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質氧化與心血管疾病

2021-01-07 山東新聞網

當LDL被氧化後,形成血液中的異物,被血液中的清道夫巨噬細胞所辨識,併吞噬而形成巨噬泡沫細胞,泡沫細胞是形成血管粥樣硬化的最為主要的因素。

   

  氧化反應是自然界的正常現象,這種氧化反應不僅發生在自然界,在人體內同樣無時無刻地進行著,在人體內發生的氧化反應叫作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在酶的催化下實現的,氧化的結果是緩慢地釋放能量,同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生物氧化過程中還會產生一定量的自由基,這對我們的機體是有益的,同時,我們體內還有消除自由基的機制,所以,體內的自由基生成和消除總是處在一種平衡狀態下。當環境汙染嚴重、心理壓力較大、情緒激動、食品中添加物增多、農藥殘留、化工產品使用和輻射射線等多種因素幹擾和侵害下,我們體內的自由基生成和消除的平衡被打破,過量自由基才會對人體的組織、細胞產生危害,並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在我們體內,最容易受到自由基破壞的是脂質,可以說,脂質氧化給我們帶來了衰老與疾病。大量資料證明,目前多種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與脂質氧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現代科技已經證實,心腦血管疾病的形成最主要原因是動脈血管粥樣硬化,而粥樣硬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當LDL被氧化後,形成血液中的異物,被血液中的清道夫巨噬細胞所辨識,併吞噬而形成巨噬泡沫細胞,泡沫細胞是形成血管粥樣硬化的最為主要的因素。也是粥樣硬化過程中最早可辨識的病灶。在這些病灶中,大量的脂質持續的聚集在泡沫細胞,最後使細胞破裂,結果大量的細胞外脂質取代了正常的細胞與間質,而形成一個明顯的以脂質為核心,外環包圍著死亡巨噬細胞的粥瘤病灶。 

  由於多種原因體內出現過量的自由基,過量的自由基一定會尋找容易被氧化的物質,爭奪電子讓自己穩定下來,而多不飽和脂肪酸存在不飽和雙鍵,這是最容易被破壞的地方,多不飽和脂肪酸被破壞後形成脂質過氧化物,而脂質過氧化又是一種自由基的連鎖反應,即這種反應會持續地進行下去。這種連鎖反應是透過羥自由基攻擊多不飽和脂肪酸上的雙鍵,自由基會爭奪多不飽和脂肪酸碳原子處的氫原子,失去氫原子的不飽和脂肪酸形成新的自由基,再攻擊其他不飽和脂肪酸,如此連鎖循環下去,使脂質不斷氧化,生成過氧化脂質。過氧化脂質發展的過程中會伴隨著一些活性,有毒性的物質例如丙二醛的產生。 

  這種受到氧化的LDL(oxLDL)不再被LDL接受體所辨識,這就是說,被氧化的LDL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在血液中積累多了就形成高血脂。而這種被氧化的LDL與清道夫受體有極高的親合力,如前面所說的與吞噬細胞結合,最終形成泡沫細胞。這正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 

  綜上所述,心腦血管疾病的形成與脂質氧化密切相關,而脂質被氧化的是多不飽和脂肪酸,這就推翻了飽和脂肪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元兇的論斷。本人一直主張營養均衡,其中包括脂肪酸攝入均衡,要達到脂肪酸攝入均衡,飽和脂肪不能拒絕,植物油也不能過量。現在的宣傳總給人一種感覺,即植物油有利於健康,動物脂肪有害健康,這是當前脂肪攝入宣傳中最大誤區,也是導致我國居民亞油酸嚴重超標的根本原因。過量的亞油酸並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相反,多餘的亞油酸為脂質氧化提供了極好的條件,為心腦血管疾病的形成、為癌症的轉移、擴散創造了極佳的環境,故預防多種慢性疾病不要忘了抗氧化,特別是脂質氧化。 

