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啟動百年星艦計劃 欲進軍宇宙建立殖民地(組圖)

2020-12-05 搜狐網

太空人居住的火星基地概念圖。

20世紀70年代設計的恆星際宇宙飛船,科學家認為兩級設計是最佳方案。



  據英國《每日郵報》9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開展一項名為「百年星艦」的宇宙探索計劃,希望在百年內能夠讓人類衝出太陽系,抵達其他遙遠的星球。該計劃的第一個目標是火星,或是火星的兩個衛星。不過,由於目標遙遠和資金所限,這項計劃存在致命缺點是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票,太空人幾乎不可能返回地球。

  「百年星艦」計劃於北京時間9月7日獲得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支持,並得到DARPA的資助。9月13日,相關人員將在休斯敦舉行研討會,開啟這一龐大項目。  

宏偉目標:建人類星際殖民地

  「百年星艦」計劃由NASA於2010年提出,旨在未來一百年內,探尋到一個商業模式,開發出成熟的長距離載人宇宙方案。美國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主任皮特·沃登介紹,該計劃預計花費100億美元,研究機構向眾多富豪發出邀請,希望他們投資這一項目。歷經兩年,這個項目才獲得足夠的啟動資金。

  「百年星艦」計劃合作單位、美國伊卡洛斯星際組織負責人亞當·克魯爾說,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火星,或是火星的兩個衛星。計劃的兩大挑戰是新的推進系統與定居火星的生命維持系統。「我們將致力於打造持續百年太空飛行的星際飛船,以及可行性星際技術,最終全人類將受益。」

  按照計劃,飛船將搭載適合人類長期生活在宇宙的生命維持系統,到達目標星球後,在那裡建立一個人類星際殖民地。

  美國總統歐巴馬2010年4月份推出的新太空探索計劃稱,美國將放棄旨在重返月球的「星座計劃」,而將近地小行星和火星作為美國載人航天計劃的目的地。歐巴馬說,他期待,到2025年,美國能對太陽系進行深入探索;到本世紀30年代中期,美國具有運送太空人平安往返火星的能力。

梅·傑米森。

「百年星艦」飛船概念圖。

  首任機長:首位黑人女太空人

  1992年進入太空的第一位黑人女太空人梅·傑米森,在今年初被挑選為「百年星艦」計劃的首任機長,未來將負責指揮新型星艦飛船飛越太陽系,探索宇宙。傑米森來自美國阿拉巴馬州,今年55歲,是2011年美國航空航天局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舉辦的「百年星艦」計劃討論會上的首席重要人物。她說:「我們的研究計劃擁有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的大力支持,我們擁有的信心將會使星際飛行夢想成真。」她表示,「我願意為人類星際探索活動獻身。」

  「百年星艦」計劃7日得到了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支持。據悉,柯林頓將擔任9月13日於美國休斯敦市召開的「百年星艦2012公共研討會」的名譽主席。

  柯林頓說:「這項重要的研究能夠幫助發展人類探索宇宙所需的知識和科技,這些知識和技術能提高我們在地球上的生活質量。」

  傑米森所在的休斯敦市桃樂絲-傑米森傑出人物基金會也參與「百年星艦」計劃,目前已與伊卡洛斯星際組織和企業發展基金會建立合作關係。  

星艦先驅:能以12%光速飛行

  「百年星艦」計劃可以看作是上世紀70年代英國「代達羅斯計劃」的延續。1973年到1978年,英國行星協會發起的「代達羅斯計劃」探討過進行星際之旅的可能性,並認為從理論上來說,人類利用現有或未來數十年的科技在有生之年進行星際旅行是完全可能的。「代達羅斯計劃」的研究人員還設計出了一種星際旅行太空船,根據設計圖,它重達5萬噸,由核聚變能源驅動,能以12%光速的速度高速飛行。根據這一速度,人類只需花50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抵達距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距離地球約有4.22光年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

  就目前而言,星際旅行的難度超乎想像。如要飛往阿爾法恆星,人類目前最快的飛行器時速超過6萬公裡的「旅行者1號」無人外太陽系太空探測器最少也要連續飛行7萬年。此外,星際飛船必須能夠有效地屏蔽宇宙射線,避免太空人遭受損害,太空人DNA分子的健康涉及百年星際旅行中人類後代的體質。

