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專家警告消費級基因檢測結果未必可信
英國基因專家近日在《英國醫學雜誌》周刊上撰文警告說,目前市場上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基因檢測可能會給消費者帶來誤導:當這種檢測結果提示「健康風險」並不意味著消費者肯定會患上某種疾病,而「令人安心」的好結果同樣並不可信。
研究人員在文章中指出,大多數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基因檢測不會對一個人的全部基因或基因組測序,而只關注特定的基因突變,這可能引致假陽性結果。即使對全基因組開展測序,發現的基因突變往往並沒有任何臨床上的意義。
文章說,事實上,人們攜帶的某些基因可能增加他們的疾病風險,但也有其他基因可以保護他們免受疾病困擾。
鞍山市政府與華大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攜手共建東北地區十萬人群級別多組學平臺
10月28日,鞍山市人民政府與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該合作將圍繞鞍山北方國際健康城建設來打造東北地區首個多組學生命健康大數據中心及大型基因組學測序中心,帶動本地生命健康產業科研和臨床轉化,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這一戰略合作框架下,北方國際健康城(鞍山)有限公司與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籤訂具體合作協議。
華大基因肺癌分析軟體獲證 實現檢測全流程資質認證
10月30日,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華大生物科技(武漢)有限公司的非小細胞肺癌突變基因分析軟體,獲得湖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至此,華大基因的華翡冉-肺癌組織個體化診療基因檢測,從提取、建庫、測序(測序儀及試劑)到分析軟體,全流程五個環節均已取得醫療器械證書和準入許可。
低氧適應新基因在實體瘤中有重要潛在功能
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新近揭示了在低氧適應和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發展中,一種擴增出的蛋白的重要功能和分子調控機理。研究人員發現在西藏等高海拔地區,肺癌、結直腸癌、肝癌和乳腺癌等各種人類癌症的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均顯著低於其他省份,這也意味著低氧適應新基因在低氧實體瘤中具有潛在重要功能。
中國團隊首次揭示西瓜甜瓜馴化基因組歷史
11月2日,《自然—遺傳學》以兩篇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兩項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國內外優勢單位完成的瓜類作物基因組研究成果。兩項研究分別構建了西瓜和甜瓜的全基因組變異圖譜,揭示了兩種水果的馴化歷史及果實品質的遺傳分子機制。
研究發現藏族人群三代測序高質量參考基因組並解析全基因組結構變異
《國家科學評論》雜誌在線發布了第一個藏族人群高質量參考基因組。該成果是中國多個課題組經過兩年多聯合攻關完成的藏族人群高原適應研究的又一階段性成果,旨在利用長片段基因組數據從頭組裝藏族人群的高質量參考基因組,以期解析藏族人群基因組中的大片段結構變異對高原低氧環境的遺傳貢獻。
全球首款CAR-T療法Kymriah在中國獲批臨床
10月30日,CDE(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更新一批臨床默示許可名單,其中包括諾華旗下CAR-T療法明星藥物CTL019(Tisagenlecleucel),適應症為復發性或難治性侵襲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10年或需花費47億美元 回報率或達65倍
在10月30日上午「未來國際大科學論壇」主論壇上,沃爾夫農業獎得主哈裡斯·李文做了題為《Earth Biogenome Project——Biology『s Next Moonshot》的報告。在這個報告中,他分享了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的相關內容。這一計劃或需花費10年、47億美元,但回報率有可能達到65倍。
東京奧運會或將採用基因檢測
據英國《衛報》日前報導,國際奧委會主席託馬斯·巴赫在第五屆世界反興奮劑大會上表示,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有可能採用一種新型興奮劑檢測方法——基因檢測。這種方法可以發現運動員進行血液回輸或服用可增加紅血細胞數量的藥物。
英國「死亡貨車」案 越警方採集基因辦案
英國警方最近在倫敦以東32公裡的格雷斯鎮發現一輛卡車的貨櫃內載有39具屍體,其中有31名男性和8名女性遇難者,這些死者中可能有越南人,英國警方正在確定死者身份,但是他們很多人沒有攜帶身份證。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越南警方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他們已經採集了數名越南公民血液和頭髮樣本,準備進行DNA驗證確認死者身份
因安全隱患FD叫停了諾華的Zolgensma基因治療研究
由於在動物研究期間發現了一個安全問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於上周三叫停了諾華(NVS)的Zolgensma基因治療的臨床試驗。據悉,STRONG 試驗旨在測試向患有脊柱肌肉萎縮症(SMA)的大齡童的脊髓注射較大劑量的Zolgensma藥物。對於已經批准的嬰兒和兒童治療,暫不受此事的影響。
