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85年前寇蒂斯75戰鬥機首飛成功 曾出口到中國參加抗戰

2020-12-05 hawk26講武堂

85年前,即1935年5月6日,寇蒂斯75「霍克(Hawk)」戰鬥機原型機首飛成功。

該機配備了可伸縮起落架和封閉座艙,成為美國新一代戰鬥機的代表。並成為首架最高速度突破500千米/小時的飛機,成為美國航空發展史上的裡程碑,同樣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最普遍的戰鬥機之一。

寇蒂斯75「霍克」的前身就是XP-31(如圖),該機並沒有投產。

沒有武器的寇蒂斯75,發動機上方的機槍口被整流罩所覆蓋。寇蒂斯75「霍克」共生產了1300架,包括原型機共有30個型號。

只有215架在美國陸軍航空隊服役,其餘出口到阿根廷、巴西、秘魯、中國、英國、荷蘭、挪威、法國、印度、伊朗、葡萄牙和泰國。最後一架寇蒂斯75「霍克」是1955年從阿根廷空軍退役的,此時北半球已經飛翔著大批的噴氣式戰鬥機。

美國陸軍航空隊裝備的寇蒂斯75A,編號P-36,圖中的這架P-36隸屬拉斐特中隊。

戰鬥機硬鋁蒙皮被拋光成鏡面,以減少空氣阻力。

P-36戰鬥機的結構圖,採用了全金屬半硬殼結構,蒙皮通過沉頭鉚釘鉚接在框架上,使得機身表面非常光滑。標準武器包括四挺機槍,兩挺裝在發動機上方,兩挺裝在機翼上。不同型號的武器配置有所不同。

英國皇家空軍裝備的寇蒂斯75A-4戰鬥機,配備萊特1820九缸星型發動機,編號為MohawkIV。

法國空軍裝備的寇蒂斯75A-1,配備萊特1830發動機。

萊特1830發動機採用雙排氣缸布局,每排七個氣缸,共十四個氣缸。

這架寇蒂斯75A-1還具有飛行能力,是歐洲航展上的常客。

1940年,德軍將在法國繳獲的44架寇蒂斯75A-1轉交給芬蘭空軍。這架寇蒂斯75A-1配備了六挺機槍,大幅提升了火力。芬蘭飛行員將這些寇蒂斯戰鬥機稱為「Sussu(意為「親愛的」)」,共擊落190架敵機,自身僅損失15架。

