氣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2018年正式啟動BOG提氦項目研發攻關;2020年7月依託中科院理化所核心技術,中科富海與深燃眾源項目組人員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打通BOG提氦聯調全流程,順利產出液氦產品,全面達到設計要求
  • 國產首臺套BOG提氦裝置示範項目,在寧夏鹽池縣通過技術鑑定
    該項目成功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提氦道路中科院理化所黨委副書記劉新建表示,我國戰略氦資源短缺的問題一直受到中科院理化所兩代院士團隊的長期關切,BOG提氦項目能夠順利開展離不開財政部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的長期支持,希望能得到更大範圍的推廣,早日解決氦資源國產化難題。
  • 聯創光電成立雷射子公司 自主可控高能雷射器時代來臨
    特別是九院十所自主研發的140W高亮度尾纖LD泵浦源產品正式推向市場,該項技術的誕生,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無論是技術戰略層面還是經濟效益方面,均具有重大意義。以傳統光纜與led為主業的聯創光電為何轉型雷射?曾智斌解釋,目前國內的雷射技術水平是為數不多的可以與國外平行或超越的戰略新興領域,可實現自主可控。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 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圖集 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在華電蕪湖電廠成功投運
    新華財經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陳奧 郝菁)11月23日16時,中國華電自主研發的「華電睿藍」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DCS)在華電蕪湖電廠660MW超超臨界機組成功投運,控制範圍覆蓋鍋爐、汽輪機(DEH)等主輔設備,實現國內自主可控DCS在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上的首次示範應用和全廠一體化控制,標誌著中國華電再一次實現發電領域自主可控重大突破
  •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國內首套超超臨界火電機組自主可控DCS投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30
  • 中國華電:自主可控工控產品覆蓋火電水電風電電網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國華電獲悉,近日基於國產CPU和作業系統的「華電睿風」風機主控及監控系統,成功在華電寧東風電場1.5MW風電機組併網,實現了我國自主可控風機主控及監控系統的示範應用,從根本上實現了風電行業的網絡安全防護。
  • 中國電科深度解析:軍工電子國家隊,自主可控核心力量
    基礎軟硬體一體化平臺:中國電科同國產龍芯、申威等 CPU、崑崙固件以及整機廠商進行緊密合作、打造了穩定、可靠、可用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基礎軟硬體一體化平臺」,形成了伺服器系統平臺、桌面系統平臺以及嵌入式系統平臺,初步具備對國外同類產品的替代能力。
  • 航天科工銣原子鐘實現量產: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厚度世界最薄
    航天科工銣原子鐘實現量產: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厚度世界最薄 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 2018-11-15 18:26 來源
  • 我國實現水、火、風電和電網工控系統全系列自主可控
    科技日報記者 瞿劍據中國華電最新消息,基於國產CPU和作業系統的「華電睿風」風機主控及監控系統,在華電寧東風電場1.5兆瓦風電機組成功併網;至此,我國實現覆蓋水、火、風電和電網的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全系列自主可控。
  • 全球海拔最高的碳纖維項目碳化生產線西寧試車成功
    1月5日,記者從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了解到,中復神鷹碳纖維西寧有限公司碳纖維項目碳化生產線已試車成功,標誌著西寧將成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碳纖維製造基地。碳纖維項目投產後,將極大提高國產高性能碳纖維的自主保障能力,促進國內複合材料產業的繁榮發展。
  • 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 核心部組件均已實現自主可控
    我國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 核心部組件均已實現自主可控】北京時間11月12日23時5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我國自主研製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也是我國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中國版的海事衛星」,它標誌著我國打破國外壟斷,正式進入了地球同步軌道移動通信衛星俱樂部。
  • 中國具有自主可控的甲醇燃料電池技術
    文件明確了甲醇汽車產品發展方向:一是我們有完整的自主可控甲醇燃料電池技術體系,二是我們有相對健全的甲醇燃料電池產業基礎,三是我們有甲醇燃料電池移動和固定應用的市場準入機制。落實黨中央提出「六穩」和「六保」的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甲醇燃料一定會承載保能源安全的特殊使命。
  • 國信證券多行業聯合深度 | 自主可控,大勢所趨、必由之路
    因此無論從國際貿易的經濟因素,還是國家戰略自主可控的角度來看,中國半導體產業自主可控勢在必行。我們從政策和資金層面對國產半導體的突圍之路進行了詳細的梳理。隨著貿易戰的持續發酵,中國製造業對於進口晶片的巨大依賴成為中國產業升級的最大軟肋。
  • 國產自主可控工業仿真軟體實現「重慶造」
    6月14日,由重慶企業研發的國產自主可控工業仿真軟體(簡稱CAE軟體)——LiToSim V1.0在兩江新區上線,對推動我國在核心高端工業平臺軟體及重點領域應用軟體研發方面的實現自主可控、替代進口,進而打破國外壟斷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製造的第一步是工程設計,而工程設計的基本工具當屬CAE軟體。
  • 華電集團舉辦超超臨界機組「華電睿藍」DCS啟用暨自主可控工業控制...
    華電集團舉辦超超臨界機組「華電睿藍」DCS啟用暨自主可控工業控制系統攻關項目匯報會 發布時間: 2020-12-01 16:40:06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