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網訊2月27日,風雲四號首批圖像與數據發布,1秒500張圖片捕捉閃電、500米空間解析度的區域觀測……匯集多個「黑科技」的風雲四號衛星被稱為目前世界最先進水平的氣象衛星。
2016年12月11日,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衛星風雲四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經過一段時間的調試,風雲四號首批圖像與數據終於亮相。戳這裡回顧這顆天空中最酷的星!
2017年2月27日,國防科工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了我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獲取的首批圖像與數據。此次發布的風雲四號衛星首批影像圖和數據主要包括: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獲取的圖像、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獲取的大氣紅外輻射光譜、閃電成像儀獲取的閃電分布和強度信息、空間環境監測儀獲取的空間效應及粒子探測信息。經過對首批獲取的圖像和數據初步分析,圖像層次分明,雲層和地表紋理豐富,風雲四號衛星的主要探測功能得到全面驗證,綜合探測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更快更精細的「千裡眼」
這幅彩色衛星雲圖是風雲四號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第一幅彩色合成圖像,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評價其「雲繫結構和地物特徵層次豐富、紋理清晰」。
相比風雲二號靜止衛星,風雲四號全圓盤圖像觀測時間從半小時縮短到15分鐘,最快1分鐘生成一次區域觀測圖像,最高空間解析度從1.25Km提高到500米。青藏高原湖泊、黃海細胞狀雲系、西伯利亞積雪、赤道附近熱帶對流等均清楚可見。
圖為風雲四號對青藏高原的監測。
每秒500張照片觀測閃電 填補該領域空白
2017年2月13日澳大利亞西部SwanValley地區發生強雷暴,風雲四號成功記錄了閃電發生情況。風雲四號搭載的閃電成像儀是亞太地區首臺靜止軌道閃電遙感儀器,它將以每秒500幀的速度準確記錄閃電的頻次和強度,為強對流天氣監測、民航、鐵路、電力等行業安全保障等提供服務。
國際首臺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上空 三維探測大氣
在一些特殊領域,風雲四號衛星的技術更是解決了世界性難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是國際上第一臺工作在靜止軌道上的同類儀器,對於開展大氣垂直三維結構探測,獲取大氣溫溼度廓線,實現高精度定量觀測具有重大意義。風雲四號攻克了成像輻射計與探測儀裝載在同一顆衛星上因儀器光學指向鏡運動而造成的相互幹擾的技術障礙,突破了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高精度圖像導航與配準等技術難點,實現了成像觀測和大氣垂直探測相結合的綜合觀測,獲取大氣溫度和溼度的垂直分布,為氣象預報提供大範圍、連續、快速、準確的遙感信息。
圖為大氣輻射亮溫垂直分布圖。
風雲四號通過獲取地球表面和雲的多光譜、高精度、定量觀測數據和圖像,將大幅度提高我國天氣預報、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氣候資源開發、生態環境監測和空間天氣監測預警能力,並廣泛應用於氣象、水利、農業、林業、環境、能源、航空和海洋等領域,特別是在服務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風雲四號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對地觀測氣象衛星序列,根據在軌測試初步計劃,風雲四號A星有望在今年我國夏季汛期開展天氣預報試驗試用,在年底具備試運行的能力。屆時,將實時提供高精度的觀測資料,為我國及亞太地區防災減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體現我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對國際社會的重要貢獻,進一步提升我國氣象事業和航天事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本文版權歸中國天氣網所有,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