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輻射,HBO有部神劇叫《車諾比》,相信看過的觀眾印象深刻,沒看過的觀眾老爺,我直接劇透。裡面因為核輻射,主角配角都死了。
所以,提到電動汽車,總流傳著這麼一個說法——坐久了電動車,會頭暈眼花,或者掉腿毛掉頭髮……
但是輻射真的有這麼恐怖?
開電動汽車還能危害健康?!
其實「輻射」本身是中性詞。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都會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能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就是我們聞之色變的「輻射」。
生活中,光是電磁波,手機信號是電磁波,對講機信號,無線電波也是電磁波。
所謂「拋開計量 談毒性」都是耍流氓,「脫離能量 談輻射」也是耍流氓。所以,清楚電磁波的能量,才是重點!
學界大V愛因斯坦大神告訴我們,單個粒子輻射的能量,是可以算出來的。這裡只有電磁波波長是變量,兩者成反比。
請大家翻看小學二年級科學課本,找到對應的電磁波頻譜圖,我們剛剛說到不同種類的電磁波,都可以在這張圖中找到對應位置。
波長越短,能量就越高。
跨過紫外線的範圍,進入X光頻段的電磁波,被稱作做電離輻射,它的能量很強,足夠讓某些原子裡的電子被剝離。
遠一點,核彈、核電站。近一點,醫院裡的這個放射性警示標誌,比如拍X光片和做CT的時候,大家肯定都見過。醫生也建議,這類測試不要經常做。
上面這些是電離輻射,會對人體造成影響。那紫外線以下的頻段呢?就是普通的電磁波,非電離輻射。
比如可見光,FM廣播信號,3G、4G、5G手機信號,都對應在這裡。波長越長,能量越低。
那「非電離輻射」
對於人體健康到底會不會有影響?
對於自己家裡的微波爐,路由器,樓下的電動車,到底要不要防護呢?為研究這個問題,國際上成立了專門的組織——
ICNIRP,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
這是個神奇的組織,於1992年正式成立。它的工作就是,研究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各類電磁波,對人體有什麼影響,怎麼防護。它和WHO世界衛生組織一起做了大量研究,最後得出重要結論:
普通電磁場和人體疾病之間
不存在顯著因果關係。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最終ICNIRP還是推出了這份在低頻段的磁場限值標準,限制了不同波長下,磁場強度最高值。
今天我們也幫大家測試下
生活常用電器的輻射值是多少
電動汽車的輻射真的有這麼嚇人嗎?
首先,我們仿照媒體老師的操作,打開淘寶,搜索一個叫「電磁輻射檢測儀」的設備,雖然它「龍震天」的名字十分霸氣,但作為一名嚴謹的工程師,還是覺得它的價格暴露它的本質,300塊錢的儀器怎麼能行。
為了讓實驗更加的方便,精準,我還是掏出家底,找工程師借了臺近十萬塊的棒槌,啊,是長得像儀器的棒槌,不對,是長得像棒槌的儀器。
既可以測試磁場強度,也可以直接告訴你,現在的磁場強度是ICNIRP標準限值的百分之多少。話不多說,開始測試吧。
首先,我們分別測試純電動汽車快充、啟動、行駛三個工況的輻射值。測試時儀器儘量貼近頭部和臀部位置。
作為對比,我們還測試了微波爐、電磁爐、手機、吹風機,這幾個生活中輻射大戶,在啟動和不啟動時的輻射值。
最後,我們把所有測試數據匯總在一張表裡。從結果來看,純電動車座艙內的輻射值,和每天頂在頭頂上的電吹風相比,非常的低。
與其擔心電動車輻射,不如考慮下,下次洗頭,要不要用吹風機呢
總的來說,磁場易測,心病難除。如果還是覺得,坐上電動汽車會掉頭髮、腿抽筋、耳鳴、頭暈,甚至影響到你的幸福生活……不如去淘寶上買個龍震天牌測試儀解解心病吧【龍震天打錢】。
如果覺得內容還不錯,可以繼續前往視頻觀看!如果你還是好奇,車上這麼多元器件,怎麼把輻射值降低,把輻射屏蔽掉?歡迎評論區留言,下期講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