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私,父親器官移植小兒子,術後相見場面溫馨

2020-11-28 騰訊網

據2019年10月6日《太陽報》報導,馬特家的小兒子卡蘭自出生便患有罕見的遺傳病,即鳥胺酸氨甲醯基轉移酶缺乏症

這種疾病聽起來相當複雜,可簡單來說,它是由尿素循環障礙所導致的高氨血症,以血氨水平異常升高、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

卡蘭出生僅四天時,其主治醫師便告訴馬特一家孩子的性命危在旦夕,好在經過一番搶救,卡蘭成功活到五個月大,可這時,醫生再度告訴父親馬特孩子需要肝移植來挽救生命。

望著孩子日漸嚴重的病情,馬特一家也意識到器官移植對小卡蘭來說十分緊急!

於是,同家人商量後,馬特當機立斷,決定放棄加入器官移植的等候名單,而由自己親自擔任器官捐獻者。

隨後,馬特便開始為器官捐獻做準備,戒除酒精、減輕體重(約13㎏)、降低膽固醇水平……

最終,醫生成功移植了父親三分之一的肝臟到小兒子身上。

「我出手術室後,再次見到小卡蘭真的無比開心。所有的焦慮和壓力仿佛一下子釋懷了。」

術後,馬特寵溺地望著兒子卡蘭,而小朋友也望著父親開心地笑起來,這溫馨的一幕就此定格,感動著你我。

現在,卡蘭已經17個月大啦,和小哥哥們一同諾福克家中順利成長,多虧馬特一家無私的關愛和當機立斷的勇氣,小卡蘭終於渡過了難關,也祝願小寶寶以後健康成長呀!