  亞當·克魯爾表示,伊卡洛斯星際組織將設計核聚變飛船並進行基礎研究,比如飛船動力、存儲以及控制系統等,飛船上還需攜帶機器人,相關自動化、智能化設計和製造技術也都需要突破性進展。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技術主管戴維·尼蘭德對「百年星艦」計劃信心滿滿:「如果你在1910年去問愛因斯坦或是馬可尼,如何才能讓普通人享受全球通訊的便利,他們一定不會想到蘋果手機。」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是美國國防部下設的頂尖研究機構,成立於1958年。從網際網路、半導體到全球定位系統,最初都出自這個以「科技引領未來」為目標的組織之手。  

旅行特點:耗費一生有去無回

  在長約50年的時間裡一直進行星際旅行,即使一個太空人20歲時出發,抵達半人馬座時也已經70歲高齡。由於目標遙遠和資金所限,太空人幾乎不可能返回地球。

  亞當·克魯爾說:「星艦機組人員開始星際旅行時,必須明白他們要耗費一生時間才能抵達另一個外星世界。所以星際旅行更像是一項巨大的社會實驗,星艦必須像一個可以完全自給自足的小城市。」

  此外,「星艦」上不僅要提供可以模擬人造重力的旋轉艙,還要具有零重力環境下的食品種植系統、可以提供安全的自動駕駛等。由於星際旅行中任何通訊信號都可能要花好幾年時間才能傳回地球,所以太空人們必須具有極強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準備,甚至為了傳宗接代,他們應該在星艦上生兒育女,繁衍後代。  

首次開拓:4人2030年安家火星

  埃姆斯研究中心主任皮特·沃登說,預計在2030年,美國將把4名太空人送上火星。飛行大約需要9個月時間,即使改進火箭技術,也需耗時4個月。美國航空航天局2010年11月開始為「百年星艦」計劃招募去火星的志願太空人。志願者將在火星上安家落戶,成為人類未來移民外星球的先驅者。

  華盛頓州立大學天體生物學家德克·舒爾策·馬庫奇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天體生物學家保羅·戴維斯在《宇宙學》雜誌發表論文,詳細描述將4名太空人送上火星開拓新領地的前景。文章說,單程火星載人太空任務將不會像「阿波羅計劃」一樣採取階段性登陸的方式,而是要在火星上建立永久性人類居住地。初期階段,將從地球給太空人運送生活補給物資,但希望他們會越來越多地利用火星資源自給自足,最終能在這個紅色星球上建造自給型生活基地。

  人類一直在尋找地球以外的「第二棲息地」。在已知的宇宙空間,火星不僅是最類似地球的星球,也是目前人類有可能抵達的星球之一。火星與地球有著幾乎相同的晝夜時長和季節變化。但零度以下的低溫和稀薄的大氣層都需要進行改造才能適合人類居住。

  早在4年前,就有科學家為改造火星擬定了計劃:第一步,通過製造溫室氣體讓火星「升溫」,變得像地球一樣溫暖;第二步,釋放火星土壤中的大氣,讓冰融化成水,並產生雨雪天氣;第三步,種植植物;第四步,等著植物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為氧氣;最後一步,等待。本報記者 頡亞珍編譯  

原因  為何要飛離地球?

  在科學家眼裡,飛離地球的理由太多了:地球人口不斷膨脹;不知道何時太陽系的某顆小行星真的會撞上地球,甚至將海水全部蒸發掉,讓人類無法生存。

  依據美國非政府組織救生艇基金會的一項近期報告,數百位研究人員追蹤十幾種人類生存危險假設,其中多數危險表明:人類終有一天要離開地球。不過離開原因並不一定是未來可能出現災難性事件,而主要是人為因素。

  人類每年消耗的資源早已遠超地球的承受能力,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評估,2030年人類每年的能源消耗量是地球自然資源的兩倍。災難流行病研究中心則稱,近10年旱災、洪澇災害是上世紀80年代的3倍、1901年的54倍。

