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金權課題組報導脂肪酸直接β內酯化的反應

2020-12-06 科學網

 

活化烯烴的共軛加成反應作為經典有機反應之一,可以有效地在脂肪酸β位構築碳-碳鍵或碳-雜原子鍵。近二十年,碳氫官能團化反應作為另一種有效的策略,可以直接在脂肪酸的β位引入新官能團。然而,如何將這種極具潛力的反應進行工業化放大和應用卻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首先,當底物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可活化的碳氫鍵時,如何專一地選擇其中某個碳氫鍵極具難度。其次,大多數反應不可避免地使用當量及以上的貴金屬如銀來作為氧化劑促進反應。再者,反應中使用的偶聯試劑或多或少具有一定地局限性。此外,絕大多數反應需要預先引入導向基團來加速碳氫活化進程,從而導致該策略需要額外兩到三步反應來最終得到母體脂肪酸。事實上,為了實現某一目標碳氫活化反應,研究人員勢必要重新設計及優化催化劑,配體,導向基及反應條件。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具有極大的普適性,卻簡單易操作且能工業化的碳氫活化反應,是擺在研究者面前的難題。

美國Scripps研究所餘金權課題組在12月12日的《自然》雜誌中報導了對於脂肪酸直接β內酯化的反應。迄今為止,能催化碳氫鍵β內酯化的酶仍未被發現。該反應的β內酯產物可作為「墊腳石」,通過後續親核取代反應,能夠單一選擇性地構築多種多樣的碳-碳鍵或碳-雜原子鍵。(圖一)該反應的設計首先是基於叔丁基過氧化氫(TBHP)這一綠色環境友好氧化劑的發現。該氧化劑價格便宜($5/mol)且環保安全,在催化循環中,不僅能夠有效地氧化二價鈀中間體,而且後續能夠選擇性還原消除,專一得到β內酯化反應產物。其次,該研究發展了一種新型 β胺基酸配體L11。該配體不僅能極大地加速碳氫活化的發生,而且又能輔助促進後續還原消除的進行。此外,與多數所報導的碳氫活化反應不同,該反應條件溫和,使得這種張力極大極不穩定的β內酯產物能穩定存在於反應體系中。

圖一:β內酯化反應設計及其難點

圖二:脂肪酸底物適用範圍

該反應適用範圍廣泛。其普適性在一些常見的脂肪酸及含有各種官能團的脂肪酸中得到了驗證。(圖二)該反應也成功地運用到了對于吉非羅齊(gemfibrozil)這一藥物分子的後續修飾當中。從一克吉非羅齊出發,以1%的鈀/配體作為催化劑可成功進行β內酯化反應。後處理只需簡單鹼性溶液水洗,無需柱層析分離,就能夠以92%的高產率得到目標β內酯產物。該產物能夠隨後被一系列親核試劑開環,從而得到形式上β位官能團化的產物。所引入的官能團包括芳基,烯基,炔基,烷基,氰基,氟,溴,羥基,氨基及巰基。(圖三)

圖三:1%鈀催化地克級反應及後續多樣β位官能團化反應

總之,基於配體及氧化劑的設計,該研究實現了對於脂肪酸直接β內酯化的反應。其目標β內酯產物作為媒介,能夠在母體脂肪酸的β位引入各類官能團。該反應不僅解決了一系列碳氫官能團化領域存在的問題,而且為脂肪酸碳氫鍵活化反應工業化奠定了基礎。(來源: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859-y

