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的不同氧化方式

2020-10-18 lcy1971

常見的偶數碳飽和脂肪酸通過普通的β-氧化即可完成代謝。不過一些特殊的脂肪酸,如不飽和脂肪酸、支鏈脂肪酸和超長鏈脂肪酸(22碳以上),氧化時需要某些不同的過程,包括異構化、α-氧化、ω-氧化,以及過氧化物酶體中的氧化過程等。

對於不飽和脂肪酸,一般每個雙鍵要少一次脂醯輔酶A脫氫過程,即減少一個FADH2。但除了能量差異,還會有雙鍵位置和構型的問題。

如果雙鍵在脂醯輔酶A的3位,不能被脂醯輔酶A脫氫酶催化,需要異構到2位才行。此反應由Δ3-烯脂醯輔酶A異構酶1(ECI1)催化,不論順反,均生成2位的反式雙鍵。例如油酸在9位有一個順式雙鍵,三個循環後形成Δ3-順烯脂醯輔酶A。異構生成Δ2-反烯脂醯輔酶A,即可繼續氧化。

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

2位的雙鍵不論順反都可以水化,但順式雙鍵水化會生成D型產物,需要在β-羥脂醯輔酶A差向酶作用下轉變為L型,才能繼續氧化。

對於多不飽和脂肪酸,氧化時容易形成2,4-位的共軛雙鍵。這時需要消耗一個NADPH,由2,4-二烯醯輔酶A還原酶(DECR1)將其還原,生成3位的反式雙鍵,再異構到2位。

所以反式脂肪酸是可以被氧化代謝的。不過反式脂肪酸的代謝還是有些問題。有人比較了反油酸(9-反式-十八烯酸)與油酸和硬脂酸的降解,發現反油酸在線粒體中β-氧化時會積累5-反式-十四烯醯-CoA。文章認為這是由於長鏈醯基輔酶A脫氫酶(LCAD)對其親和力較低,這種積累會導致5-反式-十四烯酸從線粒體逸出,幹擾細胞質中蛋白質的脂醯化等過程(J Biol Chem. 2004 Dec 10;279(50):52160-7.)。

反油酸在鼠肝線粒體中的降解,引自J Biol Chem. 2004 Dec 10;279(50):52160-7.

所以儘量不要攝入太多反式脂肪酸。世界衛生組織(WHO)2003年建議反式脂肪的供能比(反式脂肪提供的能量佔膳食攝入總能量的百分比)應低於1%。

脂肪酸的氧化也有一部分在其它細胞器進行,比如內質網中可以進行ω-氧化,在脂肪酸的末位碳上引入羥基,再依次氧化為醛基和羧基,形成二羧酸。參與的酶依次為ω-羥化酶、醇脫氫酶和醛脫氫酶,它們也參與乙醇代謝過程。

ω-羥化酶屬於細胞色素P450家族,包括CYP4A11、CYP4A22、CYP4F等。這個羥化反應需要分子氧和NADPH。白三烯、維生素E的代謝也需要ω-羥化酶參與。也有報導稱ω-氧化可以降解α-氯化脂肪酸(J Biol Chem. 2010 Dec 31;285(53):41255-41269.)。有些微生物可以通過ω-氧化將烷烴轉化為脂肪酸,可用於環保方面,如清除洩露的石油之類。

通過ω-氧化降解α-氯化脂肪酸,引自J Biol Chem. 2010 Dec 31;285(53):41255-41269.

ω-氧化通常是次要脂肪酸氧化途徑。在某些病理狀態下,例如糖尿病,長期飲酒和飢餓時,或者肉鹼穿梭缺陷導致β-氧化被阻斷時,相關中間體會積聚。此時ω-氧化就會作為一種補償而上調。(EBioMedicine. 2017 Mar; 17: 57–66.)

ω-氧化可以作為β-氧化不足的補償。引自EBioMedicine. 2017 Mar; 17: 57–66.

在過氧化物酶體中存在α-氧化和β-氧化途徑。其β-氧化的反應過程基本與線粒體中的相似,但催化的酶卻有所不同。最明顯的差別是第一步的酶,這裡用的不是脫氫酶,而是氧化酶(關於二者區別可以參考《脫氫酶與氧化酶有何區別》一文)。因為線粒體中生成的FADH2可以直接通過呼吸鏈再生,而這裡就只能直接把電子傳遞給氧,生成過氧化氫。

過氧化物酶體中的β-氧化途徑,引自themedicalbiochemistrypage.org

過氧化物酶體的β-氧化主要負責處理超長鏈脂肪酸(VLCFA:C18–C26)。它們並不會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而是形成鏈縮短的脂醯輔酶A,然後轉運到線粒體中完全氧化。過氧化物酶體還負責代謝ω-氧化產生的長鏈二元羧酸,某些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以及α-氧化途徑的產物等。

