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焊花為大國重器增輝——記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電焊工張懷紅

2020-11-22 人民網

原標題:用焊花為大國重器增輝

7月12日,彭城大地進入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焊接車間裡,省優秀共產黨員、電焊工張懷紅身穿十餘斤重的電焊服,為我國自主研製的全球最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徐工1600噸9橋起重機焊接主吊臂。

兩個月前,正是這款起重機,於河北柏鄉風電場首次完成高達140米的風電安裝,實現作業效率和起重性能的新突破。

焊道達40萬米

「狀元」焊工滿胳膊傷

張懷紅身著短袖廠服,胸前佩戴黨徽。從胳膊上斑斑點點的傷疤中,可以看出他不凡的經歷。「這很正常,沒什麼大不了。」他說得雲淡風輕。

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林海介紹,電焊工是工作環境最差、工作強度最高、工作壓力最大的群體,也是機械製造企業中最難招到人的工種。2000年從徐工技校畢業進入徐工集團後,張懷紅堅持奮鬥19年,成長為產業工人中的一面旗幟。

烈日下,記者走進高17米、佔地7200餘平方米的焊接車間。車間內焊花飛濺、刺得人睜不開眼睛,室內溫度很高,人停留幾分鐘便會汗如雨下。張懷紅帶領徒弟蔣威正在為即將實施焊接的1100兆帕高強度鋼板烤火預熱。「要達到100攝氏度,才能保證焊縫平滑,不開裂。」張懷紅說,「一根筋」的徐工人憑著決不打折扣的初心,保證每條焊縫都達到標準。

張懷紅每天第一個到崗,平焊、立焊、橫焊、仰焊,一項一項地練;站、仰、蹲、趴,一招一式地做。為了增強焊接時的穩定性,他在手臂上捆沙袋、舉磚塊,以此增加胳膊的負重能力。弧光傷眼、手腳燙傷是家常便飯。

2016年,第三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上,參賽者要在7小時內焊接出一個類似東方明珠的物體。它個頭雖不大,但包括22道焊縫、6個位置5種焊法,使用高強鋼、碳鋼、不鏽鋼等多種材料,形狀涵蓋管道、球體等。在4平方米的工作間內,張懷紅憑藉獨門秘籍——藥芯焊絲大口徑管垂直位置的單道蓋面焊接技術,一舉奪得冠軍。

19年來,經張懷紅手工焊過的焊道已超40萬米。

指尖拿捏電與火

8毫米高強鋼板上做「手術」

工友們稱張懷紅的工作是「做手術」,它確與手術類似,而且在某些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

生產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減輕自重、降低油耗都是極大的挑戰,因此對焊接技術要求更高。企業技術質量廠長呂金波說,徐工1600噸9橋起重機在極限工況下實現自走,完成140米高的提升作業,整體輕量化設計下,1100兆帕高強度鋼材焊接成為最核心的工藝。

高強度鋼材僅8毫米厚,最長的一節吊橋卻達16米。焊縫需要不間斷一次成型,且焊接後和使用中下彎撓度不能超過4毫米。一條吊臂價值50萬元,主吊臂上焊縫總長度超百米,兩端還有圓弧形焊縫。對電流掌握稍有不足,就會焊穿鋼板,損耗原料。

面對「急難險重」任務,張懷紅又一次站了出來。

憑藉自己熟練掌握的氬弧焊、手弧焊、氣保焊等焊接方法,他創新推廣單面焊雙面成型新技術,使工友不必再鑽到直徑僅1米的桶體內部作業,把焊接時間縮短一半;他總結的分散焊新工藝,降低鋼材變形,把吊臂下撓度控制在2-3毫米之間……

張懷紅還研讀焊接學術論文和科技雜誌,記滿8本筆記,一批批新的焊接工藝從中誕生。他帶領的超大噸位機械焊接團隊,以完美的質量保證施工安全,為徐工超級移動起重機獲得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作出重要貢獻。目前,這支團隊正在向1900兆帕高強鋼焊接技術邁進。

守細微擔大任

產業工人為國造重器

2017年5月的一天,張懷紅把三個徒弟叫到跟前,當場指出一條外表完美的焊縫存在的問題。徒弟們趴下身子觀察才發現,在收尾處有一條比頭髮絲還要細的裂紋,長度大約4毫米。他嚴肅地說:「裂紋在任何焊縫中都是嚴禁出現的,更何況焊接的是高強鋼,缺陷不分大小,只要發現就要及時清除。否則可能造成臂尾脫落、翻車,危及人員生命。」

