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始古大陸岡瓦納古陸是否真的存在過
岡瓦納一詞來源於印度中東部的地名,奧地利地質學家E.修斯(1885)首先用以命名地史中的南方大陸。岡瓦納大陸隔特提斯海與勞亞古陸相對。F.培根在1620年注意到南美洲東海岸與非洲西海岸彼此吻合的現象,但未作任何解釋。F.B.泰勒(1908)和H.B.貝克(1911~1928)分別作過大陸漂移的設想或進行過各大陸的拼接。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琥珀化石內發現9500萬年前昆蟲!
據了解,被封存在琥珀中的有今天蜘蛛、黃蜂、蕨類植物的祖先,不過最有價值的是一塊無翅螞蟻琥珀化石。這一化石對遍布全球的螞蟻是如何起源的傳統觀念提出了挑戰。無翅螞蟻黃蜂的祖先欏琥珀是數千萬年前的樹脂被埋藏於地下,經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後形成的一種樹脂化石,是一種有機的似礦物。琥珀的形狀多種多樣,表面常保留著當初樹脂流動時產生的紋路,內部經常可見氣泡及古老昆蟲或植物碎屑。由於琥珀能完好地保存動植物的原始狀態,因此又被稱為時空膠囊。
-
青藏高原的核心來自南半球岡瓦納大陸
岡瓦納大陸是當時地球上最大的大陸聚合體(超級大陸),共覆蓋地表超過 1 億平方公裡的面積,佔地球表面積逾 20%。在寒武紀晚期到奧陶紀早期,岡瓦納大陸的範圍甚至從南極(北非地塊)直到赤道地區(澳大利亞大陸)都有分布。
-
【盤點】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
最近《Letters From Gondwana》(岡瓦納通訊)就評選出了過去一年中最重要的十大化石發現。 噬顎龍是目前我們發現的最古老也是保存最完好的食肉恐龍化石之一,其在分類上屬於埃雷拉龍科。由於長著強壯的下顎,能夠吞噬食物,所以這種動物被命名為「噬顎龍」。
-
地質學家發現第八大陸 曾是岡瓦納古陸的一部分
地質學家發現第八大陸 曾是岡瓦納古陸的一部分2017-02-20 12:25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大淑責任編輯:huangshumin 【PConline 資訊】近日,紐西蘭、澳大利亞和新喀裡多尼亞的一個研究組在3/4月號的《今日美國地質學會》上報告稱,西蘭大陸是一個單獨的地理實體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
>生存年代:晚三疊世,距今2.23億年前體型數據:體長約3米,體重約80千克噬顎龍的化石發現於2014年,地點位於巴西南部城鎮聖若昂-杜波萊西尼附近,其化石非常完整,包括了大量重要的部位。噬顎龍是目前我們發現的最古老也是保存最完好的食肉恐龍化石之一,其在分類上屬於埃雷拉龍科。由於長著強壯的下顎,能夠吞噬食物,所以這種動物被命名為「噬顎龍」。
-
日本恐龍福地福井,驚現原始鳥類化石
,屬於整個大陸最東端的部分,這在中生代隨著時代變遷,有時是陸地的河川、湖泊,有時則是汪洋。筆者也曾參與過當地恐龍研究的相關發掘日本最古老的鳥類化石現身>而這次在福井找到的是一隻原始的鳥類,更是日本國內目前最為古老的鳥類化石。
-
中國地質學家在南極探索岡瓦納大陸形成之謎
新華社「雪龍」號3月30日電(記者 張建松)在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活動中,地質調查局的3名地質學家劉曉春、劉健和崔建軍在南極進行了一系列野外地質考察,以尋找岡瓦納大陸形成之謎。 自從1912年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學說以來,地質學和生物學證據的不斷發現使人們相信,在遙遠的地球歷史上確實存在過一個超級古大陸——岡瓦納大陸,南極大陸由這個超級大陸分離解體、逐漸向南漂移而形成。 那麼,追根溯源,這個超級大陸又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個像謎一樣的問題,吸引了全球地質科學家不斷尋求答案,這成為近年來現代地球科學研究領域的前沿和熱點。
-
鳥類起源新解:所有鳴禽可到澳洲等地"尋祖問親"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鳥源自遠古時代的岡瓦納超大陸,而岡瓦納超大陸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紐幾內亞島。這意味著,所有的鳴禽都可以到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島「尋祖問親」。 地球上約一半的鳴禽屬於雀小目。科學家一直認為,雀小目鳥類源自4千萬年前的歐洲和亞洲,而生活在澳大利亞的鳥類與世界其它地方的鳥類沒有親緣關係。 這一發現「推翻」了已經延續200年的鳥類進化理論。
-
巴西南部出土三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 (1/3)
巴西南部出土三疊紀時期的恐龍化石>/3) "← →"翻頁 在古老的三疊紀時期,巴西南部的潘帕斯草原還是一片森林
-
大陸漂移學說,被賦予了正式的科學地位
」,也叫做「岡瓦納大陸」,這是世界現在的地圖版圖的古代格局,在遠古時期它們的確是連在一起的,但是嚴格的說,「岡瓦納大陸」並不是全球所有古大陸的總稱,它只是南方大陸,而在北面它叫做「勞亞大陸」,在學術上「岡瓦納」和「岡瓦納大陸」這兩個詞,有的時候同指剛才聲稱的那片古代的南方大陸,但是啊,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指出,為了更好的區分「岡瓦納」這個詞彙原始的含義及印度中部的熱帶森林,還是更多的使用「岡瓦納大陸
-
地理篇:大陸漂移
百無聊賴中,他的目光落在牆上的一幅世界地圖上,他意外地發現,大西洋兩岸的輪廓竟是如此相對應,特別是巴西東端的直角突出部分,與非洲西岸凹入大陸的幾內亞灣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個突出部分,恰好對應非洲西岸同樣形狀的海灣;相反,巴西海岸每一個海灣,在非洲西岸就有一個突出部分與之對應。這難道是偶然的巧合?
