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Metabolism | 糖誘導的肥胖和胰島素抵抗與果蠅壽命縮短無關

2021-01-14 質譜成像

2020年3月,MRC倫敦醫學科學研究所的 Helena M. Cocheme´教授和德國科勒大學的Christoph Kaleta教授在《Cell Metabolism》上合作發表論文。用果蠅模型證實了高糖飲食導致壽命的縮短並不是肥胖和胰島素抵抗所致,而是由於高糖飲食導致嘌呤合成與分解代謝增加誘發尿酸累積與尿結石的生成最終導致壽命縮短,這一表型可通過補水挽救,揭示了嘌呤代謝或許是影響壽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糖飲食會導致口渴、肥胖和代謝異常,從而引起包括2型糖尿病在內的各種疾病,並且會縮短壽命。胰島素抵抗、肥胖和衰老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但其潛在機制仍不清楚。口渴是高血糖以及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但尚未充分認識到水平衡在糖引起的代謝疾病和生存缺陷中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果蠅為研究對象,研究體內水平衡與肥胖、胰島素抵抗和壽命的關係,並深入研究其潛在機制。

1.將果蠅分為5%S+H2O、5%S-H2O、20%S+H2O和20%S-H2O四組,考察四種情況下果蠅的口渴、脫水以及壽命的差異,並排除遺傳和環境等外部因素對結果的影響。

2.考察高糖飲食引起的壽命縮短與肥胖、高血糖和胰島素抵抗的關係;深入分析高糖導致壽命縮短的機制。

3.參考果蠅的分析結果進行人的代謝組學研究,進而為人的相關疾病治療提供參考。

1. 補水可挽救高糖飲食導致的果蠅口渴、脫水以及壽命縮短

將野生型白果蠅(WDah)分別用5%含糖飲食(5%S)以及20%高糖飲食(20%S)餵養(圖1A),其他飲食條件保持一致,根據供水情況進而分為四組:(5%S+H2O)、(5%S-H2O)、(20%S+H2O)、(20%S-H2O)。培養7天後,發現20%S-H2O組果蠅的吮吸次數相對於其他三組顯著增加(圖1B,1C),即表現出口渴;第7天時四組的血淋巴體積沒有顯著差異,第28天時20%S-H2O組血淋巴體積顯著減小(圖1D),即出現脫水現象,且口渴和脫水均可通過補水恢復(20%S+H2O組表現正常)。20%S-H2O組果蠅的壽命顯著短於正常組,且可通過補水恢復壽命(圖1E),此實驗結果與遺傳變異(圖1E, 1F)、性別、糖種類(G)等因素無關。壽命隨著飲食含糖濃度的增加而顯著降低,補水後均可恢復正常壽命(圖1H, 1I)。

2.  高糖飲食和補水對代謝性狀的影響

普遍認為,高糖飲食導致的壽命縮短是肥胖、高血糖和胰島素抵抗等代謝缺陷所導致的。但在本實驗中顯示高糖飲食組脂肪組織更厚(圖2A)、TAG含量更高(圖2B),體內的糖基化物(圖2C)以及血藻糖水平(圖2D)顯著提高,AKT磷酸化水平顯著降低(圖2E,2F),且以上表型並不能通過補水挽救。利用非代謝螢光葡萄糖分析胰島素對脂肪組織攝取葡萄糖量的影響發現胰島素並不能增加高糖飲食組的葡萄糖攝取量(圖2G)。因此,雖然補水後高糖飲食組果蠅壽命恢復正常,但仍存在肥胖、高血糖和胰島素抵抗症狀,三者與壽命長短無關。

3. △foxo突變體對蔗糖的敏感性提高

轉錄因子FOXO是IIS通路的主要下遊受體,其缺失的果蠅營養感知能力受損,壽命明顯短於正常果蠅。以△foxo突變體為研究對象發現20%S-H2O和5%S-H2O組均出現了壽命降低的現象,且補水並不能使壽命完全恢復(圖3A, 3B)。△foxo 的20%S-H2O組在第七天就出現了血淋巴體積的顯著減小,出現脫水現象(圖3C)。降低飲食糖含量至2.5%時壽命恢復正常(圖3D)。比較5%S±H2O和2.5%S±H2O兩組的結果,發現含糖5%時果蠅即出現口渴症狀(圖3E),但體內的甘油三酯含量依舊正常(圖3F)。表明△foxo突變體對蔗糖的敏感性更高,因此膳食中的最佳含糖量需要依據遺傳因素而變化。

