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100 MSPS流水線結構A/D轉換器的設計

2021-01-15 電子產品世界

片上系統(SoC)需要在單個矽片上實現模/數混合集成。與數字系統工藝兼容、功耗、面積等指標優化的高性能模/數轉換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s,ADC)是片上系統中非常重要的單元,它實現了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之間的聯繫。流水線結構模/數轉換器(Pipelined ADC)是一種研究和應用非常廣泛的模/數轉換器,其結構本身並非屬於基本模/數轉換器結構,但在精度、速度及功耗方面相對於其他類型都有很大的改進,是高速高精度領域的主要應用類型之一。本文介紹了流水線A/D轉換器的基本原理,並構造了一個三級流水線結構的9位100 MSPS A/D轉換器(ADC),採用Zarlink 0.6μm互補雙極工藝模型對電路進行了模擬驗證。

1 三級流水線A/D轉換器電路設計
使用分級技術是解決高速高解析度的一種方法。可以使用兩級或多級高速、低解析度子ADC組合起來,形成一個高速高解析度的流水線ADC。
1.1 三級流水線A/D轉換器工作原理
在基本A/D轉換結構中,有些具備高速性能,有些具備高精度性能,沒有能夠同時達到高速高精度的要求。流水線ADC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難題。流水線結構可以在採樣速度和轉換精度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圖1是三級流水線ADC的結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7629.htm


由圖1可知,流水線結構模/數轉換器主要是由採樣保持器、子ADC、子DAC及減法電路組成。輸入模擬信號首先送入第一個採保電路(TH 1),TH1的輸出信號輸出給第一個的子ADC(ADC1)和第二個採保電路(TH2),ADC1將輸入信號轉換得到高3位數位訊號,該高3位數據通過DAC(DA C1)還原成模擬量,再將該模擬量和TH2的輸出一同輸入到減法電路,並將差值由放大器放大一定倍數,便得到第一級模擬餘量信號。此模擬餘量將作為第二級轉換電路的輸入信號。重複上述步驟,得到次3位轉換數據,依此類推。
設輸入信號為Vin,Vin通過3位ADC產生的數字量為Dm,3位DAC輸一模擬量為Vout,則Vin,Dm和Vout的關係由式(1)、(2)決定。

由式(2)可知,3位DAC還原得到的Vout小於等於輸入信號Vin,其差值就是包含低位數據位信息的模擬餘量。為了使下一單元的ADC得到滿幅輸入,以降低對子ADC性能的要求,還需將此模擬餘量乘以ADC量化單位的倒數,即將此模擬餘量放大23倍後再送給下一級子轉換器。
1.2 採樣保持電路的設計與分析
圖2為全差分採樣保持電路(T/H電路)的半邊電路;圖3為該T/H電路控制時鐘信號。


當PCLK和NCLK信號為低電平時,T/H電路工作在採樣模式,Q5,Q7導通,Q6,Q8截止,A節點電壓升高,B節點電壓降低,這時Q1~Q4均導通且工作在正向放大區,它們形成一個AB類緩衝器驅動保持電容CH。該輸入電路結構具有輸入偏置電流小、輸入阻抗高、交調失真小的特點。當PCLK和NCLK信號為高電平時,T/H電路工作在保持模式,Q5,Q7截止,Q6,Q8導通,鉗位電路(CLAMP)開始作用,使A節點電壓鉗位在VCH-VthN,使B結點的電壓鉗位在VCH+VthP(VthN和Vthp分別表示NPN管和PNP管的BE結導通屯壓),也使A,B兩節點呈現為低阻抗節點。此時Q1~Q4均截止,故而形成輸入信號與保持電容之間的二重隔離,消除保持模式的信號饋通。
RC和CH構成一個低通濾波器,其截止頻率會隨負載而變化。為克服這一缺點,在輸出端設計一個輸出緩衝器。採樣/保持電路的噪聲特性主要來自於Q1~Q4的基極寄生電阻熱噪聲以及它們的散粒噪聲和帶寬限制電阻RC熱噪聲。電路設計時,選用大尺寸的器件來減小基極電阻Rb,使得基極寄生電阻熱噪聲最小化。將Q3,Q4偏置在較大的靜態電流來最小化它們的散粒噪聲,同時採樣模式動態特性也要求Q3,Q4有大的靜態電流,以減小VBE調製的影響。當該T/H電路被偏置在大電流時,它將有大的帶寬,因此必須串聯電阻RC來限制帶寬以濾除高頻噪聲。大的偏置電流也要在功耗和性能之間進行折衷考慮。