-
南極大陸的形成
接著在1912年,斯科特在橫斷山脈中段又發現了2億年前的舌羊齒蕨類植物化石,這種植物喜歡生長在溫暖陰溼的地方,可它怎麼會出現在極地的冰巖中呢? 難道南極不是一個一貫孤寂冷酷的地方?那麼它的形成究竟隱藏了什麼秘密?此後的近一個世紀裡,人們都試圖揭開這個謎團。 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說,是世界最為關注的。
-
鳥類飛行起源:不是謎,大量化石證據支持
鳥類動力飛行的進化通常被認為是一個關鍵的適應性突破,幫助它們開拓了一個其他恐龍無法到達的、新的空中生存環境。然而,這一非凡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仍然是一個謎。在發現始祖鳥後不久,飛行起源便引起了科學家們激烈的爭論。
-
稀有鳥類化石或許可以解釋遠古鳥類滅絕的秘密
今天的鳥類是生活在恐龍滅絕之前的少數鳥類的後裔。一些滅絕的鳥類,渡渡鳥,實際上比現代鳥類的祖先更常見,也更有競爭力。對一具新發現的化石的分析也表明,對渡渡鳥和現代鳥類的祖先一樣敏捷、強壯。那麼,為什麼對渡渡鳥滅絕了,現代鳥類繁盛起來了呢?
-
巴西雨林現巨型圖86%的原始森林在亞馬孫流域仍然保存完好
網絡配圖 巴西雨林現巨型圖引關注!「研究證明了雨林並非如過往所想般,從無人類活動,原住民早在歐洲人抵達前已在管理雨林。」據悉,雖然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近年過度砍伐大量林地夷為平原,但是86%的原始森林在亞馬孫流域仍然保存完好。一些環保人士竭力主張建立一個亞馬孫自然保護區,但該地區的人口已由1970年的350萬猛增到現在的2000萬,建立自然保護區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近年過度砍伐,大量林地夷為平原。
-
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生物化石,還原圖像之後所有人震驚了!
日前,科學家出土一塊125百萬年前的化石,這塊化石被科學家描述得萌萌噠—可愛的毛球。這個遠古生物保存完好,精緻完美,是我們已知的最古老的生物,擁有刺蝟一樣的刺和哺乳動物的內部器官。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柘溪羅博士說:」spinolestes是一個驚人的發現,這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好的古老生物化石,簡直令人震驚!就連微小的毛髮結構都栩栩如生,皮膚組織也保存很完整。「「這個白堊紀毛球顯示了現代哺乳動物皮膚和毛髮結構演變的多樣性。」
-
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網友熱議:大陸漂移說的有力證據
7月11日,巴西考古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取名為「阿拉塔龍」。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巴西發現新品種恐龍化石#與中國新疆左龍有親緣關係】巴西考古學家在巴西東北部的塞阿臘州阿拉裡皮盆地中發現了一新品種恐龍化石,取名為「阿拉塔龍」。
-
巴西專家在南極發現新小龍蝦化石,距今約 7500 萬年
華輿訊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來自巴西古生物學博物館等幾個機構的考古學家13日宣布,他們在對2016年南極考察中帶回的巖石標本進行研究後,發現了其中含有一種新型南極淡水小龍蝦的化石。南極發現新屬小龍蝦大陸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據巴西古生物學博物館專家介紹,目前在世界各地考古中發現的淡水小龍蝦化石共分67屬,新發現的小龍蝦屬內沒有現存物種,而在南極大陸此前只發現了三個屬的小龍蝦化石,此次發現為南極大陸歷史上又增加了一個新屬小龍蝦。
-
背包客|消失的大陸 感受別樣的旅行體驗
盤古大陸(Pangaea)在公元前3億年出現,其後的分裂鑄就了現代的地理景觀。9. 岡瓦納大陸總體上,盤古大陸有兩大部分組成:北部的勞亞大陸(Laurasia)和南部的岡瓦納大陸(Gondwana)。它們在大約2億3千年前分裂,雖然岡瓦納大陸在一段時間內完好,但是後來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亞、馬達加斯加、南極洲、阿拉伯和印度的幾個地質紀時期內,它還是分離崩析了。10. 勞亞大陸在岡瓦納大陸創造出盤古大陸之前,波羅的大陸、西伯利亞、勞倫大陸和少量其他古大陸共同形成了勞亞大陸(Laur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