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大象常年被強制餵垃圾食品健康受損,「肌無力」令人心痛

2021-01-12 騰訊網

據英媒《鏡報》1月8日報導,印度一40歲大象常年被強制餵垃圾食品和粗酒,營養不良健康受損,「肌無力」令人心痛。據悉,這頭名叫艾瑪(Emma)的40歲大象被強制餵食酒精、油炸食品、菸草和糖果,導致它的免疫力和健康嚴重受損。當40歲的象艾瑪被發現嚴重營養不良並患有關節退行性疾病時,動物保護主義者不得不緊急介入拯救她。

據悉,環保人士在新年前夜趕來營救她,將這頭印度大象放在一輛特別設計的救護車上,從印度東部城市丹巴德前往印度北部城市馬圖拉,全程1000英裡(1609公裡)。這只可憐的大象被發現嚴重營養不良,患有疼痛的慢性骨關節炎和退行性關節疾病。尖銳的玻璃、金屬和石頭碎片也嵌在它的腳墊上。

實施營救的野生動物協會表示,虐待它的人很少給它喘息的機會,因為他們經常利用艾瑪進行「乞討、宗教遊行、婚禮、旅遊騎乘以及主人發現有利可圖的任何活動」。這家印度慈善機構表示:「它吃的甜食和油炸食品不健康,導致免疫力和健康嚴重受損。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艾瑪還經常被強迫喝鄉下的粗酒,該組織還強迫它在腿疼的情況下工作。」當被問及艾瑪的主人何以如此對待動物時,主人們說因為負擔不起適當的醫療費用。

「令人震驚的是,圈養大象的主人給它們喝酒和抽菸作為對抗健康問題的家庭療法並不罕見。事實上,大象無法代謝酒精,酒精對大象來說是有毒的。這種麻木不仁還會導致醉酒,導致大象在擁擠的區域瘋狂奔跑,危及無辜旁觀者的生命。」慈善機構補充道。

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的獸醫檢查說;「這頭大象之所以經常異常地抬起前肢,是為了補償因多年虐待導致的前肢關節退行性疾病導致的腿部劇痛。」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獸醫服務副主任伊拉亞拉賈(Ilayaraja)博士表示:「大象用嬌嫩敏感的腳站立是極其痛苦的,多年的忽視和虐待已經損害了它的健康。"

創始人兼執行長卡裡克·薩蒂亞娜拉(Kartick Satyanaraya)補充說:「我們必須迅速採取行動,這樣艾瑪才能得到它迫切需要的醫療照顧。它的主人強迫它喝酒的事實顯示了這些年來它所面臨的巨大的殘酷和忽視。」

