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抵抗引發脂肪酸過度氧化

2020-12-05 科學網

 

一種常見假說認為,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會降低脂肪氧化的發生,此外有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還會導致胞質內脂質分子的聚集,並破壞胰島素信號通路。而在2008年1月9日出版的《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上,來自美國杜克大學和加拿大的一組科學家發現,肥胖引起的肌肉胰島素抵抗會導致過度脂肪酸氧化,而非傳統認為的減少。

 

胰島素抵抗是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特別是糖尿病和由此引起的多種心血管疾病。胰島素抵抗產生的原因是胰島素執行其效應能力不足,因此導致肌肉、脂肪等組織對葡萄糖利用產生障礙。

 

研究中,科學家們利用目標代謝組學方法發現,在骨骼肌中由於肥胖引起的胰島素抵抗會產生過度的β氧化,破壞在飢餓—飽脹變化過程中碳水化合物底物的轉變,並且損耗三羧酸循環(tricarboxylic acid cycle)中的有機酸中間產物。

 

在培養的肌管中,科學家通過限制線粒體中的脂肪酸而阻礙脂肪引起的胰島素抵抗。研究人員還利用缺少丙二醯-CoA脫羧酶(Malonyl-CoA decarboxylase)的小鼠進行了實驗,丙二醯-CoA脫羧酶是一種能促進線粒體中β氧化的物質。實驗結果表明,這些小鼠表現出了脂肪分解代謝的降低,並且在肌肉存在高濃度長鏈脂肪醯CoA(acyl-CoA)的情況下表現出食物引起的葡萄糖不耐受的抵抗。

 

新的研究結果說明,在骨骼肌胰島素抵抗和脂肪引起的線粒體壓力之間存在密切聯繫。(科學網 何宏輝/編譯)

 

(《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Vol 7, 45-56, 09 January 2008,Timothy R. Koves, Deborah M. Muoio)

 

更多閱讀(英文)

 

 

 

