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網易科學人,作者:小小,36氪經授權發布。
海水溫度在零下1.9攝氏度左右,低於正常的冰點,因為那裡的鹽度較高,所以潛水者作業45分鐘就會感覺很冷,儘管他們穿著厚厚的潛水衣。此外,他們的金屬調整器 也面臨著被凍結的危險,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攜帶額外的金屬調整器 。每次潛水時,探險隊成員都需要在厚達3米的冰上融出兩個通道。如果潛水員不能從主洞返回,也可以通過備用安全通道返回冰層上。
在南極洲的羅斯冰架(Ross Ice Shelf)上,一群穿著防寒服的潛水員正準備潛入冰層之下,試圖弄清楚全球變暖對生活在南極的各種生命產生怎樣的影響。歷史上首次,他們將在為期6周南極冰下探險的360度視頻,以創造這個神秘極地環境的虛擬實境體驗。赫爾辛基大學海洋生物學家阿爾弗·諾克(Alf Norkko)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次探險的目標是提高人們對南極海岸獨特而脆弱的生態系統的認識,以及氣候變化對南極生態系統和整個地球的影響。」
圖1:探險隊成員希望每天能潛到冰層之下4次
諾克是此次探險的三名芬蘭成員之一,他的同伴包括赫爾辛基大學海洋生物學家喬安娜·諾克(Joanna Norkko,諾克的妻子)、探險家兼攝影師派屈克·德格曼(Patrick Degerman)。他們於10月26日從南極的斯科特基地(Scott Base)出發。除了在冰架下進行科學研究和潛水任務之外,這個團隊成員還要拍攝360度視頻,並在他們的Facebook頁面上進行定期的照片和視頻更新。
不久前,這個團隊加入了紐西蘭國家水與大氣研究所和奧克蘭大學6名研究人員行列,他們匯聚在斯科特基地中。這個基地位於紐西蘭南極地區麥克默多海峽(McMurdo Sound)的羅斯島上,距離更大的美國南極基地McMurdo Station不遠。
圖2:雪地牽引車和直升機為建在冰架上的帳篷營地運送補給
諾克所在團隊表示,探險隊社交媒體組件的數字設備包括32臺照相機、3架無人機、一架遙控駕駛的潛艇和「無數」電池。他們的狀態更新、照片以及數字記錄將通過衛星電話傳送到赫爾辛基大學的後備團隊處。此外,這個團隊還有5臺360度攝像機,以虛擬實境的方式拍攝他們的工作,這些內容將在2018年初可看到,當然之前需要在芬蘭經過處理和編輯。
惡劣的天氣和低能見度導致探險隊出發日期被迫推遲數日,隨後,探險隊員們踏上了他們前往羅斯冰架第一個營地的旅程,那裡在羅斯海的新海港附近,距離斯科特基地大約80公裡。
圖3:來自芬蘭的三名研究人員和來自紐西蘭的6名研究人員已經接受了6周的野外生存訓練,練習在冰雪中求生的技能。
喬安娜在電子郵件中表示,探險隊大約會潛水20天,並在新港口的海底採集樣本,然後前往羅斯島Cape Evans上的第二個冰點,那裡距離斯科特基地約30公裡遠。根據天氣和冰層狀況,探險隊將通過直升機或穿越海冰的方式到達新地點,而探險設備由Hagglund和PistenBully雪地牽引車運送。
整個九人組成的探險隊需要攜帶的設備相當多,喬安娜表示:「科學儀器、攝影器材、電腦、潛水裝備、潛水壓縮機、融雪器、發電機、加熱器以及兩輛雪地運輸車。此外還有帳篷、睡袋、個人服裝、廚房設備、炊具、數百公斤的食物、急救用品、收音機、衛星電話、充當衛生間的帳篷、尿罐與糞便桶,還有大量的燃料。」
喬安娜解釋稱,羅斯冰架上的兩個地點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為它們將允許對之前的探險結果進行比較研究。
圖4:探險隊的科學家們希望在南極洲的羅斯冰架下每天完成4次潛水
諾克表示:「這次潛水探險的目標是考察南極海底環境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這個地區很特別,因為它是地球上最靠南的海洋生態系統。」該團隊曾於2001年首次訪問該地,並在那之後進行了數次訪問。喬安娜說:「每次都以標準方式對海底進行取樣,所以這些地方就是所謂的監測點,我們可以開始評估它們是否發生任何變化。」
喬安娜說,九名隊員中有七人將在冰層下潛水,他們希望每天能通過雙人組隊潛水的方式完成4次潛水,在六周的野外工作中總共進行60次潛水。喬安娜表示,在冰下潛水安全是最重要的,當兩名潛水員進入水中時,1人將會被留在水面上。如果出現什麼問題,他馬上就可以救援。此外,潛水員也將被綁在繩索上,並可以通過繩索與地面上的團隊成員進行交流。
喬安娜稱,海水溫度在零下1.9攝氏度左右,低於正常的冰點,因為那裡的鹽度較高,所以潛水者作業45分鐘就會感覺很冷,儘管他們穿著厚厚的潛水衣。此外,他們的金屬調整器 也面臨著被凍結的危險,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攜帶額外的金屬調整器 。每次潛水時,探險隊成員都需要在厚達3米的冰上融出兩個通道。如果潛水員不能從主洞返回,也可以通過備用安全通道返回冰層上。
喬安娜表示:「最大的危險來自海豹。一般來說,它們是無害的,但是它們可能會喜歡我們的漂亮潛水洞,然後決定佔領它們。如果重達300公斤的海豹不想離開你的潛水洞,這會產生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