相關焦點

  • 一氧化氮與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因為生活方式不健康而引起的疾病,首要危險因素是體重超重,即使超重5公斤也不是好事。吸菸也很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另外,如果運動量很少,長期肥胖,可能會導致糖尿病,而糖尿病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引發心血管疾病,所以好的生活習慣就能幫助你預防疾病,即使你已經上了歲數,並且曾經吸菸,而且飲食結構不合理,可以從現在開始做改變,堅持長期鍛鍊,就可以幫助你的身體抵禦心血管疾病。在25年前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一氧化氮在體內的運作可以避免心血管疾病。
  • 細胞代謝-脂質過氧化(丙二醛) 分析試劑盒解決方案
    CheKine 脂質過氧化(丙二醛) 分析試劑盒,#KTB1050氧化應激涉及許多慢性疾病的病因,包括心血管疾病。脂質過氧化是脂質的降解,其由於氧化損傷而發生,並且是氧化應激的有用標記物。多不飽和脂質易受氧化攻擊,通常是活性氧物質,導致與zui終產物如丙二醛(MDA)的產生明確的鏈式反應。脂質過氧化可能導致許多疾病的病理,包括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和阿爾茨海默病。3.
  • 脂質或在帕金森疾病發生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Brekk指出,這項研究中我們揭示了帕金森疾病中不同類型腦細胞之間脂質的協同使用、儲存和運輸的重要性,同時我們還闡明了平衡細胞脂質,尤其是中性脂質的分子機制,目前科學家們在理解神經變性疾病中脂質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
  • 外泌體的心血管疾病治療應用
    前言 幾十年來,儘管有許多新的突破性的療法發現,心血管疾病依然是世界上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首要因素。在過去的20年裡,一些治療幹預措施已經得到了臨床應用,包括基於細胞的治療;然而,細胞移植在心臟組織缺血環境中的存活率和植入率低,這限制了它們的臨床療效。
  • Circulation:代謝組學變化揭示早期成年人心血管風險因素
    ,血管鈣化等),揭示早期成年人與CVD疾病相關的機體代謝紊亂分子特徵;然後採用彈性網絡,PCA和Cox回歸等統計學習算法建立CVD疾病代謝物風險得分;最後通過弗雷明漢心臟研究的1898名大隊列進一步驗證上述結果。
  • 幾種方法來預防心血管疾病
    現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越來越多,這類疾病對身體健康危害是很大的。我們平時要多注意預防才好。那麼,預防心血管疾病吃什麼好呢?我們平時要怎麼預防心血管疾病?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上海生科院發現對動脈粥樣硬化具有保護作用的磷脂氧化產物
    該研究在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中發現一類新的磷脂氧化產物,通過細胞、動物和臨床實驗研究證明這類氧化產物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以及對動脈粥樣硬化的保護作用。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是其發病和死亡的主要病因。在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過程中,炎症和氧化應激發揮重要的作用。
  • 脂質過氧化是冠心病的重要特徵
    4月26日,國際學術期刊《氧化還原生物學》(Redox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人口健康領域)尹慧勇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
  • 胰島素抵抗引發脂肪酸過度氧化
    一種常見假說認為,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會降低脂肪氧化的發生,此外有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還會導致胞質內脂質分子的聚集,並破壞胰島素信號通路。
  • 重磅級文章解讀心血管疾病領域研究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心血管疾病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知道APOE基因突變和阿爾茲海默病之間的關聯,APOE基因主要參與膽固醇和脂質的代謝,該基因甚至會讓某些患者患阿爾茲海默病的風險加倍,同時還會讓其他患者的發病風險增加12倍;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鑑別出了介導心血管疾病和阿爾茲海默病發病風險的其它DNA位點。
  • Redox Biology:脂質過氧化是冠心病的重要特徵