相關焦點

  • Scripps研究所餘金權教授報導脂肪酸直接β內酯化反應
    近二十年,碳氫官能團化反應作為另一種有效的策略,可以直接在脂肪酸的β位引入新官能團。然而,如何將這種極具潛力的反應進行工業化放大和應用卻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首先,當底物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可活化的碳氫鍵時,如何專一地選擇其中某個碳氫鍵極具難度。其次,大多數反應不可避免地使用當量及以上的貴金屬如銀來作為氧化劑促進反應。再者,反應中使用的偶聯試劑或多或少具有一定地局限性。
  • C-H鍵活化再登《自然》,餘金權教授一把萬用刀,實現C-H鍵多種官能化
    從柯楠因型單萜並吲哚生物鹼結構出發實現多種天然產物分子的匯聚式合成(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最近,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TSRI)的餘金權教授
  • 常用試劑----β-丙醇酸內酯
    最近報導使用環氧丙烷與CO進行的催化羰基化反應可以用來製備該試劑[1]。【注意事項】該試劑被報導可能具有致癌毒性,而且具有較大的揮發性,所以,最好在通風櫥中使用和操作。-β-丙醇酸內酯在有機合成中主要被用作三碳合成子。根據反應條件或者反應中親核試劑的不同,可以選擇性地沿途徑A 或者途徑B進行反應生成兩種不同類型的產物 (式1)。
  • 清華唐葉峰組實現不同取代類型α-亞甲基-γ-丁內酯多樣性合成
    傳統構建此類結構的方法主要依賴於環化和環加成反應,在產物結構多樣性和化學、立體選擇性控制方面均存在不足之處。近日,清華大學唐葉峰教授課題組發展了一種新穎高效的α-亞甲基-β-環丙內酯dyotropic重排反應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
    他開創了碳 - 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 法,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並因此獲得 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 「他是個天才,這個傢伙永遠充滿著熱情,並且有著滿腦子的想法。」這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家、沃爾夫獎得主約翰·哈特維格對華裔科學家餘金權的評價。
  • 餘金權教授與Houk教授聯合再發《自然》子刊,遠程C-H鍵活化取得新...
    餘金權教授研究團隊在遠程C-H鍵官能化反應的研究中取得了諸多突破性進展,尤其是他們提出的U型模板配體策略,打破了傳統C-H鍵活化通過底物中不同C-H鍵空間位阻及電子特性的差異來控制反應區域選擇性的思路。
  • Science:不對稱遠程C(sp3)-H鍵硼化新策略
    其中最常用的策略是利用導向基團形成五元環或者六元環過渡態來實現羰基的β-位和γ-位官能團化(圖1A),但是目前已報導的γ-位活化都要求γ-位為端位甲基(CH3),而對於γ-位為CH2的情況卻從未報導過。雖然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Breslow教授通過仿生手段實現了甾體化合物的遠程C(sp3)–H鍵羥基化(J. Am. Chem.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新冠病毒的疫苗接種保護率最高70%左右
    來自官方新聞發布受疫情影響,身在美國加州的餘金權教授無法親自來滬參與頒獎,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第一時間聯繫到了餘教授並送上了祝賀。餘金權教授所在的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剛剛部分復工,「大家還是很緊張,工作耽誤很多」,餘教授快人快語,「疫苗上市前,不能大意!」
  • 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更多精力要放在解決問題上
    但餘金權是幸運的,在被質疑的同時,也有很多前輩鼓勵他邁開腳步向前走。   談化學:打破碳氫鍵取得突破如今,餘金權教授已是全球頂尖研究所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教授,並因開創了碳-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法,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而獲得2016年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麥克阿瑟天才獎。
  • 【「大學堂」講學計劃】著名有機化學家餘金權來北大講學
    餘金權認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有三個:酶催化、新策略與新反應。而在這三個主要方向中,他認為最有發展潛力的是新反應。在尋找新反應的道路中,餘金權選擇了兩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即對映選擇性的C-H鍵活化和遠程官能團化。在本次報告中,主要討論對映選擇性的C-H鍵活化。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獨家對話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科學家更多精力要放在解決問題上
