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勝是一種特別美麗的鳥兒,有著華麗的外表,但是卻很少人知道它叫什麼,甚至有不少人將其誤認為是啄木鳥。
《山海經》裡有這麼一句話「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形容西王母的,而故事裡面的戴勝就是指西王母腦袋上戴著的裝飾物「勝」。之後在漢畫像石裡,西王母的形象幾乎都戴著勝,勝成了西王母的標誌性物件。到了後期,大家就直接用一個「勝」來指代西王母。而戴勝鳥是因為它腦袋上的羽毛形狀和西王母頭上的勝十分相似,於是就有了這麼一個名字「戴勝鳥」。
戴勝有著五彩斑斕的羽衣,在飛翔的時候如同輕盈的小小蝴蝶纖巧可愛,頭上的羽冠如花朵般在激動時展開,但大多數時間是收攏在一起的,就像是一個弧形的王冠。戴勝是美麗的!可是它的名聲卻不怎麼好,為什麼呢?
在古代關於戴勝鳥有這麼一個傳說,有一個好吃懶做的少婦,在自己的丈夫外出時自己懶得做家務做飯,除了日常對自己進行梳妝打扮以外絕不會做家務,久而久之因為無人做飯而活活餓死了,死之後變成了一個鳥。變成鳥後的她變本加厲,將懶進行到底,自己的巢內堆滿了排洩物,以致臭氣衝天,於是有了一個臭名昭著的稱呼「臭姑鴣」。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戴勝只在生育鳥寶寶的時候才會如此。那段時間戴勝除了自身的懶惰以外主要是為了忙著照顧寶寶,沒有太多的閒暇時間去給鳥寶寶營造一個乾淨的巢穴,再加上雌鳥的尾脂腺還會分泌一種黑褐色油狀液體。這種液體奇臭無比,同時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只要它曾經住過的窩,別的鳥類都不願主動來訪,所以只要戴勝鳥在自己的巢穴裡就十分安全。
當然,這也是它遇到敵人時實現自救的招數之一,因為自身的惡臭氣味會讓來犯者難以定下神來進攻,如此就能給自己爭取到逃跑保命的機會。所以雌鳥會在雛鳥身上塗抹糞便,這並不是鳥父母過於邋遢,主要是為了給鳥寶寶們穿上防禦的「臭味鎧甲」,以防不速之客的來犯,所以這都是戴勝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啊!
其實戴勝鳥分布十分廣泛,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相對來說比較常見的鳥類,平常它們會在開闊的田園、郊野的樹上棲息,時而在菜圃、果園的地面行走覓食,用它那長而彎曲的嘴挖掘蟲子,不僅是解決了自己的食物問題,同時還保護了周圍的農作物,消滅了害蟲,因此它們自身的存在就為農田作物生長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所以我們還是應該擯棄固有的思維辯證地去看待戴勝,何況天下父母心,如此保護自己後代的鳥類也是可愛的。