    4月26日,國際學術期刊《氧化還原生物學》(Redox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人口健康領域)尹慧勇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Comprehensive Metabolomics Identified Lipid Peroxidation as A Prominent Feature
  • 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心血管疾病
    近期,《幹細胞雜誌》(Stem Cells journals)發表了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綜述眾所周知,間充質幹細胞在治療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在這篇綜述中,作者主要討論了有關間充質幹細胞及其衍生的外泌體促血管生成的潛能,以及增強其生物活性來改善心臟組織修復的方法,以增加了人們對血管生成機制的理解,這將有助於發揮間充質幹細胞未來在心血管疾病治療方面的潛能[1]。
  • [NO科研]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NO的抗血小板調節血管張力等功能在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動脈粥祥硬化血栓形成等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NO通過對內皮細胞及微環境的作用來實現對血管的保護作用。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及基因多態性的改變都影響著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
  • 代謝性疾病研究進展一覽
    深入闡明代謝健康肥胖發生的原因和後果後,研究者們表示,對於特定BMI而言,心肌代謝疾病和死亡的風險往往在人群中變化比較明顯,相比正常體重範圍的代謝健康人群而言,代謝健康的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或心血管事件風險會適度增加(25%),而對於代謝不健康的瘦人而言,這種風險或許會明顯增加(300%)。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上海生科院發現脂質過氧化是冠心病的重要特徵
    該研究利用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的方法系統分析了不同階段冠心病病人血漿中的代謝組和脂質組變化,揭示了氧化應激和脂質過氧化是冠心病的主要特徵,並且發現脂質過氧化代謝產物具有區分冠心病不同階段的潛力,該研究為將來大樣本驗證奠定了基礎。
  • 氧化損傷生物標記物如何檢測氧化應激?
    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體內氧化與抗氧化作用失衡的一種狀態,傾向於氧化,導致中性粒細胞炎性浸潤,蛋白酶分泌增加,產生大量氧化中間產物。氧化應激是由自由基在體內產生的一種負面作用,並被認為是導致衰老和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 冠脈富含脂質斑塊——治標或治本?
    脂質斑塊的意義早在90年代,「脂質斑塊」的概念就被提出,「脂質斑塊」主要指富含脂質的斑塊(LRP),因為人們發現急性冠脈症候群有三分之二是與脂質斑塊的破裂有關,所以如何識別脂質斑塊一度成為心血管介入領域的熱點。很多研究也都在試圖探索積極幹預脂質斑塊能否改善心血管終點事件。
  • 不同物種對脂質過氧化和鐵死亡的調節
    先前的研究表明:涉及鐵和脂質過氧化作用的細胞死亡已在包括哺乳動物,鳥類和魚類等多種物種中觀察到,並且與多種動物在不同生命狀態下的病理狀況有關。鐵死亡的兩個關鍵特徵是:鐵的動態平衡紊亂和脂質過氧化作用不受控制。圖 1總結了幾種物種的鐵死亡和脂質過氧化有關的幾個關鍵基因,代謝物和脂質氧化過程,以及它們在這些物種中的作用。
  • 魚油用於心血管病防治,真的有效嗎?兩項研究揭示真相|安貞心語AHA...
    魚油用於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否減少心血管終點事件呢?當地時間11月15日,在2020年美國心臟協會科學年會(AHA2020)虛擬會議上公布了兩項魚油(Omega-3)用於心血管疾病治療或預防的研究結果。01 研究背景觀察性研究表明,膳食中食用多脂魚或Omega-3脂肪酸與遠期心血管事件風險呈負相關,紅細胞中二十碳五烯酸(EPA)或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濃度與心血管風險呈負相關。Omega-3脂肪酸對脂蛋白代謝以及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炎症、氧化、血栓形成和致心律失常因子具有有利作用。
  • 【重磅綜述】脂質信號轉導如何影響壽命
    通過對衰老相關疾病(如癌症,神經退行性疾病和代謝性疾病等)機制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探尋預防這些疾病的最佳方案。最近有科學家提出了九種不同的衰老特徵,這為我們探究長壽和健康衰老的潛在機理提供了參考準則。這些標誌物相互作用,尤其是在代謝水平更甚,但調控這些互作的機制我們仍知之甚少。有趣的是,最近多個研究指出多種脂質在延長壽命的幹預措施中具有重要作用,這表明脂質代謝可能在健康衰老中處於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