相關焦點

  • 一種12位50 MS/s CMOS流水線A/D轉換器
    在各種類型的ADC中,流水線結構是當今滿足高速高精度要求的重要實現手段。在一些需要10位以上轉換精度,數十兆轉換速率的場合,如無線通信、雷達、數字視頻廣播處理等領域,流水線ADC得到了極廣泛的應用。傳統的流水線ADC前端總是配置有採樣保持電路(SHA)。SHA除了自身消耗一定的面積和功耗外,還引入了很大的噪聲,是流水線ADC的主要噪聲源之一。
  • 一種14位210MSPS校準電流DAC設計
    本文介紹了一種採用分段電流舵DAC結構,在保證高速採樣的同時,使積分非線性誤差(INL)和微分非線性誤差(DNL)達到最小化,從而設計完成了一種基於0.35μm CMOS工藝的14位 210MSPS DAC。該轉換器採用分段電流沉,在該結構中,5位最高有效位控制31個電流源,4位中間位控制15個電流源,5位最低有效位直接控制二進位權電流源。
  • 基於微小井眼鑽井技術的A/D轉換器選型研究
    通過A/D、D/A轉換器將井下模擬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經處理後,將數位訊號在轉換成模擬信號去控制設備,實現井下的採集、通訊、控制任務。本文通過提出A/D轉換器的選型原則,綜合考慮性能參數、數字接口、原理結構、工作溫度等各個方面,選擇出適合隨鑽測量短節設計的A/D轉換器,保證井下系統數據採集過程的穩定,對整個微小井眼鑽井設備具有重要的作用。
  • 12b雙通道高速A/D轉換器AD9238的原理及應用
    他可以提供與單通道A/D轉換器同樣優異的動態性能,但是比使用2個單通道A/D轉換器具有更好的抗串擾性能。   AD9238三種型號的功耗分別為180 mW,330 mW和600 mW,只有同類A/D轉換器的1/2。他採用64腳LQFP封裝(尺寸只有9 mm×9 mm),非常適合在對尺寸要求嚴格的場合中使用。
  • 模數轉換器工作原理、類型及主要技術指標
    並行比較ADC並行比較ADC是現今速度最快的模/數轉換器,採樣速率在1GSPS以上,通常稱為「閃爍式」ADC。它由電阻分壓器、比較器、緩衝器及編碼器四種分組成。這種結構的ADC所有位的轉換同時完成,其轉換時間主取決於比較器的開關速度、編碼器的傳輸時間延遲等。
  • D/A與A/D轉換器工作原理解析
    在自動化儀表設備和自動控制系統中,常將一種信號轉換成另一種與標準量或參考量比較後的信號,以便將兩類儀表聯接起來,因此,轉換器常常是兩個儀表(或裝置)間的中間環節。下面就來看看D/A與A/D轉換器工作原理解析。   D/A轉換器的基本指導思想   數字量是用代碼按數位組合起來表示的,對於有權碼,每位代碼都有一定的權。
  • 嵌入式DSP處理器μDSP的體系結構 六級流水線設計與指令系統闡述
    因此我們在對當前DSP體系結構的最新發展的全面考察的基礎上,考慮到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等要求,設計了一個16位嵌入式定點DSP處理器μDSP的體系結構,如圖1。     這種改進的哈佛結構不僅提高了指令和數據存取的效率,還提高了存儲器的利用率,是一種比較好的結構。   2.六級流水線設計       流水線設計是現代處理器設計的核心。
  • 基於FPGA的移位寄存器流水線結構FFT處理器設計與實現
    從上面的算法結構分析中知道,由於後級的DFT運算點數是前一級的一半,所以後一級的開關轉換周期也是前一級的一半,基於這種關係,可以使用一個8位計數器的每一位狀態來對各級開關進行控制。最高位控制第一級,同時由於上一級數據進入下一級需要一個時鐘,所以下一級的開關轉換時刻要比上一級延遲一個時鐘周期。
  • 同步採樣A/D轉換器AD7262原理及應用
    概述 AD7262是一款逐步逼近式(SAR)模數轉換器(A/D轉換器)。其內部有2個跟蹤保持放大器,2個12位的同步採樣A/D轉換器,2個可編程的放大器以及2組比較器和2個獨立的數據輸出引腳。
  • 基於FPGA流水線結構並行FFT的設計與實現
    2 結構說明2.1 流水線結構硬體結構實現FFT的常用形式有4種:遞歸結構,流水線結構,並行迭代結構和全並行結構。設計採用流水線結構,流水線結構一般在FFT實現的每一級均採用一個運算單元,前一級算結果直接用於下一級運算而無需等到本級運算全部完成,因此,可提高運算速度。遞歸結構的運算的時間較長,並行迭代結構對數據存取帶寬要求很高,全並行結構資源消耗過大,均不適用。
  • TI推出25至160MSPS的業界最低功耗模數轉換器系列可為工業設計節能
    該 ADC3k系列包括速度高達 160MSPS 的12位與14位選項,提供雙通道或4通道以及LVDS或JESD204B接口版本。這些器件支持-40C到85C的寬泛工業環境溫度,不僅適用於電機控制、醫療影像與可攜式測量測試等工業應用,而且也適合軟體定義無線電與MIMO通信等應用。如欲了解有關ADC3K系列的更多詳情,敬請訪問:www.ti.com.cn/adc3k-pr-cn。
