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一拆遷村發現大量老石板 有人說是從古墓上拆下來的

2021-01-19 百度新聞

張女士說,這些老石板都是從房子上拆下來的。

「這些都是老房子上拆下來的石頭,這些石頭是在我很小的時候,從周邊的古墓上拆下來的。現在,這種老石頭已經很少了,有人想把這些石頭偷走賣錢,我的想法是能不能把它們保存下來。」昨天下午,天下著小雨,在海曙區石街道黃隘村一處拆遷的房子裡,村民張女士指著一堆拆下來的大石頭說。

石頭是從古墓上拆下來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黃隘村到處都是拆遷的廢墟,村子裡的人都搬光了。張女士報料說,她家的房子也列入拆遷範圍,這些大石板是從她家的房子裡拆下來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村民沒有錢,造房子用的石料都是從附近的古墓裡拆下來的。我家老房子的石頭,是從一個叫做縣官墓的古墓上拆下來的,那個墓很大,有石人石馬等雕塑。房子拆了,我看到有人想把這些老石頭拉走,但我不同意,每天在這兒看著。」

張女士聽別人講,這些石頭要是被拉走了,會被販賣到北京等地做仿古建築用。她想它們如果能留在寧波,是最好不過了。記者看到這些石頭大部分兩米左右長,30多釐米寬,厚有20多釐米,有的上面寫著字,還有的上面雕刻著獅子等圖案。在這堆石頭的對面,還放著一根近四米的長石板。張女士說,這根石板也是從房子上拆下來的,以前也是古墓裡的東西。

記者採訪時還看到有人在廢墟裡挖東西,「房子都拆了,看能不能找出來點有用的東西做收藏。」看到記者採訪,這名中年男子匆匆離去了。

初步確認是一個清代舉人墓

隨後,記者與我市資深民間文保愛好者李先生和陶海燕取得了聯繫,他們趕到了現場。「從這些石材來看,應該是建於清代,墓主是一個非富即貴身份顯赫的人。」李先生告訴記者,這些石頭應該是從同一座墓上拆下來的,把這些石頭拼起來,基本上是一個整體。如果能確認墓主的身份,將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兩位文保專家還在村子的另外一個地方,發現了一塊墓表。從文字來看,墓主人叫袁又純,是清代的舉人,屬於鄉賢之類,生前做過不少善事,例如捐錢修路等。這個發現令兩位專家非常興奮,稱這個發現很珍貴,當務之急是保護下來做進一步的研究。

昨天下午,記者與海曙區文管所取得聯繫,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於今天到現場進行查看。寧波晚報 記者邊城雨文/攝