α-氧化主要用於降解一些特殊的脂肪酸,比如3位帶有分支結構等。例如哺乳動物從食物中攝入的葉綠素代謝時,會生成植烷酸,其β位有甲基,這種結構不能通過β-氧化降解,只能通過α-氧化脫羧才能繼續進行β-氧化。

植酸的α-氧化降解,引自themedicalbiochemistrypage.org

α-氧化先在α-位羥化,然後在1,2位之間裂解,放出一個甲醯輔酶A,得到截短一個碳的脂肪醛。之後可以正常氧化、活化,通過β-氧化降解。

相關焦點

  • 脂肪酸的轉運與氧化分解
    脂肪酸氧化前要先活化,即生成脂醯輔酶A。這一步由脂醯輔酶A合成酶(硫激酶)催化,消耗一分子ATP,生成焦磷酸。人類至少有26種硫激酶,各有不同的底物特異性和組織分布。線粒體中的酶作用於短鏈和中鏈脂肪酸(4-12個碳),內質網中的酶作用於12個碳以上的長鏈脂肪酸。
  • 胰島素抵抗引發脂肪酸過度氧化
    一種常見假說認為,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會降低脂肪氧化的發生,此外有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還會導致胞質內脂質分子的聚集,並破壞胰島素信號通路。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資料:脂肪酸的β氧化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資料:脂肪酸的β氧化 生物化學的內容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但不是所有的內容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都會考到,因此在備考事業單位考試的過程中我們要把握好重點內容。
  • 研究揭示脂肪酸氧化對肥胖相關乳腺癌的影響
    研究揭示脂肪酸氧化對肥胖相關乳腺癌的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2 20:42:43 美國希望之城綜合癌症中心Hua Yu、Saul Priceman、Chunyan Zhang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STAT3
  • 2019山東事業單位衛生類招聘面試模擬題:脂肪酸的β氧化過程
    2019山東事業單位衛生類招聘面試模擬題:脂肪酸的β氧化過程 為了幫助考試積極備戰山東事業單位衛生類考試,山東中公教育特別整理了2019年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每日模擬題及答案解析,總結當下時政熱點,深度剖析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歷年考情
  • ...UX007(七碳脂肪酸甘油三酯)申請上市,治療長鏈脂肪酸氧化代謝病...
    近日,該公司宣布,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UX007(triheptanoin,三庚酸甘油酯,即七碳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新藥申請(NDA),用於治療長鏈脂肪酸氧化代謝病(LC-FAOD),這是一組身體無法將長鏈脂肪酸轉化為能量的遺傳性疾病。之前,FDA已授予UX007治療LC-FAOD的罕見兒科疾病資格和快速通道資格。
  • 脂肪酸的合成代謝
    此反應是脂肪酸合成的限速步驟,被檸檬酸別構激活,受軟脂醯輔酶A抑制。ACC有兩種亞型,即ACC1和ACC2。前者定位於細胞質中,生成的丙二醯-CoA用於脂肪酸合成。ACC2則定位於線粒體的胞質表面,產物用於抑制肉鹼棕櫚醯轉移酶1(CPT1),以減少脂肪酸氧化。不過在ACC1缺乏的肝細胞中,ACC2可以起補償作用,為脂肪酸合成提供底物。
  • 脂肪酸的構成及用途
    ,是有機物,直鏈飽和脂肪酸的通式是C(n)H(2n+ 1)COOH,低級的脂肪酸是無色液體,有刺激性氣味,高級的脂肪酸是蠟狀固體,無可明顯嗅到的氣味。脂肪酸是最簡單的一種脂,它是許多更複雜的脂的組成成分。脂肪酸在有充足氧供給的情況下,可氧化分解為CO2和H2O,釋放大量能量,因此脂肪酸是機體主要能量來源之一。脂肪酸主要用於製造日用化妝品、洗滌劑、工業脂肪酸鹽、塗料、油漆、橡膠、肥皂等。脂肪酸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一類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
  • ...美國FDA批准Dojolvi:第一個治療長鏈脂肪酸氧化代謝病(LC-FAOD...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Dojolvi(UX007/triheptanoin,三庚酸甘油酯,七碳脂肪酸甘油三酯,口服液體劑),作為熱量和脂肪酸的來源,用於治療經分子檢測證實為長鏈脂肪酸氧化代謝病(LC-FAOD)的兒童和成人患者。
  • 不飽和脂肪酸知多少
    人體三大能量物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組成的甘油三酯。脂肪酸有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之分,化學上把不含C=C雙鍵的脂肪酸稱為飽和脂肪酸(所有的動物油除魚油外都是飽和脂肪酸);把含有C=C雙鍵的脂肪酸稱為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