  • D/A與A/D轉換器你要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三:D/A轉換器的主要性能指標  1、解析度  解析度是指輸入數字量的最低有效位(LSB)發生變化時,所對應的輸出模擬量(電壓或電流)的變化量。根據建立時間的長短,可以將DAC分成超高速(<1μS)、高速(10~1μS)、中速(100~10μS)、低速(≥100μS)幾檔。  應當注意,精度和解析度具有一定的聯繫,但概念不同。DAC的位數多時,解析度會提高,對應於影響精度的量化誤差會減小。但其它誤差(如溫度漂移、線性不良等)的影響仍會使DAC的精度變差。
  • 基於FPGA的高速流水線浮點乘法器設計與實現
    本文介紹了 32 位浮點乘法器的設計,採用了基4 布思算法,改進的4:2 壓縮器及布思 編碼算法,並結合FPGA自身特點,使用流水線設計技術,在實現高速浮點乘法的同時,也 使是系統具有了高穩定性、規則的結構、易於FPGA 實現及ASIC 的HardCopy 等特點。
  • 基於高速IGBT的100kHz高壓-低壓DC/DC轉換器
    業界早期使用MOSFET作為主功率單元,隨著該DC/DC轉換器的功率需求逐漸增大,基於MOSFET的設計系統效率急劇下降,已經不能滿足應用要求。移相全橋拓撲的軟開關技術是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高壓-低壓DC/DC轉換器的主流關鍵技術。業界早期使用MOSFET作為主功率單元,隨著該DC/DC轉換器的功率需求逐漸增大,基於MOSFET的設計系統效率急劇下降,已經不能滿足應用要求。
  • 盤錦渡邊(watanabe)信號轉換器TF-6B產品全新
    + 50℃90%RH以下圖中電阻解碼網絡是由R和2R兩種阻值的電阻組成T型電阻網絡,運算放大器構成電壓跟隨器,圖中略去了數據鎖存器,電子開關SSSS0在二進位數D相應位的控制下或者接參考電壓VR(相應位為1)或者接地(相應位為0)。當電子開關SSSS0全部接地時,從任一節點a、b、c、d向其左下看的等效電阻都等於R。下面利用疊加原理和戴維南定理來求轉換器的輸出U0。
  • ADI推出新款高速模數轉換器
    高速模數轉換器AD9642和AD9648。  AD9648是一款低功耗、高速、14位雙通道ADC,以125 MSPS(每秒百萬採樣)的採樣速率工作時,每個通道的功耗為102 mW;在70 MHz輸入下,SFDR(無雜散動態範圍)性能為91 dBc。中頻採樣頻率最高可達200 MHz,因而AD9648是設計工程師尋求利用雙通道高速ADC來構建多模式數字接收機的不錯選擇。
  • 利用FPGA實現外設通信接口之: 利用FPGA實現A/D、D/A轉換器接口
    10.5.1A/D、D/A轉換器接口的特點A/D、D/A轉換器是FPGA系統設計中的常用器件,經常用來實現模擬信號和數位訊號的相互轉換。根據應用場合的不同,A/D、D/A轉換晶片的性能指標參數差別比較大,因此接口格式也無法統一。
  • 【E課堂】A/D轉換器的解析度和準確度的區別
    筆者與使用模數(A/D)轉換器的系統設計人員聊天時,他們最常問的就是:「您的16位A/D轉換器準確度也是16位嗎?」  A/D轉換器的解析度被定義為輸入信號值的最小變化,可通過一次計數改變數字輸出值。就理想的A/D轉換器而言,傳遞函數呈階梯狀,且每個步階寬度等於解析度。但使用較高解析度(16位或16位以上)的系統時,傳遞函數的響應和理想的響應之間將存在較大的偏差。這是因為由A/D轉換器及驅動器電路產生的噪聲可降低該轉換器的解析度。
  • 什麼是Factorized Power Architecture——突破傳統的分布式電源結構
    設計師不得不去尋找一些細小封裝、高效率、高電流密度的DC-DC轉換器,還需顧慮不斷壓縮的成本。目前市場上的功率產品及相應的功率結構已被應用盡至,達到它們所能發揮的功能極限,很難再進一步改良。本文要介紹的是一項創新的電源功率構築——分比功率架構(Factorized Power 或 Factorized Power Architecture),簡稱FPA及實現這項架構的嶄新功率組件——V·I晶片(VICs)。
  • 多通道A/D轉換控制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摘要 提出了利用MC143150 Neuron晶片和Burr—Brown公司生產的12位串行模數轉換器ADS7844實現多通道A/D轉換控制模塊的設計與實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