轉自中國寧波網

相關焦點

  • 黃島這些村拆遷有新消息!這個村計劃明年下半年進行!
    馮家嶺村去年都評估完了,戶型都讓在圖紙上選好了,今年快一年了也沒在聽到拆遷的消息,請問現在進展到哪一步了,什麼時候能開始拆經落實,孟家莊有拆遷計劃,具體時間以西海岸交通商務區的整體推進為準。感謝您對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關注與支持! 你好,老汽車站片區東側老印刷廠宿舍樓都測量完十幾年了,樓房老舊,什麼時間拆遷?
  • 揭秘青島拆遷「淘寶人」:專瞄拆遷房專盯老物件
    瞄準老人老房子  「這幾天城陽區有個村就在拆遷,咱們可以去看一看能不能有什麼收穫 。」在劉吉林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城陽區流亭街道仙家寨村。村中間的水泥路兩側,停滿了大小卡車,到處堆放著廢舊門板、雜物、磚瓦。還有很多身上沾滿灰塵正在幹活的工人們。「這個村已經拆遷過半了,要是再晚來幾天,這裡就拆完了。」劉吉林邊瞅著路邊雜物邊說。
  • 雄安這些村,「近期」會拆嗎?
    最近幾天的雄安,關於開工的新聞不少,關於拆遷的似乎也挺多,弄得整個雄安似乎都拆聲一片,尤其是關於雄縣,似乎雄縣馬上要變成平地了。網絡流出的圖片顯示,雄縣有23個村子近期將要拆除,不會進行煤改氣。一些網友後臺留言問,都說這是「近期」拆遷的村子,那這23個村子是不是今年要拆遷了?
  • 涉及這些村!金山新城將徵拆337萬㎡,徵地拆遷費19億!
    ,徵地拆遷總面積 約 337.10 公頃(不含蓮塘布河、冷水坑河、河橋水已徵拆範圍)。 項目徵拆 本項目徵地拆遷區域包括永久佔地和施工臨時用地兩部分,徵地拆遷總面積約 337.10 公頃(不含蓮塘布河
  • 雄安水區2020年會拆嗎?涉及17村!
    大概位置如下:那麼問題就來了1、水區到底拆不拆?拆!先不提水區拆遷的傳言是不是已經滿天飛了官方也早在這方面作出了回應「全澱不留村、留業不留居」所以,拆遷一定拆2、具體拆遷時間定了嗎?原本應該在2020年中旬會有消息但目前因為疫情的原因,雄安的建設被拖慢了速度水區拆遷的前期工作就被擱置了不僅是水區,新區其他需要拆遷的地方全部都推遲了。
  • 2020-2022雄安140多村拆!
    雄安的建設腳步越來越快 2020年-2022年 雄安還會有大批拆遷村的出現! 具體都有哪些地方呢?
  • 娘家得拆遷款300萬,弟媳說我是潑出去的水,拆遷款下來後我笑了
    果然,婚後沒多久,我弟媳婦,就在飯桌上,說開了。    她先說,婆婆,咱家的房子什麼時候拆啊,能補償多少錢呢?媽媽說,估計半年後吧,要房子是兩套,要錢的話是300萬,誰知道弟媳婦這麼直白,直接說,婆婆,您老打算怎麼分呢?我建議,閨女吧,給不給的無所謂,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嘛,您看,您兒子連個保障工作都沒有,以後怎麼養您孫子啊,我一聽這個,我接著就說,你說這話什麼意思?媽媽瞪了我一眼,示意我不要說了,我才不說話了,我知道媽媽的意思,她是不想我弟媳婦回家跟我弟弟鬧彆扭,弟媳婦一看這情況,得意的不得了。
  • 出土古水道 掘出老石板
    12月5日,記者探訪施工中的芙蓉街得知,一條古水道被發現。與此同時,就在古水道北側,三四塊老青石板重見天日,疑似當年芙蓉街的老石板路。芙蓉街設計方告訴記者,他們將按照歷史要素對古水道和青石板進行呈現,力圖恢復歷史風貌,打造新的景觀。
  • 雄安150村注意!雄安第二批拆遷和第三批拆遷名單
    一些村的拆遷工作也在推進她要請我吃飯。因為吃檳榔也上癮。是滋陰清熱的好藥材。同時。宜用之煮粥服食。甚至有人失戀後。之後就能全方位的評估各類風險指標了。容易導致血管破裂。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新縣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來源網絡。可以不介意初期男生從側面握住自己的肩膀。自然也要收回宅基地。因此在外出時最好塗抹防曬值合適的防曬乳。女孩舒坦的把屁放了。
  • [土+毚],寧波北侖這個城中村拆遷了,為陳逸飛故居所在地
    陳氏建築,作為歷史記憶的「閱讀」我來到待拆的星陽區塊或者說中[土+毚]村,陪同我的是一位叫陳君敏的老人。他家就住在村中陳氏民居中。儘管已籤了協議,但他還沒有搬走,因為這處典型的北侖民居,是北侖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登錄點,讓原住戶住著,為的是在過渡階段能有人看護,不致被破壞。