簡化後的寇蒂斯75O,專為阿根廷空軍設計廉價出口型,採用了固定起落架。機翼下方安裝了炸彈掛架,因為該機主要充當戰鬥轟炸機和輕型攻擊機。

寇蒂斯75Q是另一種廉價出口型,主要用戶就是中國,固定式起落架,只安裝兩挺機槍,其中一挺是12.7mm,另一挺為7.62mm。

伊朗空軍的寇蒂斯75A-9,類似英國的A-4,但沒有安裝無線電臺,發動機上方也沒有同步機槍。

相關焦點

  • 82年前寇蒂斯XP-40首飛成功「飛虎隊」主力裝備 鯊魚嘴塗裝成經典
    82年前,即1938年10月15日,寇蒂斯-萊特XP-40原型機首飛成功。 這就是P-40「鷹(Hawk)」戰鬥機的第一架原型機,出口型綽號為「戰斧(Tomahok)」。
  • 超音速時代的來臨,戰後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
    雖然F-80戰鬥機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但是非常遺憾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韓戰中,大量參戰,卻損失慘重。 F-86戰鬥機除了美國使用外,還大量出口加拿大、義大利、南斯拉夫、土耳其、日本、泰國、菲律賓、韓國等國,並且衍生出A、D、F、H、K、L等型號,總產量超過11400多架。
  • 中國航空先驅馮如駕駛自製的「馮如1號」首飛111年
    在1909年9月21日「馮如1號」首飛成功後,經過改進,又於次年研製出「馮如2號」,並於1910年10月至12月,馮如駕駛它,在奧克蘭進行了多次飛行表演,大獲成功,引起轟動。中國近現代穿越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一段時間。
  • 他是初代中國藍,中國航空奠基人,百年波音首任航空工程師
    1922年春,巴玉藻和王助又成功設計出世界上首座水上飛機浮站,解決了水上飛機的維修和放置問題。 馬尾不僅是近代造船工業的發源地,還是我國航空工業的搖籃。 在1917年到1930年的13年間,這裡創建了中國第一家正規的飛機製造廠,自行設計、製造出了在當時達到世界水平的飛機。
  • 扒一扒西歐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2)
    西歐噴氣式戰鬥機的歷史圖中的37款飛機,是以開始服役時間和製造廠商排列的,幾乎包括了西歐大部分噴氣式戰鬥機,現將列表如下:(此表和下面的正文在時間上有一二處不一樣,小編無法考證,表依據第一張大圖,正文依據小編搜到的信息)現在從第13架開始。
  • 中國:你連「梟龍」都買不起?單價850萬美元的「神鷹」戰鬥機來一批?
    可能是最近國際上相關的大新聞比較多,導致很多人對國內部分消息沒那麼注意,比如中航貴飛的FTC-2000G多用途飛機02架機,就在10月底11月初左右成功進行了首飛,和此前主打教練機定位的FTC-2000教練機不同,FTC-2000G的定位是輕型廉價戰鬥機。
  • 回首殲-20首飛十年:突破對華隱形戰機包圍,中國空軍轉守為攻
    十年前的今天,2011年1月11日,中國第一款隱形戰鬥機殲-20首飛成功! 要知道,2006年中國國產殲-10戰鬥機才首次對外公開,這種國產第三代戰鬥機剛站上歷史舞臺,就面對「服役即落後」的爭議。更糟糕的是,此時美國第二種隱形戰鬥機F-35「閃電II」也已首飛,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中國周邊多國都已經表達出明確的採購意向。很多空軍專家曾充滿憂慮地警告稱,等到F-35大規模服役時,中國很可能陷入F-22和F-35等隱形戰鬥機的空前包圍圈中。
  • K8首飛30周年:享譽世界的喀喇崑崙之鷹
    飛向世界舞臺K8研製成功後,曾先後參加新加坡航展、巴黎航展、珠海航展、杜拜航展等國際知名航展,並遠涉重洋,在埃及、辛巴威、坦尚尼亞等國做飛行表演,所到之外,K8飛機的成功表演引起了各國政府和世界航空界的積極反響。
  • 抗戰罕見老照片:八路軍扛木製土炮,最後一張是鯊魚頭戰鬥機!
    抗戰罕見老照片:八路軍扛木製土炮,最後一張是鯊魚頭戰鬥機!1938年,偽杭州維新政府成立慶典上,被逼手舉日本旗的中國兒童,臉上很困惑。
  • 一文幫你梳理中國戰鬥機
    1998年3月殲-10首飛成功,數年後正式裝備部隊,並先後衍生出殲-10A、殲-10S及殲-10B等型號。最新的殲-10C於2015年初首飛,已批量裝備人民解放軍空軍,於2018年4月16日開始擔負戰鬥值班任務。該機具備制空作戰,對海面,對地面精確打擊能力。殲10是自主研製的第一款3代戰鬥機為以後的殲20打下堅實基礎。
  • 中國版X37B發射成功,是國產空天戰鬥機雛形 並沒有落後美國
    據新華社、環球時報最新報導,我國剛剛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據新華社、環球時報的最新報導,我國剛剛用長徵2號F型火箭成功發射了一款國產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這款神秘的太空飛行器極有可能和美國的X37B類似,是中國的未來空天戰鬥機雛形。
  • 75年前的昆明這樣慶祝抗戰勝利
    掌上春城訊經過翔實考證,昆明的「勝利炮仗」是1945年8月10日開始響起,中經8月15日和9月2日、3日的時間節點,直到9月9日,前後持續1個月——昆明何時開始慶祝抗戰勝利李光榮(西南民族大學)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這一偉大勝利,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 2020世界十大現役戰鬥機
    ,設計初衷是輔助F-15戰鬥機 形成高低搭配,現以演化成為第四代多功能戰鬥機,F-16 是第四代戰機中產量最高的機型之一,在國際市場非常成功,衍生出非常多了版本,其中F-16E/F和F-16V的性能已經達到四代半戰機的水準。
  • 「梟龍」戰鬥機_中國製造_網易
    方案提出後,美國與英國的航空發動機廠商競相參加了競爭,因此「超七」戰鬥機被寄予厚望。不久之後西方制裁中國,美國公司為此失去了重大的商業機會,這時俄羅斯公司則乘虛而入。俄米高揚設計局在中國引進戰鬥機選型中,其米格-29戰機落敗於蘇-27,喪失一大市場。隨後米格主動提出與中方合作開發多功能戰機的方案。
  • 美大黃蜂戰鬥機在「中國湖」墜毀
    10月20日中午10點左右,美國海軍一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中國湖附近墜毀,根據目擊者的描述,現場升起了一個火球,美國媒體推斷這次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是攜帶了實彈。在事故發生之後,美國海軍高層下令徹查事故原因。
  • 戰鬥機各種世界之最,你知道幾個?
    蘇聯的圖-128是目前世界上起飛重量最大,體積最大的一款截擊機,它由前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於1955研製成功並進行首飛,1963年裝備部隊,該機全長30.03米,翼展17.53米,機身高度7.15米,最大起飛重量43.7噸,乘員兩名,最大飛行速度1.57馬赫,最大航程2565千米。
  • 殲20飛機首飛10周年:翱翔藍天的殲20戰鬥機
    10年前的1月,一架黑色塗裝、外形科幻的飛機靜靜地停在成都某機場起飛線上,機務人員圍在周圍做著起飛前的最後的準備,試飛員接過放飛單,鄭重地在試飛科目上寫下「首飛」兩字。 伴隨著項目行政總指揮首飛指令的下達,發動機瞬間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飛機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從現場無數雙眼睛前滑過。
  • 中國「鍵盤俠」嘲笑C919首飛成功,遭外國網友「打臉」
    中國「鍵盤俠」嘲笑C919首飛成功,遭外國網友「打臉」 「青春上海」微信公號 2017-05-06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