相關焦點

  • Diabetes:線粒體去乙醯化酶促進抵抗高脂誘導胰島素抵抗
    2015年5月12日訊 /生物谷BIOON/ --許多研究發現蛋白質高度乙醯化與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島素抵抗之間具有一定關聯性,這表明調節乙醯化修飾組的酶可能在糖代謝的病理學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diabetes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科研進展,他們發現去乙醯化酶sirt3在促進機體對葡萄糖的處理,增強線粒體功能,改善飲食誘導的胰島素抵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Sirt3是定位於線粒體中的NAD+依賴性去乙醯化酶,之前有研究發現sirt3在調節能量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你的體內是否正在發生胰島素抵抗?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胰島素抵抗,就和肥胖、2型糖尿病密切相關。胰島素抵抗通常無明顯臨床症狀,很多時候你以為自己只是愛吃米麵甜食,又或者以為自己只是最近腰間胖了那麼一些,或者三高症狀總是控制效果不佳,這時很可能你已經慢慢走向了胰島素抵抗而不自知。再加上胰島素抵抗不是一個確切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的共同表現,因此胰島素抵抗目前在國人中其實很常見。
  • 如何降低胰島素水平?不同食物對胰島素的影響
    比如,2010年有研究發現,長壽後代葡萄糖處理能力強,胰島素敏感性更強。這些研究證據都說明,控制好胰島素,就相當於掌握了一門長壽秘訣。胰島素雖然高度智能,但又異常敏感,需要我們有節制地使用。一旦胰島素出現了問題(抵抗),就很容易引發一系列的代謝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和其他一些慢性疾病。我們該如何好好呵護它?
  • 脂肪酸的不同氧化方式
    常見的偶數碳飽和脂肪酸通過普通的β-氧化即可完成代謝。不過一些特殊的脂肪酸,如不飽和脂肪酸、支鏈脂肪酸和超長鏈脂肪酸(22碳以上),氧化時需要某些不同的過程,包括異構化、α-氧化、ω-氧化,以及過氧化物酶體中的氧化過程等。對於不飽和脂肪酸,一般每個雙鍵要少一次脂醯輔酶A脫氫過程,即減少一個FADH2。但除了能量差異,還會有雙鍵位置和構型的問題。
  • 脂肪酸的轉運與氧化分解
    脂肪酸氧化前要先活化,即生成脂醯輔酶A。這一步由脂醯輔酶A合成酶(硫激酶)催化,消耗一分子ATP,生成焦磷酸。人類至少有26種硫激酶,各有不同的底物特異性和組織分布。線粒體中的酶作用於短鏈和中鏈脂肪酸(4-12個碳),內質網中的酶作用於12個碳以上的長鏈脂肪酸。
  • 耶魯團隊闡明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肝臟胰島素抵抗發生的機理
    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誘發的肝臟胰島素抵抗是當代社會人類健康的重大威脅。例如在中國和美國,約有1/3的成年人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臟胰島素抵抗會導致飯後的高血糖和高胰島素水平。因此,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肝臟胰島素抵抗的機理具有極高的重要性。
  • 揭秘胰島素抵抗與癌症和心血管病變之間的微妙關係!
    多年前,Kahn實驗室率先開展了遺傳修飾給定細胞類型的技術,以「敲除」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蛋白,從而激活胰島素在細胞中的作用,從而在這些細胞中形成胰島素抵抗狀態。在第一組實驗中,博士後研究員兼共同作者Max-FelixH?ring發現胰島素增加了培養中小鼠上皮腫瘤細胞的增殖,正如所預期的一樣。
  • 整合素CD11b對胰島素抵抗和II型糖尿病
    整合素CD11b對胰島素抵抗和II型糖尿病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12-25   今日/總瀏覽:1/2993
  • 【學術前沿】糖尿病治療新途徑:丙酮酸激酶可同時改善胰島素分泌和...
    從製藥的角度考慮,如果使用GK激活劑通過葡萄糖引起細胞去極化就會刺激胰島素分泌,但是目前尚無相關批准藥物。線粒體GTP(mtGTP)依賴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循環這條代謝通路對營養刺激的胰島素分泌至關重要,它並不依賴氧化磷酸化,所以可能是另一條可靶向的治療契機【2】。
  • 胰島素在健美運動上的應用:胰島素的好與壞
    胰島素如何工作當你吃一頓飯,為提升β細胞血糖信號的水平,你的胰腺會使胰島素釋放到血液中。一旦進入血液,胰島素就會與脂肪和肌肉等組織細胞表面的胰島素受體結合。胰島素與胰島素受體的結合然後允許葡萄糖轉運蛋白起作用並將葡萄糖帶入細胞。一旦進入細胞,葡萄糖就可以用作燃料或儲存。當血糖水平下降時,胰島素分泌就會停止。重要的是要注意,大腦和肝臟可以通過不依賴胰島素的受體攝取葡萄糖。
  • 高胰島素血症性低血糖,診斷治療篇
    當血糖濃度升高時,葡萄糖通過葡萄糖轉運蛋白2(GLUT-2)進入β細胞,在葡萄糖激酶(GCK)的作用下磷酸化,經過糖酵解途徑代謝,ATP:ADP比值增加,使KATP通道關閉,導致β細胞膜去極化,電壓門控性鈣離子通道開放,引發胰島素分泌。在高胰島素血症性低血糖時,胰島素分泌與葡萄糖代謝解偶聯,胰島素呈持續分泌,導致低血糖的發生。
  • Endocrinology:FOXO1全面參與胰島素介導的代謝和激素途徑
    2018年1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胰島素負責協調進食後機體內的複雜反應,影響著許多代謝和激素信號途徑。FOXO1是胰島素下遊信號途徑中的一個分子,能夠驅動糖異生過程並受到胰島素的抑制。
  • 研究揭示脂肪酸氧化對肥胖相關乳腺癌的影響
    研究揭示脂肪酸氧化對肥胖相關乳腺癌的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2 20:42:43 美國希望之城綜合癌症中心Hua Yu、Saul Priceman、Chunyan Zhang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STAT3
  • 胰島素可使身體成分和體重悄然改變,飲食調節,或提升其敏感度
    胰島素可影響人們的肥胖程度和形體,同時也跟神經系統、骨骼健康以及免疫系統,還有代謝能力有著微妙的關係,因此需格外注重於胰島素。胰島素是如何影響體重和身體成分的?胰島素是脂肪儲存激素,有著無限的脂肪儲存能力。
  •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資料:脂肪酸的β氧化
    2020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基礎知識資料:脂肪酸的β氧化 生物化學的內容比較抽象不容易理解,但不是所有的內容在事業單位的考試中都會考到,因此在備考事業單位考試的過程中我們要把握好重點內容。
  • 用負離子療養糖尿病,再也不用吃降糖藥扎針打胰島素了!
    糖尿病傳統西藥療法弊端叢生糖尿病的患病根源,是人體胰腺細胞及負責接受胰島素的組織細胞被過度氧化而導致人體分泌和接收胰島素異常所致。二、藥物治療:主要是服用化學類藥物進行治療,包括胰島素分泌劑,雙胍類、AGI等。三、胰島素治療:通過注射胰島素,促進組織機能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異生,達到降血糖的作用。
  • 胰島素抵抗,攝入熱量多,與生物節律相悖……增肥
    睡眠少的人更易患病 在另外一項隨機對照試驗中,每天只有4.5小時睡眠的人,相比每天睡8.5小時的人胰島素,敏感性會明顯降低,也就是說會出現胰島素抵抗的情況,患上糖尿病的風險也會更高。
  • 骨生物學進展:肥胖誘導的脂肪因子sST2加速了脂肪T reg和ILC2的消耗並促進了胰島素抵抗
    在這裡,研究確定了白介素(IL)–33受體ST2(sST2)的可溶性同工型為肥胖誘導的脂肪因子,可減弱IL-33信號傳導並破壞脂肪組織中的T reg / ILC2動態平衡,從而加劇肥胖相關的胰島素抵抗老鼠。研究證明了sST2是Zbtb7b對抗的脂肪細胞中TNFα信號傳導的靶標。
  • Cell Metabolism | 糖誘導的肥胖和胰島素抵抗與果蠅壽命縮短無關
    用果蠅模型證實了高糖飲食導致壽命的縮短並不是肥胖和胰島素抵抗所致,而是由於高糖飲食導致嘌呤合成與分解代謝增加誘發尿酸累積與尿結石的生成最終導致壽命縮短,這一表型可通過補水挽救,揭示了嘌呤代謝或許是影響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糖飲食會導致口渴、肥胖和代謝異常,從而引起包括2型糖尿病在內的各種疾病,並且會縮短壽命。胰島素抵抗、肥胖和衰老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但其潛在機制仍不清楚。
  • 快馬加鞭,讓胰島素的降糖作用發揮更好的藥物,注意下副作用
    為了更好更快的控制血糖,醫生通常都建議患者選擇使用胰島素治療。胰島素確實能夠很好的降低血糖,但長期使用胰島素的過程中會發現,胰島素的用量可能會逐漸的增加,效果沒有剛開始使用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