相關焦點

  • 印度大象被強行餵食菸酒和油炸食品導致健康受損
    據英國《鏡報》報導,為了挽救一頭被強行餵食了菸酒、油炸食品和甜食的40歲的患有嚴重營養不良症和關節退行性疾病的印度大象Emma,動物保護人士不得不進行了緊急幹預。有動物保護者發現Emma嚴重營養不良,患有慢性骨關節炎和退行性關節疾病,腳掌上插著各種鋒利的玻璃、金屬和石頭碎片。
  • 印度醫院大火燒死10名新生兒,莫迪:這場悲劇令人心痛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印度教徒報》10日報導,9日凌晨1時30分許,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班達拉區綜合醫院的新生兒監護室發生大火,7名新生兒獲救,剩餘10名葬身火海。印度舉國上下感到震驚,並引發各界對印度醫院安全性的擔憂。報導稱,這些新生兒最小的剛出生幾天,最大的也就3個月。
  • 印度大象被強迫餵食酒精,菸草和油炸食品,導致嚴重關節疾病
    強迫餵食酒精、菸草和油炸食品,印度象艾瑪(Emma)被救助保護。 據1月7日英國《鏡報》報導,動物活動家發現一頭40歲的印度象艾瑪(Emma)被強迫餵食酒精,油炸食品,菸草和糖果,營養不良並患有關節退行性疾病。她的主人強迫它酗酒和勞作,多年的忽視和殘酷虐待使艾瑪身體收到嚴重損害。急需幹預以挽救和保護。
  • 心痛!母海龜拼命撥開垃圾產卵,小海龜翻越垃圾山回歸海洋
    2017年底他和5名年輕人在澳大利亞聖誕島準備一起觀察海龜產卵,拍下了令人心碎的一幕。其中有不少小海龜在半路上就夭折了,倖存的則依舊苦苦掙扎,翻越重重「垃圾山」後才能回歸海洋。這段視頻同時也激發了大家的環保意識,當地人還自發進行了海灘垃圾清理活動,但無奈垃圾實在太多,讓志願者也感到束手無策。有時候你隨手扔的垃圾,可能會要其他動物的命!別讓塑料汙染使海洋「窒息」!海洋營造了宜人的氣候,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 亂投餵勸都勸不住,紅山動物園籠舍裡遍地垃圾零食
    近日,一則關於給河馬投餵塑膠袋的視頻在網絡上火了,引發了大家對於節假日動物園動物安全健康的關注。10月5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市紅山動物園,也看到一些不和諧景象:雖然動物園裡到處都有「禁止投餵」的警示牌,但部分遊客熟視無睹,亂投餵的行為屢禁不止,動物籠舍裡遍地是零食和垃圾,如花生殼、塑膠袋……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見習記者  王子揚 文/攝  鳥類園是亂投食物重災區
  • 舌頭決定為啥愛吃垃圾食品
    2017年06月20日 11:34 新華網  閱讀量:     雖然很多人都「狡辯」稱如果有機會,他們肯定會選菜單上健康食品,但觀察和研究表明,許多人都「打臉」了,人們更傾向於根據食物的口味做選擇。
  • 闢謠特工隊 | 罐頭是垃圾食品,吃了不健康?
    但可能有人會告誡你,罐頭裝的食物含有大量的防腐劑,是垃圾食品;也可能有養生文章警告你,吃罐頭會導致各種疾病,很不健康。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由於徵戰範圍過廣,長時間生活在船上的海員需要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預防壞血病,前線的士兵需要長時間不腐爛的食品作為軍糧。在法國政府使用巨額獎金徵求長期貯存食品方法的情況下,經營餞食品的尼古拉夫婦研究出了最早的罐頭。在1810年,這項技術獲得專利後公開。不久後,英國人彼得研製出鐵皮罐,為現在常用鐵罐頭的始祖。1862年,法國生物學家巴斯德發表論文,表明了食品腐敗是細菌所致,於是,罐頭工廠採用蒸汽殺菌防腐。
  • (領導解讀)《銅官區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實施...
    ,堅持依法治理、注重實踐創新、科學實施分類,推進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發展。區市容局:負責全區黨政機關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的組織協調、檢查指導、督促考核,制定全區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管理目標和工作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 為何老一輩吃著饅頭,卻指責我們吃的泡麵是垃圾食品?
    真的存在垃圾食品排行榜嗎?這個大概是流傳最久卻不為人知的謠言了吧?目前中國人普遍都曾被一份「世界衛生組織的垃圾食品」謠言洗過腦。同時本身老一輩國人就普遍熱愛澱粉和鹽。「垃圾食品」,幾乎全部都是圍繞這個「世界衛生組織十大垃圾食品」清單做宣傳的,因為這種清單實在是太吸引流量了,幾乎用光了所有如今公眾號文章教的爆款題目特點:權威組織,極端用詞「垃圾」,數字(10個)。