  氣候變化帶來許多負面影響:水資源嚴重匱乏,沿海區域被淹沒,大面積饑荒。此外,人類還可能被致命病菌、核戰爭終結。救生艇基金會警告,日益濫用的高科技技術如同一把雙刃劍,在促進全球科學發展的同時也對地球構成巨大威脅。

  紐約大學化學家羅伯特·夏皮羅主張,一些嚴重的災難性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必須準備「複製」人類文明,移居到其它星球生活,這不僅是避免人類受到傷害的策略,而且可使人類文化和傳統得以繼承延續。美國航空航天局負責人麥可·格裡芬說:「如果人類希望存活數十萬年或者數百萬年,就必須移居到其它星球上。我們並不知道未來這一天具體是什麼時候,但我們相信會有大量的地球人類移居到其它星球!」

  也有很多科學家認為,人類未來離開地球的原因,或許僅是為了保護地球免遭破壞,地球將變成一個自然避難所,人類可時常光臨。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美國將啟動百年星艦計劃
    美國將啟動百年星艦計劃  2010年,NASA提出「百年星艦」宇宙探索計劃,旨在未來一百年內,探尋到一個商業模式,開發出成熟的長距離載人宇宙方案。  據英國《每日郵報》9日報導,這一計劃終於在兩年後找到了贊助商。7日,「百年星艦」計劃獲得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支持,並得到了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資助。9月13日,相關人員將在休斯敦舉行研討會,正式開啟這一龐大項目。
  • 美國打造「百年星艦」欲帶人類衝出太陽系(圖)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開展一項名為「百年星艦」的宇宙探索計劃,希望在百年內能夠讓人類衝出太陽系,抵達其他遙遠的星球。「百年星艦計劃」於北京時間9月7日獲得了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支持,並獲得了DARPA的資助。該計劃將於9月13日在美國休斯敦舉行研討會,開啟這項龐大的項目。
  • 衝出太陽系:"百年星艦"13日"啟航" 建星際殖民地(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9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開展一項名為「百年星艦」的宇宙探索計劃,希望在百年內能夠讓人類衝出太陽系,抵達其他遙遠的星球。該計劃的第一個目標是火星,或是火星的兩個衛星。
  • 人類將乘百年星艦衝出太陽系 太空人無法回地球
    百年星艦據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開展一項名為「百年星艦」的宇宙探索計劃,希望在百年內能夠讓人類衝出太陽系,抵達其他遙遠的星球。
  • 揭「100年星艦」宇宙航行計劃:造5萬噸飛船
    20世紀70年代設計的恆星際宇宙飛船,科學家認為兩級設計是最佳的方案(騰訊科技配圖))騰訊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百年星艦」計劃打造一艘核聚變飛船
  • 美國打造百年星艦計劃 太空人將有去無回
    國正在開展一項名為「百年星艦」的宇宙探索計劃,希望在百年內能夠讓人類衝出太陽系,抵達其他遙遠的星球。該計劃獲得了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支持。美國正在開展一項名為「百年星艦」的宇宙探索計劃,希望在百年內能夠讓人類衝出太陽系,抵達其他遙遠的星球。該計劃獲得了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支持。「百年星艦」計劃是用美軍的種子基金創立的,將建造大型「星際飛船」,把人類送往太空。該計劃已得到大批資金資助,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還作為名譽主席出席了研討會。
  • [圖]比爾柯林頓支持百年星艦計劃
    百年星艦計劃(100YSS)前不久獲得了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的資助.     它將於9月13日在休斯頓舉行100YSS 2012 Public Symposium研討會,討論未來百年內可能發生的星際旅行。前總統比爾柯林頓將擔任研討會的名譽主席。他表示探索宇宙所需知識和技術將能用於改善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質量。
  • 美宣傳飛向比鄰星方案 三體星人表示壓力很大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正在開展一項名為「百年星艦」的宇宙探索計劃,希望在百年內能夠讓人類衝出太陽系,抵達其他遙遠的星球。「百年星艦計劃」於北京時間9月7日獲得了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的支持,並獲得了DARPA的資助。該計劃將於9月13日在美國休斯敦舉行研討會,開啟這項龐大的項目。
