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早上好,上期我們介紹了統計分析思路的6個步驟:
Step1 反應變量是單變量、雙變量還是多變量。
Step2 變量屬於計量資料、計數資料、等級資料三種資料類型的哪一種。
Step3 單因素還是多因素。
Step4 單樣本、兩樣本或多樣本。
Step5 是否是配對或配伍設計。
Step6 是否滿足檢驗方法所需的條件。
那麼今天我們就開始講講常用的單變量計量資料的分析方法的選擇!
反應變量為單變量→計量資料→單因素→樣本與總體均數比較→如服從正態分布選用單樣本t檢驗,如不服從考慮非參數檢驗方法。
🍋測量某地50隻皮卡丘的身高,算得均數0.41m(樣本均數),標準差為0.05m,問該地皮卡丘的身高均數是否等於全球皮卡丘的身高均數0.4m(總體均數)?反應變量為單變量→計量資料→單因素→兩個相關樣本均數比較(配對設計)→如差值符合正態分布選用配對t檢驗,如不服從選用單樣本秩和檢驗。
🍋用兩種方法測定10隻皮卡丘的十萬伏特電壓,獲得A法和B法測定結果,比較兩種方法的 測量結果是否不同?反應變量為單變量→計量資料→單因素→兩個獨立樣本均數比較→如方差齊性且兩樣本均服從正態分布選擇兩獨立樣本t檢驗,如方差不齊但兩樣本服從正態分布選擇t』檢或兩樣本秩和檢驗(Wilcoxon two-sample test/Mann-Whitney test),如方差不齊且兩樣本不服從正態分布選用兩樣本秩和檢驗。
🍋抽取皮卡丘和可達鴨各100名(兩個獨立樣本),測量身高,比較皮卡丘和可達鴨的身高是否不同?
反應變量為單變量→計量資料→多個樣本均數比較→
(1)單因素方差分析:如方差齊且樣本服從正態分布→單因素方差分析,如方差不齊或某樣本不服從正態分布→Krusal-Waills秩和檢驗,若檢驗結果顯著需進一步做多重比較→SNK法、LSD法、擴展t檢驗等。
🍋隨機分配的3組皮卡丘分別接受A、B、C三種訓練後測定發動十萬伏特時的電壓,比較接受三種訓練方法的皮卡丘十萬伏特的電壓總體均數有無差別?兩兩之間有無差別?
(2)兩因素方差分析但不分析交互作用:主要是隨機區組設計資料,涉及兩個因素,即1個處理因素和1個區組因素。如滿足方差齊且樣本服從正態分布→雙向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如否→Friedman秩和檢驗。
🍋根據皮卡丘的原始能力值分組隨機分配至3組,接受不同的訓練,那麼原始能力值便是這裡的區組因素。
(3)三因素方差分析但不分析交互作用:主要有拉丁方設計和二階段交叉設計兩種資料。如滿足方差齊且樣本服從正態分布→對於拉丁方設計選擇三向方差分析(three-way ANOVA),二階段交叉設計選擇廣義線性模型分析,如否→非參數方法。
(4)多因素方法分析且分析交互作用:析因設計、正交設計、嵌套設計、裂變設計資料。
(5)重複測量資料:單因素重複測量只有1個重複測量因素,多因素重複測量除1個重複測量因素外,至少還有1個其他的處理因素。
🍋如測量皮卡丘接受訓練前後發動十萬伏特時的電壓,發動十萬伏特時的電壓即單個重複測量因素,如皮卡丘接受了不同的訓練,那麼訓練方法就是其他的處理因素。
下期內容:單變量計數資料的分析~
顏歡暢
專業: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擅長方法:流行病學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