  • 廣東施工挖到一黑色石板,專家連忙趕來,驚喜萬分:快封起來
    我國的歷史非常的悠久,因此其實我們很難說的清,我們腳下現在真踩著的這片土地上,底下到底埋著些什麼,特別是一些歷史古都,那感覺遍地都是古墓,而有些地區雖然不是歷史古都,但是各地其實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古墓的存在。
  • 《刺客信條起源》古墓攻略 全古墓解法圖文攻略
    在寶庫內進行搜刮,在石碑左側臺階上可以找到一把Lv3的槌矛(紫色品質),這就是筆者之前提到過在初期最好用的一把近戰武器。 接著調查寶庫的石碑,巴耶克發現這塊石碑是右古老書寫方式,是古王國時代的東西。 孟卡拉金字塔 step1.
  • 60多村!雄安3縣2020年拆遷村如下,安置過渡地在這!
    雄安2020年的徵遷已經安排好了容城繼續搬遷2萬人雄縣、安新也會有村莊相繼搬遷白溝也為雄安的百姓們安排好了徵遷過渡需要的空房通知如下:一、2020年容城搬遷關於容城徵遷2萬人,是官方發布2020年一定會搬遷搬遷村莊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地點:
  • 老石匠、老石板,正在施工的芙蓉街將重塑老濟南格調
    青年作家尚啟元在其《芙蓉街》一書中通過劉巧嘴之口道出了濟南芙蓉街的特色。11月8日,芙蓉街正式封閉施工,如今已經過了20天。進展到何種程度了?新的青石板路到底啥樣?11月27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門進行了探訪。踩踩青石板,體驗一下老濟南的感覺。快來試試老石板,這是老濟南特有的味道「你過來試試,這就是老濟南特有的味道!」
  • 紹興青石板昨天補上西泠橋新老石板還有微小色差·都市快報
    西泠橋上的缺口周圍擺了密密一圈亮黃色的市政設施養護牌,前兩天堵缺口用的鋼製圍護欄也擺在了一邊,防止遊客進入。  青石板每塊有700多斤重,4個工人合力才把一塊石板抬到橋上。負責裝橋板的,是杭州市路橋有限公司兩位專門負責維護石橋、石板的老石匠。  西泠橋用的是卯榫結構,橋墩左右都有卡口,兩塊青石板對牢一個橋墩,再用上一些石膠,兩塊石板很快就原樣裝好了。
  • 廣州單宗最大舊村改造 東風村舊改首拆4000㎡
    廣州單宗最大舊村改造 東風村舊改首拆4000㎡金羊網  作者:張豪;黃穎瑤  2020-08-10 8日和9日,從化城郊街東風村、江埔街聯星村西華社兩宗舊村改造項目先後開拆。
  • 山東郯城被曝拆遷捆綁助學 官員稱拆遷掛鈎一切
    而正是視頻中「拆遷跟什麼都掛鈎」這一言論,惹怒了許多微博上的網友。有網友評論稱,助學金竟然還能跟拆遷掛鈎,這還有天理嗎?也有網友聯繫剛剛發生的電信詐騙事件評論說,騙子剛把一個臨沂女大學生「氣死」,村幹部想再把另一個女大學生逼瘋嗎?  但也有網友在爆料微博下面留言稱,視頻有剪輯,希望大家能夠鑑別真偽。
  • 上百老鄉拆遷工地「淘金」 使用金屬探測器挖寶
    住「掃雷器」 約埋去淘「金」  禪城一些收買佬結隊用探測器在拆遷工地附近挖金屬物品 市民反映附近居民樓近期頻頻被盜  文/記者張學斌圖/記者張宇傑  伴著叮噹敲打聲,老陸深一腳淺一腳踏在泥地上,老陸一招手,「有貨
  • 柳市:大拆大整,為發展騰空間
    現在一起拆了,大家也安心。」長豐村村民鄭元才說。雖然鄭元才在這片區域有兩間老房子,一年出租收入有2萬餘元,但他對於拆遷,卻是支持。「拆了好,舊城能改造,還有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下來,整個村都會有新發展。到時候我們就成了『拆遷富』了。」鄭元才特別強調,不是一戶人家的「戶」,是富裕的「富」。
  • 百年老房牆體靠木棍支撐 榕三四十住戶盼拆遷
    這些年,周邊的房子漸漸都拆了,只剩這麼一棟,現在房子越來越破了,牆體要靠木柱子支撐著,更可怕的是,車子從附近駛過,房子牆壁就刷刷往下掉渣,現在居民都盼著早點拆遷。快過年了 不敢讓孩子回家慶城路24號是一座連排四間的老房子,現在住著十幾戶三四十人。走到屋外一看,老房子西面的牆壁原來是黃泥牆,旁邊撐著四五根木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