  • 每日一讀:百年星艦計劃準備將人類送到太陽系之外
    The 100-Year Starship Project That Plans to Transport Humans beyond the Solar System百年星艦計劃準備將人類送到太陽系之外
  • 人類開啟太空移民時代的兩個宏偉計劃
    這個依據就是美國NASA已經啟動的兩個計劃,一個是火星改造計劃,另一個時百年星艦計劃。火星似乎已經成為人類移民的第一站。這是因為在所有的太陽系行星裡,只有火星與地球環境最接近,而且有水。NASA的火星改造計劃是用1000年到10000年的時間,將火星改造成為一個人類宜居的星球。
  • 美國欲建月球方舟 霍金認為應該開拓太空殖民地
    建議將地球所有生物DNA樣本和文明知識儲存到月球上  美科學家欲建"月球方舟"  挪威的「種子銀行」計劃和英國的「冷凍方舟」計劃都提出了以防地球生物遭遇滅絕式災難的保存生命種子的方法,但美國「拯救文明聯盟」組織日前卻提出一個終極設想———到月球上建立專門的
  • 原小點每日科普|「百年星艦」計劃 ——反物質動力飛船 2012年9月16日
    2010 年 10 月,在舊金山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加州艾姆斯研究中心主任西蒙·彼得·沃爾頓道出了一項政府的超級機密——「百年星艦
  • NASA開啟瘋狂計劃:尋找火星生命,還要建立太空殖民地
    它們的任務一個是去火星上找到人類尚未發現的火星秘密,在火星上揭開火星的遠古面紗,找到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而另一個則是去尋找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去尋找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以及更多的宜居星球。此外,NASA在2021年還將建造完成史上推動力最大的巨型運載火箭,而在2024年NASA計劃重返月球的時候,這個全新的火箭將承擔起運輸的任務,幫助NASA將太空人送往月球。
  • SpaceX星艦計劃實驗初步成功,距離人類可以太空殖民還有多久?
    科技愛好8月6日訊,根據外媒報導,SpaceX星艦原型機SN5在當地時間8月4日傍晚首次完成了空中懸停試驗。在該實驗中,星艦原型機SN5雖然只在距地面150米處完成了懸停並安全返回地面。但也正是這次實驗,象徵著人類邁向星辰大海的又一大步。
  • 美國欲打造末日飛船拯救人類:飛出太陽系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正資助研究一項末日飛船計劃:據國外媒體報導,面對可能到來的世界末日,科學家設想了許多逃難的途徑,這個概念在西方人群中較為突出,末日情結讓許多人對諸如「太空方舟」這樣的避難所充滿了想像,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就資助了一項末日飛船的設計,旨在設計一種全新的太空飛行器,能夠讓人類飛出太陽系,而且可以在100年內實現。
  • 建立太空殖民地,人類終極夢想能否實現?
    來源 | 三豐建立一個龐大的太空殖民地,然後我們地球上所有的人類都到這個殖民地開始新的生活,這估計是很多好萊塢的科幻影片之中出現的場景
  • 未來已來:詳解馬斯克「星艦飛船」和近期太空計劃
    9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六晚,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SpaceX工廠詳細介紹了「星艦飛船」計劃的最新進展。馬斯克相信人類能夠而且應該成為星際物種。他認為自己公司開發的新型宇宙飛船有助於實現這個崇高的目標。
  • ——宇宙殖民地的生活(上)
    宇宙殖民地的歷史,最早應該追溯到A.D.1969,當時由賈裡德·K·歐尼爾博士所提倡的「宇宙殖民島計劃」,後來到了A.D.1977,他著述了《高空拓荒者(THE HIGH FRONTIER)》一書,這個概念才普及開來,廣為人知。
  • Spacex星艦終獲得世界航天界的認可,拿到NASA載人登月計劃合同
    這是美國1972年最後一次進行載人登月後,近50年來第一次重新啟動登月計劃。「阿爾特彌斯」計劃不僅是計劃將人類送到月球,而且還計劃在2028年左右,建成永久月球的基地。這次NASA進行招標的主要是載人登月登月艙環節的相關設備及系統,合同總價值9.67億美元,共三家公司入選。分別是代表「國家隊」的藍色起源,佔據大頭,獲得5.79億美元;其次是ynetics,獲得了2.53億美元的份額;最後是Spacex公司,獲得1.35億美元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