 4. 高糖飲食對應激反應和腸道生理的影響

乾燥環境對高糖飲食果蠅壽命的影響可通過補水恢復(圖4A),但高鹽環境下補水並不能恢復壽命,說明高糖飲食使果蠅對高鹽的敏感性顯著提高(圖4B)。20%S-H2O組果蠅排洩物的總量(圖4C)和大小(圖4D)顯著降低,且其排洩物大多呈現長圓形(圖4E),亮度更低(圖4F),但以上四個特性均可通過補水(20%S+H2O)恢復正常。用「藍精靈實驗」評估高糖飲食對腸道完整性的影響,四組無明顯差異(圖4G)。以上說明高糖飲食僅影響了腸道生理,並未影響其功能。

5. 高糖飲食導致嘌呤分解代謝失調

馬氏管(Malpighian tubules)相當於果蠅的腎臟(圖5A),是排洩、滲透調節和水穩態調控的重要器官。用顯微鏡觀察四組果蠅馬氏管的形態,發現20%S-H2O組馬氏管明顯更暗(圖5B),而且管內結石(圖5C)以及總尿酸含量(圖5D)更高。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終產物,因此研究者猜想高糖飲食會增加嘌呤生物合成的前體,並促進嘌呤的分解代謝,導致尿酸積累(圖5E)。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別嘌呤醇(AP)可阻斷尿酸的產生(圖5E),用AP(1mM)處理後20%S-H2O組果蠅的尿酸水平恢復正常(圖5F),管內結石消失(圖5G和5H)。20%S-H2O組果蠅的腎小管分泌率降低了0.5 nL/min,通過補水和AP治療均可得到充分緩解(圖5I)。血淋巴中的尿酸水平升高是管內結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圖5J),酸化部位在中腸到馬氏管段(圖5K),且其排洩物也會出現明顯的酸化(圖5L)。即高糖飲食會導致尿酸水平升高和馬氏管酸化,從而促進尿酸結石的形成。

6. 以嘌呤代謝為靶點的治療對壽命的影響

解剖經AP(1mM)處理過的果蠅發現其直腸壺腹中有大量的結石(圖6A),加AP後5%S+AP組的結石率低於20%S+AP組,但均大於80%,相比之下,不加藥物時20%S組的結實率均小於10%(圖6B)。AP濃度為100μM時,雖延長了20%S的壽命,但對照組壽命縮短(圖6C),降低AP濃度至10 μM後,挽救20%S組壽命的同時不影響對照組壽命(圖6S)。比較5%S±H2O與5%S+purine±H2O顯示正常飲食中補充過量的嘌呤會導致尿酸水平升高(圖6D)並導致小管結石的形成(圖6E),其程度與高糖飲食相似,補充水可恢復。且高嘌呤飲食會顯著縮短壽命,補水使壽命恢復(圖6F)。以上結果表明高糖飲食導致嘌呤分解代謝失調,進而導致尿酸積累並形成結石,使得果蠅壽命降低。

7. 糖攝入量與腎功能和嘌呤水平的關係——人的代謝組學分析

以650個受試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其飲食組成,用以評估飲食中的代謝物種類;後取血清經LC-MS技術測定血清中的代謝物(圖7A)。尿酸、鳥苷和肌苷的含量與腎功能(eGFR: 腎小球濾過率,評估腎功能)呈負相關,其中尿酸最為顯著(圖7B),黃嘌呤、次黃嘌呤與腎功能呈正相關。腎功能與年齡以及糖(特別是果糖和蔗糖)的攝入量具有強相關性(圖7C),而與嘌呤的攝入無關(圖7D)。同時血清嘌呤水平也與飲食中的葡萄糖最為相關(圖7F),主要原因是血清中嘌呤主要來源於飲食中的果糖、蔗糖 (圖7E),而並非來源於富含嘌呤的食物(魚和肉)。即高糖飲食通過增加人體內嘌呤水平影響其腎功能,與果蠅的研究結果一致。高糖飲食引起的壽命縮短與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無關,而是由於糖增加了嘌呤生物合成代謝的前體,促進了嘌呤分解代謝,使得尿酸含量增加,進而導致結石使得壽命縮短,雖然補水可以挽救高糖引起的壽命縮短,但並不會改變其代謝缺陷。本研究為糖尿病模型的複雜病理學及其與壽命的複雜關係提供了分子見解,對嘌呤代謝的深入研究有望為患者的壽命延長以及治療找到新的靶點。

