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國立天文臺呼籲減少人造衛星對天文觀測影響
減少人造衛星對天文觀測的影響科技日報東京7月15日電 (記者陳超)日本國立天文臺日前發表聲明,對圍繞地球運動的人造衛星造成的天體觀測負面影響表示擔憂,要求衛星運營公司考慮和採取措施減少對天文觀測的影響。
-
日本天文臺宣布觀測到110億年前銀河形成過程
中新網9月12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國立天文臺的研究小組11日宣布,通過昴星望遠鏡等的觀測確認了110億年前的銀河中心星體大量誕生並進一步成長為巨大銀河的情形。據分析,儘管已知多個銀河合體成為巨大銀河的現象,但觀測到單一銀河自身成長、變換形態的過程則尚屬首例。
-
日本國立天文臺啟用新型超級計算機 運算速度世界最快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子晴】日本國立天文臺水澤VLBI觀測站正式啟用天文類超級計算機「阿弖流為2號」。其運算速度是上一代 「阿弖流為」的三倍,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快的天文類超級計算機,將在銀河系起源研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據日本共同社6月3日報導,「阿弖流為」名稱來源於日本平安時期英勇的蝦夷酋長阿弖流為,包含了「希望勇敢向太空之謎發起挑戰」的願望。
-
日本多地目擊火球散發藍綠色光芒 其實只是一顆流星
日本多地目擊火球散發藍綠色光芒 其實只是一顆流星 黃粱 • 2017-11-24 08:51:16 來源:前瞻網 E
-
12月12日七星天文臺流星雨觀測活動報名通知
雙子座流星雨是少數的母體非彗星的流星雨(另一個是出現在一月初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其母體是小行星3200法厄同。 雙子座流星雨有三大特點:一是顏色偏白;二是流星體速度較慢;三是亮流星很多,常有火流星出現。
-
【魅力江蘇】繪製中國人自己的銀河畫卷——探訪國立紫金山天文臺...
【魅力江蘇】繪製中國人自己的銀河畫卷——探訪國立紫金山天文臺舊址(上) 2020-08-17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岡山天文臺東亞最大望遠鏡「晴明」開放使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2月21日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和國立天文臺20日宣布,岡山天文臺(
-
日本天文臺發現新的巨大黑洞
東方網8月8日消息:日本國立天文臺近日發表科研報告說,在距地球約8500萬光年的星系中心,存在著一個質量為太陽的約280萬倍的巨大黑洞。這個黑洞是該天文臺使用口徑為45米的大型射電望遠鏡觀察到的,它存在於唧筒星座的渦旋星系IC2560的中心,根據它周圍的脈衝波的旋轉半徑和旋轉速度,科學家們推定其質量為太陽的大約280萬倍。1995年,這家天文臺曾經在距地球約2300萬光年遠的渦旋星系M106中心發現了質量是太陽的3900萬倍的巨大黑洞。
-
玉樹上空巨響,一個月內4次火流星闖入地球,人類應當提高警惕
最早發現異常的還是地震局,而不是天文臺觀測站。在衝擊波擊中地面後,引起巨大的震動,讓地震局吃了一驚,以為又是地震襲來。隨後有網友拍攝到當時的視頻,才發現是一顆火流星闖入地球,在天空中可以看到一個亮光,隨著它離地面越近,散發出耀眼的光芒,最終在空中爆炸,把黑夜變成白晝。
-
日本夜空出現發光物體,當地居民擔憂不已,天文學家已介入調查
天文學家表示極為罕見來自日本國立天文臺的天文學家表示,其實流星划過天空的現象並不罕見,拿日本地區來說,平均每個月都可以看到流星划過的場景,不過類似這次的情況卻是很罕見的,無論是流星的大小,還是它發出的聲音,因為基本上流星划過的時候,很少會聽到聲音。
-