    他開創了碳 - 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 法,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並因此獲得 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他是個天才,這個傢伙永遠充滿著熱情,並且有著滿腦子的想法。」這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家、沃爾夫獎得主約翰·哈特維格對華裔科學家餘金權的評價。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該共享的是基礎科學而非智慧財產權
    2016年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是一位世界頂尖合成化學家,他開創了碳-氫鍵功能化的新技術, 顛覆了人們思考生命構件的傳統方式,為新藥的研發、新材料的發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碳-氫鍵功能化的未來應用餘金權教授在接受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專訪時說:「真正激勵我不斷鑽研化學的潛在動力就是:我相信人類的潛力無限,能夠用知識和創造力創造無窮無盡的新分子。」
  •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前十年選擇難度不大的課題可能導致終身...
    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前十年選擇難度不大的課題可能導致終身平庸「現代科研競爭,不在於智力,而在於超常想像力。」一頭爆炸式捲髮的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今天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海·滴水湖)講述了他充滿想像力的一次發現,把肥皂中脂肪酸的碳氫鍵打斷,直接做成藥,從而開啟了合成化學的一扇窗。
  • :江西師大趙軍鋒課題組實現炔醯胺介導的大環內酯化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受理項目公布大環內酯是多種抗生素、抗癌藥物、農用化學品和活性天然產物的重要結構片段(Figure 1)。目前,化學家已經開發了大量內酯化策略包括過渡金屬催化的C-O鍵生成、通過炔烴/烯烴關環複分解或烯烴偶聯構建C-C鍵以及N-雜環卡賓(NHC)催化醛的氧化酯化等。
  • 馮小明課題組:Lewis酸催化β,γ-不飽和2-醯基咪唑的不對稱反應
    ▲第一作者:康騰飛;通訊作者:劉小華、馮小明DOI:10.1038/s41467-020-17681-9全文速覽馮小明教授課題組近期報導了手性Lewis酸催化的β,γ-不飽和2-醯基咪唑的不對稱反應,包括串聯異構化/a-Michael反應、a-Mannich反應以及串聯異構化/sulfur-Michael反應。
  • 「天才獎」得主餘金權:希望諾獎來得晚一點 想專注於科研
    2018年10月31日,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餘金權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接受採訪時說。他是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TSRI)教授、中科院上海有機所特聘研究員。他開創了碳-氫鍵催化和官能團化的新方法,該方法將有利於開發各種多功能、新穎和有益的化合物,將推動相關學術研究領域、工業生產和製藥研究的發展。
  • 脂肪酸的不同氧化方式
    常見的偶數碳飽和脂肪酸通過普通的β-氧化即可完成代謝。不過一些特殊的脂肪酸,如不飽和脂肪酸、支鏈脂肪酸和超長鏈脂肪酸(22碳以上),氧化時需要某些不同的過程,包括異構化、α-氧化、ω-氧化,以及過氧化物酶體中的氧化過程等。對於不飽和脂肪酸,一般每個雙鍵要少一次脂醯輔酶A脫氫過程,即減少一個FADH2。但除了能量差異,還會有雙鍵位置和構型的問題。
  • 通過成環C-H/C-H偶聯反應四步全合成(±)-Russujaponol F
    通過成環C-H/C-H偶聯反應四步全合成(±)-Russujaponol F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1:29:47 近日,美國Scripps研究所餘金權課題組通過成環
  • 江正強教授課題組破解並首次報導新型β-1,3-葡聚糖酶晶體結構
    本網訊   近日,食品學院江正強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在生命科學國際權威雜誌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D: Biological Crystallography(影響因子14.1)上發表了題為「The structure of a glycoside hydrolase family 81 endo-β-
  • 脂肪酸的轉運與氧化分解
    長鏈脂肪酸轉運進入線粒體,引自themedicalbiochemistrypage.org雖然中短鏈脂肪酸可直接進入線粒體,但膜上仍有相應的轉移酶β-氧化過程脂醯輔酶A脫氫酶生成反式雙鍵,同時產生FADH2。但與琥珀酸脫氫酶不同,這裡的氫不能直接氧化,需經電子黃素蛋白(ETF)、鐵硫蛋白和輔酶Q進入呼吸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