作為一名電焊高級技師,張懷紅主動承擔起團隊「領頭羊」作用。他長期擔任企業電焊工導師,組建電焊精英團隊。他還創新採用「培訓+輔導+實戰+認證」的行動學習模式,實施「人課合一雙認證」內訓師培訓。近年來,他累計培訓專業技能人員350餘人次,先後培養出技師6名、高級工24名、多能工50餘名。

2015年至今,企業進行智能工廠建設,6條生產線改造完成後,將使用100多臺套機器人,全廠焊接工人從1400名降至300名左右。「屆時,對高技能焊工群體的需求更加迫切。」呂金波介紹,張懷紅和研發人員合作,無償提供自己所掌握的高強度鋼板焊接變形控制技術數據,幫助生成多項公式,為機器人提供操作模型,促進人機合作模式下的智能生產。

相關焦點

  • 「中國夢 大國工匠篇」陳建平:普通電焊工如何成長為焊接技能專家...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一般都是單手焊接,今天我給大家展示雙手焊接,這也是我的絕活……」12月1日,跟隨「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活動採訪團,大河網記者在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焊接技術培訓中心見到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陳建平。
  • 大國重器是怎麼命名的
    【大國重器是怎麼命名的】「鯤龍」寓意「鯤鵬展翅,蛟龍入海」;「鴻雁」寓意「鴻雁傳信,永不失聯」;還有北鬥、天問、玉兔……你知道這些名字有什麼寓意嗎?戳圖了解今天,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為大國重器點讚!驕傲轉發!
  • 平平凡凡才是真 ——記宜興檢驗檢疫局共產黨員閔仲明
    平平凡凡才是真 ——記宜興檢驗檢疫局共產黨員閔仲明   在宜興檢驗檢疫局,有這樣一個人,平時總是樂樂呵呵、和藹憨厚,微禿的前額和依稀的皺紋寫著他的年紀,但一雙大眼睛卻是那樣炯炯有神,透出一身的正氣,他就是宜興檢驗檢疫局輕紡科陶瓷檢驗員、共產黨員閔仲明同志,報檢員都親切地稱他為閔工、閔老師,而局裡的同志都習慣叫他老閔。
  • 堅守創新使命 鑄就「大國重器」——記全國勞動模範,沈鼓集團黨委...
    他深知創新是立企之本,是有著68年歷史的老牌國企永葆青春的核心支撐,是沈鼓不斷研製出「大國重器」的第一動力。志在牢牢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戴繼雙帶領沈鼓,全力推動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建起特邀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等「兩站三院五中心」的產學研用體系,從根本上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設天花板」鼎力支持創新,將每年6%的銷售收入用於研發,對創新產生的智慧財產權、專利成果採取股權激勵、專利分成等機制,讓研發有動力、創新有激情。
  • 大國重器到底有多重?
    在古代,像這樣的「大國重器」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徵。如今,人們對這個詞的理解早已發生了改變——中國天眼、國產航母、「復興號」列車以及C919大飛機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當今的大國重器。它們都擁有共同的特徵:科技含量高,研製難度大,對相關行業乃至國家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安徽生態環境系統退休幹部郭金山
    ——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安徽生態環境系統退休幹部郭金山 2020-07-02 04: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晶片晶圓切割保護 發表於 2021-01-08 10:31:56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 走進大國重器FAST,聆聽來自宇宙的「心跳」
    伴隨著2020年青少年「雲上科學營」 活動的開幕,「重器鑄夢」探秘中國科學院大科學裝置專題營將帶領青少年們走進中國科學院五大科學重器,揭開大國重器的神秘面紗。在探秘「觀天巨眼」FAST直播活動中,青少年通過VR虛擬實境技術,一分鐘漫遊FAST後,FAST總工程師姜鵬與FAST臺址勘探與開挖系統總工程師聶躍平分別帶來了特別科普報告,從FAST的建造難度和選址過程的角度出發,帶領青少年們「雲遊」大國重器
  • 關於表揚2020年度中國康復醫學會先進黨支部和優秀共產黨員的通報
    關於表揚2020年度中國康復醫學會先進黨支部和優秀共產黨員的通報 2020-06-29 0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化學榮獲2020年度政務傳播「大國重器獎」
