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風衝走福島90袋核廢料 日方稱對環境無影響
【#颱風衝走福島核廢料只找回空袋#,日方稱對環境無影響】日媒近日報導福島核廢棄物堆放點遭颱風侵襲後,汙染物被衝入河中洩露。日本環境對此表示:此事不會影響環境。韓媒記者實地查看發現露天堆放場管理鬆懈,核廢料與河道之間毫無遮擋。日媒記者於16日拍下回收時只剩空袋子的視頻。
-
颱風海貝思侵襲後 日本91個裝有放射性土壤袋子被衝走
颱風海貝思侵襲後 日本91個裝有放射性土壤袋子被衝走 2019-11-03 15:29:07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日本環境省表示,上個月遭強颱風「海貝思」侵襲後,日本有91個裝有放射性土壤的袋子被衝入河流。
-
日本官宣:福島核廢料137萬噸倒入太平洋!太平洋恐被核汙染
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遭到美國原子彈的襲擊,但時至今日仍難以捉摸!為了強大,許多國家現在正在研究核能。作為二戰戰敗國,日本不允許研究核武器,但它可以用於其他地方,比如核電站。雖然核電站可以提供巨大的能源,但也可以帶來大量的核廢料。核廢料的處理一直是個問題! 幾年前,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料洩漏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討論。去年成千上萬的核廢料再次被衝進大海。
-
日本發生比颱風更可怕的事:劇毒與核廢物流入河海
畢竟,前段時間為了解決福島核電站的大量輻射汙水,日本環境大臣還為難地表示,「不得不把汙水排入太平洋以稀釋」。2011年地震和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癱瘓後,東京電力公司為防止燃料棒熔化曾注入大量冷卻水,隨之產生了超過100萬噸汙水。 據悉,汙水儲存設施將在2022年達到容量極限。
-
橫掃日本的「海貝思」是最強颱風?福島核廢水會不會有洩漏風險?
地質史上就不必討論了,畢竟超強颱風並不能在地質史上留下痕跡,我們以海貝思和歷史上最強颱風做個比較,看看是哪個颱風更強一些!另外海貝思登陸地距離福島是比較遠的,影響也就強降雨,那麼這個降水量會增加福島核電站核汙染的風險嗎?
-
日本福島核汙水處理:把難題丟給地球?
由此引發日本國內外強烈反對,使日本政府左右為難,不得不推遲決定。那麼,福島核電站廢水從哪裡來?核廢水排入太平洋,究竟有多大影響?處理核汙染廢水,真的別無他法?圍繞這些問題,日本政府和國內民眾、國際社會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和博弈。面對全球性的環境治理難題,政府、民眾與科學家、國際合作,都面臨著新的考驗。
-
福島核廢水到底會不會放流入海?
兩座核電站都建在海邊,原因是因為日本自己沒有處理核廢料(使用完畢的燃料棒)的能力,都要運往法國進行處理,所以海運最為安全。大地震發生後,福島兩座核電站都沒有被震倒,但是,隨後襲來的海嘯,卻襲擊了第一核電站。福島第一核電站有6座核反應堆,當時處於運營狀態的是2座。除5號6號核反應堆的供電系統是安裝在原子爐的爐頂之外,其餘4座的核反應堆的供電系統,都安裝在地下。
-
日本核廢料工廠折騰27年通過安全審查,核循環利用爭議又起
《朝日新聞》社論稱,以福島核事故為風水嶺,安倍政府應該直視核電站帶來的環境巨變,徹底改變核政策。延期竣工24次,事故頻發1993年,在日本第一座核電站開始運行30年後,政府決定在青森縣六所村建設核廢料再處理工廠。工廠原計劃4年竣工,開足馬力以800噸/年的乏燃料處理能力來「消化」各個核電站的核廢料儲存池,然而事與願違。據共同社報導,截至目前竣工日期已推遲了24次。
-
日本在北海道開始進行核廢料選址調查
日漸突出的核廢料問題現在的日本國內核問題突出,先是福島核汙水排放大海,引發全球輿論,又受困於國內核廢料處理難題。不過,核廢料處置問題也是普遍存在的國際性難題。日本針對核廢料問題的核心對策是,對核電站的乏燃料進行再處理,提取鈾和鈽作為核燃料重新投入使用。
-
日本核電站現危險一幕,冷卻設備突然停工43分鐘,負責人:無異常
近日日本媒體又報導出一則令人後怕的消息,日本伊方核電站近日發生了十分嚴重的技術事故,該核電站的3號機組和燃料池中的冷卻設備突然出現斷電,長達43分鐘無法進行冷卻。事故被曝光之後,該核電站的相關工作人員公開表示,設備沒有出現任何異常,也沒有造成任何安全問題。
-
日本原子能委員會建議將福島放射水排放入海,稱對環境無影響
日本原子能委員會建議將福島放射水排放入海,稱對環境無影響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委員長更田豐志 東方IC 資料圖海外網1月11日電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委員長更田豐志