  • 科學家建立脂肪酸命運分析新方法
    脂肪酸是線粒體氧化分解的底物,為維持生命活動提供能量。活化的脂肪酸(脂醯輔酶A)需要通過脂醯肉鹼(acyl-carnitines)轉運系統將脂肪醯基轉移到線粒體基質中進行β-氧化,acyl-carnitines的水平可顯示線粒體輸入和利用相應acyl-CoAs的效率。
  • 脂肪酸家族: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
    正像前面所說,脂肪酸有很多種。那麼,是什麼讓脂肪酸的種類如此豐富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脂肪酸的基本單位是碳氫鏈,碳氫鏈結構的不同造成了脂肪酸種類的不同,讓脂肪酸有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之分。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都是脂肪酸的一種,但是兩者卻有很大不同。飽和脂肪酸具有鋸齒形的直鏈結構,吸引力較強,熔點(固體從固態轉化為液態的溫度)較高。
  • 長鏈單不飽和脂肪酸可增加心衰發生風險
    儘管圖示22:1水平為非線性相關,但高LCMUFAs水平,特別是24:1水平與心衰發生明顯相關 數十年的動物實驗表明食物中長鏈單不飽和脂肪酸(LCMUFAs)具有心臟毒性作用。雖然沒有關於對人類影響的研究,但有機制研究告訴我們其可能存在潛在心臟毒性作用。包括LCMUFAs在內的長鏈脂肪酸主要在過氧化酶體而非線粒體內氧化。
  • 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喜慶團隊在通過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期刊ACS Catalysis上。1-烯烴作為一種理想的下一代能源物質與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方式受到廣泛關注。目前,1-烯烴主要通過傳統的石油工業產品乙烯聚合而成,但通過該方法只能得到偶數碳鏈長度的烯烴。
  • 亞洲最大丁酸鹽生產商,新奧農牧致力於打造長、中、短鏈脂肪酸全...
    由於丁酸具有特徵性的脂臭味,因此還需要進行包被,新奧農牧的丁酸鹽類產品包括丁酸鈉、丁酸鈣、丁酸鉀、丁酸甘油酯等產品,不同的包被方式又分為水溶性包被、脂溶性包被、水溶性和脂溶性雙重包被、脂溶性和脂溶性雙重包被,另外還有一系列丁酸鹽與其他有益物質復配的產品等7個代次的丁酸鹽產品。
  • 脂質氧化與心血管疾病
    在我們體內,最容易受到自由基破壞的是脂質,可以說,脂質氧化給我們帶來了衰老與疾病。大量資料證明,目前多種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與脂質氧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現代科技已經證實,心腦血管疾病的形成最主要原因是動脈血管粥樣硬化,而粥樣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
  • 揚大氧化脫羧合成1-烯烴研究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1-烯烴作為一種理想的下一代能源物質與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方式受到廣泛關注。目前,1-烯烴主要通過傳統的石油工業產品乙烯聚合而成,但通過該方法只能得到偶數碳鏈長度的烯烴。近年來,以偶數碳鏈長度形式存在的可再生脂肪酸為底物,通過氧化脫羧直接獲得奇數碳鏈長度1-烯烴的方式成為科學家們關注的焦點,而且能填補聚乙烯工業在生產奇數碳鏈長度烯烴方面的空白。
  • 不同來源反式脂肪酸的組成與結構特點
    人工反式脂肪酸即工業反式脂肪酸,是指在油脂加工過程中形成的那部分反式脂肪酸 ,主要來源於氫化、精煉和共軛亞油酸的合成過程。不過狹義上僅指來源於氫化過程的那些反式脂肪酸,精煉過程中形成的反式脂肪酸可不被視為人工反式脂肪酸(例如在加拿大)。
  • 經常聽說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 對身體健康到底有什麼作用?
    在化學結構中區別,「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區別在於,前者在化學結構中有一個或者多個不飽和鍵,而飽和脂肪酸沒有不飽和雙鍵。對健康的區別,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它們分別都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益處。
  • 氧化銅選別工藝最新進展
    就目前來說,我國在氧化銅加工方面還是以浮選法為主進行加工,其原因,即是該方式在環保性具有較好的表現,在成本方面花費較低。其主要應用於兩種情況,第一種即具有簡單組成特徵的氧化銅礦石,第二種即是具有簡單礦石性質的礦石,而根據其在藥物試劑以及具體特性差異的存在,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第一,直接浮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