圖源:必應、太陽報

本文編輯:未雪

相關焦點

  • 器官捐獻:讓生命在大愛中傳遞
    焦俞的父母王述成夫婦決定捐獻兒子的器官。 器官捐獻實行雙盲制度,捐贈者和受體家庭不能了解對方的具體信息也不能見面。這是中國遵循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標準所定下的政策,為的是避免雙方產生利益糾葛。 焦俞媽媽說:「我們這麼做並不是為了媒體,我們家痛苦,但要使其他那些病友家庭幸福。」
  • 3D列印技術將父親大腎臟移植給2歲兒子
    有一個兩歲的小寶寶,他出生時腎臟出現嚴重問題,需要進行腎臟移植手術,利用最新技術醫生成功的將他父親大尺寸腎臟植入了其兒子的體內,再次挽救了一條小小的生命。 由於疾病併發症,兩歲的小寶寶只能通過食管進食,無法與父母和三兄弟享受愉快的用餐時間。
  • 大愛!廣西男子意外離世,捐獻6個器官+2個角膜救了多人!
    當天同時進行3臺移植手術,對於醫科大二附院器官移植團隊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特別是心腎聯合移植手術,在廣西屬於首例,也是器官移植領域的一次突破。,體現了一個醫院最高精尖的技術,此次手術成功做到了不辱使命,此手術的成功在行業內屬於較為領先水平,心腎聯合移植體現了臨床醫學的大集成,包括術前評估、準備以及術中的體外循環、術後重症監護,各個環節緊密相扣。
  • 經參調查|生命接力 「移」路同行——中國器官捐獻移植五年調查
    譜寫生命交響:超270萬志願者登記捐獻 9萬多患者重獲新生「器官移植是目前唯一由國務院頒布法規進行管理的醫療技術。」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表示,「沒有器官捐獻,就沒有器官移植,公民自願器官捐獻是大愛的交響。」
  • 5旬父親割肝救子,重症病房裡父子手拉手,場面動容
    父親回答完,眼眶就溼潤了。5月27日,剛剛做完肝臟移植手術的孫玉(父親,化名)父子躺在相鄰的ICU病床,牽手凝望。就在前一天,為了延續孩子的生命,50歲的父親選擇用自己的肝臟為年僅14歲的孩子「續命」。孫小祥(兒子,化名)出生在亳州農村,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因為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從小在醫院住院成了家常便飯。家人從沒想過放棄,為了給孩子治病,家裡幾乎借遍了周圍的親戚鄰居。
  • 文獻告訴你:間充質幹細胞對實體器官移植的重要貢獻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成熟,各類器官移植手術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術後患者產生的免疫排斥反應並沒有解決,因此,如果誘導產生供體特異性免疫耐受就能克服這個問題。間充質幹細胞易於分離擴散,免疫原性低,還具有旁分泌和免疫調節的功能,所以其在臨床治療免疫介導的疾病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1]。
  • 中國器官移植事業:不讓窮人成為富人的器官庫
    婁滔的意願是將頭部捐獻給運動醫學機構做研究,其他可用的器官移植給需要的人。「我相信這也是一種生命的延續,長時間以來我們家庭受到社會的幫助與關心,更加堅定了我們要這樣做。」10月16日,婁滔的父親婁功餘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6年1月,婁滔被查出漸凍症之後,一年多來,疾病逐漸侵蝕她的運動神經,如今,婁滔躺在病床上,已經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
  • 我國每年約30萬人等候器官移植 僅1/3獲得新生
    可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心事重重的女人坐在醫院走廊裡對著鏡頭笑著笑著卻哭了,她說她「不能倒下」,她的兒子聰明,怕拖累家裡,已經好多次想要放棄治療選擇死亡,她必須在兒子面前強裝出輕鬆的樣子,以求兒子不要放棄自己。病人元輝一家實在等不下去,在被醫生告知當時不是做手術的最佳時機的情況下,選擇在那個春節前做了親體移植手術,由父親捐腎給元輝。
  • 走進中國器官移植「分配中樞」:揭活摘器官謠言
    這是一項非常嚴肅而神聖的工 作,中國從2015年1月1日起停止死囚器官使用,公民逝世後自願器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由於等待移植的患者數量遠大於器官獲取數量,如何合理、合法分配就成為保障捐獻者權利和尊嚴的大事。與中國器官移植事業改革相伴的,還有流傳多年的「活摘器官」謠言。
  • 年僅32歲…|腦死亡|器官捐獻|尿毒症|手術|小朱_網易訂閱
    含淚替兒子做出了一個延續大愛的決定:  捐獻器官挽救更多的人!  他日復一日勞碌打拼,  只是為了讓年近六旬的父親  擁有更加殷實的生活。  然而,  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悄然降臨。  12月11日,熊文印遭遇了一場交通事故,被送往附近醫院救治。父親熊華,沒有像往常一樣見到下班後笑臉相迎的兒子,開始感到不安。在撥通兒子的電話後,得知了他發生意外的噩耗。
  • 器官移植後 器官接受者對捐贈者的感應
    還有一例最神奇,一名患有嚴重心臟病的7歲小女孩在移植了一顆不幸被人殘忍謀殺的10歲小女孩的心臟後,開始頻頻做被人謀殺的噩夢。令人震驚的是,美國警方靠她對夢中兇手的詳細描述,竟然一舉逮住了那名殘忍謀殺10歲女孩的兇手! 據一位有功能的人說,任何人得到好處,都不是白得的,都要回報。
  • 器官捐獻該怎麼捐?想要了解器官捐獻的朋友看過來
    近期有不少熱心市民朋友來我院諮詢器官捐獻、遺體捐獻和角膜捐獻,我們非常感動,並對他們支持我國的人體器官捐獻事業表示感謝!人體器官捐獻是挽救患者生命、服務醫學發展、傳遞人間大愛、促進社會文明的高尚事業。
  • 大愛!陝西13名志願者組團捐獻器官
    大愛!舒栓紅說:「和家人商量過,當時他們有點不能理解,說你這麼小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我的想法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希望能幫到別人。」作為組團器官捐獻志願者裡年齡最大的,66歲的貟華鳳和丈夫很早以前就有捐獻器官的想法,但一直都沒找到合適的途徑,在愛心大姐邱華的影響下,夫妻倆踴躍報了名。
  • 雲南16歲腦死亡少年捐9個器官及組織,拯救5名重度病患
    李陽父親在捐獻志願書上摁手印3月4日,雲南腦死亡少年——李陽的器官獲取手術在昆明第一人民醫院手術室順利完成,共獲取1個心臟、1個肝臟,1個肺臟、1個胰腺、2個腎臟、部分小腸、2個角膜,共計9個器官及組織,創下雲南省單人捐獻器官個數之最。
  • 疫情下的心肺聯合移植!廣東醫生攀登移植界「珠穆朗瑪峰」
    在器官捐獻者的大愛奉獻,以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團隊的努力下,疫情期間,楊凡接受了被稱為移植界的「珠穆朗瑪峰」的高難度手術——心肺聯合移植。該院器官移植團隊成員、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巨春蓉博士說,經過團隊的評估,她已經達到心肺聯合移植的標準。 心臟與雙肺同時移植?楊凡對這個手術感到陌生和恐懼。由於對這個手術不了解,她和家人一直在猶豫,通過藥物保守治療了一段時間。
  • 器官移植買賣黑產業鏈所處的灰色地帶
    猖獗,團夥化作案2月28日,東莞市麻湧鎮人民醫院五樓,在出示了家鄉警方的親屬關係證明書並經過了東莞警方一番審核後,舒豐義終於見到了28歲的兒子舒鎮,此時的舒鎮仍舊因為左腹部的傷痛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療,老父親百感交集。面對連夜從重慶老家趕來的父親,舒鎮終於開了口,「爸,我對不起你,腎是我自己賣掉的。賣了兩萬元。」
  • 男子同時換8器官已活67天 術後生活能自理(圖)
    據三湘都市報報導 2010年的最後一天,來自永州的馮新生(化名)接受了肝、胰、脾、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和闌尾共8個臟器的聯合移植,這個大規模的器官移植手術在亞洲尚屬第二例,在歐美也僅有幾例。  「每活一天,他都在創造一個奇蹟!」
  • 凱風帶你揭開"器官移植"的神秘面紗
    古代的「器官移植」故事因年代久遠至今已無從考證,但器官移植是醫學界從古至今積極探尋的領域。 2、醫生帶你解答關於器官移植的基本問題 白血病人接受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屬於細胞移植,燒傷病人接受的皮膚移植屬於組織移植。
  • 中國器官移植現狀:有錢的等器官 沒錢的放棄
    中國的器官移植存在巨大供需缺口,缺器官,缺醫生,也缺醫院。  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國每年等待器官移植者實際人數為兩萬多人,而全國只有幾百位器官移植醫生,能夠開展的手術在1萬例左右。具有器官移植手術資質的醫院只有169家,其中肝移植70多家,腎移植90多家,心臟移植的20家,肺移植的還不到20家。
  • 打造器官捐獻移植「昆明模式」
    、國際器官捐獻與獲取協會、歐洲移植協會、歐洲捐獻和移植協調組織、中東移植協會、亞洲移植協會、非洲器官移植協會、拉丁美洲與加勒比移植協會等共同支持。同時,啟動了「一帶一路」器官移植髮展人才培養專項基金;正式發布了《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5-2018)》中英文版;啟動了「生命接力」器官移植醫療公益救助項目;籤訂了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與西班牙DTI基金會培訓合作備忘錄、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與美國gift of life institute/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合作備忘錄、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與巴基斯坦器官移植協會合作協議、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與寮國瑪霍索醫院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