-
120萬噸核廢料,將被日本排入太平洋,應對核廢料中國有專利
小合一直以為這不過是個段子,而當記者會上,日本環境大臣原田義昭在鏡頭前深深鞠躬,並說出:給諸國添麻煩了,但核廢料我們必須排在太平洋,這是對日本民眾最有利的保護,希望諸國諒解!時,小合還是被日本人的臉皮厚度震驚了一下。
-
日本核廢料工廠放射性物質洩漏 稱對環境未產生影響
據新華社電日本核燃料有限公司12日說,正處於試運行階段的日本首個快中子增殖核反應堆的核廢料再處理工廠,11日發生含放射性物質的水洩漏事故,但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對外界環境也未產生影響。 這個快中子增殖核反應堆(簡稱快堆)3月31日在本州島北部青森縣的六所村開始試運行。
-
中國家門口的核事故:福島核洩漏8年後,真相仍被日本隱瞞
有專家推測,車諾比核事故的影響至少在800年內不會消失。由於車諾比核事故離我們太遠,地理位置也離中國很遠,中國才知道。然而,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大地震。因此,福島核電站發生了核事故。核事故真的發生在中國的家門口。福島核電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
-
喪心病狂:把西方核廢料運往中國
一千年才只佔到20萬年的0.5%,99.5%的時間還在後面。很顯然,福島人民對核汙染土壤的收集,在核廢料的眼裡,如同兒戲。 就在福島大地震後20個小時,中國環保部一位副部長,不顧公眾感受,在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悍然表示,「我國發展核電的決心和發展核電的安排是不會改變的」。2014年,有核安全局的官員公開表示,「福島核電廠是安全的」。2015年,核安全局連續發表文章,甚至捏造事實,說核電站可以安全退役。明明核電對解決霧霾沒有什麼幫助,卻藉口霧霾大上核電。
-
日本災難片《福島50死士》只停留在了煽情上
在福島核洩漏事故紀念日前夕,由渡邊謙、佐藤浩市領銜主演的《福島50死士》在日本上映。 對於很多日本觀眾來說,這部根據紀實文學小說《福島核事故真相》改編的電影作品,似乎契合了當時新冠在日本肆虐的複雜情緒,又不乏對當初那場福島核事故的紀念意味。
-
專家認為:目前日本核電站事故不會影響我國環境
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 針對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可能對我國產生的影響,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3月20日權威發布: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組織專家對國際原子能機構3月20日提供的最新數據進行了分析,認為目前日本福島市周邊8個城市的輻射水平在安全範圍之內。
-
日本科學家直言:相比中國的核廢料處理方式,我們一輩子都學不來
科技在進步,時代在不斷的發展,人類對於能源的需求在日益的增加,不斷的對地球的不可再生資源開採,不僅是造成了環境破壞,甚至是影響了生態平衡,發展新型的清潔能源已經刻不容緩了,像是水力發電、風力發電以及光伏發電等等都是。
-
走進福島核洩漏區|那些難以消除的核輻射汙染和恐懼
今年10月,颱風「海貝思」引發洪水,一批裝有核輻射汙染物的垃圾袋被衝入附近的河流,這一度引起日本國內以及國際社會的恐慌和指責。田中和德接受採訪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郭芳 | 攝在復興廳,日本政府眾議院議員、復興廳復興大臣田中和德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直言:「汙染物被洪水衝走的事是真實的,但是量不是很多。日本是一個經常遭受颱風等災害襲擊的國家。
-
如果日本把 123 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 中國會受到什麼影響?
據日媒報導,日本政府打算把處理福島核洩漏的 123 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最快在今年 10 月內閣會議上最終敲定。面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周邊各國的譴責,日本首相菅義偉表示:「(日本)政府會儘快擔負起責任敲定處置方針。」之所以要把核廢水排入太平洋,日本表示是「被逼無奈」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