Van Dam E, Van Leeuwen L a G, Dos Santos E, et al. Sugar-Induced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Are Uncoupled from Shortened Survival in Drosophila[J]. Cell Metab, 2020

文獻整理: 高杉杉

指導教師:賀玖明

再帕爾·阿不力孜科研團隊  

第58期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Cell Metabolism十月刊亮點推薦
    mTOR作為核心蛋白參與組成mTORC1和mTORC2兩種複合體。其中,mTORC2重要的特異性亞基Rictor和Sin1,其主要參與糖脂代謝的調控過程。在棕色脂肪中,mTORC2可以通過SIRt6-FOXo1、ACLY(ATP檸檬酸裂解酶)等來調控脂質代謝和UCP1表達。棕色脂肪Rictor敲除的小鼠可促進脂質分解,且能夠抵抗由高脂飲食引起的肥胖和脂肪變性。
  • Cell reports:肥胖炎症新紐帶——PKR
    reports在線發表了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雙鏈RNA依賴性激酶(PKR)能夠通過影響翻譯起始因子eIF2α和JNK磷酸化,促進肥胖過程中的炎症反應,導致代謝惡化,通過抑制PKR活性能夠有效改善系統性胰島素敏感性和葡萄糖代謝。
  • Cell Metabolism八月刊 脂代謝研究亮點
    脂肪Treg細胞是脂肪組織中重要的抗炎免疫細胞,而在肥胖的脂肪組織中其數量會減少,加重了炎症誘發的胰島素抵抗。ILCs(先天淋巴樣細胞)是免疫系統的關鍵調節因子,有報導稱其可維持嗜酸性粒細胞,交替激活大量的巨噬細胞促進葡萄糖穩態;此外激活脂肪ILC2s可促進米色脂肪細胞的分化和產熱,有助於抵抗肥胖。
  • 骨生物學進展:肥胖誘導的脂肪因子sST2加速了脂肪T reg和ILC2的消耗並促進了胰島素抵抗
    在肥胖症中,脂肪細胞釋放一系列促炎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從而導致促炎免疫細胞的募集增加,免疫信號的這種促炎性極化伴隨著脂肪庫中駐留調節性T細胞(T regs)和第2組先天淋巴樣細胞(ILC2s)的消耗,導致肥胖相關的脂肪功能障礙和胰島素抵抗,肥胖期間脂肪組織T reg和ILC2穩態破壞的潛在機制?
  • Diabetes:線粒體去乙醯化酶促進抵抗高脂誘導胰島素抵抗
    2015年5月12日訊 /生物谷BIOON/ --許多研究發現蛋白質高度乙醯化與葡萄糖不耐受和胰島素抵抗之間具有一定關聯性,這表明調節乙醯化修飾組的酶可能在糖代謝的病理學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diabetes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科研進展,他們發現去乙醯化酶sirt3在促進機體對葡萄糖的處理,增強線粒體功能,改善飲食誘導的胰島素抵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Sirt3是定位於線粒體中的NAD+依賴性去乙醯化酶,之前有研究發現sirt3在調節能量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整合素CD11b對胰島素抵抗和II型糖尿病
    整合素CD11b對胰島素抵抗和II型糖尿病 來源: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12-25   今日/總瀏覽:1/2993
  • 如何降低胰島素水平?不同食物對胰島素的影響
    今天,我們就主要談一談,不同食物對胰島素的刺激作用,以及怎樣吃,能將胰島素抵抗的風險最小化,健康又長壽?胰島素低一點,是長壽的關鍵胰島素是人體代謝的重要樞紐,很多研究發現,胰島素水平對壽命至關重要,在一生中,保持低胰島素水平可能是長壽和健康的關鍵。
  • Developmental Cell:胰島素幹擾觸發癌症惡病質
    發表在最近的Development Cell上兩項使用果蠅為模型研究表示一個腫瘤分泌的蛋白質Impl2,能夠抑制全身胰島素信號,並且可能是驅動惡病質的罪魁禍首。肌肉消瘦和能量存儲的損失發生在與癌症相關的惡病質,但也可以由嚴重飢餓,感染,或響應於創傷觸發。之前已經有研究通過移植腫瘤建立這種惡病質果蠅模型,不過很少有人了解,局部腫瘤如何引起廣泛組織破壞的分子機制。
  • Nature Metabolism 11月代謝精選
    NAD+為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簡稱輔酶Ⅰ,由腺嘌呤、磷酸和還原性糖基組成。NAD+作為電子受體,能夠接受不同中間產物脫下的氫,還原成為NADH,而NADH作為電子供體又將氫傳遞給別的反應物。因而NAD+和NADH的氧化還原對於多種依賴於電子交換的生化反應是必不可少的,這其中便包括糖酵解、糖異生、三羧酸循環和呼吸鏈。