紫金山天文臺新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幾乎「貼著」地球掠過!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了一顆小行星2020 FL2。這顆小行星3月23日剛剛掠過地球,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僅有14.4萬公裡,幾乎是「貼著」地球飛過去的。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它是我國目前觀測到的最近距離飛掠地球的近地小行星。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近地小行星近距離飛掠地球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電 中國科學院官網23日消息:國際小行星預警網(IAWN)和國際小行星中心(MPC)發布,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近地小行星2020FL2於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4時38分24秒在0.38地月距離(約14.4萬公裡)飛掠地球。
-
日本天文臺發現目前距地球最遠新銀河
【環球網駐日本特約記者 邢熠】據日本新華僑報網6月5日消息,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不斷向前。6月4日,日本國立天文臺公布消息,稱他們發現了距離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7.5億光年的新銀河,比此前觀測到的銀河系又向前推進了約40億光年。
-
墜落於俄羅斯的流星可能是一顆阿波羅型小行星
視頻錄像提供了關於流星軌跡和速度的足夠數據,研究人員利用錄像、Google Earth和Meteosat-9氣象衛星的觀測數據重建了流星的原始繞日軌道。 研究人員估計(PDF),車里雅賓斯克流星是一顆阿波羅型小行星,流星進入到距離地表32千米到47千米上空時開始變亮,與地球的相對速度大約是在13 km/s 和19 km/s之間。
-
日本今日下午有望觀測到日食 下次將在明年6月出現
人民網東京12月26日電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12月26日下午,將出現被月亮部分遮掩的「日偏食」景觀。由於日本各地多為陰天,天氣晴朗的衝繩縣地區觀測環境將會比較良好。「日食現象」在日、月、地球同處於一條直線時才會發生,在地球位置觀測時會出現太陽被月球部分遮擋出現陰影的景觀,這是日本自1月份以來能夠被觀測到的第二次「日食」現象。本次「日食」在地球南側觀察會看到更多的陰影,例如新加坡和關島有望觀測到「日環食」的金環奇景,在日本地區只能在下午2時至日落前後的4時半期間觀測到「日偏食」。
-
從流星隕石坑追蹤英仙座流星雨的新攝影機
美國亞利桑那州洛厄爾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已經在流星隕石坑(正式名稱為Barringer隕石坑)啟動了一套新的流星視頻監控系統,正好趕上本周末2018年英仙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將於今晚(8月12日至13日)夜間達到頂峰,觀測者每小時可看到60到70顆流星,天空晴朗,漆黑,遠離城市燈光。每年當地球經過斯威夫特塔特爾彗星的塵埃時,就會發生流星雨。
-
日本夜空現超大流星 空中巨響爆炸!現場視頻曝光
流星在平時夜空中我們常能見到,但能直接觀測到超大流星的機會卻不太多。據外媒報導,7月2日凌晨時分,一顆巨大的流星從西向東划過日本關東地區上空,幾分鐘後空中還傳出類似爆炸聲的巨響,此事也引發了日本民眾的熱議。
-
流星突降日本!哪種隕石比黃金還值錢?為什麼
據日本媒體報導,今天凌晨1點34分,日本西部多個地區觀測到一顆火球墜落,視頻顯示一個巨大的火球從天而降,突然發出強光照亮天空,隨即消失。2020年以來,關於「太空火球」事件可以說多不勝數,9月份的韓國突降火球,緊接著10月份美國15個州收到大約700份關於「太空火球」的報告,再次引發大家熱議。
-
繪製中國人的銀河畫卷——紫金山天文臺90年
192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成立。這是中國人自建的第一座現代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的前身。 這年年底,所長高魯領導完成對臺址的踏勘測量,並做出天文臺的設計。但它的建設直到1931年才動工。經費短缺成了最大難題。那年日軍侵入東北,南方遭遇洪災……直到1934年,天文臺才建成。
-
巨大火球突降日本 多地民眾觀測到一顆流星墜落
據日媒NHK報導,當地時間29日凌晨1點34分,日本西部多個地區觀測到一顆流星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