    中國化學榮獲2020年度政務傳播「大國重器獎」 2021-01-13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莫讓香菸傍「大國重器」營銷
    (8月16日新華社) 「中國天眼」,具有中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FAST,是世界上已經建造完成的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在基礎研究眾多領域、日地環境研究、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
  • 海底最深處,潛水冠軍不是大國重器 而是……
    小新說海洋,約佔地球總表面積的71%,孕育了上百萬種生物,也為人類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資源。從海平面向下潛的旅程中,你會看到什麼?但在「超級工程」、「大國重器」都未曾到達的海底,卻出現了本不該出現的身影……今天是「世界海洋日」,跟小新一起下潛,穿越這些央企打造的「大國重器」,去看看海底到底有什麼——海洋是廣袤博大的它的面積約佔地球總表面積的 71%
  • ——記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敬老院院長李錦華
    杜 強 吳壽軍 胥善富當初,李錦華從部隊退伍到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小官莊鎮敬老院工作時,剛滿23歲,他先後擔任過會計、副院長、支部書記、院長,一幹就是30多個春秋。他把這裡當成人生的「第二戰場」,30多年來,他以真心換真情,耐心細緻地開展工作,把老人們當作親人,了解他們的需求,耐心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
  • 女焊工朱瑞霞為「雪龍2」立下功勳
    2020-09-21 08:07:57 來源:勞動報一身藍色工裝,梳著利落的馬尾辮,看起來和普通人無異的朱瑞霞是江南造船(集團)模塊部的一名電焊工。據悉,她曾在遠望系列船,「雪龍2」號、南昌艦、水下產品以及高技術民船等國之重器的建造中屢建功勳,也因此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崇明區道德模範」等榮譽。
  • 濰柴:見證大國重器的力量!
    濰柴:見證大國重器的力量!將攜拳頭產品重磅亮相大展工程機械配套領域硬核實力劃重點本屆寶馬展,濰柴及旗下品牌眾多新產品、新技術「組團出道」,貼心的小編已為您劃好了重點
  • 海洋「大國重器」集中亮相!與水下機器人彰顯中國實力
    海洋「大國重器」集中亮相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正在深圳舉行,一大批海洋「大國重器」及高新技術研發成果亮相。「蛟龍」號載人潛水器、 「藍鯨1號」鑽井平臺、「海洋二號」衛星等海洋大國重器的集中亮相備受關注。由中集來福士設計建造的「藍鯨1號」是目前全球最新一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我國首次成功試採可燃冰,「藍鯨1號」立下了汗馬功勞。
  • 清華人物|他去青海做追光者——記清華大學優秀共產黨員、青海大學...
    清華人物|他去青海做追光者——記清華大學優秀共產黨員、青海大學新能源光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梅生偉來源:「新清華」公眾號作者:樊向宇我的工作始終圍繞一條紅線開展——我們還能繼續為西部地區的發展做些什麼?」在青海,梅生偉用奉獻延續著自己的西部情結。在青海的清華精神按照任期制的規定,梅生偉去青海大學對口支援應該以三年為期,但他至今仍然堅守在青海大學新能源光伏產業研究中心,持久地耕耘和致力於新能源研究的前沿發展。
  • 從普通農民工變身氬弧焊技師 女焊工朱瑞霞為「雪龍2」立下功勳
    一身藍色工裝,梳著利落的馬尾辮,看起來和普通人無異的朱瑞霞是江南造船(集團)模塊部的一名電焊工。據悉,她曾在遠望系列船,「雪龍2」號、南昌艦、水下產品以及高技術民船等國之重器的建造中屢建功勳,也因此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崇明區道德模範」等榮譽。
  • 大國重器命名刻下中國文化烙印丨長江評論
    嫦娥五號)「九章」是中國對大國重器又一次充滿濃鬱中國文化意味的命名。2007年,中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誕生,經過多方討論,最終它被命名為「嫦娥」。此後,「大國重器」的命名,開始公開向社會徵集。2013年,350萬網友投票命名中國首輛月球車為「玉兔」,2019年發射的暗物質探測衛星,從萬千徵名中篩選出「悟空」。這些在外國人聽起來很奇怪的名字「chang'e」「yutu」「wukong」中,卻飽含著中國人一聽就能明白的浪漫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