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徐良 通訊員 郭吉顯
作為全市唯一一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德州市人民醫院牢固樹立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觀念,在組織建設、技術創新、能力培養、服務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黨建引領
醫院整體工作全面發展
一崗雙責,層層落實。醫院黨委班子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健全完善了《醫院黨委會議事規則》《黨委自身建設意見》《黨支部建設實施意見》,重新修訂了醫院《崗位職責》《工作流程》《應急預案》等制度體系,切實提升班子決策水平和執政能力,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醫院把黨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黨委書記切實履行黨建工作第一責任人職責,其他班子成員落實「一崗雙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做到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聚力凝心,夯實基礎。為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醫院制定了《黨支部組織生活制度基本規範》《黨支部黨建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辦法》,創建「一支部一特色」工作品牌,形成各具特色的支部工作法和黨建工作品牌。小兒科、放射科、內科黨支部均被評為全市「過硬黨支部」。醫院還建立把業務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的「雙培養」機制,不斷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各基層黨支部定期到駐地社區開展針對性、經常性「雙報到」服務,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立足公益,擔當作為。醫院致力公益發展,加大健康公益力度。醫院開設健康教育門診,成立健康教育宣講團,開展慢病宣教活動35次,受益人群達4000餘人。編制181種健康教育處方,2019年發放健康教育處方10萬餘份。醫院積極開展對口支援和幫扶,共派出12人參加援湯加、援坦、援疆任務。2018年9月,籤署魯渝衛生與健康扶貧協議,派出9名臨床骨幹援助重慶秀山開展微創介入手術。同時,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前往鄉村振興服務隊駐地參加「萬名幹部下基層」,圓滿完成各項工作。
強基促優
優質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服務管理兩個100%。隨著「以患者為中心」的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患者滿意成為醫院質量服務提升的重要部分。新形勢下,德州市人民醫院設置服務管理辦公室,變過去的被動受理投訴為現在的主動提供服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堅持「儘快讓投訴人滿意」的原則,制定完善相關制度,健全投訴檔案,設立投訴臺帳,全過程可查,全時限督辦。保證投訴高效處理,做到及時回復率100%,合理訴求滿意率100%。
優質護理「三滿意」。醫院全面啟動優質護理示範工程創建活動,示範病區覆蓋率達100%,為住院患者提供全程、專業的護理服務。重症護理、血液淨化護理、腫瘤科護理、老年護理四個專業被評定為山東省專科護士臨床教學基地,為全省培養專科護理骨幹。醫院通過強基練兵、技能大賽及「最美醫生、最美護士」主題評選等活動,以賽促學,提高醫務人員崗位技能和綜合素質。同時,優化病區環境,為住院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診療環境,做到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三滿意」。
後勤保障卓有成效。醫院後勤保障系統為一線醫療護理工作提供強勁技術支持,優化導醫服務工作效率,提升醫技科室檢查流程及結果的及時性。被服清洗下收下送,後勤物資送貨到病區,醫用耗材請領使用SPD醫用耗材智能化精益管理。物流傳輸保證了標本快速準確送達,靜脈集中配藥、復用器械集中清洗消毒供應,更新優化了醫療護理用具,購置了排痰機、擺藥機、自助印表機等設備,把醫務人員更多的時間還給病人,為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和諧醫患關係注入有效潤滑劑。
抓牢機遇
分級診療建設卓有成效
建設日趨完善的救治中心。德州市人民醫院重點承擔全市急危重症救治工作。作為德州市唯一的國家高級卒中中心,積極參與形成了覆蓋全市的腦卒中「黃金一小時」快速救治網絡。作為德州市危重症孕產婦救治中心,醫院積極承擔德州市區及周圍縣市區孕產婦危急重症會診、轉診、搶救等工作任務,成立搶救領導小組和急救專家組,使得危重孕產婦第一時間得到系統救治,大大降低了死亡率,2019年全年共救治危重孕產婦333人次,搶救成功率100%。
重點打造重點醫學專科。德州市人民醫院作為國家級微創介入專科(骨外科、介入科等)培訓基地試點醫院,組建了工作專班全力推動項目建設。目前,已形成現代化的微創介入中心組建強大技術團隊,規劃建設了手術室、留觀室,採用先進的「5G網絡技術+4k高清攝像」,配備了功能齊全的教學示教室、培訓室、數位化雲手術平臺。中心配備國際最先進的GE滑軌CT+DSA一體化系統,設計了高標準的百級層流淨化手術室,實現了一體化動線工作流。截至9月初,中心手術病人703人,總手術臺數1000餘臺。
上下聯動強化縱深發展。醫院新成立了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德州分中心,加入了山東省快速康復(ERAS)聯盟、兒科急危重症專科聯盟、疼痛專科醫聯體。醫院心臟康復醫學科心電中心是全省第一家綜合性三甲醫院規範化心臟康復中心,也是市區域遠程心電診斷中心,以醫院為中心平臺,輻射各級醫院,實現區域數據共享和遠程報告,將優質三級醫院心電醫療資源向基層社區延伸,累計為基層診斷心電圖40餘萬人次。
優化提升
便捷就診流程日益改善
優化體現患者為中心。隨著2019年醫院門診樓東擴工程的竣工啟用,門診科室的規模和承載力都得到大幅提升,極大地優化了門診功能布局。東擴區域地上7層、地下2層、總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日總門診接待量可達5000餘人次。7部直梯、1部扶梯合理分流,極大改善了「擁擠」的就醫場景。新的服務理念真正體現以病人為中心,新門診樓所有朝陽最好的位置都留給患者候診,設置共享按摩椅等方便患者休息。彩超診室增加到20個,喉鏡設備增加到6套,患者等待時間顯著縮短。
改造帶來一站式服務。門診樓東擴工程啟用後,原門診樓區域隨即進入改造階段,其中,急診科、兒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生殖醫學科等門診進行布局優化,增加兩腺外科、醫學美容整形科(燒傷外科)、眼科、中醫風溼免疫、急診ICU五個病區,增設床位數百張,極大緩解了原來診療空間不足的壓力,實現了對患者從預防到康復、從醫院到家庭的「一站式」服務。醫院暢通多種預約模式,增加導醫諮詢服務,加強就診流程VI導視設計,讓患者通過多維度的信息渠道,提前知曉就診流程,減少患者就醫迷茫,提高就診效率。
自動化讓就診更加便捷。門診內各診區設有50餘臺自助一體機,可提供預約、掛號、辦卡、繳費、報告單查詢、住院費用清單查詢等功能,流程更順暢、更便捷。門診中西藥房兩個自動發藥機窗口儲備約350個種類一萬餘盒西藥,覆蓋約70%的常見藥,中藥配方顆粒調劑設備也實現了完全自動化。患者從「報到」到取藥離開,整個流程不到一分鐘,實現了從「人等藥」到「藥等人」的轉變。檢驗科引入生化免疫PE流水線及一系列自動化檢測設備,檢測更快、結果更準確,檢驗結果的平均時間縮短了約半小時,耗材損耗也更少。
「2020年是我院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的突破之年,醫院以技術、服務、管理三個創新為工作方法,牢牢把握公立醫院改革基本方向,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打造區域醫療新高地。」德州市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楊寶貴說。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德州市人民醫院將強根基、抓機遇、保落實、促提升,以國家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為跳板,借勢京津優質醫療資源,全面提高醫療衛生專業服務能力,為實現醫院高質量發展砥礪奮進,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