  • 吃垃圾食品會成癮 機理類似毒品上癮
    據新華社電 狂吃油膩香腸、法式炸薯條、漢堡包等「垃圾食品」會令人上癮,正如吸毒者對毒品具有依賴性。   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科學家開展了一項研究,研究以實驗鼠為對象。在實驗中,研究者以香腸、燻肉、乳酪蛋糕等食品餵養實驗鼠。
  • 垃圾分類 | 食品罐頭屬於什麼垃圾?
    垃圾分類 | 食品罐頭屬於什麼垃圾?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食品罐頭盒
  • 社區堆肥|印度班加羅爾(上):從垃圾圍城到垃圾分類
    印度的廚餘垃圾佔比大約是65%,班加羅爾稍高一點,接近70%。2012年出臺垃圾源頭分類和社區堆肥的政策之前,班加羅爾市生活垃圾主要是混合收集、混合運輸、填埋處理。那麼,為什麼班加羅爾會在2012年出臺這樣的社區堆肥政策呢?垃圾圍城危機印度在2000年出臺過垃圾管理政策,只允許焚燒不可回收的垃圾。
  • 世界十大健康食品和十大垃圾食品
    十大對身體最有害食品:  1松花蛋(含鉛)2臭豆腐(損五臟之氣)3味精(更不能加溫;最多用少量拌涼菜;影響生殖系統,懷孕時影響下一代)4鹹菜等醃製類(致癌)5方便麵(含防腐劑)6葵花籽(影響肝功)7豬肝(膽固醇過高
  • 漢堡=垃圾食品?純屬無稽之談
    提到漢堡,很多人首先都會給它冠上一個「垃圾食品」的標籤。何為垃圾食品?根據網上比較權威的定義,垃圾食品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別無其它營養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過人體需要,變成多餘成分的食品。那麼漢堡究竟是不是垃圾食品呢?
  • 重症肌無力的診斷方式有許多,情況不同,進行的檢查也不盡相同
    有百分之十幾的重症肌無力患者都會經歷一次肌無力危象,這種現象可能是感染、疲勞、藥物不良反應、手術或者壓力引發的,尤其是藥物的選擇,已經有研究證明,部分藥物的確會引起重症肌無力,進而引發肌無力危象,也有不少的患者沒有出現誘因,卻出現了肌無力危象。
  • 現場情況令人忍不住落淚,莫迪:我很心痛
    據環球網報導,最近印度新冠疫苗的接種喜訊還沒讓印度人民開心幾天呢,國內就又傳來一噩耗。在印度一家綜合醫院的嬰兒護理病房內突然起了大火,10名新生兒被活活燒死!據當地的印媒報導:現場情況令人忍不住落淚,許多涉災嬰兒的父母在場哭的聲嘶力竭,並且要求醫院給他們一個說法。
  • 強制垃圾分類,海洋垃圾治理迎利好
    自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居民迎來了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個人或者單位要分門別類地投放,不能弄錯,否則就要被罰款。說實話,讓上海居民因此而「忐忑不安」的,還不是垃圾分類,而是罰款。早在2000年,上海就作為試點城市實行了垃圾分類回收,但卻未達到預期效果。究其原因,就在於實行垃圾分類並非強制性,只是政府「倡導」。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雙月追蹤|分好的垃圾去哪兒了?
    而之後的環節消失在公眾視野中,往往引發疑問:我分好的垃圾去哪了?會不會「前段細分類,後端一鍋燴」?事實上,從前端到中端分類收運、末端分類處置,垃圾分類鏈條需環環相扣,才能實現閉環。「強制分類」對這個鏈條進行了革命性的再造、提升。跟著垃圾去旅行,記者進行了全程探尋。重塑收運體系,垃圾也有「公交線路」每天早上7點,南京鼓樓管養集團的收運人員張元元便駕駛廚餘垃圾收運車出發。
  • 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姚生:談談「肌無力」
    海軍總醫院神經內科姚生:談談「肌無力」 健康臺 央視網健康 2015年04月23日 10:51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主持人:網友朋友你們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健康有約
  • 拒絕垃圾食品,藝術家們也是豁出去了!
    現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接觸到的垃圾食品越來越多,健康備受威脅。攝影師James Ostrer製作了一些垃圾食品雕塑並拍攝出來。這些照片中的雕塑作品,大多被彩色糖果和冰淇淋包圍,就像一個個體弱多病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