  • Nature Metabolism九月刊亮點推薦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0-0240-73.Fgr激酶是飲食誘導肥胖中促炎性巨噬細胞激活所必需的小編一句話:線粒體ROS-Fgr激酶通路調控肥胖代謝。
  • 劉宏偉研究組Cell子刊《Cell Reports》發表研究論文,揭示靈芝抗...
    GA7抗脂肪肝作用與新藥奧貝膽酸相當,並具有控制體重增長、改善胰島素抵抗作用(J.Med. Chem., 2018, 61, 3609)。初步作用機制的研究表明,GA7可以調節腸道菌群,促進丁酸產生菌,抑制條件致病菌,減少內毒素血症,降低系統性炎症,從而治療包括NASH的代謝症候群疾病。
  • 等熱量的高脂飲食可延長雄性大鼠和果蠅的壽命
    等熱量的高脂飲食可延長雄性大鼠和果蠅的壽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5:19:08 哈爾濱醫科大學孫長顥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等熱量的高脂飲食可延長雄性大鼠和果蠅的壽命。
  • 你的體內是否正在發生胰島素抵抗?
    近年來人民生活條件大幅提高,交通也更便捷,人群中普遍存在多吃少動這種生活方式問題,大家對於肥胖、糖尿病等現象司空見慣。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胰島素抵抗,就和肥胖、2型糖尿病密切相關。胰島素抵抗通常無明顯臨床症狀,很多時候你以為自己只是愛吃米麵甜食,又或者以為自己只是最近腰間胖了那麼一些,或者三高症狀總是控制效果不佳,這時很可能你已經慢慢走向了胰島素抵抗而不自知。
  • Cell Reports | 骨骼肌積累的神經醯胺會促進機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性!
    骨骼肌在肥胖過程中積累神經醯胺,這有助於肥胖相關的胰島素抗性的發展。
  • 糖對身體的可怕影響你知道多少,現在知道還不晚
    1、糖會縮短壽命你可能知道一塊糖或者一罐蘇打水並不健康,但是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它們的糖分是如何影響你的身體的。雖然每隔一段時間吃一次零食是完全可以的,但每天的攝入已經被證明對健康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每天喝585毫升的蘇打水相當於4.6年的細胞老化,這和吸菸是一樣的——而這種細胞老化之前被認為與人類壽命的縮短有關。
  • 研究揭示脂肪酸氧化對肥胖相關乳腺癌的影響
    激活誘導的CD8陽性T效應細胞脂肪酸氧化對肥胖促進的乳腺癌生長至關重要。2019年11月21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代謝》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發現,由CD8陽性T效應細胞中激活的STAT3驅動的脂肪酸氧化(FAO)增加對於肥胖相關的乳腺癌進展至關重要。自發性乳腺癌的肥胖小鼠中的T細胞Stat敲除或用FAO抑制劑治療會降低FAO,增加糖酵解和CD8陽性T效應細胞功能,從而抑制乳腺癌的發展。
  • 胰島素抵抗引發脂肪酸過度氧化
    一種常見假說認為,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會降低脂肪氧化的發生,此外有研究表明,胰島素抵抗還會導致胞質內脂質分子的聚集,並破壞胰島素信號通路。
  •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肥胖會縮短壽命
    2014年12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RI-MUHC)和麥吉爾大學的研究院開展了一項新的研究調查了體重與壽命縮短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超重和肥胖的人,壽命有可能減少8年。這項研究發表在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雜誌上,進一步表明當一個人肥胖,可能在生命中更早發生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團隊已經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幫助醫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體內多餘的體重,研究結果有助於降低預期壽命和心臟疾病、糖尿病的過早發生發展。
  • 最新研究揭秘:為什麼你戒不掉米麵糖、戒不掉甜點?戒糖幾大絕招
    原來,高糖食物,在悄悄「忽悠」和「篡改」你的味覺系統…… 最新研究:高糖飲食「重塑」味覺細胞 這項研究發表在剛剛過去的11月11日,受試對象是果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