基因治療公司Dicerna與羅氏合作研發治療慢性B肝病毒感染療法
11月1日,基因治療公司Dicerna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與羅氏(Roche)公司達成研發合作與許可協議,共同開發治療慢性B肝病毒(HBV)感染的創新療法。這一合作將利用雙方的技術平臺,聚焦於Dicerna在1期臨床開發中的治療性療法DCR-HBVS的全球開發和商業化,同時包括開發靶向與HBV感染相關的多個人類和病毒基因靶點。
NEB發布基因分型新品 滿足植物育種需求
NEB公司近日推出了NEBNext直接基因分型解決方案(NEBNext Direct Genotyping Solution),可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物技術(AgBio)中。據了解,與新一代測序(NGS)相結合,自動化的基因分型流程可以在一天內完成。它能夠對100個至5,000個標記進行基因分型。多達96個樣品的混合分析不僅降低了成本,也簡化了流程。
新基因療法成功挽救淋巴瘤患者
德國弗萊堡大學醫院首次用一種新穎的基因療法治療瀰漫性大細胞淋巴瘤,取得了巨大成功。通過所謂的CAR-T細胞療法,將患者的免疫細胞(即淋巴細胞)在實驗室中經過基因改造,從而可以識別並抵抗癌細胞。治療後的初步檢查表明效果很好。
Nature子刊:首次!無需任何基因改造 實現壽命延長,且無副作用
近日,西班牙國家癌症中心(CNIO)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的一篇論文指出,該研究團隊用具有超長端粒的ES細胞產生了100%的細胞都擁有超長的端粒的小鼠模型。研究表明,「超長端粒小鼠」患癌症更少,壽命更長,體型更苗條,對胰島素和葡萄糖的耐受性更強,線粒體功能也更好。因此,無需任何基因改造,壽命就能顯著增加。
全基因組測序鑑定非洲結核桿菌病原體早期感染情況
最近,發表在《PNA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檢查了南非地區爆發的廣泛耐藥結核病流行株LAM4 / KZN的進化和流行病學歷史。該菌株首次報導於2005年在誇祖魯-納塔爾省的圖格拉渡輪,此後已在全省廣泛傳播。這項新研究確定了促進XDR-TB菌株疫情爆發的關鍵宿主,病原體和環境因素,以及可以採取的早期發現和遏制未來流行病的步驟。
貝瑞基因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1.74億元 淨利同比增長31%
貝瑞基因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1.74億元,同比增長14%;淨利潤3.13億元,同比增長31%;基本每股收益0.88元。第三季度淨利6376萬元,同比減少32%。公司預計2019年淨利為4.1億元-4.4億元,同比增長53%-64%。業績增長的原因是基因檢測服務項目逐步實現項目產品化,腫瘤相關產品及服務投入應用;非經常性損益影響金額為9586萬元。
瞄準臨床需求導向的基因檢測 臻和科技完成超3億元D1輪融資
據悉,基因檢測技術公司「臻和科技」10月30日宣布完成超過3億元人民幣的D1輪融資,領投方為中金資本旗下基金。臻和科技主要特點是以臨床需求為導向,注重技術更新與質量控制;已獲得美國CAP認證,是國內為數不多擁有CAP證書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合作方覆蓋八十餘家核心腫瘤醫院、數家跨國藥企。
臨床基因組信息公司PierianDx完成27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9年10月28日,臨床基因組信息公司PierianDx宣布完成2700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ATW Partners和SJF Ventures領投。PierianDx於2014年在美國聖路易斯成立,致力於發展癌症診斷技術,使全球醫療系統、實驗室和患者更容易地使用目標療法。PierianDx的SaaS平臺使臨床基因組學成為護理標準,並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分子診斷實驗室提供了支持。
生物技術公司Maze獲City Hill投資 利用基因修飾技術開發遺傳病靶向藥物
近日,生物技術公司Maze Therapeutics(Maze)宣布完成由City Hill Ventures領導的投資,本次融資具體金額未公布。據悉,Maze擬利用本輪融資資金打造基因修飾平臺,並針對遺傳性疾病開發靶向藥物。迄今為止,Maze已完成兩輪融資,獲投總額達1.91億美元。此次融資完成後,City Hill Ventures的創始人Jonathan Lim博士將加入Maze董事會。
DNA是如何成為破案利器的?
去年一起通過DNA尋祖網偵破一起美國30年的連環姦殺手懸案轟動全球,這項技術甚至被《自然》雜誌選入當年十大重大科技之列。
那麼DNA是如何成為破案利器的呢?用轟動一時的「金州殺手」的案件為例吧。
從1976年到1986年的十年間,美國出現了一個作案手段高超,犯案極其變態殘忍的強姦連環殺手,他作案十年,卻因為反偵察能力極強,屢屢逃脫警方的追捕。
2013年女作家米歇爾·麥納瑪拉以這起恐怖案件為原型,出版了《我將在黑暗中消失》的寫實犯罪小說。這本書籍使得這一系列迷離的案件重新得到警方和公眾的關注。
2016年加州警方公布了5萬美金懸賞「金州殺手「線索的通緝令。而懸賞沒派上太大用場,警方反而在網絡上火熱的DNA尋親網站上找到了案件突破口。
這類網站能通過輸入DNA信息,與親友的進行匹配。從而得到血緣脈絡關係的整合,在家族系譜中實現追根溯源。
警方當時將保存良好的兇手DNA信息輸入。竟意外地追尋到19世紀初一位女性的DNA與之匹配度高。通過建立了約25顆家族系譜樹狀分析,再與現存的DNA資料庫比對。終於鎖定了犯罪嫌疑人。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