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記者劉歡)基本法全港校際問答比賽學習團的百名香港小學生,13日在清華大學參加了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榮順所做的「何為中國人」主題講座,圍繞國家認同、基本法等議題展開學習交流。
張榮順向香港小朋友重點介紹了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經濟發展情況。他表示,先人在中國土地上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我們都有共同的文化印記。
張榮順說,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發展成為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當代中國人都在為一個目標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他指出,香港回歸祖國後就是國家的一個組成部分。所有參與香港建設的人,也是國家的建設者。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增進香港七百多萬人的福祉,同樣是國家的目的,同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部分。
主題講座結束後,張榮順就「一國兩制」未來發展、學習中華文化、愛國主義教育、落實基本法等問題與學生們進行了交流。
香港小學生麥維德說,講座中有關中國歷史的部分讓他印象深刻。在聆聽講座時,他全程用手機攝像。他說,這是為了方便回去後認真學習、消化講座內容。
小學六年級學生黃景康說,這場講座讓他更加了解香港和內地是不可分離的,兩地都有同一個根。通過今天的學習,他對基本法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認識,尤其是了解了基本法對香港的好處。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基本法全港校際問答比賽學習團於7月9日在北京開始為期5天的研學行程。除了參加講座,他們還參觀了故宮、雁棲湖、長城等,並拜訪了天安門國旗護衛隊。
基本法全港校際問答比賽是由香港教育局和三聯書店聯合舉辦的一項知識問答比賽,從2015年到2017年連續舉辦三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此次學習團的成員包括從全港26個參賽學校中選出的100名小學生和11位老師。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